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张老板自传 » 赵匡胤上场

赵匡胤上场

    刘知远死后他儿子刘承佑当皇帝,刘承佑重用历史第一酷臣苏逢吉,结果把后汉祸害得乌烟瘴气。

    苏篷吉其人,有可能是受天下所有的邪恶之气所钟,他起草诏书规定,凡百姓有小偷小摸者,杀全家,杀九族,杀邻居,杀全村。一个人有罪要诛连这么多的人,这实在有点离谱,大臣们和苏逢吉理论,于是苏逢吉就退让一步,划掉了杀全村,但有罪之人全家还是要杀的,九族还是要灭的。结果这个诏书一出,顿时流毒天下,平阴县有十几个村子的百姓全部被杀光,卫州十余百姓追贼遇到官兵,反被官兵诬为贼寇,挑断他们的脚筋扔在山脚下,痛苦的哀号了数日才气绝。

    李皇后教训儿子,儿子根本不听:妇道人家懂得什么?

    儿子觉得苏逢吉这个宰相蛮好。

    可实际上,苏逢吉此人除了占一个残忍好杀,心胸狭窄之外,别无所长。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折腾倒也罢了,偏巧朝中大将史弘肇没什么文化,对文官一向抱有成见,越看苏逢吉做事越不对头,两厢里就闹起了情绪。

    史弘肇是武将,握有兵权,苏逢吉自知不是对手,就考虑了一个比较稳妥的解决方案。

    有一天,后汉隐帝刘承佑传大将史弘肇入朝议事,史弘肇优哉游哉去了,刚一进殿门,只听轰隆一声,殿门已经合拢,无数甲士从身后冲出,史弘肇措手不及,被乱枪戮成了筛子眼。

    史弘肇死掉了,刘承佑和苏逢吉开始分发胜利果实,苏逢吉分到了史弘肇的小女儿做婢女,感觉不错。

    但胜利果实太小,还是不够大家分的,那怎么办呢?

    有办法。

    无非是再杀几个武将就是了。

    于是在隐帝刘承佑的指挥下,与史弘肇有关系的军事将领全家统统被杀光光,这其中,有一个人,此时正统兵在外,他的满门却被苏逢吉杀尽,顿时怒发冲冠,立即提兵返回京师,要报这血海深仇。郭雀儿郭威。

    那么为什么要说郭威只是一个过渡型的人物呢?

    无它,郭威有一个侄子,叫柴荣。

    柴荣有一个铁哥们,叫赵匡胤。

    现在明白了吧?

    无缘无故的,自己满门被杀,郭威怒不可竭,率兵而来。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李太后怒火攻心,破口大骂刘承佑,这时候刘承佑才好象有点弄明白过来自己这些天都干了什么事,心里也是悔之不迭。李太后正在考虑这事怎么调解,要怎么赔罪才能消得了郭威心中的怒气,不曾想刘承佑身边有几个小玩闹,用力拍胸胸跺脚:我靠,郭威算个卵子?圣上少要担惊,休要害怕,待我提枪上马,取他的项上人头来报。

    刘承佑最爱听这话,闻言大喜,立即大开城门,让那几个小玩闹引军出城,大战郭威。刘承佑年轻贪玩,说什么也要跟着去两军阵前玩,刘太后苦苦相劝,也劝不住,就这样,不懂事的小皇帝带着瞎胡闹的臣子们,与身经百战的郭威对恃于都城之下。

    仗打得一点悬念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悬念。

    双方一交火,小玩闹们嘻嘻哈哈冲进郭威阵营,左砍右杀,忽然发现对方也在砍杀自己,顿时大诧。皆因这些小玩闹都是跟着皇帝混的,以前他们砍别人的时候,压根就没人敢还手,所以他们一直以为天下人都是不会还手的,现在居然还有还手的人,这实在是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了。好汉不吃眼前亏,眼见情势不妙,小玩闹们撒腿就逃,跑得飞快,连能征惯战的猛将都追他们不上。看到这,我就想笑,汉朝的周亚夫晚年进了监狱,让狱卒好一顿欺负!历史上的事,跟热点新闻一样!只有想不到没有碰不到!

    刘承佑也拼了小命的往前跑,估计跑什么他还不太清楚,正在糊涂之间,后背被一刀戮过,小皇帝惊叫一声,连伤带吓,坠马身亡,时年二十岁整。

    那么是何人杀了这个不懂事的小皇帝的呢?不是别人,正是小皇帝的亲信郭允明。然则郭允明既然是小皇帝的亲信,又为什么要下手杀他呢?莫非他是想拿着刘承佑的脑袋去郭威那里请功?

    错!

    郭允明杀刘承佑的理由只有一个,他看花了眼,以为皇帝是郭威的部将,所以下刀极是凶狠。

    亲手杀死了小皇帝,郭允明又悔又气又急,一抹脖子,自己也陪刘承佑去了。皇帝被自己的哥们儿给错杀了,这下子可热闹了。郭威心里可舒服了,你才是我的好战友!

    乱兵蜂拥入城,兴高采烈的抢劫起来,吏部侍郎张允成为了第一个受害者。

    张允这个人生性吝啬,家里的金银珠宝全部装在箱子里藏起来,连老婆女儿都不许碰一下,乱兵一入城就奔他来了,将他从藏身之处搜出,强迫他交出钥匙,张允昂然曰:头可断,血可流,金银财富不能丢,想拿钥匙的话,就先拿走我的老命吧。乱兵们听了,蜂拥上前将他按倒,全身的衣服扒光光,张允气急之下昏死过去了,等醒过来,发现自己身上光溜溜的一丝不挂,再问家里的财宝,早已是一点也不剩,气得张允吐了一口鲜血,倒地而死。明朝李自成打河南的时候,抓住福王了,家财万贯不舍周围百姓一分一毫,自己家的粮食都发霉了也不舍的周济附近快要饿死的百姓!李自成干的很多事我不赞同,但是这个事我支持他!

    气死张允,乱兵们越抢越凶,渐渐的失去控制,开始在城中放起火来,百姓哭号连天,皇都城沦为了人间地狱。这惹恼了右千牛卫大将军赵风,说:郭威这样搞太没意思了,太过份了,你跟皇帝的私人恩怨,关人家老百姓什么事啊?遂携弓出门,但凡遇到抢劫的乱兵一律射杀,先后射死了十几个士兵,其余的士兵竟然没人敢还手,全都老实了下来。

    这时候郭威才引军入城,参见李太后,伏地请恕误杀刘承佑之罪,到了这地步李太后还能说什么?就这样,郭威杀了李太后的儿子,就拿自己当儿子赔给了李太后,认她做母亲,以儿子的身份侍奉她,尊为“昭圣皇太后”。

    然后没过多久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就发生了,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匡胤在上演陈桥兵变这一幕的时候,手里是有着一个完整的台本的。而且,赵匡胤还亲自参加过前期的预演。

    预演的主角不是赵匡胤,而是郭威郭雀儿。话说郭威请李太后临朝听政,并商量迎立刘知远的侄子刘赟做皇帝。这边刘赟做皇帝的决议刚刚出来,忽闻前线奏报:契丹寇边。

    当此危难之时,郭威立即向刘赟和李太后辞行,率兵去保国卫家,大军行至澶州,众军突然止步不前,而且大声的喧哗起来,郭威惊问:何事喧闹,声音未落,就见赵匡胤、柴荣等人冲将出来,将一面黄旗撕裂,披在郭威身上,然后转向众军,高呼道:兄弟们啊,我等攻陷京师,如今再奉刘氏为主,那我们留在京师的家眷还能有活路吗?兄弟们,我提议:咱们就奉将军为主了,大家说好不好?

    众军齐声唱道:好

    赵匡胤:再来一个要不要?

    众军:要!

    这时候郭威急忙从身下往下扒黄袍:这是干啥呀,我靠你们这是干啥呀,我郭威啥人啊,怎么可能这么干呢,兄弟们你们听我说……刘赟那小子你们派谁去对付他了?这事得赶快。

    可怜刘赟这个倒霉蛋啊,他接到让自己做皇帝的消息,喜不自胜的快马加鞭,昼夜兼程的赶往皇都,想快点过一过瘾,这才刚刚走到半路上,就遇到郭威的人马,惨遭劫杀。

    不得已啊,真是不得已。

    郭威就这么做了皇帝。

    郭威打南唐打的很轻松三下五除二搞定,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忘了周世祖郭威是怎么登基的了吗?早年郭威纵乱兵入城,放手让大家乱抢乱杀,等惹出麻烦来,再也没有了回头路,郭威再带着他们改朝换代,大家就会欢呼雀跃。不这样搞的话,谁跟着干活?同样的事情又在南唐的淮南地区发生了。

    可怜南唐的老百姓哪知道这些花花肠子?当地百姓见大兵入境,立即杀猪宰羊,赶来慰问,不太明白这些老百姓慰问的目的?人家是在拿你当猎物争夺,谁见过猎物热烈欢迎猎人的?这些老百姓莫非是脑子有毛病?

    后周的军队决定替南唐的老百姓们清醒清醒大脑。

    抢劫!

    烧杀!兄弟们放手搞了起来,快活啊,追得老百姓鬼哭狼嚎,满街乱窜。

    淮南的老百姓们总算明白过来了,感情我为鱼肉啊,那就不慰问了,搬到山林湖泊之中住去吧。

    筑山为寨,折纸为衣,是为白甲军。

    气数将尽的南唐忽然多出这么一支自发的白甲军来,军事形势立即倒转,搞得赵匡胤郁闷不已,只好收兵,打道回府。

    回去歇过气来,柴世宗又杀了回来,赶巧这回寿州的名将刘仁瞻正身患重病,病得人事不醒,他的部将们一看这情形,就抬了刘仁瞻出来投降,等几天后刘仁瞻清醒过来,睁眼就看到柴世宗那张慈祥而亲切的笑脸。

    刘全瞻当场郁闷而死。

    南唐割地求和。

    收复宁州。

    收复益津关。

    收复瓦桥关。

    四十二天之内,兵不刃

    血,后周收复了三州十七县的土地。

    周世宗雄心勃勃,撸胳膊挽袖子,驱动大军进逼幽州。

    这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任务了。

    他有着充足的信心——如果他还能再多活几天的话。

    他这一年才三十九岁。

    陈抟老祖说他还有三十年的寿命。

    但是他就在这节骨眼上死了。

    他留下来的任务从此成为了后来大宋的心结。但直到大宋彻底灭亡,这最后的任务也未能完成。

    幽燕十六州,终究舍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