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飞姑娘 » 第二十一章 推广再遇困

第二十一章 推广再遇困

    “市场部主导的梦想故事征集活动的反响非常好,票选结果如何?”吴雯坐在一张玻璃会议桌的主位上。这是一间不算太大的会议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应有尽有。公司会议几乎都会选择在这里。久而久之,大楼物管的工作人员在该会议室的使用安排上,习惯先为她的公司预留时间。

    吴雯盯住坐在右侧的市场部吴经理。在她的印象中,吴经理每天都西装革履,皮鞋油亮。三十五岁,看起来还是很有精神。公司拿到第三笔投资时,正式进入全国主要省份市场。所有人在公司,在途中,几乎是通宵达旦的连续加班一个多月。只有这位吴经理每周两次,早上六点准时在大楼三层的公共付费健身房运动半个钟头。如此自律,又有高要求的人能在市场部,是初创公司的幸运。这也要感谢师父。吴经理是他前公司一个项目的甲方公司主管。这算是被师父挖了墙角。

    “网络票选结果已经出来,总参与用户有180万人次,这里是票选前20名的故事名单和简介。”吴经理在70寸的电子显示屏上调出一张蓝色的名单,示意与会的同事。他接着说:“按照活动策划,公司将收录前20名的梦想故事汇编成书并出版,稿费将全部转给这20位用户。报审文件马上就会提交,吴总。”

    吴雯看着前方的显示屏,点了点头。她低头看了几眼手中文件的一组数据,黑框眼镜后的眼角严肃地眯起来,“县城以下的推广已经两个月了,还没有起色!”

    刚才还在附和梦想故事的声音突然安静了。吴经理似乎欲言又止。他一动不动的看着桌面。此刻,他说什么都会是为自己辩解。他更知道吴雯不喜欢别人在会上长篇大论。

    “今天下班之前,我要看到一份不少于1500字的情况说明。”这话,吴雯是对着吴经理说的。

    “好的,吴总。”

    “另外,人事部关于外省各办事点人员配备的问题就不要在会议上讨论了,结束后,到我办公室单独汇报。散会。”

    当日下午五点四十分时,吴经理带着仔细检查过的《关于县城以下推广迟缓的情况说明》走进吴雯的办公室。这是一间单独的小房间。

    虽然公司得到了充足的资金,但是,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吴雯与师父,学弟达成一致,两年内公司不会搬离这栋大楼。只是租赁了更多的办公室。因为“换想+”现在正当红,一时成为了整个园区最出名的创业公司,所以,在很多资源调配上,不管是区政府还是园区物管都更倾向他们。

    吴雯花费大约十分钟,认真地看完了这份情况说明。事实使她很难放松自己的眉头。吴经理似乎听见了她无声的叹息,试探地说道:“吴总,其实还是有希望的。”

    吴雯摇摇头,无奈的说:“我早该预料到的。越是落后的地方就越保守,越不懂得变通。一二线城市都是支持的,可乡镇的工商部门不允许饮品店兼做流转书屋。你说的希望,应该不会是要让‘换想+’行贿吧?”吴雯放下文件,让吴经理坐下说。

    一听吴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吴经理连忙否认。

    “吴总,今时不同往日。那种办法现在不敢乱用。我们是外来的,在当地搞不清楚,很可能适得其反。而且,作为公司市场部经理,我也不允许公司有这种负面形象。”

    “嗯。你要将这种态度传递下去。千万不要让下面的部分员工为了做出成绩,剑走偏锋。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吴雯适度的敲打着他。

    “一定,一定。”

    “那你说的有希望,是指什么办法?你说说看。”

    “其实乡镇有关单位的顾虑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一个是那些地区摄像头监控不如城市的覆盖率高,二个当地的执法人员也不像城市充足,三个,不得不承认,偏远地区的民众素质确实平均低于城市,受众又多是未成年学生,所以......”

    “他们想让我们在所有线下流转书屋装配摄像监控?”吴雯打断道,“这一点,我们早就妥协了。你不是说没用吗?”其实,乡镇地区和农村的人口密度小,邮寄成本与维护成本已经高于城市。吴雯坚持不放弃这些地方,完全是忠于自己创业的初心。

    “吴总,也不是完全没用。有些地方就已经谈下来了。不过绝大多数反馈上来的情况是还在考虑。”

    “考虑多久了?这就是先拖着,我们不能拖。每分每秒都是钱。下个月再看不到进度,‘换想+’就不得不退出乡镇以下市场。这已经不是我能决定的了。”吴雯焦虑的扶住额头。自从公司步入高速发展,她所管理和决策的事物越来越多。很多新加入的成员比她年长,有资历。她慢慢的变得比以往沉稳,果决,也不轻易流露情绪。然而,事关她创立“换想+”的初衷,若在此地败下阵来,岂不等同于诛心?

    “吴总,我的想法是,要推一把这些还在考虑和观望的相关单位。其实这种事情也是需要时机的。你看现在,乡村的直播卖货虽也是新东西,但他们现在都在鼓励。”

    “你直接说吧,你想怎么做?”

    “不是我,是你,吴总。”

    “继续说。”

    “我们可以创造一种舆情,也就是民意。民意比天大。这样就能鼓励有关人员早点作为。而你,从去年《鹏城追梦》的热度后,也算红过。加之你本身的追梦人生。这都十分有话题性,我知道你甚至没有对外公开的社交账号,或者你可以改变一下,试着往台前再走几步。你的形象非常好,这是天然的优势,你应该听过国内外很多新锐公司的创始人,其本身就是公司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你说的我都可以。但这对目前的困境有什么作用?”

    “如果你赞同,我马上着手咨询这方面的形象顾问。并且联系一些有典型的乡镇中学。安排以你为主的演讲活动。我的建议是就从你的家乡开始。”

    “你的用意,我明白了。应该是个好办法。形象顾问就不必了。穷惯了,见不得大手大脚花钱。”

    “那我就去办。”

    “尽快列份详细的计划给我。”看来,下半年的工作计划会有所调整。吴经理走后,吴雯在办公室里,紧绷的神经缓缓放松,仰面摊坐在椅子上。她将眼镜取下,揉了揉酸胀的山根,一会盯着洁白的天花,一会把眼睛闭上。直到窗外的夕阳渐渐冷了下来,她才爬起来。

    今天是妹妹毕业后来深圳的第一天。父母希望她来吴雯的公司工作。妹妹作为“换想+”初创的参与者之一,她的到来是皆大欢喜。妹妹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早早便在红红火火微信群里宣布了消息,并称会在吴雯的家里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为自己接风。

    吴雯走在园区里,手机响了两声,是学弟发了他们在吴雯家里的照片。照片上有妹妹,师父和师娘,还有书。“太完美了。”吴雯看着他们的笑脸,心中满足。她早在去年就已经退掉了那个有爬山虎和星空的出租屋,与师父,学弟搬入园区配套的人才公寓。每人都有一室一厅的公寓,租金十分便宜。可以说只是象征性的收费。不仅如此,目前公司大部分满足要求的员工都住在园区里的公寓。大家节日经常相聚。虽然是年轻的公司,但志趣相投,已经形成一定的凝聚力。

    晚饭后,吴雯与妹妹在厨房洗碗,高压水流冲了下来,在水池里冲了密密麻麻的白色泡沫。她将退去油渍的碗碟递给右手边的妹妹。妹妹用清水再冲洗一遍。

    “市场部吴经理让我注册微博。”

    “你早该用了。真的!我姐跟个老年人似的。可你居然是搞互联网创业的,哎!”妹妹佯装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吴雯自己也轻轻地笑了,她喜欢这样和妹妹聊天,真实,亲切,轻松。这晚,在妹妹的见证下,吴雯第一次登入微博。妹妹帮她上传了头像图片,还是在《鹏城追梦》节目里拍的照片。

    “姐,你这也算红过,应该很快就有不少人关注你了。特别是公司的人。对了,姐,你想关注谁呢?我帮你找。”妹妹躺在吴雯身边,双手将吴雯的手机撑在脸上,翘着二郎腿,脚丫兴奋的抖来抖去。

    吴雯想到了一些,主要是新闻机构和出版社,还有政府部门。但除此之外,她还想到了一个人,那个去年帮助自己登上热搜,拿到投资的人。

    “邢天。”她淡淡念出那位白衣少年的名字。

    “他?哦,知道了。没错,没错。”妹妹心领神会的斜眼瞧了吴雯一眼。搜出了邢天的微博账号,并点了关注。

    “姐,看他的动态。是一个阳光向上的好青年。你不是见过他本人嘛,他真的是这样吗?我听说很多艺人的个性,形象都是经济公司请专人经营的。”妹妹转过身来。年轻的脸庞凑到吴雯肩头,眼里神采奕奕,而吴雯的眼皮在不受控制的往下掉,她迷糊着说:“不知道,好像没有多阳光吧,我要睡了......记得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