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真的没想国战啊 » 第三十一章 义堂堂主

第三十一章 义堂堂主

    与孔子闲聊了一会后,子路拿着一卷竹简走进大厅,向孔子说:“师傅,所有考生的文试成绩都已经出来了,这是名单,请老师定夺。”

    孔子在看完竹简上的名单后,让张毅和子路跟着他前往考场。

    来到考场,考生的有的在欢呼雀跃,有的闷闷不乐,充分的展示了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孔子走上前来看着一众考生说:“在宣布此次成为入室弟子的名单前,我要跟大家说另外一件事情,从今日起张毅就是我的亲传弟子,同时儒家新开一个堂口,取名义堂,由张毅暂代义堂堂主。”

    孔子刚说完,台下哗然声一片,对于张毅有些弟子知道他拜师也才个把月,对于为什么突然间成为了亲传弟子很是茫然,甚至还有一些埋头苦读的弟子都不知道有张毅这么一号人物。

    对于弟子们的疑惑,孔子只是让颜回将张毅所说的感悟当众朗读了一遍,众弟子在听完张毅的感悟后,纷纷安静了下来,仿佛之前吵闹的不是他们一样。

    而张毅在听到孔子让他担任这个义堂堂主的时候,是真的惊呆了,儒家什么时候还开设堂口了,难道传闻是真的?孔子是道上的大哥,手底下有七十二堂口,三千小弟?

    要是这样,张毅倒是真想见见关于道上的规矩《抡语》是什么样的,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孔子再次开口说到:

    “大家安静下,现在我手里的这份竹简就是此次通过考试的名单,听到名字的弟子站在右手边,注意排好队伍,白昌平、付元祯......”

    随着一个个名字的念出,台下的弟子们也很快分成了两拨队伍,当孔子念完所有名单后,右手边整齐的站着三十位弟子。

    看着左边有些丧气的弟子,孔子说到:“本次考试,失利的弟子们也不要沮丧,可以加入义堂当中,作为义堂的代理堂主,张毅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必须培养出十名入室弟子,若失败则取消张毅代理堂主的位置,改由义堂成员自行推举,当然我也会不定期的去义堂授课。”

    失败的弟子们听到义堂的福利后,纷纷朝着张毅看去,那眼神就像饿狼注视着小白兔一样,甚至有些人眼睛都泛起了绿光。

    张毅看到这些人的眼神,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现在的他只想知道义堂堂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为啥这么多人都想要他这个位置。

    在孔子宣布完考试正式结束后,张毅那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四周传来的都是报名的声音,让他感觉好像有一千只苍蝇在耳边嗡嗡叫,最后他使出了必杀尿遁术后才摆脱了那些狂热的弟子们。

    张毅在跑出考场后,就看见颜回和子路站在考场门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哟,张堂主怎么这么快就跑出来了?”子路笑着问张毅。

    张毅没有理会子路的打趣,径直问道:“师兄别开玩笑了,快说说这个堂主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子路惊讶的问道。

    “我怎么会知道?我才来多久,前几天连入门弟子都不算”张毅吐槽着说到。

    “难怪,我说你怎么这么淡定,老师设立堂口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分流学生,因为来求学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有很多都不是鲁国人。

    老师一个人也不可能跑遍所有国家来教学,所以设立了一些学堂,由堂主在当地教学,相当于儒家在地方的第一人,同时堂主只能由亲传弟子担任。

    而你更为特殊,老师并没有指定你在哪个地方将义堂扎根教学,你可以将自己堂口的位置放在任意一个没有儒家堂口的国家,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想要取而代之了吧。”

    张毅听完后觉得孔子简直是挖了一个天坑给他跳,这些加入自己义堂的弟子,少说也有三分之二是奔着他的堂主位置来的,在这种大环境下,他想教出十名入室弟子,简直是在做梦。

    但是他也不得不去做,倒不是他贪恋这个堂主的位置,而是他的亲传弟子身份和义堂堂主挂了钩,如果三个月后他被掀翻在地,保不齐孔子就直接给他一撸到底,到时候他又要悲催的重新考试,想想就难受的雅痞。

    在告别子路和颜回后,张毅又回到了考场,他一回来,众弟子们就纷纷围了上来。

    张毅不等他们开口,率先问道:“你们中有谁今天才知道有我这么号人物的?”

    众弟子被张毅的这个问题问的发懵,纷纷猜测张毅的用意,到最后,下面只有四个人举手表示不认识张毅。

    “很好,你们四个现在就是我义堂的成员。”

    众弟子听完后,纷纷不解,为什么要选四个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弟子当义堂的成员,这其中包括一些原本并不知道张毅的投机弟子。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策略,这四个人明显就是传说中书呆子类型,对身边的人和事一点也不了解的那种,这种人往往做事也都是很专心,而且没有什么心机,这种类型的成员,当然是张毅最想要的那一类。

    在宣布完新的义堂成员后,张毅就直接离开了考场,接着他就向着孔家走去,到了孔家后,他让范蠡将所有送来孔家学习的孩子都召集起来。

    等所有的孩子都到齐后,张毅让所有的孩子都加入了义堂,这就是张毅的计策,他在钻孔子的漏洞,孔子只是要求张毅必须培养出十名入室弟子,但是并没有说要从考场中的弟子里培养。

    所以张毅干脆就直接来孔家捞人来了,这批孩子都是张毅送来学习的,张毅对他们都算是知根知底。

    这群孩子的天赋并不差,可塑性极高,尤其是范蠡,更是个挂逼,所以张毅将他们用填鸭式的教育有大概率能培养出一些入门弟子,再不济也比那些不怀好意的弟子们要强的多,毕竟这群孩子不会在关键时刻坑张毅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