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思维乱序 » 2.美

2.美

    这次的思维乱序想要说的是美。

    标准的美、特异的美、完善的美。。好像每一种美都可以是不同的人的标准,那么,会不会有一种美,会是所谓的思维乱序的结果呢?

    这次的思维乱序给了我一种错觉,一种在我发呆放空心神的时候才会产生想法的错觉。

    我说,如果美是存在的,那么丑陋是否只是为了反衬出美?那么好像美与丑好像不可分割。

    我说,如果大家对于美都是不同的理解,是不是美其实只是一种“普通”,那么我们常说的大众的美,标准的美是不是才是思维乱序?

    我说,如果我觉得花也很美、鸟也很美、人也很美,是不是这样我的认知才是正确的?那么对于不同的人事物,我所说的美,是不是一种正确的说法呢?因为他或者她是我认识的人?因为他是我喜欢的小动物?因为是我培育的那朵花?我因为亲近、了解、喜欢而说出来的美,会是思维乱序吗?

    “我”问,所谓的“美”与丑,不就是别人所定义的吗,普罗大众所认可的就是“美”、大家所喜欢的就是“美”、无人认可的就是丑、不能被接受就是丑。所谓的就丑,就是为了定义“美”才会出现的,不然,为什么会有丑呢?

    “我”问,再怎么千变万化,我们都会有一个所谓的均衡的“美”就好像那完美的黄金比例,就好像那被万众瞩目的断臂的维也纳,大家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美,可大家都不会反驳那被更多人认可的“美”,不然,为什么会有人去追求“美”确定“美”呢?

    “我”问,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不论是喜欢、爱、偏心还是什么,那些都不一定和“美”有关,就好像你会因为苹果皮亮丽的颜色去说苹果肉“美”吗,接下来又会说苹果核“美”?所谓的“美”其实就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美”出现了,所以有了“美”。

    没有说法

    没有立场

    没有时间

    大概就是这样把,我说。

    小时候发生的一些经历让我有了对于美的思维乱序,小时候我是一个很叛逆的孩子,就是那种经常出现的不听话的小孩子,不听这个不听那个,不把别人的好言相劝当作警告,这样的结果就是我近视了,度数挺高,在小学要佩带眼镜。

    要面子、要自尊心、想逞强,最终的结果就是叛逆的小孩在学校的时候不戴眼镜,没有在适当的年龄看到世界,老师教的和课本上的过了就忘,在这个培养观念的时候,我在发呆、梦游,所以我个人其实对美没有很强的审视能力,在大学里认识我的朋友和同学都会知道我说的一句话。

    我说,我对于美的认知很奇怪,我的审美能力很差。

    话题的起因可能一开始并不在美这一方面,可大学时代的闲聊总是会或多或少的扯到这方面上来,就像我记忆中的大一,大家在军训的最后一天闹一抽和隔壁关系很好的班级来了一场拔河,军训完的喜悦和交到新朋友的欢喜烘托出了一次比赛,我呢则是负责录像的那个,我很难忘记那天晚上的赛况,一个个都不一定能站稳使力的同学在那里拼命,在一旁录像的我没由来的在笑,明明从结果来看听不乐观,我却察觉到了美。

    那场录像的终止源于隔壁班级一个同学的倒地,他有点划破皮了,连锁反应导致的隔壁班级有不少人磕碰,具体的情况其实我了解的不多,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级里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同学,他拔河到指甲流血略微断裂,还有的同学鞋破了、衣服开了,我们在军训后的那天晚上,实在医务室欢声笑语中渡过了,我依然和开始录像时一样,觉得开心,看到了美。

    我说,看到了美

    “我”问,那确定不是因为你作壁上观产生的娱乐?

    我个人对于所谓的美的均衡点来自于小学,或者说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很好的人。

    (对于我来说,这样的人很多,不过他们给我带来的感受都不太一样,这里说的时给我带来美这个感觉人)

    就称呼为A把,A和小时候的我完全相反,标准的好孩子,善良、乐观、开朗、会说话、会交朋友、成绩好...

    A就像标准的别人家的好孩子一样,在其他班级里都有一定的名声,怎么样,是不是有既视感,很多人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出众的人,不至于那么稀奇,可对于我来说A是美的均衡。

    “你肯定不是最好看的,我妈妈比你好看多了”

    “要比就我们比,你怎么知道以后会不会变”

    “我觉得隔壁班那个谁更好看,你肯定没他好看”

    “那我一定要去和他比比看,就看两个班级觉得哪个更好看!”

    “我现在就开始询问班里人的意见,搜集给你看”

    小学时候的细语,没有什么起因也没有什么立场,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单纯的交流发生了起义,从现在我的认知来看是这样的。

    我还在写作业,并没有关注他们后面的动向

    “我好看吗,比二班的比怎么样?”

    我说,好看

    “我要具体的,认真的!”

    为什么要在意我一个?班里很多人不是都说了你很好看吗。

    “我要所有人的承认,那样我就一定能赢!”

    还是一样的回答,好看

    A却笑了“那我就当你说的是真的了。”

    我说,那个时候的我是不是和现在的我一样,对于每一个询问美的话题的人答案是否都具有一样的认真,或许我在心里的诚恳也只是一种均衡点,我会对同学朋友的美回答我审美又问题,又会回答他们的确美,他们又是否肯定了我的答案,即使在我已经承认了我的问题的前提下?

    “我”问,你又不是不是他们,你已经在开始回答的时候就说出了自己有问题,你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又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们肯定不会刨根问底的继续询问,更多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随口的玩笑,两边都不是那么肯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你还要追求一个“美”的答案呢?

    说和问,或者我才是思维乱序的那一个?没由来的把两个经历联想到了一起,“美”和美,到底是什么呢,它们也是互相衬托的状态把。

    有没有可能,那根本就是你的经历,你只是在幻想或者记错了?

    那不就是和思维乱序了一样嘛。

    或许需要的“美”是一种纯粹?

    不知道,没有争论、没有去抉择、没有去更多的感受,可能就只是一种错觉把,让我觉得我有对于“美”的均衡,就好像这两件事一样,感觉没有什么意义,但还是会在发呆的时候想到。

    不用那么认真的去看或者思考,我自己都觉得不是那么,

    怎么说呢,

    思维乱序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