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思维乱序 » 10.未来

10.未来

    这次的思维乱序是未来,是混合了许多他人猜想的话题。

    不记得小时候有没有许愿过,也不记得是否追求过什么,我好像一直没有规划过所谓的未来。即使它很重要?

    是不是我也有过某种渴望的诉求,仿造他人激情的梦想,幻想着某一刻的未来。

    应该没有过吧,不然我也不会是这种状态,一天到晚和思维乱序作伴。

    要怎么样形容未来呢,一种幻想?一种预测?一种美好的期望?

    记忆中关于未来的期盼总是会令我感到尴尬,课堂里热情真挚的讨论着未来,我在发呆,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把自己冷落在氛围之外,意识和身体双重意义上的隔离,就好像自己阻塞了未来一样。放弃了思考,思维驱动着下意识的话语,被期盼的关怀包围,支支吾吾的搪塞了过去。

    从小到大一直被善意包围着,会被小卖部的老板赞扬不贪恋钱财,只因为我在点钱数的时候发现了不对,并交换了回去,被老板拟定为会有所成就的人。

    不过嘛我并没那种细心,只是在摸到钱的时候感觉到了张数的不对而已,就询问了一下。要说那时候有什么思考的话,可能只是带多余的钱给家里人会更麻烦吧,好像察觉到了某种不好的未来,下意识的做了什么。

    被隔壁陌生的爷爷奶奶鼓励过,他们会因为我的不吵闹、不捣乱说我是懂事的孩子,也会在和周围邻居的闲聊时提起我,说我是见过的大多数孩子里最安静懂事的那一类人,被夸奖成将来会是非常优秀的人。

    其实我只是见到陌生的人不知道怎么开口而已,特别是那些一见面就能释放善意的人,不知道要怎么样开口和做出什么的行为才能回应他们的善意,如果说那时候我有什么想法的话,可能只是在不断地构思话语而已,潜意识的模仿着某种行为。

    曾被一位充满学识的老人(好像是个老教授?不记得了,好像不知道从哪听说过,可能只是我的一种臆想。)问过未来想要就读的学校,不知道那时候我在想着什么,脱口而出的回答了考到哪里就去上哪所学校。现在想来好像有点冒犯了,既没有正面回答出他的提问,也没有认真的考虑未来。

    他就笑了笑说,“这才好啊,这才好啊,脚踏实地。。。。”

    好像被莫名的肯定了,那时候的我就有这种不确定的幻想。

    也可能只是他是个单纯的老好人吧,周围的人们都挺喜欢他,大家都总会在放假的时候结伴一起去他熟悉的大学校园走动。

    我说,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能接收到善意的期望,被善良与关怀拟定了不熟悉的未来。

    “我”问,可能只是那时候你还小?他们把你下意识的行为当做了一种可贵的本能,推断了你的“未来”,一种被善意预测的“未来”。或许小孩子的“未来”就该充满可能性?

    可惜的是我没有达到他们的期盼,不论是个人品德还是学习能力,都远远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也许连我自己的标准都达不到吧。

    要怎么知道未来的走向呢,一个承诺?一个干涉?一个怪异的扭曲?

    在我的校园生活中曾有过许多不切实际的未来诺言,以我现在的思考来看,这些诺言大多数都是些纯真的期望和美好的幻想,并不能在现实中完成。

    不过我挺喜欢这些回忆的,因为比起现实里那些扣人心弦的发言,存在于记忆中那些显得有些可笑的话语更能令我感到愉悦。

    即使只能当做一个玩笑,即使不会有人在意,即使承诺早已消逝。

    我曾在某一学期许诺过分享,同学们信任我,期待着我的分享,结果只是大家都忘记了这么一回事。在快要毕业的时候我给予了某些迟到的反馈,希望弥补一些过失。可谁都没有在意,只是愉快的交换着什么,当做毕业前的最后一点留念。

    “我”问,所以之后你的校园生活少不了分享与喜悦,就好像你的“未来”被过去的自己束缚了一样,也许只是在后悔当初没有做到的事?

    在高中的时候我是班级里少有的走读生,没有聊天的口才,性格也有些孤僻,很难加入到他们的话题之中。不过我也不至于沮丧,毕竟以我的性格来说很多时候不用细心的处理人际关系,保持一种不冷不热的交际距离也挺好的。

    我和第一个同桌的关系也是如此,谈不上多好,也不至于一点交流都没有。

    直到某一天,我因为忽然下气的大雨,湿漉漉的走进了教室。

    他一开始还在和后桌的人聊天,闲谈些有趣的内容,没有在意我。后面要收取作业了,他转身过来想帮我一起交,他刚开口想说什么,就看着全身都挂着雨水的我,有些愣神。

    我说,给你,还有你让我顺便带来的笔芯。

    他回过神递给了我一些纸,问我怎么这样子。

    我说,撞上了一些临时雨,没什么的。

    后面就是些有的没有闲谈,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就是忘记了后面的话题是怎么引导成那样的。

    “我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出名的人,到时候你就凭借这个纸条来找我,我保证你以后能吃香的喝辣的!”

    我收下了那张纸条,夹在了某个课本里,那时候的思考与现在的别无二致。

    “我”问,一样的,你一直都把那张纸条当做一个善意的推动。

    我说,是啊,就是一个小小的激励,不过对于我来说已经比什么震撼人心的话语有用多了,他曾许诺过未来的帮助,可能在某种意义上真的帮到了我。

    “我”问,不只是现在,那天从他开始看到你的同学或多或少都帮了点忙。

    我说,毕竟他们都是热心肠嘛,看到淋雨的同学都尽可能的帮助一下。

    或许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他就是那个起始点?

    现在仔细想想,好像能回忆起好多这种话语,像是“我们会是很好的朋友。”“以后有事我肯定帮忙。”“你没事吧,要搭把手吗?”“一定要再见面啊。”“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好的。”

    “我”问,你一定谁都想不起来了吧,就像他们承诺的“未来”一样,虚无缥缈。

    要怎么猜测未来的情况呢,一次肯定?一次赞扬?一次无意的启示?

    “我觉得会是一名老师吧,毕竟表达出来的内容很容易理解。”

    我想,大概率不会吧,没到那种细心的程度。

    “我”问,这个“未来”其实挺好的,很符合你的心态?大概吧。

    “我觉得会是一位记者,不是一直有着不错的好奇心吗?”

    我想,大家都会有的吧,而且我的好奇心也可能并没有特别好的意义,可能只是在看着某一点而已。

    “我”问,那应该也会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他看了看我,整理了一下语调,用一种怪异滑稽的方式注视着我们,高昂的语调像是在询问所有人。

    “你好像是一位诗人。”

    我说,为什么?

    “因为你好像特别有条理,就好像许多文学作品里绽放才华的诗人一样,有着独特的感受。”

    我说,你太看得起我啦,诗人那种存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我挂钩的。而且不论是哪种作品里的诗人,至少都得拿出一些作品吧。而且怎么就讨论到我的未来了?

    “因为比较有趣嘛”

    “觉得很有讨论的意义”

    “???觉得。。”

    。。

    ???

    他们是谁?他们说了什么?我又在回忆着什么?

    是我在某事某刻得思维乱序被赋予了不知名的主体?还是我掺杂了其他事物所想象出来了存在?

    “我”问,他们必定存在,只是你还在思维乱序而已,就像你一直就没有构思过的“未来”一样,他们那随性的话语已经在肯定某些事情了。

    感觉就像是潜伏了很久的思维开始袭击混乱一样。

    “我”说,那肯定就是犹豫锁设下的标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