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青葵沐阳 » (五)

(五)

    穆兰和炳麟就读的学校,对“高三”学生的管理变得格外严格,与之相反,炳辉所读的职业高中,“高三”学生处于“放羊”状态。

    炳辉从小就是孩子王,进入职业高中后,不知不觉得又成了众同学的“带头大哥”。《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是炳辉的偶像,众同学便称其为“萧大哥”。

    如今,“萧大哥”竟然对所学课本像对武侠、侦探小说一样“钟情”起来,这么异常的行为,怎能不令他的众弟兄们大跌眼镜。

    “‘萧大哥’莫不是中了邪?”有人质疑。

    “看着吧,三分钟热度!”有人预言。

    有人直接问“萧大哥”突然闭关修炼为哪般,“萧大哥”给出的答案是:“玩了这么多年玩够了。”

    见炳辉一头扎进学海,毫无重出“江湖”之意,有的人也收起了玩心。在这件事上,“带头大哥”的号召力并不强,大部分人仍是一如既往的贪玩。

    炳麟天生就是上学的料,即使在高手如云的重点高中也照样名列前茅。穆兰学习不太用功,成绩处于中游,升入高三后,她意识到如不快马加鞭追赶,将会被挡在大学门外。现在穆兰的用功程度几近目不窥园,因而跟炳辉、炳麟联络的少了。

    穆英和女朋友丁梅定于元旦结婚,在哪里举行婚礼却成了他们的难题。若回北方操办,被撇下的丁梅父母会倍感孤冷,如若让二老跟来,北方正值天寒地冻,身体并不强壮的他们又吃不消。若在南方操办,穆爷爷和穆奶奶势必会感到遗憾;夸张一点说吧,穆英还在襁褓之时,穆奶奶就在心里划起他的婚礼蓝图了——诸如宰多少只鸡、几头猪,请多少桌的客人等。穆英懂事后,穆奶奶也没少跟他叨念过。为了让双方家长都称心如愿,穆英小两口决定推迟婚礼,等到春暖花开之时,携同女方父母一起在北方操办。

    穆奶奶认为推迟定好了的婚期不吉利,并有理有据的作了一番引证。穆英妈与穆奶奶站一边,也坚决反对,于是穆英他们的决定被推翻了。为了不让小两口为难,穆爷爷和穆奶奶发扬舍己为人的风格,主动提出让他们在南方举行婚礼,届时,派穆英爸妈南下。

    春节,穆英携新婚妻子回老家过年,他们人还没到家,穆奶奶就为其安排好了走亲戚的日程。

    为了弥补老祖母未能参加婚礼的遗憾,穆英夫妇便由着穆奶奶安排。穆兰与嫂子较为投缘,十分乐意陪他们去七大姑八大姨家探望。外祖家无疑最重要,排在了大年初二。干亲李家最特殊,排在了初三。

    炳南正好从部队回来探亲;干兄弟俩难得见面,谈今忆昔,相聊甚欢。丁梅对他们的谈话很感兴趣无需人陪,炳南妻便去帮公婆张罗待客菜肴。穆兰和炳麟想交流交流学习及高考方面的事,图清净,顾不得冷躲到闲园子里去了。平时话最多的炳辉,今日却哑火了,任由父母、嫂子差遣打下手,因此给丁梅留下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印象。后来丁梅与穆英谈起对炳辉这一印象,把穆英笑的不轻——“这小子也算老实的话,那这个世界就全是老实人了!”

    李家起初还担心所做的饭菜不合丁梅这个南方人的口味,谁知她毫不挑拣,筷子夹不停,根本不用人劝。

    此次来李家,唯一让穆兰感觉不爽的是炳辉对她的冷淡。临走前,穆兰找个机会直接问到炳辉脸上:“我得罪你了?!”

    “没有啊。”

    “那你怎么对我待答不理的?!”

    “是吗?我没觉出来啊。”炳辉一副无辜的样子。

    “可我觉出来了!”

    “你太敏感了吧。”炳辉说罢要开溜,穆兰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他的后衣襟。

    “老实交代!为啥态度这么恶劣?!”

    炳辉回头做个怪表情,“哎,你是不是学习用功过度,走火入魔,神经错乱了?!”

    “你才是!”穆兰捶他的后背一拳。

    “对,我是,所以最好躲我远一点。”

    “我偏不!”穆兰推炳辉一个趔趄,把他逼到墙角,“我倒要看看你这个二饼能怎么着!”——她在邻居家看人打麻将,学来一些麻将术语,其中“一饼、二饼、三饼”让她联想到了李家弟兄仨,所以现在搬出来骂炳辉。

    “二炳?这个绰号新鲜!”炳辉说。

    “是麻将里面那个二饼!”

    “好啊,还偷着打麻将,我告诉你哥去!”

    “告啊!告啊!去告啊!”穆兰左一拳右一拳,把炳辉捶的直告饶。

    “女侠,小人惹不起躲开行吗?”

    “不行!”

    “那你想怎样?”

    “给我陪理道歉!谁让你怠慢我来着!”

    炳辉立马抱拳作楫:“小人无意之中有所怠慢,望请女侠见谅!”

    “看在过年的份上,就姑且恕之,若下次再犯,定严惩不贷!——小李子,你听明白了吗?”穆兰俨然一副清宫戏中老佛爷的腔调。

    “嗻!”炳辉很配合的拂拂衣袖行了一个半礼,“多谢老佛爷恩典!”

    两人一唱一和完毕,穆兰笑的蹲到地上。

    ————————————

    炳辉参加了当年的对口高考。尽管“高三”这一年,他收起玩心奋起直追,怎奈“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他自知升学无望,在放榜之前就去城里打工了。

    穆兰和炳麟双双金榜题名。两人都报了北京的学校,炳麟被一本大学录取,穆兰上的是一所二本。

    穆兰与炳麟的开学时间只差一天,两人打算结伴走。两家不放心这对没出过远门的年轻人自己前行,决定让穆爸爸送他们。

    炳辉从城里赶回来为他们送行,他送给穆兰和炳麟的礼物是款式一模一样的拉杆箱,颜色一红一黑。

    穆兰记下了炳辉的打工地址,叮嘱他收到自己的信后一定要回,她知道炳辉怵头写信,便先予以威胁:“若不回信,寒假回来看我不把你砸成四、五、六、七、八、九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