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半支烟的爱情 » 第41章 给自己一个出口

第41章 给自己一个出口

    给自己一个出口

    肖忻是一家外资银行的部门经理,时下最走俏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还在大学期间,就野心勃勃地想有朝一日杀进华尔街,在这个统领世界经济的金融帝国占有一席之地。现在目标已近在咫尺,可以说伸手可及,谁也没想到,一次休假她去云南丽江游玩,也不知哪根神经做怪,毅然决定留下不走了,一时间哗然,在圈内引起不小的震动。

    起初,大家都以为她是周期性疲劳,加上小女人感情用事,用不了多久就会重返职场。到现在一年时间过去了,居然看不到半点回返的迹象。前不久我去昆明,特意去丽江看她,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在画画,还把作品给我看。我不懂绘画,但我知道,梵高37岁已经完成他所有的作品然后开枪自杀,没有一个画家在这个年龄开始学画还能成功的。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不料她却说,我只是想画画而已,这是我的一个梦,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再让我像从前那样,每天盯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那我肯定会像梵高一样开枪自杀的。

    我愕然。

    我知道正如婚姻的七年之痒,职场亦会因工作内容的高度重复和环境的单调乏味,加上长期置身于紧张激烈的竞争状态,身体和精神超负荷运转,而导致对工作失去最初的热情和成就感,代之而来的是日复一日不堪忍受的疲倦与压力,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职业枯竭”。但我怎么也没想到,这种症状会发生在肖忻身上。要知道,仅仅是几年前,我和她结伴旅游,她总是随身带着商务通和笔记本电脑,每隔一小时就要看一次汇率,一顿饭要打5、6个电话,吓得我再也不敢和她一起外出了。

    也许是物及必反吧,肖忻把自己用的太狠了,职业枯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超负荷工作,致使自己的才华、能力、知识储备以及身体健康等诸方面,消耗大于补充,最终导致“休克”。

    从丽江返回昆明途中,我从通迅录中选出10位商界朋友,他们都像肖忻一样,在各自行业担任要职,我给每人发去短信,简单讲了一下肖忻的事,问他们对此事有何感想?是否曾经历或正在经历“职业枯竭”?如果是,采用什么办法解决?很快,他们都回信了。让我意料不到的是,10人中除一人表示不赞同外,其余9人都说非常羡慕肖忻,可惜自己没有勇气(6人),或条件不允许(3人),所以只能把这一梦想留待退休以后。对于是否经历“职业枯竭”,有8人回答是,解决办法是外出度假(4人),去学校进修(2人),试图换一种职业(2人)。

    大约5、6年前,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美国雀巢咖啡一位高级女经理人去南非度假,爱上一位当地土著,忽然间对自己的职场生涯产生厌倦,她决定嫁给这位充满个性魅力的男子汉,并且留在当地,与土著人一起,过着远离都市文明的原始生活。当时看了觉的像天方夜谈,没想到事隔几年,同样的事情竟也发生在中国,发生在自己身边。也许用不了多久,肖忻就会带回一位有着百灵鸟一样歌喉的纳西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