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者和孩子 » 第二十八章卖豆腐

第二十八章卖豆腐

    12月17日,天气,阴,蓝蓝的天空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黑云,微风。

    今天去镇上卖豆腐,早晨起来,洗漱完以后,打扫了院子,便九点多了,天没有凌晨那么冻了。我把三十三斤豆腐装进纸箱子,用绳子把纸箱子绑在自行车货物架子上,戴上火车头帽子,穿上黄大衣,绑上护膝,把秤、塑料袋和刀子装到口袋里,把口袋挂在自行车车头上,给小狸猫喂了食,便推着自行车出了院子。镇政府离我家三十华里,一路上骑一会,推一会,刚感到冻,到了上坡路,就推一会,身上出点汗,就没有冻了。

    两个小时后,来到了镇政府的街道,已经十二点了。街道上已经来了许多人,人们个个喜笑颜开,脚步悠闲自在,笑容灿烂辉煌。

    “卖石磨豆腐了,手工石磨豆腐!”我大声喊着。

    走着的人们停下了脚步,用他们美丽的大眼睛看了看我,当然还有用小眼睛看了看我的。

    “卖豆腐了,我亲手做的,石磨子推的手工豆腐。”我继续喊着。

    “稀罕,这个年月,还有石磨子豆腐。”

    “的确稀罕,都这么大岁数了,还亲自手工做豆腐。”

    “他家还有毛驴,现在毛驴可少了。”

    “他就是我们村子的一个五保户,那里有毛驴。”

    “没有毛驴,怎么拉石磨子,他这么大岁数了,咋还哄人。”

    人们议论纷纷,一边看着我,一边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我。

    “卖豆腐了,石磨手工豆腐,大家可以来尝尝,尝尝就知道了。”我对着议论的人们说。

    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对我说:“大叔,这真的是石磨手工豆腐?”

    我用刀子割了一片豆腐,对她说:“的确是我昨天拉着石头磨子推的豆浆,手工做的豆腐,你可以尝尝。”

    中年妇女拿起我割下的豆腐,放进口中尝了尝,抬起头对我说:“大叔,这个豆腐做的太好了,口感非常好,光滑细腻,散发着淡淡的豆香。这个味道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吃过了,我买十斤。”

    我用刀子划了一大块,放在塑料袋里,秤了十一斤二两。我对她说:“十一斤二两,多了一斤二两,要不要我重新给你割一下。”

    “冬天了,豆腐能放住,马上要过年了,家里要来亲戚,这点豆腐不多,多少钱,我给你微信支付。”中年妇女说。

    我对她说:“一斤三元,十一斤二两,二两就送给你,按十一斤算,三十三块钱。”

    “好吧,大叔,把你的手机微信打开,我给你扫二维码支付。”

    “二维码支付,我不会呀。”我对她说。

    中年妇女打开我的微信,给我教了一会,三十三元便到了我的手机上,真太不可思议了,手机微信能支付钱,太不可思议了。

    “香,太香了,我们多年都没有吃上石磨子豆腐了。”

    “是呀,这个豆腐火候也把握的好,口感好。”

    围着的人们在我学微信收款的时候,用刀子划了点豆腐品尝着。

    “我要三斤!”

    “我要五斤!”

    “剩下的这些都买给我!”

    就这样,四个人把我的豆腐分光了,我看了看手机里的收款,总共收到了96元钱。本来应该能收到99元,有一斤豆腐白送给人们了,我让人们尝了有二两多一点,剩下的七两多一点都分别送给了四位顾客。就一二两的事,送给他们去,如果不送,那能见三元钱。三元钱,够我买一瓶老白干。一个多月没有喝二两老白干了,二两老白干得三元钱。

    我收拾好刀和秤,把自行车放在一棵大树下,准备去转达,正在这个时候,迎面跑来了两个女人,一个穿褐色棉袄,另一个穿着粉红色棉袄。

    穿粉红色棉袄的女人气喘吁吁地对我说:“大叔,你这里还有豆腐吗,我想买十斤。”

    我对她说:“昨天拉着石头磨子,忙乎了一天,就做了这么点,已经卖完了。”

    她继续对我说:“叔,你准备啥时候做豆腐,给我留点,刚才我二姨买了你三斤豆腐,我妈妈尝了,非要吃,叫我来买。”

    “如果你要,我今天回去了给你做,我在尚西坪村,离这里三十多里路,我做好咋送给你。”我对她说。

    “叔,我把你微信加上,你做好了给我捎到班车上,到时候我给你微信支付钱。”

    “好吧!我今天回去泡豆子,明天做好了给你捎。”我对她说。

    “谢谢叔,这是我们一块的,她也要十斤,你就做二十斤,捎到班车上,我给你微信转账。”她指着穿褐色棉袄的女人对我说。

    “好吧,明天下午两点,我把豆腐捎到班车上,你在微信上把我加上。”我对她说。

    她要了我的电话号码,把我添加上了。两个女人笑嘻嘻走了,我放好自行车准备去溜达,村支部书记李小龙走过来对我说:“叔,镇养老院已经扩建成了,现在已经投入了使用,管吃管住,你回家收拾个,就去养老院住去吧!”

    “我去养老院,我还要回家做豆腐,卖豆腐,养老院有石磨子吗?”我对李小龙说。

    “叔,你都六十八岁了,卖什么豆腐。你是五保户,去了养老院,管吃管住的,你要钱干嘛?”李小龙对我说。

    “你这个兔崽子,我六十八岁咋啦!我刚做过体检,身体各项指标正常,我生活能够自理,我不去养老院,天气暖和了,我准备骑着自行车去全国各地旅游。”

    “叔,去不得,在外面住一晚上要一百多,一碗面也得十多元,你那里来钱呀!”

    “我准备一路要得吃,也就是四个馒头的事,其实一天到晚有两个馒头也能奈何着过。现在社会好,人们素质也高,只要我张口,一两个馒头应该能要得来。住店,天黑了,就在路边睡一晚就过去了。”我对李小龙说。

    李小龙着急地对我说:“叔,千万不能那样,现在是网络社会,如果有人把你发到网上,说尚西坪村有个五保户六十八岁了,骑着自行车一边要饭吃,一边去逛全国,那我头上这个乌纱帽就不保了。”

    “去去去,你头上乌纱帽保不保与我要饭吃有什么关系。”我气呼呼走向了街道,这个王八羔子,太爱管闲事。

    “叔,不要开玩笑了,我已经把你的名字给养老院报上去了,回去收拾好,去养老院享福去。”李小龙追上来对我说。

    “你这个王八羔子,我就不去养老院,你是不是要拿手铐子把我拷了去。我给你说过,我要回家拉着石磨子做豆腐,我还要骑着自行车去北京旅游去!”我越说越气,声腔越来越大。

    “哈哈哈,这个老汉有意思,都啥年龄了,还想去北京。”

    “他做的豆腐可好了,我刚才尝了,可惜没有买上。”

    “呵呵呵,他是不是还想结婚呢!”

    跟集的人看着我,笑着议论着。

    “叔,你就不要开玩笑了,你看看你,六十八前都没有出过县城,六十八年后,还想去北京了。豆腐就不做了,去养老院管吃管住,要钱干吗?”李小龙依然笑着对我说。

    我恨不得马上吃了这个李小龙:“李小龙,你给我听着,我刚才说的话,句句都是实话,我不但要做豆腐赚钱,我还要去北京,六十八年前,我连县里都没有去过,六十八年后,也就是二零二零年,我要去北京!”我气呼呼说着,大步走出了人群。

    人群爆发出了阵阵笑声,我听见李小龙说:“哎,他一定又是喝酒了,说酒话着。”

    我喝屁了,已经一点多了,我到现在还没有吃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