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浣月 » 第一百章 列阵

第一百章 列阵

    好在,幽心阁中还有一些书籍。李顼每次来时也会给他带些书来。老人便靠着这些书籍打发掉漫漫的孤独时光。

    听到动静,曹汝抬起头来。

    来人紧跑几步,跨入亭中,扑通一声,在他面前跪了下来。

    “叔叔!”曹顺臣叫道。

    “顺臣——!”曹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放下书,轻捧着曹顺臣的头,看着。“你怎么来了?李步仍把你给放了?”

    “不得对陛下无礼!”一名武士吼道。

    曹汝这才注意到还有几名武士跟着。

    曹顺臣满心愧疚,“叔叔,侄儿不孝,让您老受苦了!”

    “快起来!”曹汝将曹顺臣拉起来,看了看那几个跟着的人,“走,我们进屋里说话。”

    叔侄俩往幽心阁中走。走到门口,曹汝回过头来道:“你们是要跟着老夫进屋吗?老夫这里可没有好茶好酒招待你们。”

    那些人止了步,面面相觑,不知道是继续跟着,还是算了。

    进了屋,曹汝反身将门关上。跟着的人也就罢了。

    屋中只剩下叔侄二人。曹汝抓着曹顺臣的两只胳膊,又上上下下地检视,“他们可曾对你用刑?”

    曹顺臣刚进狱那会儿,是受了酷刑的。后来因为李顼严令冒箱不得用刑,曹顺臣这才被放了一马。否则,在刑部大狱那种地狱一样的地方,曹顺臣哪能活到现在?

    “有太子殿下关照,他们不曾用刑。”曹顺臣撒了个谎。

    “倒是叔父,怎的这样瘦了?他们给您做的饭食可还合口?”看着叔父已经雪白的头发,苍老憔悴的面容,曹顺臣不用想也知道叔父在这儿的日子有多苦。

    “我在这里都好,每天什么都不用干,吃了睡,睡了吃,闷了就读几句书。李顼还经常来陪我说说话。李顼这孩子,还是和从前一样仁厚,倒是个好孩子!”

    曹顺臣扶叔叔坐下。

    “他们为何把你放了?是李顼放的你吗?”曹汝问。

    曹顺臣道:“是因为清凉国侵犯我国边境,殿下便求皇帝放了我,让我去领兵。”

    “哦!”曹汝明白了,不由冷笑一声。“他现在朝中无人可用,国难当头,就想起你来了!”

    “我求过皇帝,让他放了您,他不肯。”曹顺臣道。

    曹汝笑道:“他当然不会放了我。他要用我来牵制你呀!”

    曹顺臣点点头,表示明白。

    “只是,那清凉人为何突然进犯白衣国?我们两国不是一直很和睦吗?”曹汝问。

    “听殿下说,是我方士兵主动挑衅。”曹顺臣说。

    曹汝捋着他的白胡须。“白衣国向来不招惹四邻,怎么会主动挑衅?李步仍把我白衣国弄得民不聊生,难道他还想往外扩张不成?”

    “白衣国如今哪里有这个能力?”曹顺臣道,“只怕是清凉人用计,想吞并白衣国。”

    闻听此言,曹汝吃了一惊。他虽然恨李步仍,却是爱白衣国的。他可不想看到白衣国亡国。

    “顺臣,”曹汝严肃道:“既是国难当头,你且先放下心中恩怨,打退清凉人再作道理。”

    曹顺臣似有难言之隐。

    “怎么,你不想为白衣国效力了吗?”曹汝问。

    “叔父,我此次出征,并不是去边境。”

    “哦?那是去哪儿?”

    “去对付黑衣军!”曹顺臣说。

    “黑衣军?”曹汝看了看关着的门,小声道:“可是玉叶公主率领的黑衣军?”

    “正是。”

    “你可不能糊涂!”曹汝不由提高了嗓门。又放低声音道:“顺臣,我可告诉你,我不许你与公主为敌!”

    曹顺臣早知道叔父会这么说。可是军令如山,他又该怎么做?上次围剿思亲谷,李步仍就怪他不用力,将他抓进狱中。如今派他去阻击竹浣,他若再无战功,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不仅他要死,连叔父的性命也要不保。

    曹顺臣眉头紧锁,默然不语。

    曹汝只当他还一心效忠李步仍,心中不由生气,道:“李步仍乱臣贼子,又迫害我们叔侄,难道你还想替他卖命吗?”

    曹顺臣无奈道:“我若不立战功,陛下必不会放过叔叔。”

    曹汝叹一口气,“我已老朽,还有几年好活,你不必挂念我。我知道你自从军,就跟着李步仍,对他还有感情。可是,他篡了竹皇之位,便成了十恶不赦的奸臣。他还几次三番要杀了那三个孩子。这种不仁不义之徒,你难道还要顾及与他的情分吗?况且,你以为他现在还信任你?”

    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有太监声音道:“曹将军,陛下让您立刻出征,不得有误!”

    曹顺臣站了起来。

    “叔父,您多保重,我去了!”

    曹汝站起来,“记住我说的话……。”他还想说,门却被一把推开。那名太监怀疑地看了看曹汝和曹顺臣,又催促道:“将军,请您即刻出宫。”

    曹顺臣跪下来,给曹汝磕了三个头。站起来,道:“顺臣谨记叔父教诲!”转身大步离去。

    曹汝心下略宽。

    车卢与李顼对阵数日。双方都很克制。李顼数次派人去见车卢,要求车卢退兵,归还所占领土。每次,车卢都好吃好喝好话地招待来使,却始终不肯退后一步。

    李顼有心要将车卢赶过清河。但李步仍不允许他如此。竹浣的黑衣军一路进攻,势如破竹。如果这时候再与清凉军队开战,白衣国遭两面夹击,如何抵挡得住?

    可是,白衣大军主力都陈兵边境,无所作为,空耗钱粮,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岂不令李顼心焦!

    夜晚,军帐之中。李顼枯坐案旁,心中烦闷,便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下这一杯,并不能使他心中安定,他只好踱出帐外。

    天上的月亮已圆了大半。这月儿永远如此凄清,亘古不变。从不理会人间悲欢离合,生死缠绵。蓦的,那月亮变成了竹浣的脸。那张脸,有些幽怨地望着他。

    李顼心中一阵酸痛。

    低下头,李顼默默念叨:又快要月圆了。

    且说竹浣率黑衣军攻入白衣国,沿途镇县多有投降的。只因竹皇在位时,广施仁德,百姓皆感念于心。那些官员们也并不想为难竹浣。有的,只做了个抵抗的样子便开城投降了。有的,则干脆派人到竹浣军中,自愿倒戈投诚。只有那些李步仍的亲信们,会做殊死的抵抗。奈何黑衣军军纪严明,个个骁勇善战。所以,他们想要阻挡住竹浣的脚步,真是很难。

    这一日,探马来报:禁城将军曹顺臣率甲士一万,已在香县驻扎。

    竹浣望了望远方。

    前面,就是香县了。

    竹浣面无表情,说了声:“我知道了。送信与曹将军,我们明日攻城!”

    崔护不解,问:“姐姐为何事先告知?”

    竹浣道:“此人不比别人。”

    一夜无话。

    次日,当红日初升时,已列兵于城下的曹顺臣,看见了一幅壮观的景象。

    数万名黑衣军,如暴风雨来临前漫过整片天空的乌云,黑压压地逼近了。伴随着这片乌云的,还有那如闷雷滚动的马蹄声。

    曹顺臣有些自愧不如。他从军几十载,带过的兵无数。也自诩会治军。但如此威严的军阵,他还真是极少见到。

    乌云慢慢地迫近,停了下来。烟尘慢慢地散开。曹顺臣看见,在黑衣军身后,还有两只队伍。一支身穿黑红相间的战袍,一支身穿青色战袍。更可怖者,穿青色战袍的士兵们,他们的座骑居然是大象。

    曹顺臣明白了,这骑象者,定然是雾林之人。

    曹顺臣心中暗暗赞叹。

    但是曹顺臣手下的士兵们,可不会像他一样在心中赞叹。他们从未见过这样威武的军队。况且,对方的人数远远胜过己方。这仗还怎么打?他们一个个已经吓得脸上变色,双腿发软了。

    这时,黑衣军群中,如水面乍然分开,让出一条通道来。

    一匹精神抖擞的宝马当先出现。只见此马浑身火红,行动起来便如一团燃烧的火焰一样。只是它脑门正中,有一团状如白云的白毛,更显出它的非同一般的高贵。马上端坐着一位身穿银甲的女将。

    李步仍的士兵们都看得呆了。这位女将军美得简直就是仙女临凡。她只应坐在那玉殿琼阁之中接受朝拜,而不应该到这战场上来。

    紧跟着女将军的,是两位少年。一位着黄金甲。一位着紫金甲。皆是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竹浣三姐弟,齐现于战场。

    看着他们三个,像初升的朝阳一般光华灿烂。看着黑衣军威武雄壮的气势。曹顺臣在心中慨叹,白衣国,终究会是他们的!

    在姐弟三人身后,又出现几位将领。他们成雁阵排开,护卫着姐弟三人。其中一位潇洒不羁者,曹顺臣认得,那是慕云兮。一位小将,生得眉清目秀。一位黑脸大汉,长得极其雄壮,如一座黑塔一般。另有三员女将,皆观之不俗。其中一位,面蒙黑纱,衣饰极为华丽。这几人,曹顺臣却是不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