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投机者 » 第七十四章 战国商人

第七十四章 战国商人

    姬灵人首先选择要做的生意,就是盐。这是他在秦国的时候就想到,却又不敢碰的生意。

    而齐国从建国初期就一直是诸侯国中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就是因为齐国盐业发达,而且率先开展封建土地改革。要知道,打仗就是打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春秋前期管仲相齐,率先创立了食盐专卖制度。此后,这一制度在齐国实行了很长的时间。到战国时期,七雄并立,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变。

    相对严刑峻法的秦国。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的食盐流通政策比较宽松,允许私营工商业者从事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在这种政策下,商人们自己掌握生产,垄断资源,自己定价出售,操纵市场,除纳税外,生产利润和商业利润同时归私人所得,所以不少人顿时暴富。

    这种做法其实有好有坏,秦国严禁私人贩卖盐,盐的生意只能有国家来做。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实国库,使得国力强大。但在同时也抑制了商人的积极性,使得的商品的流通性成了问题。

    但齐国这样的情况则是相反,从齐桓公和管仲的时代开始,齐国就特别重视保持鱼盐业和鱼盐运输业,规定由东莱运载鱼盐去各地的车辆,经过所有交通要道,都不得盘查、阻挡。销售鱼盐的市场,不得征税。

    当时的齐相管仲还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并铸造和管理货币,调剂物价,方便商业贸易和运输,最近一步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繁荣。

    商人和民间因此富庶起来。但因为民间富庶,齐国的国力其实一直也并不弱。齐国规定,鱼、盐可以自由出口,出关只登记而不予征税。

    这对姬灵人来说简直像是发现了一个大金矿。姬灵人认为,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发。所以他的第一个主意就是走私。

    而且是向盐业管控极严的秦国走私,才能谋取更大的利益。借助平原君的关系,姬灵人等于是打通了赵国和齐国之间的贸易通道。

    然后再借由赵国,向秦国走私食盐。而且姬灵人一心招揽李彤,所为的也正是他的走私伟业。

    因为墨家子弟人数众多,而且组织严密。相对于其他学派的松散而言,更像是一个帮派组织。

    所以姬灵人接触到李彤之后,立刻想到了利用墨者行会这样的组织,来帮他进行私盐贩运。

    其实这样的大规模贩运私盐组织,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那就是在汉代才兴起,几乎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历史的盐帮。

    这样的盐帮,顾名思义就是贩卖私盐的走私分子。盐帮之谓,私盐之流,乃相对于中国自古以来的“盐铁官营”而言,又有“盐枭”之称。

    私盐的暴利,加上墨者行会几乎是半军事组织的势力。这两者结合在一起,那还了得?

    姬灵人早就想到在这乱世之中,没有钱和权势,就连生存下去都难以得到保障。

    权这个东西急不得,势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得到。唯有钱,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快速聚集。而且有了钱为基础,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方便很多。

    这才是他想在临淄城做生意的主要原因。所以他一方面要帮李彤统一赵墨和齐墨,一方面还得忙于生意的事。

    平原君考虑的很周到,派来帮姬灵人做生意的那个人,是他手下的门客,也是齐国人。这个人叫黄况,对齐国和赵国都相当熟悉。

    也相当的能干,一到齐国临淄就张罗着开商铺。有平原君的财力支撑,加上姬灵人那边还有贵为相邦的孟尝君撑腰。开一点小买卖简直是易如反掌。

    所以其实根本不用姬灵人过多操心,他这买卖已经开张做了起来。知道姬灵人来了之后,黄况不敢怠慢,立刻招呼他坐下,奉上最近这些日子的账本。

    姬灵人大概翻阅了一下竹简,摇了摇头,“我听平原君说,你善于经商但这买卖做得也不过如此。”

    黄况心里暗想,这个小孩也敢指责自己买卖做的不对。但他也不敢当面顶撞,只是陪笑着道,“但凭公子指点。”

    “我只不过随便看看,也就随便指点你一下。我确实让你在齐国收盐,然后运往赵国。但却没有让你在这个季节收。”姬灵人摇摇头。

    “这……收盐还要看季节?”黄况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不由有些奇怪的道,“这个季节有什么不妥吗?”

    “现在正是春耕期间,齐人大都忙于农田水利。煮水晒盐的人自然就少,盐的产出自然也就少了。盐的产出少了,价格自然就贵。

    你做惯生意,应该知道这个季节的盐和平时相比要贵上一些。我让你收盐,你却在这个时候收。无形中就加大了成本。”姬灵人缓缓的道。

    “成……成本……”黄况愕然道。

    “就是本钱。原本花一样的钱,我们能买十斤的盐,现在却只能买九斤半。那么要收购相同数量的盐,是不是要花更多的本钱?”姬灵人耐心解释道。

    “这……这倒也是……不过,这也不光是齐国。现在这个季节,哪一国的盐价都高……”黄况无奈地道。

    “所以你就不应该在现在收购,现在应该是卖的时候,而不是收的时候。”姬灵人笑了笑,放下了手里的竹简,“除了这些,你干的还算不错。这里的生意,我打算全部都交给你。

    另外我们定的契约如何?”

    黄况有些莫名其妙地道,“什么契约?”

    “我不想过多参与经商这种俗务,所以我打算全都交给你来处理。每一季,你向我报一次账。

    无论我的买卖赚了多少,你都可以从中分得半成。”姬灵人笑了笑。

    “啊?!”黄况大吃了一惊。他没想到姬灵人居然这么大方,那随即姬灵人又说了一句话,“我这买卖如果亏了,你也贴出来半成。”

    “这……”黄况犹豫了一下,“公子,我若不答应的话呢?”

    “那你就可以回平原君那里去了。”姬灵人微笑着回答道,“因为我这里,不收没有胆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