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悍匪荣耀 » 二十七章 重返清风山

二十七章 重返清风山

    花荣边思索便去扶这些青年,最终决定先不招募这些人,口中劝慰道:“大家快快请起,大家也都知晓,王进教头这几年一只遭受老贼高俅的追杀,现在王教头急需静静修养一段时间,等过几天安定了下来,我会请求王教头抽出时间,对各位兄弟的武艺进行指点,你们看如何。”

    一群青年人面面相觑,最后孔亮道:“那我们到时该去哪里寻王教头?”

    “王教头会在附近寻一安家之处,到时间大家自然便会知晓。”

    一番好言相劝终于劝住了这群热血青年后,花荣开始处理被俘获的那百多名厢兵。

    这些厢兵大都是些三、四十岁左右的汉子,厢兵说起来是宋朝的正规士兵,但其战斗力却是公认最差的,连临时招募的乡兵、土兵都不如,因为宋朝大部分厢兵都被官府当做免费的奴役,平时根本不参与训练,也不上战场,他们负责州县境内的修桥、铺路、通水道、修筑城墙、翻修府衙……等等一系列官府的杂活儿,只有在边境战事频发的地区,厢兵才作为主战兵种参与战斗任务,普通的州县中禁军缺少时,厢兵也会参与剿匪等简单的战斗任务。

    看着这些被人瞧不起的厢兵,花荣却感觉捡到了一块儿宝,这些厢兵战斗力不行,可是他们都是由一技之长的工程兵啊,弄回山寨后铺路、修桥、建房、城防……等等山寨百废待兴,用得着他们的地方多了去了,这些都是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技术人才啊。

    花荣对他们一个也不放过,等押回去后,就把他们组成一支山寨专属的工程队。

    在搜刮方面,由段景柱这头识途老马,带着几百山贼把刘家的翻了个底朝天,基本上把刘家的财物都翻了出来,一帮喽啰兴高采烈地把翻出来的财物,运送到到院子一角的空地上,新上任的军师陈箍桶带几个粗识大字的喽啰,对所有物资进行分类统计。

    趁着这段时间,花荣带人押着刘家的直袭亲属,打开土堡大门,来到了几千庄户百姓前面。

    疯狂发泄一通后,此时的庄户村民们已经慢慢冷静下来,但是看到横着排成一排,瑟瑟发抖跪着的刘家堡众人,庄户村民眼睛再次赤红,疯狂怒吼起来。

    “刘权~你这该死的畜生,你就该千刀万剐……”

    “把这帮畜生剁成肉泥喂狗……”

    “孔月娥~你不得好死,还我儿命来……”

    若不是几十名喽啰用手中枪棒奋力横挡阻拦,恐怕激奋难挡的庄户村民,将会再次失控。

    “乡亲们(北周时期乡亲一词已经被应用),静一静,静一静,为了不错杀好人,我们决定对李家的人进行审判,请大家上来对这些进行控诉,如果他们确实罪该万死的,我们就当场把他们就地正法。”花荣本可以直接把刘家这些害人无数的地主恶霸全部斩首,但是为了给这群善良的百姓出口恶气,平覆一下他们千疮百孔的心灵,他毅然决定,冒险对他们进行公开审判,让这些庄户村民都参与进来。

    结局非常喜人,花荣用刘家几十口罪恶滔天的人头,换来了身后跟随的近六百名青壮庄户,以及千余名随行家眷。

    在长长的回归队伍中,夹杂着一车车满满腾腾的财货,让花荣笑的合不拢嘴,据陈箍桶初步统计,这些财货加起来不低于三十万贯,不知道刘天霸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才搜刮道如此多的钱货,后来花荣才知道其中很大一部分钱货都是刘天霸通过走私而来的。

    更让花荣欣喜的是,队伍的最后面,三十余名骑着战马的山贼喽啰在薛永带领下,配合着新投的几百名村名赶着千余头猪羊,这些都是在刘家的牧场内缴获的,还有一些鸡鸭,直接让每个村民都背上几只,讲明这些鸡鸭都是上山村民的福利,喜得那些村民脸都笑开了花,而那三十余匹战马也是这次的战利品之一。

    一队长长的车队并没有走小路回桃花山,而是浩浩荡荡地向着被焚毁的清风山行进,因为如此多的人和物资,要走小路是非常困难的,而么多人想要大摇大摆通过清风寨,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花荣发现了刘家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清风山不远的山里,刘家堡建设了一个秘密的小型据点,在那小型据点里常年驻扎着一队护院,因为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支秘密的小型铁矿,刘家的人正在那秘密采矿。

    走了半夜回到清风山时,清风山老寨处,已经搭建了密密麻麻的帐篷,都是花荣派人提前回清风寨,通知计鸣带着心腹来驻扎的,花荣把事情交代给王进、陈箍桶、郑天寿、薛永和周通几名头领后,便和计梁一起骑马回了清风寨,回到住处简单一番梳洗后,直接倒头就睡。

    花荣醒来已经是日上三竿,简单洗漱之后,花荣跨上黑风再次赶往清风山。

    清风山原来的大门被秦明损毁,此时大门是由一根根手臂粗的圆木做成的栅栏,来到寨门处时,负责看守寨门的头领周通兴奋地小跑着下来把花荣迎接了上去。

    花荣和他简单寒暄几句之后,便由一个叫做苏六的大头目引领者花荣往寨内走去。

    清风山的建筑被秦明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剩余不能燃烧的墙壁也被那个暴躁的家伙一一推倒,现在清风山的寨内到处是残垣断壁,灰色烟尘覆盖的到处都是,破桩碎瓦到处滚落、靠近建筑物的树木大部分只剩下黑焦的树桩,离得远些得也是枝枯叶黄,一副灰暗残破的现象。

    不过此时残桓断壁上来回走动清理的人,使得灰暗的山寨再次焕发了活力,村民们或徒手、或用简易的工具,在忙碌着收拾那些残垣断壁,边上无数小小的孩童穿着破旧的单衣,在布满黑灰的瓦砾场上欢乐地跑来跑去,不时弯下腰去捡些黑乎乎的物件四处挥洒,黑色灰尘随之漫天飞舞,不片刻,大人小孩儿衣服上、手上、脸上全都变成了黑色,那些沾满灰尘的人们,相互取笑、嬉闹,破败的山寨中再次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另一边空地上,两百余青壮排成长长的队伍,把昨晚缴获的粮食等物资往后山储藏物资用的山洞里搬,看着扛着一袋袋百多斤装重的麻袋,依旧有说有笑,好似浑然感觉不到重量似得青年,黄辰不禁感慨古人的体力真是没话说,这些人连肚子都吃不饱,身体素质应该远远不如现代人,可是身体中的力量和耐力确远远超过现代人,不过想到这些百姓明明才四十岁左右的年龄,已经却犹如后世五六十岁老者一样憔悴,他想这些人恐怕是通过透支自己的生命力,换取生存所必须的资源。

    “慢点儿,你们这些兔崽子都慢点儿,别把粮食洒了,这可都是咱们的命啊,谁洒了粮食,老夫跟他没完。”花荣看到在队伍的旁边,陈箍桶拿着一个账本仔细比对查看,而在他身前,一名头发灰白的老者,正在大声呼喝指挥那帮青壮搬运粮食。

    正在查看账本的陈箍桶,忽然感觉身边多了一个人,转头看去,原来是花荣到来了,他双手把账本一合,抱拳笑着打招呼道:“哥哥来了?”

    花荣向他抱拳还礼,问道:“物资都整理出来了吗?”

    “整理出来了,都在这个账簿上记着。”陈箍桶把账簿递给花荣,花荣急忙摆了摆手,示意他大致说一下“这次哥哥可是发财了,刘家搜刮了几十年,到头来全是给哥哥做了一锅好饭。”

    “这次收获的钱财有二十六万贯,其余的名家真迹字画,古玩珍藏不好估算,但是价值应不低于六万贯,

    刘家的粮食都被青州知府提前拉去顶粮税了,我们缴获的粮食除去分发给村民庄户的,共有一万余石可以入库。

    武器方面收获倒是不小,短斧长棒、长短刀枪共计可武装四百余人,硬弓收获了百余把,新招募的六百余新兵武器勉强够用。

    另外铁矿那边也被我们端了,抓了四十余护院和挖矿的百多名刺配犯人,需要哥哥去处理一下……”

    听着陈箍桶每样物资详细道来,花荣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这个刘天霸真是好人啊,知道他花荣崛起,需要一大笔资金,立马给他送来如此多的物资,

    古代有个词形容财主有钱,叫做腰缠万贯,在彼时家中有万贯钱便是远近闻名的大官人、大财主,这三十余万贯的钱财要是放在一个普通家庭,立马能使他一家人富贵几代。

    宋朝一文钱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一贯是一千文(宋徽宗时期大概是一贯钱700-900文钱,为了方便以后计算,本书中按一千文计算。),若是按后世的人民币来计算,不说其他,光是钱财就抢了近三亿人民币,这若是是靠山寨慢慢积累,恐怕劫道劫个几十年,也不一定弄得了这么多钱,花荣感觉及时雨这个称号应该颁给死鬼刘天霸~

    抢了这多钱,首先要拿出三成来,把战死的将士抚恤金发足,给重伤残疾的将士留下足够养伤的伤病钱,剩余的全部分发给参与战斗的将士们,相信得到这笔钱,山寨的凝聚力一定会增加不少,剩余的七成钱,也不能留在手中,新招募着这么多的人马,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武器、衣服、房子、粮食、肉食……如此的东西购置下来,再加上分出去的,恐怕看似很多的钱财,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毕竟人多以后消耗就大啊,必须得尽快想办法搞一些稳定的收入才行,否则便是金山银山也有吃空的时候……

    “小兔崽子,你找死啊~”忽然前边传来一声怒吼,一下子打断了花荣的歪歪,他抬头看去,

    原来是一个青年小伙儿,见到花荣熟悉的装束,不由多瞅了几眼,没想到一分心,脚下踩了个石子,一下摔倒在地,包着粮食的麻包口,顶不住粮食摔击的冲击力,使得里面的满满的小麦,从麻袋口中冲了出来,一下撒了一地。

    那名老者看着满地的粮食,心疼的脸都皱了起来,愤怒地把手中的黄木拐杖高高抡起,作势要杖击那个倒地的青年,但是看到青年稚嫩的面孔,心生不忍,把手中拐杖一扔。

    “躺地上装死啊,赶紧把粮食装起来,少捡了一粒我今天非抽死你。”说着双膝跪在麻袋前面,用枯瘦的双手,把最上层干净的粮食小心翼翼地往袋子里塞。

    那青年放下举起来的胳膊,一咕噜爬起来,涨红着脸蹲下身子,要帮老者往袋子里塞粮食,老者一把拍开他毛糙的双手,让他去把袋子提起来。

    “这位是刘家村的耆老,叫做李三思,识文断字,年轻时曾经考中秀才,在村中威望很高,因为长替庄户村民说公道话,遭到刘家人的报复,两个儿子都被刘天霸弄得生死不知,他对哥哥很是感激,帮了我不少的忙。”陈箍桶看着身前的老者向花荣介绍到。

    花荣点了点头,走上前蹲下身子,帮李三思一起捡地上的粮食,李三思看着蹲下来的花荣一愣,满脸不可思议地大张着嘴。

    “李老你认得我?”花荣笑着问道。

    看到李三思愣愣点了点头,花荣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道:“如今世道艰辛,官不是官,如贼,将不似将,如匪,我呢,只想为民除害,让这世间少一些冤屈,你让大家放心,以后大伙儿跟了我,我绝不会亏待了大家,一定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别的不敢保证,一天三顿可劲吃,山寨管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