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人有幸 » 第六章 什么是“4A”

第六章 什么是“4A”

    第二天一大早,王述文抽空去了趟市区。出门前,他稍微把自己倒饬一下,好让自己整个人看起不那么随便。

    他按照手机上的导航,转了趟公交,坐了一个小时地铁,出地铁站又走了一刻钟,才抵达那家应聘的公司楼下。

    王述文以最大角度仰望眼前这栋玻璃幕墙的写字楼,楼面像刀锋一样倾料,阳光在不知多少层的某处聚集到一处,像焊接的熔点,让人头晕目眩,不忍直视。

    他站的这地方大概是江城的黄金地段,除了各种高档的百货,周边鳞次栉比矗立着不少地标性的摩天建筑。是传说中最著名的城市CBD(中央商务区),

    王述文迟疑了片刻,跟着一群上班族的人走进楼里。在一楼大厅作好登记。来到宽敞的电梯前厅,他再次确认了一下大理石墙上的标牌——智通国际(4A)广告传媒公司32层(A1—A30)。

    王述文下了电梯,循着门牌指示,左转来到一扇玻璃门前。门自动开启,一位挺有素养的前台女孩起身问明来意,引王述文在一旁小休息厅稍坐,随后倒了一杯水放在桌上。

    王述文在座位上抄着双手,一开始还谨慎,时常一长,就不免按捺不住东张西望。室外不少挂着工号牌的人来回路过,这些人年龄看起都不算大,而且穿着除偶有职业装外,其余都很简单随意。王述文进门前那一丝紧张,随着眼前的一幕,变得放松下来。他忽然感到某种向往,如果有幸能进这种公司,说不定很有意思。

    他来之前,给宁艺透露过他去应聘的事。宁艺曾问过他,为啥放着美术设计职职位不填,偏去选一个文案,搞得清楚文案到底是干什么的吗?

    “谁知道呢,看看不就明白了吗。”在得到王述文不屑的回答后,宁艺觉得这小子纯属闹着玩。

    大约半个小时后,先前的前台文员领着王述文便穿过一条长长的过道,走道两边的房间都是用落地玻璃作为隔断。并且每一面的玻璃墙上都安有百叶帘子,帘子有的紧闭,有的半开,能看见的全是电脑桌和文件资料。

    王述文拐入一处玻璃房的侧面,终于来到标有“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前台文员轻轻的敲了一下门,“请进。”一个简洁明了的声音从室内传出……

    他那天在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一个十分干练的经理模样的女士总共提出了三个问题:个人爱好和特点,对公司未来加班看法,薪酬期望值。而她只交待了两件事:公司基本介绍,未来三年公司发展规划。

    整个应聘不到二十分钟,比他等待的时间还要短。谈话结束之后,对方让王述文在一份面试表上签了字。便告诉他近两天将收到一份新的笔试题,完成后,静候公司进一步的通知。

    从公司楼上下来,王述文又抬头看了看这栋大楼。在他看来,这种写字楼理应驻进这种大公司——流程多,门槛高,对外谈话论谁都一口标准化的腔调。与其说他们在招人,不如说他们在借机宣扬他们优越的企业形象和文化。

    同样,王述文对能进这样的公司不报希望,他原本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会被通知面试。按他的现在的能力,接下来的笔试效果不会好,这反倒让他觉得就到此为止吧。

    但是,王述文回去没过几天,就改变了主意。他收到笔试资料后,借着写论文的那股劲,依然绞尽脑汁把两张笔试题完成并发了过去。

    王述文说服自己的理由有几点:

    首先,他觉得这家合资公司显然是家大公司,能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占据半层豪华写字楼,实力无庸置疑。其次,他在走道上留意到的那些挂工号牌的员工,除了年轻,有种写在脸上没有束缚的自如与轻松的神情(后面他发现他错了)。最为关键的,他从HR办公室走出来,在转角处察觉一处茶水室,不少员工拿着杯子在冲茶,泡咖啡。他还在摆放小饼干篮子的桌子旁边,发现了一排暗色小玻璃瓶,没错,是啤酒。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竟如此的有趣与讲究,让人开了眼界,王述文想再次一探究竟。

    所以,他挤出一天时间,把笔试嗑嗑巴巴做完,成与不成也就这样了。

    ......

    时间终于来到全校毕业典礼。当天,各系的毕业生穿着庄重的学士服齐聚在学校大礼堂,听完学校主要领导的发言和勉励后,大部分同学所期盼一个环节——上台领取学位证。

    王述文上个月在学校网站上已查过他几科补考的成绩有惊无险刚好过线,眼看无望的学位证终于到手,让他显得格外激动和愉悦。

    他上台从校长手上接过证书,拍了照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竟然发现里面是空的,下来问说要到系里去领。

    毕业典礼完,等班级拍完集体合影,王同学就脱掉袍和帽,到系里打听学位证什么时候能发到手。他心里老惦记着学位证的事。不难理解,侥幸毕业,心里决觉得不踏实。

    他询问完前脚刚从系里出来,就在楼下听见宁艺在背后叫他。

    转过身,只见苏敏端着相机,宁艺斜着一支圆滚滚的大运动提包,俩人一幅要出去毕业旅行的样子。

    宁艺站在原地,露出熟悉像病猫可怜楚楚的样子。王述文立马察觉不对,转身想溜。但是,为时已晚,背后传来苏敏还算诚恳的声音,“王同学,吃海鲜烧烤,啤酒管够。”

    结果,没曾想还是个赔本的买卖。

    一趟下来,一般人就算了,这俩人对艺术的挑剔与严苛,让王述文叫苦不迭,身上至少流失了两斤富含盐和尿素的汗水。

    这俩仗着恋爱的加持,要在校园拍就算了,他俩偏还绕着学校方圆几公里去搜罗各处拍了个遍。

    王述文最后知道为什么找他了,他当过“棒棒”,体力不成问题。

    王述文跟着这俩屁股后面当御用摄影师被轮翻折磨。一会儿要钻进空无一人待拆迁的巷子,一会儿又藏在江边幽暗的树林中,一会儿翻进废弃的修理厂房,最要命,俩个神经病爬到停厂多年的高塔的烟囱上,让恐高的王述文非要他上去抓拍两张。

    真是不问生死,想拍就拍。

    看着他俩肆无惮忌很享受的样子,王述文觉得搞艺术的人,都是疯子。

    终于,自诩摄影水平还过得去的王述文,受不了宁艺对一些拍摄技术啰哩啰嗦的苛求,拍了拍屁股。

    “爱谁谁,小爷我不伺候啦!”

    “爽口丝滑的进口啤酒哦!”

    “好吧,来都来了,不能半途而废。”

    ……

    没想到他们请王述文去的那家日式料理店,开在一栋仓库里。

    这处机械厂搬走后被改造成主题艺术工厂的仓库,是不少艺术家工作室,画廊或者摄影棚的聚集区。因为邻近学院,王述文以往参加活动来过几回,但从没留意里面还藏有咖啡店和餐厅。

    从这家店的loft的装修风格和档次来看,人均消费应该不低。苏敏似乎看出王述文有些复杂的表情,就撞了撞宁艺。宁艺开口解释说,这不是要毕业了吗,他俩一早就想好了,今天大家聚一下。

    宁艺见王述文还盯着他,他这才忽然反应过来。

    “和楼上的咖啡店促销时一起办的卡。”苏敏抢了一句。

    王述文吃不惯刺身什么的,要了店里特色的碳烤串。宁艺和苏敏点了一个大的各种寿司和刺身拼盘。

    重点还是啤酒,苏敏推荐一种“白熊”的牌子,觉得挺好喝。不过宁艺那个酒量就……她承诺可以适当的陪一下凑个趣,说着,就此来了一打。

    王述文无所谓,他本来喝酒就没把宁艺这种角色打上眼,苏敏陪不陪都可以。

    他记得这还是他第一次和这对小情侣一起吃饭。

    上一次苏敏的生日聚会,宁艺叫王述文一起参加,他以踢球伤了脚不方便推托掉了。

    王述文倒不是对苏敏有意见。自从那次宁艺食堂事件,王述文近距离目睹了苏敏的眼神后,就想和这女生保持距离。

    不过,在王述文看来,宁艺与苏敏在一起都是一种不紧不慢的样子。他俩似乎也缺乏年轻人在一起那种一目了然的简单和开心,但俩人又挺渴望成天溺溺歪歪在一起。王述文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感受,只能说,艺术男女谈恋爱,挺晦暗无趣的,还好他没在学校有过这种经历。

    俩人把瓶口递到王述文面前,他才从东拉西扯的恍惚中回过神来。“干杯!”。忘了这俩是叫着玩的,他却喝光了整瓶。

    对了,你上次那位厉害的闺密呢?好久不见了。”在菜上来之前,王述文坐在对面实在觉得闷得慌,找着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