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唐之唯一修真者 » 第三章 救世祥瑞,土豆。

第三章 救世祥瑞,土豆。

    【***作者菌创建了各位读者大大的讨论群,由于作者菌是新人,今日起,每日暂定两更,各位大大可以在群里讨论故事进展或者给予一些建议,希望各位多多支持,QQ群号531037891***】

    “小翠小红,我有事需要跟这位小姐商量一下,你们先出去忙吧!”

    “是,少爷”两人回应一声便走出了膳堂,顺便将门也带上了。

    “长孙小姐,如今灾情肆虐,百姓民不聊生,既然今日你我有缘一见,在下就助你一助”

    “我这里有一作物,若陛下能在大唐推广,可保天下百姓摆脱饥饿”两个丫头出去之后,李辰也不废话,直入主题,对于现阶段的大唐来说,李辰自然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要说李辰为何不直接给官府,让官府上报上去。

    原因就是李辰不想麻烦,也信不过那些官员,对于大唐的官员,李辰也有一定的了解,不是每个当官的都希望百姓能吃饱饭的,在更多的官员心里,百姓只要不饿死便可,至于过得如何那都从来不在意的,即使饿死几个也无所谓,只要没有大量百姓死亡,对他们来说那都不算事。

    “公子此话当真?”听完李辰的话,长孙皇后瞬间站起身来,眼睛死死的盯着李辰确认道。

    作为后世盛赞的千古贤后,长孙无垢心的认知自然非同一般,如果李辰所说的粮食真能让大唐百姓从此不再饿肚子的话,那对于大唐来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哪个朝代不为粮食而苦恼的,对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粮食更重要的了,百姓可不会在乎谁做皇帝,他们只在乎明天是否能吃饱是否能穿暖。

    “自然当真”

    “此物是土豆,娘娘晚膳所食之酸辣土豆丝便是土豆所制作而成,其特点就是产量高,饱腹感强,易生长,不惧灾害,且味道也是极佳,可以说是堪称完美的救世之物”

    “若真如公子所言的话,那真称得上是神物了,我大唐若早有此神物,百姓如今何至于饿死啊!”

    长孙皇后听完李辰的介绍也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听公子所言,这土豆产量高,不知一亩可大约产多少斤?”长孙皇后当即问出了她最想知道的一个信息。

    “亩产应该大概在四千---六千斤左右吧!即使再荒凉之地也能亩产个3000斤往上”李辰报了一个在他认为比较合理的一个产量。

    “多少?亩产六千斤?”刚坐下的长孙皇后瞳孔瞬间放大,蹭的一下再次站了起来。

    她身后的李君籣也是满脸的震惊之色,对于一个从小就生活在战乱时期的她来说,能够非常深刻的体会到对于每日能吃饱肚子是多么的渴望。

    可就这么一个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却是大部分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每日累死累活也难以满足的愿望,或许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了。

    要知道,如今关中地区的主食是小麦,而且产量还不高,最好的良田能亩产四百多斤已经算是上天眷顾了,六千斤什么概念,几乎翻了十几倍!

    尽管长孙无垢很想相信李辰所言都是真的,但在亲眼所见之前,还是不太相信,主要,这实在太吓人了!

    “哈哈...看来娘娘是不相信在下所言啊!”

    闻言,长孙皇后俏脸不由得露出些许尴尬之色,不是她不愿意相信,主要是这太过于难以置信,换做任何一个人,或许都会把李辰的话当做玩笑吧!

    “也罢,两位随我来”李辰也不解释,事实胜于雄辩,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说得再好不如亲眼所见。

    李辰当下放下茶杯,起身朝门外走去,长孙皇后两人也连忙跟了上去。

    几人左转右转,经过几个走廊和凉亭,终于来到了土豆种植的农田。

    “呐...!这一片都是土豆!”李辰抬手指着面前这一片大约五十亩的农田说道。

    “这就是土豆?为何与我今日所吃的相差甚大!”

    李辰走到地里,弯身用力抓住一株土豆藤,用力往上一拽,一颗挂着大约十来个淡金色的不规则圆球脱地而出,还带着些许泥土,每个大约六两至一斤半左右的果实出现在几人眼前。

    “忘了说了,土豆是生长在地下的,喏...这就是土豆了!”

    长孙皇后瞬间激动得有些微微颤抖,眼睛不由得有些湿润了,想起这一路所见,每日陛下来到立政殿时那一张充满愁容的面孔,心里就一阵难受。

    “天佑我大唐啊!天佑我大唐啊!陛下,百姓有救了!”长孙皇后再也控制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长久以来的压力,在这一刻也释放了出来,一直以来压在心里的一块最大的石头也总算落了下来。

    只是...如今大旱还未结束,得想办法撑过去才行。

    看着眼前这一片绿油油略带泛黄的土豆枝叶,果真如李公子所言一般,土豆确实耐旱,如此长期的炎热天气,土豆好似没有受到影响,涨势看起来依旧一片大好。

    “李公子,如此神物,不知需要多久能够收获?”长孙无垢突然想起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连忙问道。

    “嗯...从种下到成熟的话大约两至三个月吧!要是能施肥几次,定期清理杂草的话,应该两个月就能成熟了,要是让其自由生长的话应该需要三个月,最迟不会超过四个月。”

    “神物,当真是神物啊!”长孙皇后不由得再次感叹。

    “仅凭此物,李公子便可为百姓之圣,立碑作传也不为过。”

    “本宫在此替天下百姓拜谢李公子救世大恩,请受本宫一拜!”长孙皇后端正站好,朝着李辰深深的躬身拜了下去。

    在她心里,李辰当得起她这一拜,只此一物,便可养活天下千万百姓,从此以后,让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百姓再也不受天灾战乱的影响都能得以吃饱了。

    “哈哈...圣也好,仙也罢,在下只是见不得百姓疾苦罢了,至于后世如何评价,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公子大义,长孙佩服!”

    “只是,如今大旱尚未结束,即使现在种下土豆,也至少需要两个月后才能成熟了,这段时间不知又会有多少百姓无辜丧命了!公子可有何解决良策?”兴奋过后,长孙皇后不由得想起如今的现状,想起李辰的种种神秘,一双美眸带着期望的目光看向李辰开口问道。

    “良策不敢说,办法嘛,也不算没有,就看当今天子敢不敢举刀了!”李辰思索片刻轻声说道。

    “公子何出此言?还请公子解惑!”

    “当今陛下名义上虽然是天下之主,但娘娘心里应该清楚,实际掌控百姓命运的,却不全是陛下一人。”

    “公子说的可是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等世家大族?”听完李辰的话,长孙皇后瞬间明白过来。

    “不错,五姓七望等世家大族传承几百年而不衰退,几乎每个朝代都想覆灭其势力,却没有哪个帝王能够做到,反而都被世家大族所左右”

    李辰接着说道:“以如今的局势来看,非世家大族出血不可解也!”

    “只是,如果陛下对世家出手的话,恐难以压制住啊!即使勉强平息的话,百姓便会陷入更加难以生存的艰难险境,何况,还有异族在我大唐边境虎视眈眈,一旦大唐出现一丝动乱,异族将会毫不犹豫的挥师进犯,我大唐必定再也无力抵抗。”

    “娘娘所言自然也对,但如果这样呢?”

    “娘娘应该知道,那些所为的世家大族,对于自家的名声可是看得极重的,陛下只需要利用此方面作文章,便有八成把握能让世家不得不拿出粮食。”李辰嘴角微微上翘,一脸神秘的说道。

    “还请公子指点”

    “世家看中名声,这是总所周知的事,在大义面前,世家也不得不就范。”

    “陛下只需在早朝时宣布捐款捐粮,由陛下带头,再找几个大臣或家族附和,再在全国各县繁华处设置功德碑,用于记录此次捐赠数目详情。”

    “同时,如果世家极力反对,不捐或者捐赠过少的时候,陛下便可用天下大义压之,如此便可顺理成章的派出军队对其使用雷霆手段以镇之,到时候,在天下大义及军队的震慑之下,世家即使再有不甘,也不得不将粮食拱手奉上。”

    “再加上此次捐赠将会立碑公告天下,这可是获得民心的大好机会,按照人的攀比心里,世家的捐赠定然不会少,谁要是捐的少了,定然会受到百姓的唾骂和指责的,对于世家今后的发展可是很不利的。”

    “听完李辰的计谋,长孙皇后眼睛顿时大放异彩”不得不说,李辰的这个阳谋实在是高,既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有可能还有机会解决世家这个毒瘤,当然,想要就这么简单便解决世家,无疑是痴人说梦,但尽管如何,起码能让世家大大的出血一次。

    再按世家对民心的渴望,世家不得不捐出大量粮食和银钱,否则便会遭到天下百姓的抵制,这才是世家最不愿看到的。

    “公子之才可称天下无双啊!此等计谋,简直天衣无缝,必定成功,长孙在此再次替灾民谢过公子”长孙皇后再次朝李辰躬身一拜,继而说道。

    “如此,本宫即刻回宫,将今日与公子所谈讲与陛下”

    “李公子,不知如今可有现成的土豆种子,如方便的话,可否赠与一些本宫带回去给陛下一观”

    长孙皇后正准备转身回宫,突然想起来,土豆虽然自己亲眼所见,但陛下不知道是什么啊!要是能带点种子回宫的话,也能更好的说清楚。

    “那是自然,请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