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强汉余晖 » 第7章 精忠报国

第7章 精忠报国

    忽然,徐庶笑道:“闻士元兄说,公子文采风流,不如也吟诗一首,让元直瞻仰一二?”

    吟诗?刘烈不会。

    赋辞?同样不会。但刘烈作为历经前世今生的穿越客,会剽窃古人之作啊!况且,诗词的兴盛,是从唐宋开始鼎盛。很多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来自后世文豪。即便是出自于汉末乱世的观沧海和七步诗,那也是这个世界后来出自于曹操父子...

    所以,只要刘烈不剽窃这个世界当下或是之前的诗词歌赋,那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看了看在一边忙碌的老妇人,刘烈笑道:“见老夫人,烈却是想起远在庐江的父母!烈就以母亲为题吧!”

    说完,刘烈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慢慢度步。稍一沉思便吟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刘烈负手,面向东方倚窗而立。稍显瘦弱的身影,在微风吹拂下衣袂飘飘。

    刘烈吟毕,房间内一片寂静。徐庶和庞统没有想到的是,刘烈心中自有天地乾坤,还有常人的温婉细腻的情感。刘烈在二人的心中,印象又是不同了。

    心怀天下~

    却同时具备普通人的儿女情长~

    就连徐老夫人,也是被刘烈那首游子吟感动。她笑骂道:“这孩子,都让老身都快流泪了!”

    刘烈笑道:“老人家,吾只是想起了家中父母有感而发,见笑了!”

    徐庶说道:“公子,待元直送老母返乡,过些时日为公子效力!”

    刘烈虽然年纪轻轻,却有胸怀天下的心境。徐庶同样慧眼识人,他明白眼前这位身上流淌汉室皇家血脉的少年,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作为胸怀大志的一代名士,徐庶自然不甘失之交臂。

    徐庶是孝子虽然此番不能与庞统一道为自己出谋划策,但有他承诺,刘烈很满意。在这个世界,君子一诺,是很少会反悔的。

    这时,庞统却是说道:“元直,是否能让伯母与我等一起到庐江?如此,既不影响元直大志,又同时可享天伦?”

    闻言,徐庶有些意动,但随即叹息道:“家母思念家乡,时常念叨颍川一切。只怕是...”

    “我儿!”这时徐母却是说道:“这位刘公子出身高贵,既然看得上你,你跟着去便是!老身与你一起去庐江就是!有儿在的地方,那便是家啊!”

    刘烈刘烈和庞统一愣,旋即高兴异常!特别是刘烈,他刚刚准备私下劝说徐母,却不想徐母如此善解人意...

    徐庶母子相依为命,之外并无亲人。母子团圆,无论在何地安身都足以抵消背井离乡的乡愁。

    刘烈站起身,来到徐母身边恭恭敬敬一拜道:“在下多谢伯母!”

    徐母虽未曾读过许多书,但知道尊卑有序的礼仪,哪敢接受刘烈这一拜?吓了一跳,赶紧说道:“公子出身皇家贵胄,折煞老身了!”

    赶紧扶起徐母,刘烈笑道:“伯母是元直老娘,便是吾之老娘!往庐江后,吾为为你母子安排府邸!”

    庞统精通行军布阵,徐庶精于内政。二人珠联璧合,足以压制诸葛一头!

    况且,徐母去庐江,不会再上演被曹操挟持的桥段...

    后顾之忧不再,徐庶便不再纠结。跪地参拜道:“徐庶,参拜主公!”

    扶起徐庶,另一手拉住庞统,刘烈笑道:“刘烈有幸得二位相助,大事可期也!”然后哈哈大笑!

    然后,刘烈向徐母笑道:“伯母却是放心,暂且还不会让老人家车马劳顿。吾打算在鹿门深造,与投庞德公等大贤门下学习!”

    又看向庞统笑道:“此事,士元兄可否酌情安排?”

    庞统乃鹿门书院院主庞德公侄子,深得庞德公喜爱。

    庞统点点头,以主公才情横溢,这事不难。再说了,鹿门书院,不就是英才聚集之地么?

    庞统和徐庶,心思是何等细腻聪慧?他俩明白,刘烈求学,只怕是还想在鹿门勾搭一些大才。人才这种东西,只要是胸怀大志的人,岂会嫌多?

    夜深,庞统准备与刘烈一起回自己的居所。徐母却是说道:“公子还是在此地歇息吧!小三子你那地方哪能让公子受屈?”

    庞统难得老脸一红,晒然一笑。却是说道:“那我一人回去却是无趣,干脆也在伯母家叨扰一番了!也省得明早早餐来回奔波!”

    徐母一滞,指着庞统笑骂道:“你这个小三子,脸皮却是越来越厚了!”

    众人大笑!

    三人挤一张床榻,和衣而眠。这个世界的床不是后世的床,倒是和后世岛国的榻榻米同出一辙。也是,后世岛国的服侍礼仪,何尝不是继承华夏汉唐的风格?

    说话间,刘烈看见窗前小桌上摆放着一张古筝,忽然笑道:“吾等今夜济济一堂,若合奏一曲,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庞统生性就是乐于推波助澜之人,不甘寂寥。笑道:“善!”

    徐庶却是笑道:“主公文采风流,却不想还精通音律!元直钦佩不已!”

    刘烈道:“精通不敢当,略懂略懂!”

    自重生在这个世界,刘烈也继承了远宿主的记忆和技能。在这个世界,诗词歌赋剑,是文人儒生的标配。

    前世的刘烈虽然不懂音律,更不会弹奏古乐器。的先前的宿主会啊...

    走到古筝前,刘烈跪坐,双手按在琴弦上调试一番音色道:“吾,前些时日有感天下大势作了一曲,名曰:精忠报国!”

    说完,手指滑动,一道高亢激昂,又悲怀壮烈的音符流淌萦绕在房间。随着音符的飘动,刘烈用于当下年纪不相符的深沉苍茫的嗓音吟唱:“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让堂堂天朝威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