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燕云剑 » 第四十二章 走夫

第四十二章 走夫

    临近宵禁,二十几个汉子从苏州北门陆陆续续出城。

    走出十一二里,来到风铃谷时,已是夜半子时。

    风铃谷三里外有一破旧院子,院门站着三五个紧衫汉子,见这群人懒懒散散到来忍不住破口大骂。

    “慢慢吞吞,桑田里的老妪都比你们走的快,平日子银钱也不少你们的,却养了这么帮废物!”

    先到的人中,一名精瘦汉子坐在地上喘着粗气道:“十几里的路程,不许点灯,只让摸着走,哪个走的快?”

    见有人狡辩,一紧衫汉子抄起一旁一丈余的鞭子,上去就是一鞭,打的那说话之人,疼的满地打滚哀嚎不断。

    “十几里路程都是平整大道,可有一处难走?做的见不得人的买卖,难道还要敲锣打鼓不成?”

    说罢,汉子觉得还不解恨又是狠狠一鞭。

    那人背上被打的血肉模糊,连声叫喊不敢。汉子不理会,举鞭还要打。

    一旁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看不下去,一把抓住鞭子道:“打也打了,错也认了,再打要出人命的。”

    汉子用力拉回鞭子,那鞭子好似长在年轻人手中一样纹丝不动,汉子索性弃了鞭子,去抽身边人腰间的刀。

    周身人连忙阻止,言要事要紧,汉子冷哼一声很瞪一眼转身离开。

    年轻人将被打男子拉起,男子连忙道谢,见年轻人面生问道:“你是哪的走夫,怎得没看见你?”年轻人道:“韩三儿,新来的,蔡大哥手下做事,蔡大哥今日事烦,就让我来了。”

    男子恍然。

    “原来是蔡老四手下的!唉!也是个劳苦命的。仗着在刘爷面前混个脸熟,有些门路,油水都被他们拿走了,咱们只能得些辛苦钱。”

    韩三儿听了憨笑着道:“人未走远,听到又要挨鞭子。”

    男子啐了一口道:“狗仗人势,怕他?我姓吴,一会儿累了,我帮衬你。别看我瘦,力气还是有的。”

    院门打开,紧衫汉子忙招呼众人进院拿货。韩三儿憨笑道谢后,跟着众人进院。

    院内有两间瓦屋,屋前摆着十几辆独轮车,紧衫汉子打开瓦屋木门,里面是堆满的麻袋。

    众人将麻袋装上独轮车,每个车上七八个。

    韩三儿将最后一个麻袋装好准备与众人离开。

    那之前拿鞭的汉子走来,将车踢倒,麻袋散落一地,冷笑说道:“车少,年轻人势大力沉,用这个!”

    说着,一指院内角落青竹扁担,担上挂着磨盘大的簸箕。

    韩三儿不语,默默拿过扁担将麻袋装好跟上队伍。

    走了不到一里,那姓黄的瘦子推着车走到韩三儿旁慢了下来说道:“他们走远了,把担子放车上咱俩推着走。”

    韩三儿推脱不过只好应答。

    二人跟着队伍又推一阵,韩三儿好奇问道:“吴哥,咱这是去哪?”吴走夫笑着答道:“第一次送这种的?去的五里外风铃渡,那有大船等着。”韩三儿又问道:“那为何晚上去?平时都是白日走货。”

    吴走夫四下观望,小声答道:“你摸摸袋子,里面的货与平日可有不同?”

    韩三儿闻言,伸手捏了一把麻袋咦了一声答道:“确实不同,里面是软的。”

    吴走夫细声答道:“是了,咱们平时走的货,是咱们吃的大颗粗盐,粗盐官府管的不严,随时走得。这个是细盐,官府查的紧,抓到掉脑袋的。”

    韩三儿闻言吓得不轻,吴走夫见状却是笑了,从麻袋里扣出一把细盐来送到韩三儿手里。

    “别怕,这东西精贵,上面人打点过,出不了事。这个拿回去吃,别买别送人。”

    说着,又从领一个麻袋上扣出一把细盐装进怀里。

    “咱们没银钱拿,拿这个回来,给婆娘娃子吃也好。”

    韩三儿闻言放心不少,听到婆娘娃子腼腆一笑,将手中细盐放里吴走夫怀里。

    “我没婆娘没娃子,这盐给吴哥拿回家吧。”

    韩三儿看看四周又问道:“他们看的松散,不怕丢货吗?”吴走夫冷哼一声道:“货是刘爷的,又不是他们的,他们才懒得管。”

    这是韩三儿又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好奇的问道:“那刘爷是什么人物?”吴走夫说道:“刘爷大名刘泰,是咱盐帮在苏州的头,苏州所有的私盐都是他的。”

    二人边走边聊,不过个把时辰,队伍便到了风铃渡。

    渡口四下无人却灯火通明,湖中停着艘楼船。

    楼船有三层,如小山般高,船头船尾镶着凶兽,那凶兽似人似鱼头上无毛,韩三儿从来没见过。

    到了渡口,众人停好车,紧衫汉子指挥众人将麻袋送上楼船。

    “都快点,装上船领完银子,就能回家了。”

    众人一听来了劲儿,干活麻利了不少。

    半个时辰左右,东西装完,众人领了银子,高兴的散了。

    待人走净,一阵马蹄声响,五骑黑马从大道跑来。

    为首的是是名满脸络腮,一身黑袍的壮汉。壮汉身后是一名锦衣少年,约莫十八九岁,头戴竖金冠,腰佩青红玉,脚踏覆云靴,纵马疾驰,好不威风,少年竟是神拳门王公子王怀恩。

    那黑袍壮汉指着渡口楼船说道:“公子,前面就是了。”

    王怀恩望去说道:“果然气派!不愧为名门大族。刘泰,之前都是你来对接的,为何这次定要我前来”

    那黑袍壮汉正是盐帮帮办刘泰。

    刘泰恭敬回道:“回公子,这次银款数额很大,小的不敢擅自做主。”王怀恩笑声爽朗说道:“做的不错,事了之后,少不了你的银子。”

    几人来到船前,一青衣男子早在等候。青衣男子抱拳道:“刘爷,王公子,主人已等候多时,请随我来。”

    登上楼船,船板上约十几名青衫小帽的男子手持火把,照的船上通亮,青衣男子带着王怀恩刘泰进了坞内。

    坞内摆着一桌酒席,桌旁背站着一红衣男子。那人转头,却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青年颔首微笑看向几人说道:“久仰王公子盛名,鄙人柳生进二。”

    “东瀛人?”

    王怀恩凝眉看望向刘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