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飞姑娘 » 第十章 孵化器

第十章 孵化器

    得知师父愿意加入自己当天,她兴奋地整夜难眠。第二天头昏脑涨的她就开始马不停蹄的穿梭在SZ市中心的各个城中村里,物色着一个属于她的“孵化器”。

    这个“孵化器”要够大,除了要能住下五六个人,还要有能摆放电子设备的办公空间。原本她以为这件事应该不难,实则很不易。城中村的房子不论是一室,二室,三室的空间都偏小。又或者附近不是在基建就是装修改造,噪音过大,会影响大家工作。前期大家一人多用,压力巨大,一定要保证他们的休息。

    可是写字楼签约时间长,租金贵,又需要另外解决住宿问题。而在深圳租一套如此大空间的正规物业小区楼房,租金实在过高。后期还有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她必须最大限度的节约开销。

    这三天她把福田,南山,宝安的城中村都跑了一遍,始终没找到特别理想的房子。

    “太小了,太吵了,太贵了......”她用手机跟书吐槽着。

    “要不,你就在光明找一找吧!反正你办公生活都在一起,不存在通勤要求,干嘛一定要选在市中心,光明就很好啊!租金便宜,还安静。”

    “没错,你说的太对了。我马上回来。”

    次日,是一个起床就能预感将有好事发生的怡人天气。春日里的徐徐清风拂面而来。吴雯走进纵横交错的小巷里,这里与市中心的城中村不同,人口密度相对小些。因为在郊区,自然也没有那么嘈杂。可是,走过了几处。还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房子。

    她没有灰心,尽管累出的汗水腻在衣服里使她燥热,可向前的每一步都坚定有力。尤其是师父的加入,使她备受鼓舞。同时,也让她更真实的体会到创业的压力。“换想+”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了。她也不能只考虑一人的得失,师父还有即将到来的其他伙伴的得失都会成为她的压力。

    箭已离弦,扬帆起航。她已没有退路。想到这里,吴雯无奈的笑了出来。她何曾有过退路?从出生到现在,她的人生都没有退路可走。

    往深处走去,这里离大马路已经有一定的距离,小道上少有几个行人。吴雯走进眼前的一家小杂货铺,老板是位中年妇女,中等身材,烫着一头短卷发。

    “老板,买瓶水。”

    “那里。”老板正在手机上看着同期十分火爆的电视剧,见有人进来,也懒得搭理。只是转了转头,示意客人矿泉水的货架。

    吴雯拿了水,自觉地走过来扫了微信支付。

    “老板,打扰一下。我想请问这附近有没有空房出租?”

    老板娘听见吴雯说话,便抬起头来,又听见是问房子,打量了一番后,她从柜台后走了出来,回道:“房子有啊!就在楼上。小姑娘是一个人住?还是几个人住?想租多大的房子啊?”

    “五个人吧,有男有女。需要房子大一些的。”

    听吴雯说完,老板娘似乎突然就没了多少兴致,恹恹的问:“有男有女?是不是给餐饮店,理发店员工做宿舍用的啊?”

    “不是的,是我的同学。”

    “哦,我还以为是给他们当员工宿舍呢!那我是不租的。我这是自己房子,不是那种二手,三手房东。那种员工宿舍人员流动性大,又杂,容易出事,又不爱护我的房子。”

    老板娘开始不停地诉说着。她拿了一串钥匙往外走。吴雯跟在她身后,时时附和着她。

    “小姑娘,哪里人啊?”

    “湖南人。”

    “来深圳多久了?”

    “刚来。”

    前方左转,就是一个带了密码的铁门,她们沿着狭窄的楼梯上去。一层,二层,三层……

    “房东,在几层啊?还没到吗?”这一天吴雯已走过不少地方,再又爬这几层楼梯,此时也是喘着粗气。

    “在顶楼。没多高的。我这一共就六层。”虽是这样说,房东自己却也有些喘息声。

    “顶楼?”

    “年轻人多爬爬楼梯,对身体好。你们做设计的,肯定喜欢我这房子的。”

    吴雯已经不再回应。直到她终于看见顶楼那扇敞开的铁门,投射在楼梯间的充沛阳光,眼前瞬间明亮起来。

    走出去便看见郁郁葱葱的爬山虎从屋顶上倾泻而下,沿着女儿墙蔓延出去五六米远。大平台上立着几根晾衣杆。还有一个木制秋千。吴雯承认房东说的没有错,她确实喜欢。

    “喜欢吧?左边这间是两房一厅,右边是一房一厅的。你看看,五个人刚好把两边都租下来嘛,这样整个阳台都是你们的了。”房东打开了两套房的房门,让她进去瞧瞧。

    “嗯。感觉挺好。”

    “喜欢要早点定下来。不然明天就被别人租去了。这里原本住的也是一家人,过年后离开深圳回老家了。房子空出来才一个星期,我招租广告都还没来得及贴呢!”

    吴雯把两边房子都走过两遍。这里的房间比市内的大一些。主要是客厅够大,可以放下办公设备。目前也没发现附近有施工工地,大型的菜市场和娱乐场所。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这里生活,交通都不便利。但是,对于吴雯来说,这里的安静和空间正中下怀。

    “房东,你看这里到公交站这么远,而且买菜也不太方便。房租应该比较便宜吧。”

    房东的脸色出现了微妙的转变,说了些自己房子的好话后,才说到房租。

    “这边700一个月,那边500一个月。”

    “这房子在楼面,夏天肯定特别热。下雨天,屋面平台上都是水,肯定很潮湿。不过,这房型我觉得还合适。房东你就再诚意给个价吧!你看,我一下就租两套。你也省了不少麻烦事。”

    “我的房子真的已经算便宜的了。要不这样,两套一起1100。这已经是我给上一家的价钱了。不能再少了。”

    “好。那就定了。”

    吴雯把租房合同摊在书的面前,得意的样子好像“换想+”已经成功上线了。她一边记录着自己的每笔支出,一边与书讨论着,需要购置的二手家具和办公桌椅。电脑设备已经按照师父的习惯加入了购物车,只待房子安置好,就可以下单。一旦生活和办公的场所安置好,人员也就可以陆续进来了。

    妹妹——在读大学生,专业是电子商务。技能是PS,网页设计和视频剪辑。

    大学学弟——本是土木狗,自学程序猿。因大哥在国内某知名大厂,有过三年在大厂的工作经历。技能是Android开发,JAVA语言和C++语言等。

    师母——因为怀孕,需要另外找人。

    “书,你说我该找谁来顶师母的位置呢?如果单靠师父和学弟,我担心他们太累,也担心开发时间拉得太长。最好是全能型。”吴雯靠在书的肩上。两人敷着同款面膜,喝着牛奶,看着综艺节目。

    “诶呀,把你的头拿开。面膜水都沾到我的睡衣上了。”书日常嫌弃的推开她。

    “算了,也许师父会有办法。”

    连日来,吴雯睡得越来越晚,倒不是因为在忙。只是躺在床上,脑子还在不停地运转,好不容易在这里停住了,又在别处转个不停。费用支出,缺兵少马,初产品的开发难度,吸引投资。自己的钱一旦用完,如果没有投资,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想到这些,夜晚越黑,她越清醒。她每天都在给自己心理暗示:一切都会顺顺利利的。

    二手家具店的大哥开着一个大三轮过来。吴雯刚开始还怀疑这辆电动三轮车怎么可能装得下这么多床,柜子和座椅呢?老板大哥只说叫她放心。这一车满满当当的家具,超高了一米半,手指粗的麻绳缠了有三四圈。

    “几楼啊?”大哥从车上下来。后面一个估摸有五六十岁,穿着一件褪色短袖,肤色黝黑的男人正在解开麻绳。

    “六楼。”

    房东也过来为他们把门开到最大。

    “那我们帮你搬上去,钱要另外算。”大哥双手叉腰,抬头望了一眼六楼,又往后看了看那一车货物。

    “好,好的。”

    吴雯的设计是将一房一厅布置为办公场所,两房一厅是生活场所。这样可以将办公区和生活区划分开。一间是男生宿舍,一间是女生宿舍。都是认识的人,人品可以保证,住在一起没有问题。吴雯站在走廊上,安排着每一件家具该去的位置。简易办公桌椅往右边去,上下子母床,衣柜,沙发往左边去。

    忙了一中午,她跟家具店老板把钱结清后,就开始自己动手组装。饿了就到楼下房东的杂货铺买个小面包,渴了就买瓶水。自己倒腾了一下午,已初见成效。

    傍晚,夕阳洒在爬山虎上,眼前的一片墨绿像覆着金纱,与天边的云彩一起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卷。

    妹妹到深圳了。今天吴雯要从书家里搬出来,和妹妹成为第一批入住‘孵化器’的人。

    “我这还是第一次过来。难怪你这么得意。这个地方很棒呀。”书站在屋面平台上,仰面望着天空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

    吴雯带着妹妹把行李放进房间,刚走出来。妹妹跟在身后。一头绿色的超短发,穿着运动内衣,宽大的衣服,是个身高一米六七,外表十分帅酷的女孩子。

    “你妹妹一直这么帅的吗?”书转过身,正巧看见她们走过来。

    “是。不过头发是上大学才剪的。”吴雯扭头与妹妹确认。姐妹二人眯着眼睛,会心一笑。

    “哇,姐,这秋千是你买的,还是原本就有的啊?我喜欢耶!”妹妹兴奋地冲上秋千,脚底发力一登,秋千高高摆起。

    书见到妹妹淘气的样子,忍不住大笑,感慨道:“没想到你妹妹性格这么可爱。”

    “零零后嘛,酷帅的外表,卡哇伊的内心。”吴雯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老母亲般的笑。可话锋一转,她严肃的对妹妹说道:“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开始就要给我提起十二分的精神,虽然师父和学弟还没过来,但是,你要先配合我把‘换想+’的各个主次页面设计好。”

    妹妹疯狂点头答应:“放心吧,姐,我应该是最清楚你想要什么效果的人了。再加上我的审美嗅觉,绝对让这个应用页面把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的用户牢牢锁住。”

    书又被妹妹夸张的表情和说辞逗乐了。吴雯很快就收住了笑意,并用质问的语气问她:“你没跟爸妈,亲戚说起过吧?”

    “当然没有。我最能守住秘密了,好吗!”妹妹倔强地噘着嘴。

    “那最好。”

    不能让家人知道。他们会说她疯了,会说她不孝,会说她好高骛远。他们会瞬间忘记她曾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是他们的骄傲,反过来指责她,劝说她回头是岸。

    “都是普通人家,奔着小康就是好好生活了。那些改变世界,影响他人的大事情就该是大人物去做的。这个世界有它运行的规则,蚂蚁就应该有蚂蚁的觉悟……”诸如此类的话,她也曾对自己说过千百遍。

    但是,当她第一次踏上深圳这片土地时,她就知道这里会是“换想+”的壳。2017年的夏天,她站在深圳北站,发现了一条直通深圳书城的地铁线路。从此,在她刻板印象里这座治安差的野蛮城市突然可爱了起来。这座年轻的城市对于书籍的尊重,深刻的触动了她。于是,“换想+”便如同春天破土而出的新笋,再坚硬的泥土也挡不住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