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汉英雄之天志传奇 » 第四章中道解围

第四章中道解围

    蒲苇收拾好行李,拿上宝剑,静悄悄地到了寨门,见到守门师弟,出示出寨符,师弟放其出寨。到了外边,蒲苇见张良在凉亭里休息,走上前去。张良亦见到蒲苇,迎上去,问道:“少侠携包出寨,欲往何处?”

    蒲苇便将事情原原本本告知张良。张良听后,大喜道:“感念仓海君大义,张良无以为报。”说完,就跪下,朝寨子方向连叩三首。

    蒲苇扶起张良,说道:“张公子,有何计划刺杀始皇帝?”

    张良答道:“秦都城咸阳人口众多,守卫甚多,戒备森严。就算我们进入都城,但皇宫禁军重重把守,恐难接近暴君。因此,行刺之事必要等暴君出都才有机会。”

    说到这,蒲苇想起师父提醒其小心大师兄陈功。蒲苇便说道:“始皇出都亦不能强弑,其身边不乏武艺高强之人,只可智取。”

    原来当年墨鸣救蒲苇后,蒲苇随其到了咸阳,见了各师兄姐。大师兄陈功在众弟子中武艺最高,刀剑箭棍样样精通,且深得师父喜爱。始皇帝令墨鸣举荐弟子入宫授官,墨鸣再三犹豫最终领着陈功入宫觐见皇帝。

    始皇帝令陈功与各武士比试武功,竟无一人胜过陈功。始皇帝大喜,面授中郎之职,隶属中郎令,随时陪侍皇帝。至此以后,陈功与墨鸣及众师弟相见甚少。墨鸣仅从同僚处听闻始皇帝遇刺,陈功救驾有功,被封中尉,其虽卫戍京城,但始皇出游其时常护驾。

    一日,博士淳于越跑入馆舍,将始皇拟命陈功带兵抓捕墨家子弟消息告知墨鸣。墨鸣即刻连夜带同众弟子悄悄逃离咸阳,东往临淄据点。

    众人途中购置马匹,耗约半月,才达临淄郡边境。墨鸣令弟子在周边探寻郡中情形,方知始皇已调兵马攻入据点,点上众弟子或被杀或逃。周边亦搜寻到少数弟子,众人商议,便北往渔阳去了。

    张良与蒲苇计划先回张良老家城父,再徐徐图之。

    两人行至代县城外,张良说道:“我们已步行好几日才到代县,赶到城父可能将耗数月。我听闻代县临近边塞,常有养马者来此贩卖,我欲入代县购买良马。驾马前往城父十几日便可至。”

    蒲苇答道:“子房(张良字子房)兄,我无照身帖(秦时身份证件),恐难以入城,烦兄代为购置。”

    张良说道:“苇弟,我去城内购置马匹及粮食,请稍待。”说完,张良便一人进入代县。

    为防士卒发现,蒲苇在城门远处坐下。蒲苇想着此次外出,一是为刺杀始皇帝,二是为父报仇,杀死王离,三是祭拜父亲,四是寻找未婚妻戚敏。想到这,过去痛苦与愉快日子再次浮现脑中。

    “今日终于逮住你了,你还能往何处逃?”不远处的林中传来话语声。蒲苇听闻,立即往那边悄悄究竟。

    只见十几名秦兵围住一奇装异服的女子,而那女子靠在树上,右手捂住左臂,左臂似有伤情。女子大吼道:“想不到你们秦人竟用如此卑鄙手段,我宁死也不会说什么。”说完,只见女子持刀拟自刭。

    蒲苇疾走过去,大声叫道:“姑娘,且住手。”听到此话,秦兵及女子目光皆投向蒲苇这。

    秦兵中一头领大声呵斥道:“官爷办事,速速离去。”

    蒲苇本视秦兵为仇敌,等头领说完,便从剑鞘中抽出天志剑,急速刺向头领。领头未反应过来,便被天志剑刺入胸膛,一剑毙命。秦士卒见头领被杀,惊慌失措,有几名慌忙抵抗,有几名拟将逃走。蒲苇一剑一人,将反抗秦兵杀死,逃走秦兵亦不再追。

    蒲苇走到女子面前,说道:“姑娘,秦兵尽已散去,见你左臂有血,我随身带有金疮药,可止痛、止血。”

    女子犹豫再三,朝蒲苇说道:“有劳少侠。”

    蒲苇从包袱中取出金疮药,将粉末撒在女子伤口上,又用麻布包扎伤口。女子摸摸左臂,感觉伤痛已减轻大半,站起说道:“多谢少侠相救,若无少侠在此,恐今日我将死于此地。敢问少侠高姓大名。”

    蒲苇说道:“在下蒲苇。今日路过此地,见秦兵恃强凌弱,故拔刀相助。看姑娘妆容应不是中原人士,敢问姑娘如何称呼,何事来中原,又为何秦兵要抓捕姑娘。”

    女子听闻,静默一会,支支吾吾答道:“小女乌珠,母亲匈奴人,父亲为中原人,自小与兄长生长于大漠之中。父亲十年前离开漠北回到中原,兄长与我便决定来此寻父。我与兄长翻越关卡,后为秦军发现,派出士卒追捕我们。兄长为拖住秦兵,掩护我先逃,拼死抵抗,至今生死不明。”说完,便伤心地低下头。

    蒲苇见此,安慰道:“姑娘兄长必会吉人天相。”

    刚说完,张良骑马过来,后面还牵一匹白马。到了蒲苇面前,便下马,望见不远处秦兵尸体,说道:“苇弟,我寻你好久了,却不想你走到此处。前方秦兵为弟所杀?”

    蒲苇笑道:“子房兄,我想离城门太近会被守卫发现,所以走到此地。在此地见乌珠姑娘被秦兵追捕,便拔刀相助结果了他们。”

    张良看看蒲苇身旁姑娘,与蒲苇说道:“现如今我们还是赶快离开此地。”

    张良将马缰递向蒲苇,蒲苇接过,对乌珠说道:“乌珠姑娘,你身上有伤,又与兄长失联,不如与我们同行,子房兄朋友甚多,途中打探消息,或可寻到兄长。”乌珠听闻,此时亦无他法,便答应了。

    蒲苇上到马上,拉上乌珠,与张良一同向前赶路。

    途中,乌珠将相关事情详细告知两人。蒲苇不时安慰乌珠,乌珠本已难过的心情慢慢好转。此时坐在蒲苇后面,双手抱住蒲苇腰部,深深感到其腰的强有力量,这是除兄长外,近距离接触的第一个男子,加上之前蒲苇杀秦兵、敷药解救她,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飞驰了一段路,到了曲阳县城外,天已渐黑,三人进入城外一户人家里。家中男子见到张良,急忙行礼,并领他们进屋。原来家中男子名叫张奇,本是张良家奴,张良为刺杀始皇帝,散发千金遣散众多家奴,家奴感念张良恩德,誓死为其效命,虽家奴分散各地,但也时常观察当今局势,随时与张良联络。

    到了屋内,张奇唤上妻子赶快煮茶。张奇先汇报恒山郡内秦军动向情况,后张良向其询问最近秦人是否抓获一名匈奴男子。

    张奇回答道:“昨日,我从县城回来,路过城门见数十名秦兵押送一匈奴男子进了城,看似此匈奴人很是重要。”

    乌珠紧忙问道:“此人是否佩戴白貂抹额?”

    张奇答道:“抹额不知是否为貂皮所制,但确为白色。”

    乌珠激动道:“此人极有可能是我兄长。”

    张良听闻,对男子说道:“秦兵押送他是赶往何处?”

    张奇答道:“依小人所料,秦兵极有可能是将其押送至咸阳。重要人犯必会押至朝廷审问。”

    张良又问道:“押送人犯必不会走远,恒山郡周边是否有可用义士。”

    男子再答道:“周边可即刻召集数十名义士。”

    张良吩咐张奇马上召集人手,并令其派人即刻观察他们动向,火速通报,以待出发劫囚。张良又吩咐张奇拿出数件女服,要乌珠唤上,并令其妻子明早给乌珠梳洗打扮成中原女子妆容。

    三人休息一宿,洗漱之后,张奇便走进来向张良禀告,五十五名义士已招至家中,且丑时发现押送的秦兵已至东垣,似行往邯郸郡。

    张良将众人召集至大堂,对众人说道:“秦兵已至东垣,现如今我们要赶紧追上秦兵,中途截杀,毋使他们行至邯郸郡。”说完,众人带上干粮,一跃马上,飞驰而去。

    沿途中,多处打探消息,花了好几个时辰才已接近押送的秦兵。探子报告秦兵可能有上百人之多,且个个身负甲胄,如硬拼恐死伤甚多,因此,众人商量依计行事。

    押送的秦兵走到一林间,前方灌木突射来数十支箭,数名秦兵当即倒地。秦兵头领见此,大怒道:“大胆!何人竟敢在此伏击我大秦将士。”

    蒲苇等十六人骑上马,以黑布蒙面,从灌木林出来。

    蒲苇大叫道:“秦贼,你等皆是豺狼,天下人得而诛之。你敢与我单挑否。”

    头领听这话语,怒上加怒,策马提刀便砍了过来。蒲苇迎上前去,用天志剑抵挡。蒲苇抵挡数回合,假意无力再战,便策马逃走,其他义士见了,跟着蒲苇逃走。秦军头领见他们逃走,以为喽啰不足为惧,带领数十骑兵赶紧追了上去,留下约一半人马看守人犯。

    蒲苇边逃边弯弓搭箭,嗖嗖嗖箭声发出,接连数名秦骑士应声倒地。蒲苇等人行到一拐角处便停下来,秦兵马上冲了上来。

    突然,拐角处地面数根绳子被拉直,十数秦兵皆被绊倒。此时,左右灌木中,数十箭射向秦兵,秦兵又倒地十数人。蒲苇见头领手臂上已中一箭,驱马急速冲向头领,持剑重重一砍,竟将头领手中剑砍落,蒲苇再次一砍,头领首级滚落地上。余下秦兵见头领被杀,皆惊吓不知所措。

    张良等人从拐角左右两边走了出来,大喊道:“放下武器,可免一死。”余下秦兵听闻,皆放下手中武器。

    后,蒲苇又带了二十义士赶往押送地点,见到仍有四十余名秦兵。蒲苇拿起秦兵头领头颅丢到地上,大声道:“你等快快丢下武器,不然皆如此人下场。”秦兵见到,皆惊愕,可有数人不愿投降。

    突然,秦兵左右灌木又发射箭来,当即射倒十余人。蒲苇再说道:“你等已被包围,还不快快放下武器投降。”

    秦兵见如此情形,也知道拼命无法存活,皆放下武器。藏于灌木中的乌珠见了,即刻跑向槛车,一见果然是兄长,喜极而泣。乌珠唤秦兵用钥匙打开槛车,两义士扶下其兄长,兄妹两瞬间相拥在一起,互相倾诉,虽分别才十余天,却有数年未见之感。众人见此,亦有所感动,但未便打搅。

    过了不久,乌珠兄长来见众人,他感激道:“在下冒顿,见过众义士,感谢众义士舍命相救。”众人皆言锄强扶弱义之所在。

    争斗结束后,众人在林间休息期间,商议如何处置俘获的秦兵。蒲苇因常年受墨鸣教诲,故说道:“我们以锄强扶弱为己任,如果除灭被俘秦兵,是以强除弱。况且,我们承诺秦兵放其生路,不应失信于人。”说完,蒲苇看看其他人,而众人未有做声。

    张良见此,便说道:“苇弟此话虽有理,但秦兵素来倚强凌弱,压迫残害各国百姓,我们家人皆被秦兵所害,此时为我们俘获乃上天相助。如释放他们,我们将会暴露,如关押,无粮可供。为今之计,与其失信于人,不如除灭他们。”说完,绝大多数义士点头赞成。

    蒲苇虽想反对,但想到父亲为秦兵所杀,且众人赞成,亦不再多说。于是,被俘秦兵很快皆为所杀,武器甲胄及马匹被夺走。告别众义士,几人商量返回曲阳城外张奇家。

    正是:初出秘寨显身手,谁言少年缺谋略。欲知几人返回如何,请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