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半支烟的爱情 » 第27章 到上海去调情

第27章 到上海去调情

    到上海去调情

    好友戴维最近比较烦,和他保持3年关系的情人在闹分手,其实并不是想分手,真正的原因是想嫁给他,故以分手胁迫。

    “女人,真是搞不懂,当初说好只谈情说爱,不谈婚论嫁,前半场进行的还行,我一直把她当成杜拉斯,怎么现在突然变卦,成了秦香莲了呢?”戴维越说越急,语气中有几分蕴怒。

    我看了他一眼,心想,中国不会有杜拉斯,至少目前不会。这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虽说现在的中国照比以前富裕多了,按理,对上层建筑的要求也应相应增长,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很简单,中国第一代富人并不是靠知识、而是靠胆量、靠机遇致富的,因此精神与物质不同步,二者之间形成剪刀差。前不久,一位亿万富翁在报上登征婚启示,要求女方18-22岁,处女。一时间闹的沸沸扬扬。虽然批评声有之,但赞同者亦不在少数,而且更可气的是,应征者如云,其中还有许多在校大学生、研究生。

    别以为这只是特例,前不久,我一位记者朋友去采访Z,论资产,也是本城属一属二的人,但其文化与品位,实在不敢恭维。他最崇拜的人是韦小宝。因为现在不兴一夫多妻制了,所以决定要在总量上超过他。因此见到漂亮女人照单全收,先吃饭,后开房,把时间成本压缩到最小。他还对那位记者朋友说,世界上的女人分两种,一种是睡过的,一种是还没睡过的。除非丑的引不起欲望,他才免睡。到现在他睡过的女人已经超过一千了。朋友问他:为什么换女人这么频繁?累不累呀?他说,不累,恰恰相反,经常换女人,能让他在生意场上保持斗志。

    喏,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富人,难怪博客上说他们是开宝马的穷人。周围尽是这种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怎么可能有杜拉斯呢?好女人是一所学校,可以调教出好男人。反之亦然。好女人也是好男人调教出来的。男女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世界,彼此互为因果。有陈世美,才会有秦香莲。一个睡过一千个女人的男人,他经常光顾的地方肯定是夜总会,不可能是星巴克。

    身为女人,我曾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男人还把女人是不是处女做为重要指数、把床做为最终目标、把与之交手的女人数量当成最高理想呢?按说都是奔四、奔五的人了,又有一把经历,应该在精神和情感方面有更高的需求,寻求带有浪漫与情趣的交流,而不仅仅满足于性的刺激。可他们总是这么乐此不彼,真是搞不懂。

    一次,与一位旅美多年的朋友谈起此事,他颇不以为然:“你知道中国有句成

    语,叫饥不择食。中国目前人均EDP是800美元,而美国是4万美元,相差50倍。一个温饱尚未解决或勉强解决的人怎么可能去调情呢?”

    “可我说的这些人,早已步入富人行列了!”

    “那只是物质上的。文化与情感,是需要传承的。人可以一夜暴富,却不能一夜从草根变成精英。所以想要在中国调情,只能去上海。

    一句话,提醒了我。杜拉斯不会凭空而降,需要一定的经济背景、文化环境和情感基因。这,也只有去上海吧。上世纪20年代,上海被欧洲列强占领,一度相当繁华。不仅经济上,文化上亦如此,有“东方巴黎”之称。直到现在,上海人还相当自恋,把其它地方的人都叫乡下人,仿佛只有上海才配称为城市。虽然有点好笑,但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因为有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上海比中国其它城市多了几分不同的味道与情调。上海有味道纯正的西餐厅,有播放老式爵士乐的酒吧,以及有大师登台的歌剧院……不仅如此,上海还有着人数众多的海归,欧美等外籍人士。他们给上海这座原本就很西化的城市,带来了更多的西方色彩,以及与东方文化完全不同的情感模式……

    想到这,我冲朋友举起酒杯,微笑着道:“Goodidea!Let'sgotoshanghai.”

    上世纪上半叶的上海,曾为中国贡献许多名媛佳丽,她们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杜拉斯。但由于历史原因,后来大都漂流海外,香消云散了。现在,时隔一个世纪,我深信,杜拉斯如果登陆中国,一定在上海落地,然后向北方及各地蔓延。引领中国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