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浣月 » 第三十三章 寻夫

第三十三章 寻夫

    竹浣送上一盏茶来,竹泱谢过阿姐,接过,一气饮干。

    竹浣赞道:“昔日父皇常说,泱弟有习武天赋,果真如此。我观这套剑法与你平日所练大不一样。你平日里练的都过于刚强,此剑法却是柔中带刚,忽刚忽柔,刚柔相济,且如仙鹤般轻灵飘逸,当真是妙极了!”

    竹漓笑道:“阿姐不知,大哥这套剑法是因心有所悟,心有所感,将他的心思都揉在了剑意中,因此自然与以往不同。”

    “哦?”竹浣笑道,“小弟细细说来。”

    竹漓却以袖掩嘴,笑而不语。

    竹泱瞪了他一眼,道:“阿姐莫听他瞎说,我当日不过是闲得无聊,见这些仙鹤飞来飞去的,便动了练剑的心思,哪有那么多想法!”

    竹浣自然已知竹漓未说之意,不禁笑道:“阿泱不必解释,知你者,莫如我与阿漓。我倒是很喜欢女王陛下,我们阿泱可真是好福气!”

    谁知这话却是触动了竹漓。他的神色不由悄然黯淡下来。

    竹浣一瞥之下,已知他心意,便轻轻握了他的手,道:“我相信,我们阿漓也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姑娘的。”

    “只怕她到时候不相容。”竹漓不禁孩子气地脱口而出。

    竹浣微微敛眉,沉思道:“我倒是觉得——,你们大婚后,阿雅像是变了许多。”

    正说这话,就见高公公急步走了进来。已见老态的他,一脸着急的样子。

    竹浣忙起身迎接,问:“高公公,怎么了?”

    高明喘着气,急急朝竹浣一施礼,又朝竹泱和竹漓一施礼,才说道:“公主,不好啦,刚才宫门前有人强行闯宫,和守卫打了起来,还把几名守卫的眼睛给弄瞎了,听说那姑娘叫古雅……。”到底是年纪大了,话未说完,咳嗽起来。

    竹漓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之极。

    竹浣回身看了看竹漓,不慌不忙问道:“公公,古雅现在何处?”

    高公公已喘匀了气,道:“被侍卫们抓起来了。陛下让我来通知公主。”

    竹浣稍微放了心,道:“公公辛苦了,请稍歇息,我这就去见陛下。”说罢和竹泱、竹漓匆匆出了鹤舞轩。

    大牢之内,古雅正大骂不止。看守她的侍卫知道她会用毒,都有些畏惧她,不太敢靠近。因此尽管她骂得难听,倒也没人敢对她怎样。

    从鹤舞轩出来,竹浣便去见了楼兰。楼兰知是竹漓的夫人,便要让人去立刻放了她。竹浣阻拦道:“陛下,还是让我亲自去带她来向陛下谢罪吧。”

    楼兰道:“也好。这是姐姐家事,那姐姐自去便是。”

    侍卫们正被古雅骂得心头火起,若不是上头交待过,不要为难这女子,他们早就开始折磨她了。一名侍卫操起一根丈余长的木棍,隔着牢门的栅栏狠狠捅了古雅一下。他出手奇快,古雅反击时,木棍已瞬间抽出。古雅哪受过这种羞辱,气得接连两掌拍在栅栏上,击得栅栏嘎嘎直响,几欲断裂。她此刻手中已无毒可使,否则,她断不会容这几个侍卫嚣张。

    侍卫们见她无可奈何,只能发泄,不由都得意大笑。那名侍卫便又操起那根木棍,还想戏弄一下古雅。谁知从后方突然飞来一条白绫,缠在了木棍之上。这名侍卫情知不好,想撒手躲开时,却已来不及,木棍回身用力,正正撞在他自己的胸膛上,撞得他一阵趔趄,捂胸疼痛不已。

    木棍“砰”然落地。侍卫们回过身来,见白衣飘飘的玉叶公主带着两个弟弟,正往这里走来。竹浣一到清凉宫中,就被女王待为上宾,极其仰慕尊敬。这事迅速传遍了整个清凉宫廷。因此侍卫们都是认得竹浣的。而竹泱他们早就认识了。那剩下的一位,无疑便是三殿下竹漓了。

    且不说竹浣是女王最尊贵的客人,单就她这一身的气度,足以令侍卫们屏息静气,规规矩矩。因此众侍卫对三人躬身行礼后,默默退至一边。

    古雅一见竹漓,高兴叫道:“殿下快救我!”

    竹漓叹了口气,闭闭眼,将头扭向一边。

    古雅见状,一双漂亮的眸子顿时星光黯淡,慢慢地,把头低了下来。

    竹浣见她这个样子,心中颇为不忍。

    竹浣出示了女王的玉牌,令侍卫打开牢门,放出古雅。

    牢门打开,竹浣关切问道:“阿雅,你没事吧?”

    古雅摇摇头,揉着自己的胳膊。刚才她暴怒之中连拍两掌,几乎将结实的栅栏拍断,用力太猛,到这时胳膊还有些酸痛。她刚刚还如一只凶恶的小老虎,此刻却成了一个柔弱的、让人怜惜的小女孩。

    “阿姐,你不会怪我吧?”她怯怯的,幽怨的眼光却投向竹漓。

    竹漓仍是面如冷霜,不言不语。

    自他们大婚后,两人虽同住一间屋,实则各吃各的,各睡各的。古雅倒是一心要讨竹漓的欢心,奈何竹漓始终对她不理不睬。有一次古雅急了,叫道:“竹漓,你若不喜欢我,就休了我吧!”

    竹漓却面无表情道:“自从婚后,你并未失德,我为何要休你。”哽得古雅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你既不愿休我,就应该好好待我。”

    竹漓手拿一卷书,眼睛落在书上,“我对你不好吗?是打了你,还是骂了你?你觉得——我应当如何对你?”

    古雅又被哽得说不出话来。若论信口开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古雅自然也属于口齿伶俐之人。但要论起话里藏针,一语双关,指桑骂槐等等本事,那古雅和竹漓比起来,就差得不是一层两层了。她根本不是竹漓的对手。

    古雅被竹漓噎住,不知该怎样拿话反驳他,心中干着急,又恨又无可奈何,最后只有独自垂泪。

    竹漓见她哭了,悄悄瞟她一眼,继续看他的书。

    古雅对竹漓如此态度的报复行为,也只有不理睬竹漓。指望着竹漓会自觉没趣,终归要来哄哄她的。谁知这竹漓竟如一个石头人,一点感觉也没有!

    竹浣温和地笑着,道:“你到这儿来,也是担心阿漓之故。我怎么会怪你呢?只是,你毒瞎了侍卫们的眼睛,也太鲁莽了些!”

    “他们不放我进来,我才动手的!”古雅叫道。

    竹浣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这也难怪古雅。她自小生活在雾林,兄长又是雾林首领,骄纵任性惯了的,哪里懂得什么忍耐、谦让之类。

    “那,你来这里,你大哥可知晓?”竹浣又问。

    古雅点头,“知道的。我给大哥留了书。”

    竹浣不由苦笑。她可以想见得到黑火的恼怒,先是竹漓不辞而别,现在又是古雅不辞而别。他只怕在心里痛骂这小夫妻俩千百遍了。

    “也罢,我亲自写封信与你大哥吧。不过,阿雅,你也要与我一同去见女王,跟她道个歉才行。”竹浣和颜悦色说道。

    “道歉?为什么啊?”古雅嘟起嘴,一脸的不情愿。

    “你说为什么?”竹漓忍不住道:“你毒瞎了那么多人的眼睛,还不该去道歉么?”

    “我是为了自卫。”古雅强词夺理。

    “你是不是特别喜欢人家看不见?”竹漓冷笑一声,想起了旧事。

    “我——!”古雅自觉理屈。

    竹浣道:“罢了,罢了,你们两个都不要说了。我们现在就去见女王。阿雅,你可是用的白翳粉?可有解药?”

    古雅点点头。

    竹浣松了一口气。于是几人一同去见女王。

    得知侍卫们中的毒不过是暂时使人眼瞎,即使不用解药,三日后也会自行恢复,楼兰放了心。古雅倒是表现得挺乖巧,痛快地拿出了解药,也在竹浣的示意下给女王道了歉。楼兰见古雅虽然淘气,倒也不失为天真可爱,心里也就对她没什么怨气了。

    清晨,薄雾如轻纱般在山间飘动。远远望去,眼前这座山似乎蕴含着天地之灵气。微微的山风飘过,令人神清气爽。慕云兮站在一块山崖边的巨石上,静静地眺望着眼前的这片山林。

    他已经又有许久没有回到这里来了。对于他来说,这座山就是他的家。家里有他牵挂和爱戴的人。

    此刻,山中一片寂静,只闻鸟儿那清脆的鸣叫,让人闻之心生愉悦之情。虽然还没找到曹汝老先生,但是慕云兮此刻的心情十分好。

    他双足在巨石上轻点,身子像一只大鸟一样飞起,飞入这片翠绿之中。

    此山正是白衣国鼎鼎大名的紫光山。山中的道观,名紫元观。

    只因前朝竹溪流皇帝与皇后都笃信道教,而紫元观观主紫光真人又与竹家皇室私交亲厚,因此这紫元观被修葺得极为恢宏壮丽,大小宫室近百余间。因平日里香火鼎盛,便有那好利之人,远远近近的在观周围做点小生意,久而久之竟成了一个市场,来来往往的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热闹得很。

    慕云兮在山道上走着,却发现一路上阖无人声。以往的那些摊点都不见了。有的,便只剩几根颓倒的木桩,再就是几块破烂不堪的布条飘扬在风里。偶尔遇到几位香客,也是疏疏落落,显得冷清得很。

    慕云兮想:必是李步仍上了台,打压紫光山,不许人在这里做生意,也禁止香客来敬香所致。心中不由担心起紫光真人来。脚下便快了许多,直往紫光真人住处紫光阁走去。

    与院中两位正在打扫的师弟打过招呼后,慕云兮径直推门进阁。紫光真人却不在阁中。上到二楼的书房,一进屋,却见一位老者正背对着他,在专心地读书。

    看背影,不识此人。而此人读书读得甚是专心,连慕云兮进屋来了,在身后站了半日,他也没发觉。

    慕云兮只好咳嗽一声。

    听到咳嗽声,那老者才转过头来。观其相貌,从年龄上看与师父紫光真人倒是年纪相仿。只是师父白发白须,飘然有仙风道骨。而此人头发花白,颔下一缕短髯,浑身散发着一股书卷之气。他转过身来,手中还拿着书,好奇地盯着慕云兮,显然不认得他。

    慕云兮道:“您是——?”

    “你是——?”那人却反问道。

    “哦,我是紫光真人的大弟子,我叫慕云兮。前辈是?”慕云兮道。

    “哎呀,你就是紫光真人的大弟子呀!”那人笑着站起来,“我可是知道你这位大弟子,一向行踪不定,飘摇如闲云野鹤,今日总算是见着了。”他呵呵笑着,放下书,道:“你怎么突然回来了?昨日我还和你师父提起过你呢?你师父这会儿正在比武场督促弟子们练剑呢。你去那儿找他吧。”

    原来是师父的客人。

    慕云兮有些好奇,师父从来都不会亲自督促弟子们练剑的。当下也未及多想,朝老者拱拱手,一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