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系统说我是懂哥 » 第二十三章 热身?

第二十三章 热身?

    ‘在呢,你见过会下线的系统吗?’

    ‘我昨天让你帮我修改了影响结构的基因,但实际上我的身体并不是那样的结构,这样的话是不是相异了,会不会有排斥的反应?’

    ‘你再好好想想。’

    小律只是撇下这一句话,就不再回应了。张谦只好继续训练,在组间休息的时候独自思考。

    “你说为什么同样都是我的手,右手比左手要更有力?”吴镝喘着粗气询问张谦,此时他正组间休息。

    “因为你是右利手,平时做什么多的事情都用右手,这些日常生活中累积的训练量,让你的右手在训练度上远超左手。就如神经元调用的能力和一些深层次的肌肉,你如果刷牙用的是手动牙刷就知道,刷牙的时候需要做又小又快地往复动作,右手显得得心应手,而你如果用左手则会感到生疏。不仅仅只是更有力,如果进行测量你右臂维度也会比左臂要大......”

    说到这里,张谦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对啊,基因并不只是决定结构和形态的唯一因素,即便我的基因是左利手,如果我一直使右手,那么我最终还是会拥有更有力且协调的右手......这与我的基因相异,但是却似乎没有不良影响。’

    ‘再比如裹脚的传统陋习,脚在外界的压力作用下,变得畸形,结构自然也变化了,但基因却不是天生如此的......’

    张谦想着想着,又想到前世的关于进化论到底正确与否的讨论。张谦觉得或许认为进化论不正确,只是因为当中还缺乏了某种重要的环节没有被我们所了解,就如同那些无法被解释的中医理论,只是因为我们的手段还不够高,科学的螺旋进程没有走到那一步罢了。

    ‘多想无益,尽快凑齐点数重塑,省得夜长梦多。’

    ‘下次不要被收获冲昏头脑了。’

    张谦不再多想,专注于训练。专注对于训练的重要性,不可置否,即便是刚才张谦思考问题,也只是在休息时进行。在身体建立起非常稳定的模式前,走神可能会导致动作出现误差,从而留下坏习惯。

    结束训练后,张谦到拿起手机到直播间打下新的直播公示。

    “主播一会儿要出门,要去收拾一下自己,大概半个小时后开始解答问题,你们可以先继续看看我朋友训练。”

    由于吴镝休息时间比较长,所以他还没有完成训练内容,所以自己一个人留在训练室。张谦则再次来到餐厅享用完自己的练后餐,吃完以后就去洗漱收拾自己了。

    说是收拾自己,实际上就是训练完浑身是汗洗个澡,换身衣服。原身张谦的衣服都是款式简单朴素的便宜货。而且由于身高的原因,衣服也都买的是大码,穿在瘦弱的身上松松垮垮。

    张谦觉得这倒是跟原身的又一个共同点,衣服穿得舒服就行,买贵的也没多少意义。前世他也这样,即便经济条件不错,他也都选择便宜耐用的衣物。再加上体型的原因,他经常购买外国穷人喜欢买的那些运动品牌。

    收拾完来到训练室,吴镝正在休息放松。张谦切断摄影机的连接,切换成手机摄像头进行直播,他准备在路上回复弹幕。

    “走了。”张谦跟吴镝打招呼。

    “今晚还回来吗?”吴镝笑嘻嘻地问张谦。

    “???肯定回啊。”

    “也对,直接带回家就行了。那我今晚回避一下?”

    “你特么,你下次做引体的时候,小心弹力带。”

    吴镝瞬间怂了,通过踩弹力带辅助引体向上有一种非常恐怖突发状况,那就是弹力带移位直接回弹,对男性进行致命打只因。

    ......

    弹幕:“主播这是要去约会吗?”

    有些观众听到了吴镝和张谦的对话,开始八卦。

    “约会?不能算约会吧。”

    弹幕:

    “你就说是不是跟小姐姐出去吧?”

    “主播:开骗开骗。”

    “我信你个鬼。”

    ......

    张谦无奈,直接使出转移话题大法。

    “我看到这位朋友问为什么主播训练不热身,现在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就这样,张谦坐在列车的座位上,平举这手机让大家看清自己的脸,开始侃侃而谈。

    “我们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很多种的活动都是不需要热身,很多人会归结为进行的活动强度不高不需要热身的原因。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完全。”

    “我用跑步来举例,在学校时,我曾了解过一般的学校田径队训练都是大量的热身,然后再开始正式组。大量的热身可以让身体热起来,也可以让神经兴奋,可以让运动员的表现更好,更不容易受伤。”

    “但是,如果充分了解运动员反馈就知道,这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有些运动员会反馈,他们的最佳状态反而是在最开始热身的时候,而随着热身时间变长,他们的兴奋度反而在降低。”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大致概括为基因和身体惯性行为模式。基因上的差异,决定着一些人拥有非常活跃而灵敏的神经募集能力,他们不需要通过热身来提高兴奋度,可以马上进入状态。”

    “而行为模式,则是一个复合因素,大脑、肌肉、神经元、能量代谢系统等都会行为模式的一部分。我们平时进行训练并不仅仅影响我们的肌肉,神经元、能量系统等等这些都是会被锻炼的,会根据你身体的需要而改变。”

    “举重运动员,在每一次举的时候,都是短时间内全功率爆发,但是完成以后就会进行很长时间的休息,再继续下一次。如果不能在平时的训练形成固有的模式,让他们的身体习惯长时间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程度,那么在休息期间就会萎靡,下次动作的兴奋度就不够了,导致失败。”

    “士兵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战场的时候遭遇的几乎所有情况都是突发的,也不可能跟敌人商量能不能给我热热身。那么平时的训练就尽量不要刻意保留热身环节,让身体形成一经召唤就可以立马投入高负荷使用的习惯。甚至是睡觉时也可能需要你一有动静马上反击,所以让无数士兵苦不堪言的半夜紧急集合应运而生。”

    弹幕:“紧急集合...唤醒回忆了”

    “我就是这样的人,我能在前三组跑得非常快,到后面就越来越萎,那我这种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具体什么原因,要看个人的经历,但是我这里可以提供一种给大家参考。童年时候的经历其实就是一种对行为模式的训练,”

    “比如说你上学时,每个课间的十分钟跟同学在走廊追逐打闹,下课时间一共就十分钟,如果大家都热热身就该上课了,大家会在下课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游戏,所以你需要第一时间跑出高速。很快课间就结束了,上课以后,你的兴奋就快速消退,这就很符合不热身可以很兴奋时间久反而萎靡的模式。”

    “由于是在幼年时期或是生长发育阶段形成的,所以甚至可以称为童子功。人其实归根结底也是动物,许多动作只要模式建立好,是不需要进行热身的。我们不会见到捕猎之前先跑几圈热热身的豹豹,也不会见到捕猎前先打两套猫猫拳的胖虎,更别说在逃命之前跟捕猎者商量能不能给我热身的草食动物了。”

    “注意我说的至少许多动作,并不是全部。而且每个人的强度也不同。有的人深蹲极限能蹲240公斤,他150公斤起蹲当热身的时候,你问他为什么不热身。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很大,同样90公斤体重,有的人从未接触杠铃深蹲,第一次练就能蹲160公斤,有的人却是多年的训练成果。但要说谁更强,那得看比什么。”

    “我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举了两种职业的例子,其实回归到根本,你该怎么练要看你训练的目的。”

    .......

    张谦查看了一下早先就截下的问题。

    “好,接下来,我回答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引体向上下降的时候那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