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入梦,破解尘缘魔咒 » 第五十一章 富甲一方

第五十一章 富甲一方

    张力看得真切,寥寥数语那年轻人早乱了心性,于是便扔出了那句话:“若要破解也不难,就看这位大哥能否吃些辛苦了?”

    年轻人的狂态早没了,一双眼里尽是期盼:“只求小……小师父指点,我……兄弟自然吃得辛苦!”

    “嗯,那你就附耳过来。”

    张力神神秘秘地说,年轻人聚精会神地听,间或点头会意,只看得周遭众人一头雾水,不过却也莫名其妙地欣慰起来。

    末了,那年轻人毕恭毕敬地给张力行了一礼,留下些钱物便匆匆地去了。

    “小师父真是神了,老夫到底还是没看错人!”吴老爷子脱口称赞,也不知他老人家到底看明白了什么。

    “小师父也给我看看吧。”

    年轻人前脚刚走,一个多少有些姿色的半老妇人坐在了摊前。

    还未等张力开口,人堆里先飘来几声讥笑,听得真真切切。

    妇人脸色未变,只拿厉眼往后扫了半轮便又换了媚眼,嗤嗤笑道:“小师父可知我要算些什么?”

    张力微微点头,抬手还是虚空中的几下比划,眉头却突兀地皱了起来,俯身轻声道:“夫人可是还要往前再走一步?”

    妇人一怔,缓过神便急问:“那……那会有什么妨碍么?小师父为何这般神态?”

    张力道:“有缘便有份,当无不可,只是之前那个人阴魂尚存,必有不甘,这却有些麻烦!”

    “那……那可如何是好?”

    “唉!既然看到了这前世之缘,哪还有不管之理,在下就帮你们一回吧!”

    妇人紧张的侧耳细听,诚恐至极。

    张力回身取出一张草纸,食指在半空中又是一顿比划,然后在纸上郑重地划了几下,直到那纸已变得怪异起来方开口道:“明日戊时你须横卧炕中,使人握此符绕体左右三周,即刻焚之。切记须在离家宅百步之外,焚毕直接返回即可。”

    那妇人接了灵符,付了酬劳,又四下示威似的瞄了一圈,这才一步三摇地往巷子里去了。

    又给几个人看了面相日头也就渐渐打斜了,跟来的那位大哥不时地给张力使眼色,那意思是说,你不是真来算卦的吧,怎么还上瘾了!

    张力当然知道他的心思,其实他早就盯上了那人,只不过现在才刚到火候而已。

    他盯上的就是坐在身旁的吴大爷,那个稍稍有些见识的老爷子。

    “年轻人修的是周易八卦之学吧。”老爷子果然还是知道一些路数。

    张力谦逊地笑笑:“老先生博闻,在下所习正是易学,只不过略懂皮毛而已。”

    “小师父过谦了,一出手便见真章,岂能以皮毛相论?但不知师尊是哪位高人?可否说来聊聊?”

    这老先生可真不见外,没几句话就探问别人师承,也太托老了些!

    不过张力可不在意这些,如若这吴大爷不是话多还好显摆那可就真的挺麻烦。

    “在下只有师祖,平生所学也都是他老人家所授,是以师祖根本就不以我为徒,更不许我提起师承,该是担心在下辱没师门吧!”

    “哈哈哈!”吴大爷一阵大笑,就像听到有人说猪八戒大闹天宫一样,后槽牙都亮了出来。

    笑完,老爷子似乎也觉不妥,便讪笑道:“大凡怪人都有奇异之能,想必贵师祖就是那世外高人了。”

    张力倒是一点也未觉尴尬,见吴大爷笑便也跟着笑,就像笑话的是另外一个人。

    “您老人家一看就不一般,根本就不像屯子里的人。”张力奉承道。

    “唉!老了,干不动了,只能落叶归根了!”

    一瞬间,老人像被突然打翻了的橱柜一样,各种味道都涌了出来。

    “不瞒你说,我在马家店和永宁府都有生意,当年也曾混得风生水起,在马家店一带提起我吴某人还是有些脸面的,只不过现如今……唉!”

    “您老对马家店和永宁府都熟?这可太好了!在下正有一事相求,不知老先生能否指点一二?”

    “哦!”吴大爷稍一犹豫便松了口:“说说看。”

    张力侧目看了下身边的那位大哥,很纠结地说:“我们二人本是兄弟,只因家道中落这才吃了这碗饭,这本就不是在下修道的初衷,可人总是要吃饭的,也实在是没办法。”

    “嗯,可以理解。”吴大爷深表同情。

    “我是觉得如此摆摊乞食终究不是办法,古人不是也说‘月亮跟着太阳走才借得光’吗,所以我想结识一些有财势的人,多赚一些也就有了改变的机会,您说是吗?”

    “月亮跟着太阳走才借得光?这是哪个古人说的?”

    张力又是一阵嘻皮笑脸,“您就别管哪个古人说的了,反正都是一回事。在马家店和永宁府您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对那里的行情您当然比谁都清楚,就烦请您老帮晚辈介绍一下吧!”

    几句话说得吴老头心里一阵舒坦,当下也不再扭捏,把马家店几个有头脸的人物里外三层地扒了个精光。

    马家店不同于一般的市镇,它是百里之内两个州县的中转之地,有人气自然就有财路,是以此地历来就不乏能赚到钱的人。

    如果单说马家店谁家过得富足那就多了去了,每天都是流水的客人,哪家店铺都说得过去,但要说够得上财主之称的却只有四户人家,他们才算得上富甲一方。

    这第一家姓徐,人称徐胖子,镇上最大的两家客栈和酒馆都是他的。此人娶了四房太太,光儿子就有十多个,每日都是闹哄哄的不得消停。也正是因此这位徐大财主患上了头疼病,整日的疑神疑鬼,使了很多招都不见灵光。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么闹的,没听说过“四大阳谋”之一的“推恩令”么,再大的家业也扛不住这么折腾。这当然是吴老爷子给下的定论。

    第二家姓于,家主叫于广云,他的生意是贩进诸如布匹、木料、盐茶草药一类的货物,这么多年也赚了个盆满钵满。于家有钱,但女主却是个病秧子,去了很多地方也不见好,是于广云最大的一块心病。

    第三家也姓于,是于广云的叔伯兄弟,一开始也是跟着堂兄跑生意,后来赚了钱就单干了,马家店大部分田地都是他的私产,算是一个有田产的土财主。

    接下来这第四家就大有不同了,张力初闻便来了精神,看来这趟帽子屯还真没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