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强汉余晖 » 第8章 初见庞德公

第8章 初见庞德公

    悲怀壮烈的音符和刘烈苍茫深沉的歌声,在竹屋间回荡。庞统和徐庶眼前出现了一幕荡气回肠的画面。金钩铁马,万马齐喑!

    他俩被那一幕幕热血激昂的诗史画面所折服,臣服。即便是他们作为文士,心中也在跟随着那一幕幕壮怀激烈的旋律而激情澎湃!

    二人作为一代名士,音律自然也是精通。庞统执箫,徐庶击罄,由开始的生疏逐渐跟上了刘烈的节奏。

    琴箫和鸣,绕梁三日!

    许久,一切归于平静。三人相视哈哈大笑!

    这首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曲子,乃是刘烈源自于前世的一首歌曲:精忠报国,那是那个世界著名歌手屠洪刚原唱的歌曲。

    歌词的厚重,曲调的壮美,刘烈非常喜欢。生逢在这个乱世,目睹汉室天下衰微,胡人做大,刘烈不由自主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雄心壮志!

    既然上天让自己重来一回,又是重生在这个英雄辈出的乱世,刘烈,又如何不会建一番皇图霸业?

    一曲毕,从那波澜壮阔心境中走出来的庞统徐庶,对刘烈更加折服。这份气度,这份胸怀,非雄主不能也!

    若说之前的庞统徐庶对刘烈是有效忠效力之情,那么如今的他们,对刘烈便是死心塌地的追随!

    庞统徐庶双双叩拜道:“主公心怀天下,吾等誓死相随!”

    刘烈心中欣喜,脸上却是显露出无奈的神情:“二位这是为何?快快平身!”

    ...

    一夜无话~

    一夜宿醉,庞统徐庶醒来,伸伸懒腰后睁眼一看,床榻之上,早无刘烈身影。便出门一看,院落里,一道稍显稚嫩瘦弱的身影正在龙行虎步,剑气纵横。二人彼此看看,没有打扰自家主公舞剑。

    这个世界,长剑也是文人墨客的标配。诗词歌赋剑,是这个世界士子标配,同时更是必备的素养。

    许久,刘烈收剑然后入鞘,这才回头笑道:“让二位先生见笑了!”

    庞统徐庶却是讪讪,他俩虽然也颇懂剑道,但更多的是附庸风雅而已。但他们知道,眼下主公这不仅仅是舞剑,而是具备实战技能的剑技。

    早餐毕,刘烈在前,庞统徐庶左右,向鹿门书院而去。

    鹿门山,作为荆襄最负盛名的士子圣地,不仅仅是学术氛围浓厚,风景也是钟灵琉秀,雅趣幽静。

    鹿门山的山势不在险峻,也不在于雄奇,而是在于秀美,在于静雅幽深。沿着山间小道,刘烈一行人一路浏览鹿门山景致,一路直奔鹿门书院而来。

    远远的,一道壮观的牌坊出现,之见上方黑底金字:鹿门书院。乃是用小篆书写镌刻,而不是隶书或者后世的楷书。

    在当下时代,虽然有了隶书通行与世,但占据主流的还是自大秦流传下来的小篆。也就是说,在如今汉末,隶书虽然具备了代替小篆成为主流的趋势,但流传数百年的小篆依旧是当今上流社会通行的字体...

    庞统徐庶本就是书院学子,庞统更是院长庞德公的亲侄子。尽管有刘烈这个陌生人,一行人还是毫无阻碍地进入书院。

    刘烈却是知道,今日自己能轻轻松松进来,是庞统的面子。要不然,就凭山门外那虎视眈眈的仆人,刘烈想不费一番口舌是进不了门的...

    授课时辰尚未到来,庞统徐庶便直接一路张扬地带刘烈直接直奔庞德公住所而来。向庞德公住所大门口仆人,庞统拱手道:“安伯,劳烦通传一声,说庞统徐庶看望师尊!”

    这被庞统称为安伯的老年人,乃是庞家老人。虽是下人,庞统也没有真的将之看做下人,反倒是比较尊重。

    安伯笑着说道:“公子稍候,老奴这就通禀!”看了一眼刘烈便转身进入小院。

    不一会,安伯回来道:“公子请进!”

    点点头,庞统三人直接进入。穿过小径走廊,老远就看见小院里一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在舞剑。

    此人,正是鹿门书院院主:庞德公!

    庞德公收剑,将长剑交于身边下人,看了看三人笑道:“原来有客人,老夫怠慢了!”

    刘烈拱手道:“在下唐突,叨扰老人家了!”

    庞德公摆摆手笑道:“无妨!公子远道而来,吾蓬荜生辉!请进!”

    入内,在客厅坐下,自有下人沏茶。庞德公这才问道:“不知小友来自何方?有何贵干?”

    眼前这散发出不平凡气度的少年,自然能进入这鹿门书院,和庞统一定脱不了干系。不过庞德公并没有问自己这个侄子,而是直接问刘烈。

    刘烈拱手道:“小可乃庐江太守刘勋之子,久仰鹿门书院乃荆襄儒学圣地,小可仰慕已久!特拜入鹿门门下,望前辈收留!”

    庞德公沉思,庞统也拱手道:“伯父!刘公子才情横溢,胸有韬略!乃大才也!若成为鹿门学子,定不负鹿门盛名!”

    庞统的话,意思很明白。收刘烈为鹿门学子,定不会让鹿门的名声受损,反而会因为刘烈的加入,鹿门之名更加闻名天下。

    “哦?”

    庞德公笑道:“庞统生性高傲,恃才傲物。能得其推崇,相必不凡!这样,待会庞统带领刘公子去办理手续!”

    庞德公很干脆,人才,是鹿门书院百年繁盛的根基。鹿门书院学子不多,也就堪堪百余人。但就是这区区百余人,恰恰个个是人中翘楚。放出去,至少都是一方郡县之才。

    更何况,还是恃才傲物,目高于顶的庞统推崇?

    庞德公出乎意料的干脆,却是让刘烈有些意外。他还酝酿了一肚子说辞,顿时积压在心里好不压抑...

    看着走出去的庞统三人,庞德公的目光落在那少年背影上。眉宇间流露出复杂的情愫:这少年,看不透啊!

    这个少年,明明只是弱冠,给人的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苍茫深沉之感。那份沉稳,那份厚重,都不是十二三岁少年应该有的气度!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少年具备了成人才应该有的心智?

    庐江太守,庞德公自然是知道的。那是一个守成之人,没有半点开拓进取之人。却是没想到,其子大病三年,本来应该是大限将至,不知什么原因,那个本该将死之人突然痊愈。而那个人,就是刚刚的刘烈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