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悍匪荣耀 » 三十九章 清风寨琐事

三十九章 清风寨琐事

    清风镇并不算太大,所管辖的人口约十万出头,陈箍桶和计鸣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手下官吏开始下去丈量土地、摸查人口,这些都是为了马上就要到来的秋季税务做准备,没办法,他们这个“政府机构”来的“名正言顺”,这些清风镇的百姓对他们和知府之间发生的事很清楚,要是不提前做准备,恐怕到时没几个人会心甘情愿给他们缴税。

    这次多亏了花荣在刘家村救出来的那些人进行劝说帮忙,使得这次的进展还算顺利,至于那些不愿配合的,直接拿一家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财主开刀,被陈箍桶抓起来全家进行公开审判,凡是手中有人命的,直接当场砍头,杀了只鸡,剩下的人立刻老实多了,愿意配合清风军的政策,陈箍桶给了他们七天的时间,让他们在期限内获得曾经被他们迫害过的受害人谅解,否则陈箍桶将对他们按照刑法进行处罚。

    一番血腥重拳出击,本来极难进展的土地丈量和人口登记,短短几天便完成了,当然只是完成了大略,后面的各种细节还需要慢慢梳理,毕竟那可是民政,不能马虎了事儿。

    陈箍桶和花荣赢得附近百姓民心的同时,被青州土豪财主所厌恶抵制,纷纷对他口诛笔伐……

    对与附近土豪财主的抵制花荣并不太在意,这些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所有的成见和仇恨来求清风军合作,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便是清风军把它们当爷爷供着,他们也不会和清风军站在一条船上。

    而且清风寨的地理位置开阔,四处都是平原,根本无险可守,以清风军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凭借此处和庞然大物的宋朝抗衡,三年慕容彦达卸任后,新任知府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清风寨的主人是谁,花荣占领清风镇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清风镇为踏板,使自己的势力能够跳的更高,力所能及地为百姓做点儿实事。

    “桃花山派驻三百名生产人员,两百清风战兵,那里非常适合种载果树,桃花山采摘回来的桃子你也尝了,味道非常不错,我准备派人在山上开荒,套种一些枣树、苹果树、梨树之类的果树,毕竟那么大的山,荒着太可惜了,到时看看树下面还能不能种些其他作物……”

    花荣、陈箍桶、计梁和李旭四人,骑着马悠闲地走在热闹的清风寨大街上,陈箍桶和李旭边走边向花荣汇报清风镇一个月来的发展状况。

    李旭是李家庄的耆老李三思的小儿子,字升之,他和大哥被刘天霸偷偷绑架去了铁矿中做苦力,李家老大已经被活活折磨死了,老二被救出来的时候,只剩下半条命,父子两人对花荣极为感激,花荣知晓李旭从小跟随父亲习文,便命他辅助新上任的文知寨计鸣,打理清风镇的政务。

    清风寨原来只是作为一个驻军的小型军寨存在,里面驻扎着驻兵和他们的家眷,后来不断有人搬来落户,使得清风寨拥挤不堪,经青州知府批准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最后才形成现在这个规模的清风寨,最近一次扩建的清风寨,是按照万人规模进行扩建,一个月前寨内常住人口有五千余人。

    可是花荣从慕容彦达手中“夺”过来后,命令清风寨取消所有的过路关卡,并且规定,三年之内,一定限额之下的小规模交易不收取任何税收费用,三年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一时间附近小型工坊、手艺人、菜农、果农……蜂拥而至,都跑到清风寨这个交通枢纽来售卖物品,弄得清风寨街道两旁拥挤不堪。

    无奈,花荣只得在寨子之外专门开辟一块地,作为大型散货交易市场,把小买卖人全都迁到那里去进行交易,

    大额的交易花荣并没有按照宋朝的制度分为过税和住税,全部选择百税一,比之宋的百税三降低两个点。

    花荣和青州知府闹翻的事情虽然由知府衙门压着,但是如此大事怎么可能瞒得了那些精明的商人,虽然花荣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商人们还是不愿来清风寨做交易,但是随着清风寨的武力一天比一天强大,才开始有商人偷偷摸摸来此进行贸易。

    当花荣亲自押送着二龙山的强人,一路敲锣打鼓的押送至青州府衙,知府慕容大人亲自出面,在城中办了一个庆功会,把剿匪的悬赏如数发放给花容,坊间迅速流传花荣在京城有强硬的后台,连慕容知府这个狠人都不敢动他。

    商人逐利这句话再次被诠释了一遍,附近犹豫不决的商人瞬间沸腾了,纷纷涌到清风寨探查消息,得到花荣和新任文知寨计鸣亲口承诺三年内绝不加税后,有眼光的商人开始和计鸣商议在清风寨买商铺的事情。

    计鸣这段时间笑的嘴都快歪了,一个月前,花荣命他趁着和慕容彦达开战,人心惶惶的大好时机,大肆低价收购清风寨里的商铺地产,那些惶恐不安的商人惊喜地把手中的商铺纷纷抛售掉,当时计鸣看着流水一般扔出去的钱,心疼的要命,抢劫回来的近三十万贯钱,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只剩下不足五万贯的流动资金了,加上取消了清风寨的一些杂税,照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青风军便要喝西北风了。

    没想到,只是一个月,位置比较好的几间商铺,被花荣标注了翻倍的价钱,仍然有人愿意购买,虽然现在只卖出去了一小半,但是计鸣感觉要不了多久,自己手中积压的商铺便会被销售一空。

    到那时,便会有十余万贯的纯利润到手,计鸣逢人便夸东家眼光好,连带着那个即将完工,不被他看好的超大型酒楼:花满楼,都充满了期待感。

    花荣可是亲口说,这个花满楼将来一定会日进斗金,开始建造时计鸣曾经强烈反对,毕竟建造酒楼需要花费不少的钱,可是花荣却固执己见,把刘高留下的那个大型宅子全部拆了,并且亲自设计了一套草图,请了一个有名的建筑师指导着,进行修建,看着那即将完工,气势磅礴的花满楼,花荣和计鸣一样充满期待。

    “桃花山太远,两百战兵太少,让秦明加紧再招受一批新兵,争取给桃花山配足五百战兵,反正咱们清风寨马上就开始有了收入,钱存在手里就是一些不值钱的铜铁,只有花出去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一点计知寨你可要多在计叔耳边唠叨唠叨,让他改变自己守财奴的想法。”花荣转过头开玩笑地对计梁说道。

    花荣的身份现在太敏感,占着武知寨的位置对他们清风军的发展不好,他主动把武知寨的官职过渡给了计梁,少了这身官皮,以后办事的时候,他会少很多顾忌。

    “哥哥,你可饶了我吧,我还想多活两年呢。”计量一脸的苦笑,他对脾气倔强的老爷子躲都躲不及,哪儿敢大声在他耳边唠叨。

    “你小子都当上知寨,还怕老爹呢,真没出息,军队刷下来的那五百人都安置妥当了吗?”

    “都安置好了,两百年龄不大的人,加入清风寨的常备守军行列,其余三百人全部转职为衙役、税吏、牢吏,俸禄都比普通人增加三分之一。”

    花荣点了点头,对陈箍桶道:“这些人的家眷一定要安置好,不能让他们的家眷在二龙山受了委屈,二龙山那边的教书先生都找齐了吗?”

    陈箍桶摇了摇头道:“请不来的,这些读书人都是死脑筋,是不会心甘情愿加入我们的,我准备让“谛听”实行第二套方案。”

    “可以,那些孩子是咱们的未来,对他们的文化教育方面绝对不能有丝毫马虎,这次行动让石秀亲自负责,无论如何,二龙山必须有足够的教书匠,告诉他跑远一点儿做,别在家门口做,太明显了。”

    花荣听了陈箍桶的话,心中一阵不爽,宋朝的读书人别的不行,但是骨气硬却也是历史上出了名的,都是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石秀这个狠人最适合干这种见不得光的黑活儿。

    正说着,前方街道上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几人转身看去,却是一群身穿明亮盔甲的清风兵,整齐的竖列排成三排,行进之间除了“轰踏~轰踏……”整齐划一沉稳的脚步声外,没有一丝别的杂音,从这群精兵身上传出一股逼人的煞气,正在街道中央行走的百姓纷纷向道路两旁让去,当最前头引路的那个教官头目看到花荣时,眼中闪过一丝狂热,

    大步跑了过来,向着花荣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总教头好~一营三队教官马恩向您报道。”

    花荣看着他身后的纪律严明的清风兵,欣慰地对他点头还礼,问道:“你们这次去剿灭白虎山的山贼还顺利吗?”

    “非常顺利,此次在王教头带领下,我清风军大获全胜。”马恩是清风兵的大头目,手下管理着五十人,是最早跟随花荣的百名土兵之一,跟随着花荣一起训练新兵,一个月的训练期满,他们百十人大部分人被封为了大头目,其他最低都是小头目。

    后面得到消息的王进驱马走上前来,跟在他身后的除了周通,还有一名新上山的好汉:“操刀鬼”曹正,这家伙在梁山排在第八十一位,是林冲的徒弟,曾经和在他店里吃霸王餐的杨志大战二十余回,花荣拿下二龙山时多曾得到他的情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