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九州剑气 » 第四章 贞烈女子

第四章 贞烈女子

    吴大娘的脸色突然一紧,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惧之色。道:“回大少爷,我……我……因为下个月初八,是老爷的六十大寿,老爷邀请了很多宾客前来道贺。今早我来西厢房打扫,准备收拾出几间空屋子来,免得到时候没地方给客人住。”

    刘长青极具耐心地听着,其他人也不来打岔。吴大娘只是崆峒山上一个洒扫庭除的劳役,但她是这里众人的长辈,极受尊敬,就连石国柱也不来插嘴。

    她双眼已哭得红肿,缓了口气。道:“姚姑娘是当年老爷去昆仑山的路上收养的,我看着她长大,看着她嫁给胡万全,她对我也很好。自从胡万全死了以后,她性格有些变了,她独自搬到这边来住,不肯和众人来往,那也有她的道理。”

    石国柱道:“她离群索居,性格变孤僻了,这能有什么道理?”语气中似乎很是不满。

    吴大娘向石国柱白了一眼,众人也都怪他打岔,都看向他。储获新道:“四师弟,别打岔。”

    石国柱道:“孔夫子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是不懂就要问,我难道问错啦?”

    储获新素知四师弟极好争辩,一听他口气声调,只怕已准备要大辨一场,没完没了。当下嘿嘿地,来个一笑应之,不与石国柱争辩,石国柱自己唱双簧,那也自觉没趣。

    却听吴大娘道:“当年胡万全死的时候,姚姑娘曾经发过誓,说要为胡万全守寡终身。她搬来这里独自居住,我猜想那是为了坚守这个誓言。”

    石国柱道:“原来如此,她对胡师兄倒是情深义重。她要坚守誓言,在哪里不能坚守,为什么一定要来这里坚守?这就怪了。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倘若有人回答奇怪,石国柱定然立马反驳,一点也不奇怪,这事平常之极。若有人说不奇怪,石国柱立马就会搬出一大堆奇怪的理由来,与众人抗辩。但刘长青、储获新等人仿佛知道石国柱如此一问,那就是准备好辩论一场,众人又都专注于听吴大娘的说话,所以尽管石国柱接连问了三遍“你们说奇怪不奇怪?”却都没一人回应。石国柱没听到回应,只好自己住嘴了。

    吴大娘道:“你哪里懂得?我们崆峒派近年来很是兴旺,每年都招收了不少年轻后生。”她说到这里,向刘长青看了一眼。道:“大公子,我说话直率,倘若有哪里说得不对的地方,你千万担待。”

    刘长青不知她为何要说这些话,为什么要先提醒自己多加担待。但一转念间,已然明白。她说到崆峒派近年来招收了很多年轻弟子,多半接下来的话,是对崆峒派有所不利的了。嗯!爹爹年事已高,近年来又一心专注于修仙悟道,把派中大小事务交由我来处理。隐隐然,众人都将我当作代理掌门人了。吴大娘有不利于我派的话要说,怕我这个作代掌门的以此见责,因此话还没说出,便事先告饶。哎!吴大娘多虑了。

    于是说道:“吴大娘你尽管说吧。掌门人去年让我做代掌门,处理派中大小事务,我常自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论资历,我不及储二师弟。论雄辨之才,我不及四师弟。论见识,我不及五师弟。论武功高低,我的剑术其实不及六师弟。论才干,我不及我的妹夫雷震宇。哎!”

    储获新等听到这话,都道:“大师兄这样说,实在太谦虚了。”

    吴大娘道:“大公子,你要是这样以为,那就有点片面了。首先,掌门人是你父亲,你继承崆峒派,传接掌门衣钵,那是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其次,你是崆峒派大弟子,历来立长不立幼,你最有资格继任。第三,小储、小石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特长,但要说到为崆峒派做出的贡献,一定以你居多。你若做不了代掌门,别人更做不了。”

    储获新道:“吴大娘所言甚是。我等虽各有各的优点,但论到为崆峒派做出的贡献,却是谁也及不上大师兄。”

    叶俊英说道:“三年前,塞北七雄气势汹汹的前来我派兹扰,他们扬言,说要试一试我派的剑术和拳法,如果我派的武功不堪一击,不如趁早将崆峒派取消除名,免得误人子弟。我们听到这话,都十分气氛,为维护我派声誉,我和四师哥、二师哥与塞北七雄对战,尽皆败下阵来。还是大师兄出马,才将塞北七雄打得心服口服,乖乖滚下山去,再不敢来胡说八道,大师兄成功维护了我派的声威。单就这一件事,我们便及不上了。”

    赵廷武、储获新都点头赞成。

    刘长青道:“说不上什么功劳,为维护门户声威,我当竭尽所能,纵然为之赴汤蹈火,也再所不辞。否则如何对得起崆峒派的列祖列宗?”他顿了一顿。又道:“吴大娘,你刚才请我多担待,你是有什么话想说吗?”

    吴大娘道:“我是想说,崆峒派新招收了许多年轻弟子,这对发扬崆峒武学、弘扬崆峒济物利人的立派精神大有好处。但这些年轻弟子参差不齐,龙蛇混杂,有的血气方刚,不知天高地厚,更有的弟子,品行如何尚未可知。”

    刘长青道:“大娘所言,确是道出了我派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新进弟子确是参差不齐。还需善加雕琢,方能成器。”

    他转过头,看着储获新等师弟。道:“众位师弟,我有一事相托。”

    储获新道:“大师兄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们便了。以资格来论,你是我们的师兄,又是我派的代掌门,你说的话,就是崆峒派的号令,崆峒派上下须当一体遵从,不得有违。”

    石国柱、叶俊英和赵廷武都道:“不错,大师兄有什么事,你尽管发号施令,我们无不遵许。”

    刘长青道:“我虽是你们的大师兄,也是崆峒派的代掌门,但咱们从小一起学武,多年来情若手足。叫我以掌门身份向你们发号施令,我于心何安?若以兄弟情份托付,我才问心无愧。”

    石国柱道:“哎呀!大师兄,你虽是我的大师兄,可我这个做师弟要说说你了。你什么都好,什么都让我敬服,就是太过迂腐,太过注重繁文缛节了。咱们是一块长大的兄弟,历来知根知底,我若是做得不对,你即便打我一顿,骂我两句,我也毫无怨言。再者,我是崆峒门人,你是掌门,你向我发号施令,我得理所当然、心甘情愿的接受。”

    赵廷武大声道:“不错!大师兄的号令,人人都得理所当然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谁要是胆敢抗命不遵,我赵廷武第一个跟他过不去。要打要杀,尽管放马过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岂有此理?”

    赵廷武情绪激动,争得脸都红了,说到后面,更是前言不搭后语,自己也不知所云。众人见状,都不禁莞尔。

    刘长青道:“难得众师弟如此推戴,实是我刘长青毕生之幸。我想拜托大家,今后在指导年轻弟子学武之时,在人品方面也加以适当点拨,既让他们传承崆峒武学,也要让他们明白事理,于这是非善恶的关节,分得清,立得正,处理得当,不致使崆峒派的声誉蒙尘。”

    储获新等均说道:“这是理所应当的,大师哥放心吧。”

    只听吴大娘说道:“大公子如此安排,对那些新进的年轻弟子大有好处,对崆峒派也是百利而无一弊。姚姑娘之前所以会搬来这里,是为了避免与其他人碰面,免得引起误会,招人非议。对她而言,是坚守的她对胡万全的誓言,对崆峒派而言,则是保全了崆峒派的名声。”

    众人听到此话,尽皆哦的一声,恍然大悟。石国柱道:“如此说来,她为了坚守对三师兄的誓言,可谓用心良苦。”

    刘长青不禁叹道:“七师妹性格贞烈,至死也不改其志,着实令人敬仰。她的事迹应当记录下来,作为正面例子,教导后辈。”

    吴大娘道:“我见她处境堪怜,也时常过来陪她。今早我扫完西厢房的地,就想顺道来看看她。我走到屋外,见房门半掩,就去敲门,轻轻一推,门就开了。我见她……见她长长地挂着,头发散乱,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来回晃动。”

    她说到‘就在这里’时,向横梁中间指了指。众人顺着她的手指方向看去,想象当时的场景,都不禁心底一阵发凉。

    众人默哀一番,说了些叹惋之言,刘长青便安排备办棺材,料理姚迪珠的后事。

    刘长青道:“吴大娘,众位师弟,姚师妹的后事,相烦你们多劳累,我这就去禀报掌门人。”

    刘长青交代完事后,离开了草屋,向广成宫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