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途道中 » 第四章 文道通武

第四章 文道通武

    大夏武道不在民间流传,普通人想要修习武道,只能读书,考取功名称号,才能修习相应武道。

    文科称号最低“文人”,其上“歌者”,再来是“愚者”,后是“诗人”。

    文人的标准是做一篇工整的千字文,词句精炼,节奏鲜然,诵读朗口,景真脑子里虽有些异世的文言基础,诗词歌赋,但要凭借这些作篇千字文,实在不算简单。

    相反,歌者需要作些诗赋,其实对于他更适合。

    其实要说的话,景真就该直接去考诗人,那是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但无奈,要考后者,却是必须先一一得到前面的称号。

    考上文人称号,便有一门微弱文法门得以挑选,考上“歌者”,可供挑选的法门更厉害些,考上“愚者”,可供挑选的法门又要厉害些,之后是“诗人”,总之各个称号逐次递加。

    诗人以后的境界已不需要法门奖励了,他们自创自修。

    这就是文道大陆的现状,文人通武,世气既娟秀,又豪迈。

    游白衣端详了景真全身片刻,只见少年目光清明,额头饱满,手浑指健,骨节修长,想来平时反应动作也是不慢。

    最重要的,面相端正美观。

    长得好看的,总是要在许多方面占一些便宜,有一种说法是长得好看便是老天眷顾,习文修道都要轻松不少。

    这倒也是不假,他不就是如此。

    游白衣顿了一顿,对景真说道,“你可先想一首小诗,力求最好,然后告知于我。”

    景真想果然还是要‘文试’吗,看来他刚才所说无文采也可通武道,也不是这么绝对。

    不过要景真自己作诗那真是极难,可谁叫他是个外来者,往周围看了看,心生灵感,随口吟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念完,心中毕竟有些忐忑,万一这个世界也有个岑参可就糟了。

    这个世界没有岑参,只是文道上的发展,和汉唐却是截然不同的方向,毕竟向道,多是取宏大意境,或是道诗。

    游白衣阅诗文不止上万,但乍听闻此诗,只是皱眉,接着一阵长长默然。

    他这副样子着实让景真悬吊起来了心。

    若和他讨论一些认知三观,他自认三观端正,可以娓娓道来,现在这个,实在不怎么擅长,村中毕竟也还是有些文字和残篇,从那些的微末接触中,景真发现这个世界的文道颇不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表达,另有深奥,晦涩,难明在内,宛如经文。

    想来这才是文道主流,他所念出的,让人贻笑大方了!

    游白衣突然道,“你所做的小诗可是真正的诗文了,心无旁骛。”

    景真看他眼观着鼻,宛如自说自话,却也高兴不起来。

    这种模样的下半句往往要加一个‘但是’。

    “只是……”

    只是但是这也差不多了。

    “只是不知前路如何,能不能走得通…”

    “但这简洁的小小诗文里,又的确蕴含着另一轻灵的境界。”

    游白衣自说自话,俨然像是和身体里另一个人对话。

    景真诵出的小诗让他察觉到了某种新生的事物,但对于这种事物的存亡,却拿捏不定。

    忽而哈哈笑道,“境界,境界,这个连文人都不是的小子,已经先有诗人的境界。”

    “虽不用道蕴的文字,但真真流露之下,反而自添道蕴。”

    “师弟果然天生和我一派!”

    游白衣一句一顿,忽的似乎已有结果,眼光越来越亮。

    景真全然不知眼前的师兄发了什么邪,只是想听他说个结果,这首诗到底行还是不行。

    说到底。

    他不过念了几个字,于武道又有什么要紧,何必这样引以为重,郑重其事。

    游白衣已有结论,声音轻和道,“师弟所做的小诗简单清隽,读之既懂,又意味永长,道蕴折现,已然具有清雅境界之风范,这是极难得的。

    我派主张将武道广散天下,人人皆有触道权利,有了师弟相助,必能如虎添翼,请师弟保存文风,发扬光大,不可轻易改动。”

    他连口都改了,直称师弟,景真悬着的心也就放下。

    好的东西果然就是好的东西,不管放在哪里都不损其光,这才是经典的力量。

    至于游师兄所说我派主张,景真实在赞同不已。

    修习武道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要在这残酷山林中生存,实在必不可少,大夏王朝王都˙中的贵族们恐怕不知道高大的城墙之外生存的艰辛吧。

    人体实在太过弱小,如同弱絮飘摇山林,封锁武道,等同于谋害人命!

    游白衣说完一番话,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就着山洞里的沙地,将景真刚才诵念默写了出来,只听了一遍,分毫不差。

    字如飞龙舞凤,健拔喷张,如同张开双翅欲要翱翔的天鹅。

    写完之后,又默默沉静了片刻。

    小诗虽是咏雪,却不是咏当前雪,此处还算不得胡地,但胡地深处的确是从八月就会开始落雪,这是隐隐暗射两年前夏帝北征琴瑟皇朝吗。

    抛开这个不谈,当前世人多以咏道,咏人,咏神,咏玄,为主流,通篇只为写一个雪的,却是没有。

    乍一看四句小诗有何营养,给人什么启迪?但细细体味,用春风梨花在眼前展现一幅朔风白雪图,不亦是令人眼前一亮?

    即便纯粹写景,想到那美好的画面,亦会因此动神,身心舒畅,怎么能说全无营养。

    看来写景无益全是世人的臆测,真正见到,才知别有一番天地。

    景真随即看到师兄在地上圈圈画画,却看不懂在做什么,不是要传授武道了吗,说来这文道终究是陶冶性情,为何要如此重视呢。

    也是景真全无人教导指导,只要是个读书人,都明白这文道武道互为一体的道理。

    文武看似不相关,可一旦接连,便是惊天动地,改天换地。

    游师兄推演良久,沙地涂了又涂,总算在某一刻展开笑颜,“成了!虽说缺少道蕴文字,提取不到更多字眼笔画,但单单四笔,笔笔精华璀璨,亦知不是大巧胜繁,大道至简?”

    游白衣微微一笑,眼中颇有惊艳之感。

    景真满心奇怪,道,“什么提取四笔?是从这篇小诗里提取了四笔吗,有什么用?”

    游师兄一愕,这个师弟还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啊,他蹲在地上忘形推演这半天,还道师弟投来的目光是崇拜感激,原来是全然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