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浣月 » 第四十六章 松林

第四十六章 松林

    “旗姨,您过得还好吗?”来人温柔问候。

    杨旗的眼圈红了,“什么好,不过是挨一天算一天罢了。”

    “李步仍对旗姨如何?”竹浣问。

    杨旗摇摇头,“我已与他恩断义绝。”

    竹浣心疼地看着面前这张依然美丽,却写满哀愁的脸。“听说皇后对姨不错。”

    说到皇后,杨旗紧张地朝殿外看了一眼,道:“皇后的确对我很是照顾。只是,你此次前来,切莫不要让她瞧见你。你杀了李环,她可是十分恨你。”

    竹浣点头,“我知道。”

    “顼儿倒是与他弟弟大不相同,真是宅心仁厚,一直也没有忘记竹家。”杨旗又说道。

    竹浣道:“说起来也真是巧,今日恰好碰到他,又得知姨娘在此处。这才得以相见。”说罢竹浣倒地便拜。杨旗吃了一惊,“这是干什么?”连忙拉起。

    竹浣泣道:“当日若不是姨娘,只怕父母尸骨还曝露在荒野。姨娘大恩,我姐弟终生不忘。”

    杨旗亦哽咽道:“你这孩子,怎么还说这话。我与你母亲本是姐妹,这也原本是我该做的事。”

    竹浣道:“请姨娘告知我父母埋骨何处,我想去祭奠。”

    杨旗点点头,“好。”

    正说着话,门外一阵响动,殿门突然大开,李顼闯了进来,后面跟着惊慌的侍女。

    “浣妹,我母后过这边来了,快跟我走。”

    竹浣立刻对杨旗道:“旗姨多保重。”匆匆跟着李顼出了殿门。杨旗心中还有许多的话未及讲,只怔怔地看着殿外他们离去的身影。待那身影消失,她立刻转过身来,迅速抹去脸上的泪痕,闭上眼,合上手。

    李顼直将竹浣与慕云兮送到看不见谷园的地方为止。

    分手时,竹浣问道:“顼哥为何还愿帮我?”

    李顼有些凄然地一笑,道:“就因为你还叫我一声‘顼哥’。”

    竹浣面带歉意道:“可是,我杀了你弟弟。”

    李顼将目光移向远方,不出声地叹了一口气,“我不会怪你。毕竟是环儿要去杀你。”又将目光移到竹浣脸上,很平静地说道:“是他自己自不量力。”

    竹浣还想说点什么,又觉得言不及意,便忍住了,道:“顼哥珍重,我们走了。”

    李顼面上现出不舍之意来,垂下眼,点点头,又抬起头来道:“你自己要多小心。”

    待到走远,慕云兮不无酸意地道:“那个李顼,倒是颗多情种子。”

    竹浣却转移话题道:“这次多亏了他。”

    慕云兮无奈地两眼望天,拖长了声音道:“是——。”

    二人疾驰至一片黑松林边。只见此松林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同一种墨绿色的松树,并无一棵杂树。林中枝杈相交,离地五尺之上,皆被封得严严实实,人不能直立着在其间行走。且林中阳光完全被遮蔽,望进去一片漆黑。

    若去墓地,必得穿过这片黑松林。

    马是进不去的,竹浣与慕云兮只得弃马步行。

    慕云兮让竹浣跟在他身后。他手执飞云剑,遇到实在走不通处,便挥剑开路。

    二人只能躬身前行,如此这般,便走得相当吃力。走过一会儿,慕云兮道:“师妹,歇歇再走罢。”他自身本来无需歇息,只是担心竹浣累着了。

    二人便在草地上坐了下来。

    四周万籁俱寂,他们二人就像被一床黑色的大棉被严严实实地包裹住了。这宇宙间仿佛只剩下了他们二人。世界是如此的寂静,连空气的流动声似乎都听得见,二人的呼吸声自然是格外的清晰。

    这么一来,二人都觉着了几分尴尬。

    为消除这尴尬,慕云兮从怀中掏出一个馒头来,递给竹浣道:“师妹,吃点东西吧。”

    竹浣还真是有些饿了。她接过馒头,又将它掰成两半,递了一半给慕云兮,道:“师兄也吃。”

    慕云兮有些拘谨地接过干粮,脸微微有些发红。他一向自诩潇洒放达,从不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哪知此刻,他的心就如装进了七、八头小鹿,它们在他的胸膛里冲撞不止。他只好狠命地咬下一大口馒头,却不料咬住了自己的舌头,疼得他“哎哟”一声,捂住了嘴。

    竹浣咬下一小口馒头,抿着嘴偷笑。

    慕云兮佯作生气,冲竹浣眼一瞪,嘴中含混不清地道:“师妹,你还笑,我差点把舌头咬断了。”

    竹浣也不看慕云兮,嚼着干粮,脸上笑盈盈的,慢慢道:“我只听说,小孩子会咬到自己的舌头,师兄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会犯这样的错误?”说罢又笑嘻嘻瞧了慕云兮一眼。

    慕云兮被她一顿讥讽,想要反驳,却又不知拿何话来反驳,只好对着竹浣干瞪眼。他一瞥之下,见一只蚂蚁正沿着竹浣雪白的袖子往上爬,便道:“别动。”伸出手去,拈起了那只蚂蚁。蚂蚁在他的手指间踢腿挣扎。

    竹浣道:“别捏死它。”

    慕云兮手指轻弹,蚂蚁飞了出去。他笑道:“一只蚂蚁你尚且不忍心伤害,将来复国之路,血雨腥风,你又怎么受得了?”

    竹浣看着那只蚂蚁在地上打了个滚,爬起来仓惶逃去,道:“蚂蚁只是寻着香味而来,不过是要找口吃的,不会伤害我。而那些人,却是要我的命。”她的神色沉静下来,渐渐地变得如冰似雪般冷了。

    慕云兮看着她的脸,轻声道:“有我在,我不会让别人伤害你。”

    竹浣转过脸来,看着慕云兮,脸上的冰雪融化,微笑着,轻声道:“我知道。”

    两人起身继续往前走。又走了约一盏茶的工夫,才终于走出这片黑松林。出了林,两人只觉眼前光辉灿烂,简直让人睁不开眼。只因那黑松林太过阴暗的缘故。

    眼前却是一片开阔的山谷。

    竹浣回头看看黑松林,叹道:“真是多亏了旗姨,当日她也不知费了多大的劲,才选了这么个地方,还要穿过这样难走的松林。”

    两人继续朝前走,一会儿,一条小溪出现在面前。在小溪旁的山坡上,兀然出现了一个大坟堆。坟上已是长满了凄凄绿草,坟前并没有墓碑。这样一个荒僻的地方,有难以穿行的黑松林阻挡着,绝少有人会来这里。且这里的风景颇似清凉河边的风光,亦是当初竹溪流与懿德所喜爱之处。杨旗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埋葬兄嫂,亦可见她对兄嫂的敬重与情义。

    竹浣慢慢地走向那孤寂的坟堆,眼中热泪滚滚而下。慕云兮看了她一眼,面色沉肃,一语不发。

    至坟前跪倒,竹浣终于哭出声来。这半年来的逃亡,思念,痛苦,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宣泄的地方。想起那繁华热闹而又风雨突至的中秋之夜,想起父母的慈颜,想起昔日的生活,竹浣哭得肝肠寸断。

    慕云兮警惕地看着四周,又侧耳听听动静。他隐隐觉得这山谷间,不会只有他二人。

    待竹浣痛哭了一会儿,慕云兮跪下来,一只手轻轻拍着竹浣的背,温声抚慰:“师妹,莫哭坏了身子。”

    竹浣依旧痛哭不止。

    看着心爱之人如此痛哭,慕云兮心中又是心疼又是怜惜,终于忍不住伸手一揽,将她拥入怀中。他轻轻拍着她的背,如同哄一个幼小的孩子,自己眼中却也禁不住充满了泪水。他十分理解竹浣心中之苦。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女孩,之前的生活是那样的幸福而无忧无虑,却猛然间被人从天堂直推向地狱。她要复国,她要报仇,她要爱护两个幼弟。而这一切要实现,又将是多么的艰难。她又如此要强、坚忍,从不向人吐露苦水。这一切的一切,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这个女孩子的肩头,叫她如何承受?只有到了这墓前,在这睡着了的两个亲人面前,她才可以做回那个娇弱的女儿。当然,只有在他的面前,在他的怀中,她才会这样放肆的痛哭,这样尽情地宣泄。想到此,慕云兮更将怀中之人搂紧了些。

    这两人竟然都有些忘乎所以了。所以,当听到一声“是公主吗?”慕云兮和竹浣才身子陡然一震,急忙循声望去。

    只见独眼龙带着一帮人,正小心翼翼地站在数丈之外,有些惊奇,又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们俩。

    慕云兮见是独眼龙等,这才放下心来。他将竹浣扶起来,道:“你们怎么会在这儿?”

    竹浣抹净脸上之泪,就见独眼龙跪下磕头道:“小民见过公主。”

    竹浣走近前,道:“快起来罢,不用行此大礼。”

    独眼龙却跪着不起来,道:“公主是小民等的救命恩人,小民,该跪。”说罢又连连磕了几个头。

    慕云兮一把将他拉起,道:“好啦,别跪了,你们公主不兴这个。你还没回答我呢,你们怎么在这儿?”

    独眼龙道:“大侠,我们的山寨就在这山谷里。”

    闻言,慕云兮和竹浣对视了一眼。

    竹浣道:“你可知这坟里埋的是何人?”

    独眼龙看了看那座大坟,摇头道:“不知道。”

    竹浣轻轻道:“那里面,埋的是我的父母。”

    独眼龙睁大了那只独眼。他这才明白,天仙一样的公主刚才怎么会在这坟前痛哭了。

    独眼龙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公主便是原来的玉叶公主,这坟里埋的是皇帝皇后?”

    慕云兮点头道:“正是。”

    独眼龙忙朝身后一挥手,道:“跟我来。”他带着众人,来到坟前,齐刷刷跪下,道:“小民不知道是陛下和娘娘睡在这儿,怠慢了,请陛下和娘娘恕罪。”说完领着众人磕了三个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