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凋零的百合 » 第八章

第八章

    两个人随即走出审讯室,来到了刑警大队办公室。内勤郑可新正在整理案件材料。

    “什么重要情况?”刚走进门,晋副大队长就迫不及待地问。

    “姚红在遇害当晚的8点多,还到银行办公室主任的宿舍去过。呆了一段时间。”

    “快说说详细情况。”

    欧阳剑就把了解到的情况向晋副大队长作了汇报:

    就在今晚的8点半左右,银行办公室办事员林成森,有20岁左右,来送今天的报纸,欧阳剑就对他进行了询问,问单位谁和姚红的关系不错,他说一个是姚成彬,一个村的;再一个就是办公室主任杨明阳。

    小林讲:杨主任文采不错,作事沉稳老道,在单位威信很高,据说是这次提拔副行长的第一人选。和姚红关系不错,常和姚红交换书看,还交流一些文学等方面的话题,两人挺说得来。就在7号晚上不到8点,小林正在办公室看报纸,姚红来办公室找杨主任,问杨主任把那本书带来了没有,杨主任说带来了,两个人就离开办公室,应该是上楼去杨主任的屋拿书了吧。小林也不知道姚红问杨明阳要的是什么书。当晚也没有再看到杨主任和姚红。

    欧阳剑把这个情况汇报之后,接着说:“杨、姚二人爱好相同,关系较近,接触较多,在发案之夜死者还向杨借过书,而杨7号夜不值班却在单位住宿,出去看电影不到20分就又返回单位,疑点不小,建议列为侦查重点。”

    晋副大队长说:“像这样子,既是领导,又和死者关系不错,还能叫开姚红门的人,绝不可放过。同意将其列为侦查重点。”

    欧阳剑说:“好。”

    “小郑,张胜利组对建筑队的摸排工作已经结束,就等技术上对一个鞋印进行鉴定了。你把有关案情通报给他们,让他们组重点对杨明阳进行调查。”

    “是!”

    杨明阳,36岁,银行的办公室主任,他中等个,偏分头,着一身西装,穿一双黑色皮鞋,擦的锃亮。张胜利接到任务后,先熟悉了整个案情及杨明阳的一些情况,便在城关派出所一间办公室对他进行询问:“把你7号晚上的活动情况谈一下。”

    “7号是个星期天,本来是休息日。下午5点多,齐行长给我联系,让我写两份材料,都是8号开会用的,一是分管金融的县长,上午要召开一个小型座谈会,内容是金融部门今年是如何围绕县区经济开展工作的,为下午的汇报会作准备。让我给他准备一个发言提纲,把一些数据也写上。二是下午的会议,金融、财政、保险等单位的一把手要发言,谈本单位是如何服务县里的经济发展的,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都要与会听取汇报。在家吃过饭后,我7点多到单位,先到对面的祥茂饭店看了一会儿电影,就回来赶写材料。一直写到11点多才休息。”

    “听到有什么动静没有?”

    “也没有听到有什么动静呀。”

    “晚上见过姚红吗?”

    “见过,她好像是周日值班,我看过电影刚进单位办公室,她就进来了,问我带那本书哩没有。”

    “哪本书?什么书?”

    “我们都爱好文学,喜欢看小说。我知道她失恋了,心情不好,前几天碰到她,就给她推荐一本书叫《简爱》,说我这儿有,很值得一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的一部小说,主要是写女主人公简.爱出身低微、其貌不扬。但为获得真正的爱情,为了自强自立,对自己的幸福和末来表现出非凡的坚强和勇敢,最后终于得到理想的爱情和幸福。我家有这本书,想让她读读这部书,对改变她目前的精神状态有益,就给她带来了。”

    “你在哪儿给她的书?”

    “在我的宿舍。我从家把书带来后,嫌办公室人多比较乱,就放在了宿舍,我的书一般都在宿舍放。”

    “你是在宿舍给她的书?”

    “对。她随我从办公室上楼来到我的宿舍,进屋后,我就先找到那本书,递给了她。”

    “她在你屋里呆有多长时间?”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杨主任可是除凶手外,姚红生前最后见到的一个人。当然,前提是------杨明阳不是凶犯。

    “从进屋到出去不到10分钟吧。”他略微想了想说道。

    “你俩在屋都聊了些什么?可以说吗?”人已死,你若不说就有问题,这是既让对方说了,口气还显的礼貌。

    “她拿着那本书,没有坐,走到我的书柜前,看着柜里的藏书,看了一会,她说:‘我把《简爱》看完后,把这本《红与黑》也借给我看看吧,我也一直想看这本书。’我说没问题,并顺势对她说:希望你读完《简爱》后,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和简.爱一样,人在失恋的时候要坚强一点,这说不定是你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呢。她转过身子,对我说:‘我也知道,可就是马上转不过这个弯,对家人也无法解释,我现在就是多工作,多看书,多干一些事,不去想。大家都很关心我。放心吧杨主任,我会挺过去的。’她临走时说:‘一直以来你对我都有不少的帮助,我还经常问你借书看,不好意思,表示感谢!’。我说我们是同事,没关系。她笑了笑,就拿着书走了。”

    “这本书呢?”

    “她是发案的那天晚上才借走的,应该还在她的宿舍或者是办公室。”

    “你的宿舍在几楼?”

    “在二楼。”

    “她经常向你借书?”

    “单位的人都知道我的书多,特别是外国文学类的小说,我很喜欢,也经常有人向我借书看。她可能是听别人说的,问我借有二、三本吧。”

    “向你借过什么书?”

    “向我借过托尔斯泰的《复活》、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名利场》,还有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她说她原来读的都是中国的小说,没有读过外国小说。这样每次都是她来问我借。有一次她来的时候手上还拿着一本书,是《曹禺剧本集》,我没有看过,就让她留下看了。我看完后,就还给了她。”

    “就姚红的死,谈谈你的看法。”

    “姚红在单位和人无怨无仇,你说单位的人杀她,我觉得有点荒唐,看她老家和谁有什么仇没有。还有她那个恋爱对象,别的我也说不上什么。”

    “还有什么?”

    “唉!没想到这是和姚红的最后一次见面。那天晚上从她的言行看,都很正常,笑的也很自然。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灾祸正在向她走来。”

    经调查,张前进给他同学招呼婚宴确有其事。可之后的事就无从考证了,水利局的门岗说:单位铁大门上还有一个小门,长夜不锁,便于人们出入。所以,谁出谁进就无从知道了,问及张前进是否进出过,他也不知道。

    这样看,张前进的怀疑度丝毫没有降低,仍需继续对他进行控制和询问。

    接连几天的走访了解,也没有发现死者在单位与哪个异性关系特殊,或有什么风言风语。对这四个重点侦查对象当晚的活动情况都作了调查,和他们陈述的也基本一致。但仍都有作案时间,均不能排除。案件又末发现新的情况和线索,侦破工作一时迷茫无措。

    这四个嫌疑人中谁会是凶手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