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一百零三章 小赵构查出兵器制造过程的弊疾

第一百零三章 小赵构查出兵器制造过程的弊疾

    赵构怏怏不乐,对三哥赵楷,如实地说道:

    “三哥啊,御史曹辅欺本王年幼,意见与本王相左!九弟我,又怎么能办好父皇所交待的差事呢?”

    “九弟,无妨!”郓王赵楷心里窃喜,表面上却露出一副为弟弟着想的表情,安慰道:

    “九弟毕竟才一十三岁,多听一下曹御史的话,总归无错。父皇所交差事,即便九弟没办好,那也是父皇为了历练九弟啊!”

    小赵构苦着脸道:“多谢三哥关心,然则,我与曹辅意见相左,不知道父皇会向着谁?”

    赵楷微笑道:“父皇圣明,自然是向着在理的一方。时候也不早了,你我兄弟二人,一同觐见父皇吧?!”

    小赵构点了点头。可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三哥赵楷对他前所未有的“兄友”。

    郓王赵楷主动伸出手,拉着比他矮了一头的小赵构,并肩迈步,登上石阶,步入捶拱大殿。

    “儿臣赵楷,拜见父皇……”

    “儿臣赵构,拜见父皇……”

    穿越者赵吉一看到这两个白得到的大儿子,就挺高兴的。毕竟自己没有穿越前才二十多岁,即便自己这副原主的身体今年才三十八岁。

    郓王赵楷今年十九岁了,前年他还是文压全国举子的科举状元。

    小赵构今年虽然才十三岁,不过,他可是气运之子,经过朕这位穿越者的历练,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朕当重点考查后任用这二子。

    赵吉微笑着,亲昵地称呼着起这两个大儿子的小名,道:

    “楷儿、构儿,快快平身,将今日朕交代给你俩的差事办得如何了,讲给朕听。”

    “儿臣遵旨。”

    赵楷和赵构起身。

    郓王赵楷做了一个让赵构先讲的手势。

    康王赵构吓得急忙对赵楷,拱手弯腰一礼,道:“请三哥先讲。”

    赵楷得意地一笑,向父皇赵吉汇报道:

    “儿臣被父皇安排在武库,查验兵器所缺数量的同时,儿臣也审问出了兵库主使伙同手下官吏虚记“旬课”时入库兵器数量,存在贪污之行。

    儿臣已让皇城司的亲从官兵,抓捕了百余名武库中的贪官污吏。

    儿臣已经将审问武库大小贪官污吏的经过,写成了奏折。

    奏折后面,还附有贪官污吏的名单及罪行。”

    郓王赵楷边说着,边从怀里掏出了挺厚的奏折,承上。

    侍从宦官接过赵楷的奏折,转承给赵官家。

    赵吉展开奏折,扫了两眼没有细看,便道:

    “楷儿办差,效率很高,朕心甚慰!”

    “儿臣谢父皇夸赞。”赵楷拜谢道:“儿臣定当为我大宋殚精竭虑……”

    郓王赵楷虽然没听懂父皇口中的“效率”一词,但是聪明绝顶的他,自然是听得出来父皇是在夸奖他。

    赵楷汇报完工作后,垂立在侧,得意洋洋地瞧着小赵构。

    康王赵构面露复杂的神情,如实奏禀道:

    “儿臣领父皇圣旨,与父皇派来的御史曹辅会于东作坊。

    儿臣与曹御史,领百名亲从官,不告而至,从东作坊巡查至西作坊,最后巡查至弓弩造箭院,查视京城这三处制造兵器弓弩之地,发现了极其严重太多弊疾。”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赵吉,一听小赵构的汇报后,他是有心里准备的,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各种官营之所绝对也逃不过腐败问题。

    要不然,赵吉也不会派由康王赵构和御史曹辅,共领百名亲从官,去巡查京城的三处重要兵器制造之地了。

    赵吉问道:“构儿,向朕讲出你巡查出来的‘弊疾’?”

    “儿臣遵旨。”小赵构回奏道:

    “东、西作坊、弓弩造箭院之弊疾,在于司使、副使伙同宦官监造使,皆贪腐不堪……”

    赵吉听小赵构的汇报后,他皱着眉头问道:“朕未闻构儿奏报之前,已经猜测出东、西作坊、弓弩造箭院存在贪腐,不然也举派构儿与御曹辅去查了。

    贪腐的罪证,可曾掌握了?!”

    赵构回奏,道:“儿臣已经掌握了大部分证据。

    儿臣与曹御史突然而至东、西作坊、弓弩造箭院巡查,在这三处皆发现,本应制造禁军铠甲、兵器、弓弩之所,却正在私制大量的农具犁铧、镰刀、锄头等,以及平民所用菜刀、劈材的斧头和锯等。”

    赵吉听至此处,勃然大怒道:“岂有此理?本应用作禁军武器制造的精铁,居然私做民用的铁器?

    真是利令智昏!谁给他们这么大的胆子?

    构儿,你和御史曹辅严查此事了吗?”

    “回父皇的话,皆已经严查了!”小赵吉如实奏报道:“儿臣已和曹御史,顺藤摸瓜,抓捕并严审了东、西作坊、弓弩造箭院的司使和副使,以及那里的宦官监造使。

    刚开始时,他们拒不承认,皆言是他们手下各【作】官吏个人的营私之举。

    然则,儿臣与曹御史讲明厉害关系,当众宣读圣旨,又言诸如当朝大员高俅和王黼皆因贪赃枉法,被父皇下令送到大理寺受审,尔等岂能抵赖?

    之后,儿臣让亲从官将各【作】的官吏百余人,带来与东、西作坊、弓弩造箭院的司使、副使、宦官监造使,进行对质。

    结果,其在制造兵器之余,用朝廷拔给的精铁,大量私造农具和民用铁器之事,皆出自主官之秘令。

    各主官和宦官监造史,看到的各【作】的官吏招认,他们便供出各【作】的官吏,也参与了分得贪污之钱……”

    “哼!胆大妄为!”赵吉怒道。

    赵吉知道北宋的东、西作坊以下,还有更细密的分工,分为五十一个【作】,每一【作】专门负责制造一类产品,如【铁甲作】、【马甲作】、【朴刀作】、【长枪作】、【旗帜作】、【油衣作】、【藤漆作】、【什物作】等。东西两作坊的工匠多达七八千人。

    京城的弓弩院造箭专门负责远射兵器的生产,制造各种强弓劲弩和各类箭支;这里的人员编制没有东西两作坊多,设司使、副使以及皇帝派去的两名宦官监领,有兵匠一千零二十四人。

    在京城之外的各路,也都设有制造兵器的作坊和弓弩院,那里的贪腐应该也挺严重的。

    赵吉又道:“东、西作坊、弓弩造箭院司使、副使、宦官监造使,就敢如此胆大妄地贪赃枉法吗?

    他们的背后,没有朝中大员当靠山?

    构儿,你审了没有?”

    站在赵构不远处的郓王赵楷,心里庆幸着自己没有被父皇派去东、西作坊和弓弩造箭院,趟这浑水。他面色如常,心里却抱着看定了九弟小赵构处理不好此事的笑话了。

    …………

    【感谢0033零零散散的打赏,感谢投月票和推荐票的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