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业帝国之崛起 » 第三十六章 饮马长江

第三十六章 饮马长江

    六月十八日,吴承名率领两万骑兵悍然南下,结果刚刚到邺城就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檀道济统领十万大军,攻克了东阳,全歼业军两万骑兵。

    业军坚守到了最后一刻,无人投降,全部战死。

    另一边历城在蓝田的拼命坚持下,硬生生的阻拦着宋军六万人的进攻。

    得知局势如此紧急,吴承名终于失误了。

    他悍然率领两万骑兵南下,结果被檀道济半渡而击在。

    以至于两万骑兵在过河期间淹死八千余人,只能退守黄河北岸。

    面对涛涛黄河,吴承名已经失去了他的骑兵优势,此时此刻,大业引以为傲的十万精锐骑兵也已经损失惨重,只剩下四万余人。

    六月下旬,檀道济依然没有攻克历城,反倒是宋军内部开始士气低落。

    为了转移矛盾,檀道济打算放弃历城,转向西部地区的河南。

    七月中旬,在攻打历城无果之后,檀道济向皇帝刘义隆申请调遣了八万大军,接收山东地区,并且包围历城,防止蓝田大军冲出来。

    八月三日,檀道济率领两万骑兵,五万步兵悍然西进。

    历城东部的充州,济阳,雍州全部都在刘宋手里,檀道济可以获得大量的后援支持。

    这一带广大地区并不在大业军队的攻击范围里面。

    皇帝吴承宗的计划就是齐王吴承名,太子吴立炎一路从山东南下,一路占领荆州顺流而下,包围健康,只要攻克南京,两条路线之间的地区只需要一纸诏书就可以平定了。

    但因为吴承名的军事行动失败,导致这片地区反倒是成为了刘宋的前沿阵地。

    八月十日,檀道济大军包围荥阳,许昌,颍川。

    十八日攻克荥阳,二十日许昌内部原刘宋军打开城门,迎接檀道济。

    二十五日颍川沦陷。

    自从,吴立炎辛辛苦苦获得的河南根据地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并且洛阳地区的局面开始不可控起来。

    洛阳是吴立炎大军获得补给的路线之一,一旦被攻克,那么就会影响在长江边上的局势。

    更重要的是洛阳一旦沦陷,业军气势肯定低落,沈庆之趁机从武昌反攻,那么他们肯定会丧失很不容易获得的河南西部大地。

    这时候皇帝吴承宗即刻召回于大文,让他不要打太极了,回来守洛阳。

    九月二日,于大文接手洛阳防卫。

    摆在檀道济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第一,即刻全军攻打洛阳,占据之后就可以横扫河南,甚至于能与沈庆之,益州军合围吴立炎。

    第二,学习吴立炎坚壁清野,把洛阳周围的的虎牢关,襄城攻克,作为前沿阵地攻打洛阳。

    这两个选择各有各的好处,也同样各有各的坏处。

    第一条需要檀道济打闪电战,必须在吴承宗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洛阳,否则一旦吴承宗决定放弃荆州地区,派遣吴立炎回防,那么他们就会面临两面夹击的危险。

    第二条则是稳扎稳打的战术,虎牢关和襄城一南一北,形成了钳制之势,就算是刘宋拿不下洛阳,洛阳也不好受,进而影响整个河南战局。

    权衡利弊之下,檀道济选择了攻打虎牢,襄城。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防卫洛阳的是于大文。

    此时此刻,皇帝吴承宗正在展开朝会,制定反攻计划。

    很多大臣都希望派遣太子北上,解围洛阳。

    这样子虽然说会失去荆州的地区,但至少他们还可以掌控河南地区,否则河南沦陷,他们还能隔地控制荆州吗?

    但吴承宗目光宏大,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犹豫,而是坚定的说,吴立炎不能回来,并且继续派遣军队支援洛阳,务必坚守洛阳。

    只要时间拖到十一月份,黄河结冰,吴承名重新组织起来的庞大骑兵兵团就可以击垮檀道济。

    拖!这就是吴承宗的命令。

    半个月后,荆州地区终于有了进展,九月中旬,业军前后一年的时间终于攻克了上庸城,宋将王仲德誓死不降,拼死反击,最终被斩杀,时年六十(367-427)。

    而上庸城也是拖着业军太长时间了(426年九月份到427年九月份)。

    五万业军攻打两万宋军,阵亡三万八千余人,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上庸的沦陷,深深地震慑到了荆州守军,甚至于震惊了整个刘宋王朝。

    尤其是王仲德和他那两万精锐全军覆没,对于刘宋来说是极大的打击。

    十月二日,檀道济攻克虎牢关,怀着悲痛欲绝的心情杀向襄城和洛阳。

    这时候双方都已经到了赛跑的地步了。

    洛阳和荆州,那个先沦陷就决定了中路战线的胜负。

    吴立炎很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即刻集中所有士兵,共计十一万人,杀向荆州。

    沈庆之为了减轻荆州压力,打算出兵。

    十月八日,沈庆之的五百先锋军刚刚离开武昌就撞到了业军的两千骑兵,随后业军剿灭宋军,打击了武昌城内的士气。

    与此同时,于大文率领三万大军严防死守,硬生生的抵御了刘宋十万大军的进攻。

    但一个意外让檀道济在河南的军事行动彻底崩盘。

    那就是北方大寒,黄河提前结冰!

    十月中旬的时候,吴承名就率领着庞大的骑兵军队南下,跨过黄河,从历城到虎牢关一线几百里的边境线发起进攻。

    五路大军悍然南下,尤其是齐王吴承名统领的三万精锐,直接杀向洛阳。

    檀道济看着结冰都黄河也是心如死灰,向天感叹。

    “今日贼不灭咦!”

    十月二十日,檀道济率领大军,井然有序的撤退,主力退到了彭城,退出河南战区。

    虽然说虎牢关,荥阳,许昌等城池还在刘宋手里,但能不能坚守都是个问题。

    即使檀道济想收缩军队回防,吴承名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这几个月来他可是龟缩在河北地区憋屈得要死呢。

    这段时间他扩充军队,把骑兵数量提升到了八万余人。

    尤其是十二匈奴部的精良马匹都被他搜刮完了。

    十月下旬到十二月中旬,许昌,荥阳,虎牢等地全部沦陷,重新回到了大业手里。

    这时候,荆州地区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十二月下旬,太子吴立炎攻克荆州城,天下震惊!

    长江是南方朝廷的脊骨,不管是从版图上还是实际情况。

    一条大江连接着刘宋三个重要的地区,既扬州,荆州,益州。

    现在荆州城沦陷,相当于南方朝廷的脊骨断了,不仅如此,有了荆州这个大城作为根据地,大业不管是入益州还是进武昌,或者攻打长沙都很方便。

    大业刚刚成立不久,如果是吴承宗一开始休养生息几年,拥有足够庞大的军队和经济支持,那么完全可以依靠荆州攻克长沙,孤立益州,随后汉中,荆州水路并进,夺取益州。

    那么刘宋就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既然这个路线不可能了,那么就只能一条路走到底,死磕武昌,健康。

    在此期间,业军要防卫益州方向的偷袭,吴立炎向吴承宗推荐了宋得之和张升,吴承宗同意了。

    大业正华四年,刘宋元嘉五年(428年)正月初五,吴立炎率领步骑兵八万悍然进攻武昌地区,刘义隆任命沈庆之总督荆州事物,负责守卫武昌。

    与此同时,一月份到三月份初,齐王吴承名的骑兵横扫山东,再次形成了之前的对峙格局,大军压到了彭城和下邳一线。

    比起去年,山东全境已经是吴承名的了。

    这种情况下,檀道济坚守彭城,并且派遣三万骑兵想偷袭吴承名,被发现之后双方血战三天三夜,之后各自损失过万,不了了之。

    这时候,吴承名开始下令,山东全境内大量抽调男丁,组成一支六万人的民兵。

    不仅如此,吴承宗还非常给力的让于大文率领五万步兵支援吴承名。

    于是吴承名开始死磕彭城,这时候蓝田告诉他,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拿下彭城呢?

    对啊!为什么呢?

    吴承名的骑兵本来就是有着机动性优势,为什么要放弃这个优势?

    一路烧杀抢掠过去刘宋怎么可能抵挡得了?

    只不过吴承宗想争取民心,下令不允许大业士兵欺负老百姓,才让吴承名束手束脚。

    之前吴立炎率领骑兵奔袭武昌,在路上都是向老百姓购买粮食,而不是抢劫。

    这一点是很好的,但对于战争来说就显得累赘了。

    吴立炎是儿子,所以不敢忤逆父亲,但吴承名是弟弟,他违反吴承宗的命令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于是他悍然决定,一路烧杀抢掠,饮马长江!

    四月十日,吴承名率领八万骑兵南下,一路上攻城略地。

    二十八日,攻克谯郡。

    五月八日,过淮河,攻克南方军事重镇钟离,兵锋直指健康!

    檀道济得知率领两万骑兵南下,遇上了于大文统领的一万步兵,双方在彭城南部大打出手,最终因为业军的步兵方阵太过于正规,难以突破,只能撤退。

    五月二十日,吴承名攻克盱眙,包围扬州!

    并且攻克瓜步(今六合区),隔江就能看见健康了。

    得知消息的刘义隆大为震撼,下令调集健康周围的男丁守卫都城,随后登上健康城墙,看见了长江对岸大业军队的军旗。

    吴承名那是在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