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业帝国之崛起 » 第三十九章 业朝是怎么样的?

第三十九章 业朝是怎么样的?

    统一华夏的新生帝国内部的中央机构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大致如下。

    皇帝——尚书省,中书省——治栗大使(管钱粮和施工的),廷尉(管刑法),户卫(管理户籍),五军将军府(掌控军事将领人员调动),礼阁(外交礼仪)。

    其中尚书省是给皇帝出谋划策的地方,在里面有八个文武官员,并且都是清一色的精英人物在里面,担任最高长官的被称之为丞相,统领尚书省的是于大文。

    中书省是一个审核部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但有一点,其他各个机构,中央到地方的文书都要经过他们才能上呈给尚书省以及皇帝。

    不过吴承宗精力旺盛,基本上不会缺席朝会,中央官员有事情一般都是当面说,然后再以书面形式呈上去,但地方上的就不一样了了。

    可以说中书省是控制地方,尚书省控制中央,所以相互制约,最高长官同样是可以获得丞相头衔,梁锐文就是中书省丞相。

    不过尚书省和皇帝最近,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皇帝想,他完全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要倚重那个丞相。

    当然了,吴承宗在汉朝的基础上改造的这些制度本意是上为了让后代子孙可以更好的控制朝廷。

    中书省尚书省基本上不可能独立,而除此之外的五个部门也只能由尚书省发布的诏书选择官员。

    表面上皇帝没有什么选人权力,但有一点,尚书省,中书省的名单只能皇帝任命,终业一朝一百多年,除了末代皇帝没有什么选择权力之外,这两个省的官员全部都是皇帝亲自任命的。

    只可惜,吴承宗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制度表面上完美无缺,但有着一个巨大的漏洞。

    那就是后代皇帝能力上根本比不过前面的几个皇帝。

    武帝吴承宗,宣帝吴立炎都是拥有铁血手腕,所以中央太平无事。

    可是从文帝后期开始,外戚力量膨胀,之后的光帝,明帝,章帝等基本上是倚重外戚,让他们把控朝政。

    虽然说并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可到了哀帝时期,皇帝想重新启用世家大族,却遭到外戚势力的反对,甚至于被拉下皇位,死于乱军之中。

    至少目前为止,武帝时期的朝廷基本上由军功集团和外戚集团把控,世家被排斥,虽然说还有影响力,但和之前的两百年比起来已经微不足道了。

    世家代表葛延,公孙籓也是苦苦维持着世家利益。

    业灭刘宋之后,天下安定,吴承宗再次整改军队。

    正华六年(430年)正月初八,大军被分配为六个部分。

    既京军(负责保卫长安以及皇宫安全,是为天子亲军,不归五军将军府管辖)。

    宿卫军(负责全国各地的城池防卫,官员将领安排等均由五军将军府管理)。

    藩王军(业帝国王公贵族的亲卫队全部都归入这个编制,并且由五军将军府安排)。

    北骑军(驻扎阴山——燕山一带的骑兵军队,五军将军府管理)。

    征伐营(业朝流动军队,主要是用于平定叛乱和出征,五军将军府管理)。

    都护府军(业朝管理西北以及西域地区的军队,还是五军将军府管)。

    虽然说业朝还没有收回西北,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西北那几个小国蹦跶不了多长时间了。

    吴承宗对于军队的管控和前面的王朝大不一样,他不允许自己的主要军队做什么农兵结合,他很清楚这样子长期以往会降低自己王朝的战斗力。

    当然了,并不是五个军都是这样,唯有北骑军和征伐营能不用干活,专心致志的训练,保持战斗力。

    可惜吴承宗不会知道,他引以为傲的两个精锐部队几十年后会在自己的孙子手上逐渐沦为普通士兵。

    翻开大业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帝国很多方面都是从业朝第三位皇帝执政后期出现问题的。

    但我们不能去指责业文帝的各个方面不如前代两位皇帝,毕竟很多事情也不是他可以控制的。

    我们单拎出来说,吴承宗统治的后十年和吴立炎统治的十四年里面,北骑军和征伐营是帝国对外扩张的主要战斗力,不仅仅装备精良,战马彪悍,就连士兵都是从全国各地军队里面挑选出来的。

    按照文书记载,在吴立炎登基的第一年(445年),北骑军有七万人,征伐营有十六万人。

    如此庞大的军队光是粮饷就已经让人头疼了,更别说吴立炎这个战争狂魔隔三差五的就带人出去打一架,整得北方少数民族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到了文帝中后期,天下太平,国家安定,军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取消北骑军和征伐营的特殊性就势在必行了。

    并不是说文帝时期的业朝国力无法支持这两个军营,而是满朝文武都觉得没这个必要了。

    当然了,更加仔细的前因后果,后面再说。说完了军队再说说下一个问题。

    赋税问题,吴承宗和前面的很多皇帝不一样,他是平头百姓起家的,所以知道该怎么样治理底层,关于赋税也是给予了百姓不一样的待遇。

    他并非按亩产收税,而是按照产量,并且农业税维持在二十五分之一。

    当然了,除去小麦和稻米,其余农作物都要按照市场价折合之后给政府上交。

    这一点看起来没什么,可是具体施行起来那么那些官吏就是叫苦连天了。

    当然了,这样的日子维持到了文帝时期就好多了,详细内容后续再说。

    不过我们似乎忘记了还有一个老朋友,檀道济。

    事实上自从刘义隆自尽之后,檀道济还在彭城负隅顽抗,一直到了430年4月19日才被业军攻克。

    檀道济阵亡,麾下士兵无一投降,血战不止,业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一战之后,吴承宗于同年七月份分封有功之臣。

    宋得之从侯爵提升到了公爵,既楚国公。

    张升封德国公。

    蓝田封赵国公。

    宇文延封英冠侯。

    除此之外,更有七人封侯,三十人封伯,六十人封子,一百三十八人封男。

    在这里简单说说业朝的爵位问题,爵位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另外一种就是逐代递减的爵位。

    比如说开国业初五公,全部都是清一色的世袭罔替的爵位,也就是说业朝这个公司还在,他们子孙后代就可以吃公家饭,并且入朝为官。

    再说说新封的三个国公,宋得之被封主要是他抵御益州宋军,保障吴立炎攻打武昌的功劳,再加上吴承宗要扶持外戚,他才能获得这个铁帽子,标准的世袭罔替,不递减。

    可是蓝田就不一样了,他的国公在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只能当一个侯爵,孙子是伯爵,曾孙子爵,然后到男爵,就没了。

    而且蓝田的功劳事实上根本不至于封公爵的,这样的结果还是因为党争。

    吴承名想获得足够的力量就需要扶持自己人,然后软磨硬泡的让吴承宗给了蓝田一个公爵。

    张升也是这样的,他是太子一脉,所以他不升官谁升?

    这时候原本就是铁饭碗公爵的于大文本身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封赏,但他的二儿子于严被封为侯爵,很显然是另一种封赏。

    毕竟于大文已经是尚书省丞相和国公了,再封还能给什么?

    当然了,此时此刻于大文身居高位,却有了急流勇退之心,原因有三个。

    第一就是他老了,他是公元383年生人,在430年的时候已经四十七岁了。

    四十七很老吗?并不老,就算是在那个年代也是应该大展宏图的年纪,可是于大文却不一样,他看起来很显老(可能是前些年给吴承宗干丞相和南征北战的缘故),和六十岁老人一般,头发全白了。

    第二就是他从408年开始追随吴承宗,如今过去了二十二年,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并且和吴承宗开辟了一个新的帝国,匡扶天下,获得铁饭碗爵位。

    不仅仅完成了自己的志向,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大好前程,那么他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当然了,抛开这些,第三点尤为重要。

    那就是齐王和太子的党争让他感到害怕。

    不管是将来太子登基还是齐王登基,他都不会有什么太好的下场,因为太子不敢用他,并且忌惮他的文治武功。吴承宗不忌惮他是因为自认为压得住他,吴立炎可没有这样的信心。

    而齐王会因为他在党争里面的不主动而怀恨在心。

    他也想过全力以赴帮助齐王,但他压根看不到任何齐王成功的可能。

    一个正常人会把皇位传给弟弟?除非是脑子瓦特了,或许吴承宗会犹豫不决,但到最后他肯定会选择吴立炎的,只要吴立炎不犯什么大问题。

    这就是于大文的看法。

    可惜,正华六年(430年)十二月份,于大文的请退公文并没有被吴承宗批准,不仅如此,吴承宗还在朝会上说:

    “丞相不过四十有七,已欲退还,朕今年五十有六,仍在位上咦!”

    从某种程度来说,吴承宗是很信任于大文才会把他留在尚书省那么重要的位置的,要不然你看看中书省的梁锐文,那里比得过他?

    可惜的是,这一次于大文没有离开朝廷,就注定了他将来那悲惨的结局。

    此时此刻,距离于大文的死,还有六个月。

    (下一章开启你死我活的党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