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投机者 » 第七十九章 墨家守城

第七十九章 墨家守城

    “看起来赵国的李彤有点落下风了。”在一旁观战的孟尝君田文低声问苏代,“苏代先生你看到底谁会赢?”

    “墨家善守不善攻。李彤没有攻破易夏的防御,不等于易夏就能攻破李彤的防御。我看这两者,恐怕还是得平分秋色。”苏代一边看着一边低声道。

    “我看有点悬,那个李彤现在可是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只要犯了一点错。这一局他可就算是输了。”孟尝君田文摇头道。

    “嗯,我倒是觉得那个赵国的墨家钜子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如果他也连着阻挡易夏三次进攻的话。恐怕很有可能扳平局势。”淳于髡微微一笑。“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看着吧。”

    高台之上已经摆开了阵势,齐墨易夏开始列阵准备进攻。

    李彤也开始安排墨家守卫之法,“城上每五十步男子十人,成年女子二十人,老小十人,共计五十步四十人。城下守楼士卒,一步一人,计二十步二十人。按城的大小以此为标准,才足以守御。”

    作为双方交战的公证人是稷下学宫的兵家元老子晚先生。他端坐在两人身旁,目不转睛的盯着地上摆放象征城郭的的巨大沙盘。同时也负责汇报双方战况的推演。

    “敌进前百里。”子晚慢慢悠悠地道。

    李彤这边已经开始做了各种防范,按照他的部署,守城将领要把所有的官吏、小军官以及富人、贵戚的亲眷全部集中起来住到官府,谨慎地派可靠的部下保卫他们,越谨慎机密越好。

    “敌近城下,成列而鼓,徐进。”子晚慢慢地道。他的话虽然说得很慢,但眼中却闪过一丝警觉。

    易夏绝非浪得虚名之辈,他能够成为齐国墨家的钜子靠的也是自身的实力。从他列阵开始发起进攻,就可以看出此人有大将之风。

    而且他的作战部署相当严谨,颇得齐国司马兵法真髓。主张舒缓地进攻,徒不趋,车不奔,保持严整的战斗队形,即使追逐逃敌,也不可逾越战斗行列。因为军队的稳固性,正在于行列的整齐性。使用人、马不得过力,进攻速度也不可以超出命令的规定。

    所有的一切中规中矩,但正因为中规中矩几乎很少出现明显的疏漏。以木人作为模型的伍卒固定行列,调整纵横次序,进退很有章法。

    古时阵法有坐式、立式。立阵用于进攻,坐镇用于防守。坐镇有坐、跪、伏各种姿式。击鼓是要起立进攻,鸣铎则停止前进。以赏罚调动士卒士气。

    车兵采取密集队形,徒兵采取坐战姿式,战阵相当稳固,这些易夏都做到了。而且他的军阵屯驻时也很注意兵甲器具,行进时队列严整,作战时进退节奏完全合乎兵法标准。

    就连子晚先生也对易夏的排兵布阵感到满意,剩下的就看李彤如何应对了。

    李彤这边,也在积极准备。

    “敌军攻城,当于云梯为先。等到敌人开始爬城墙强攻的时候,守城将领所在的兵营不得少于五百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将领一定要选择立过军功,以及为君王和国事效过死力而获得荣誉和官职的人担任,每人带兵一百人。

    每一方城门的将领如果兼守其他城门,就必须在另一城门上建立起高楼,派善于射箭的士卒守在那里,城上矮墙、冯垣一个一个排列起士兵守护着。让贵家子弟来守。

    官吏、兵士和百姓有要向上进言的,紧急通过传言人报知,官吏滞流或不代为传达的,要问杀罪。各县的豪杰、谋士、在家居住的大夫官员及人品忠厚的百姓人数,各县都要统计上报。”李彤在为自己的守城防御作说明。

    “大军压境,除了积极组织城防,难道还要浪费人力,做这些无用的事吗?”孟尝君皱眉道。

    李彤点头道,“让人们各尽所能,天下的事情就能办妥;各负其责,职责均衡,天下的事情就办得合理;分派的工作都是各人所爱,天下的事情就完备了;强弱有定数,天下的事情就没有遗漏了。

    世上有谗间之人,有好利之人,有恶人有善人,有具有专长的人,有谋士,有勇士,有巧士,有使士,有能容人者,有不能容人者,有善于待人的人,有善于守门的人。

    守城主将务必要考察他们为何具备那种品性或特长名符其实的便接纳使用。百姓们彼此仇恨或对官吏提出控告、及其被告的辩护,都要一起记录在案并收存起来,以待控告人到来时用以参考验证。

    那些身高仅五尺不能当兵的人,就让其在官府中当差或者让他们在官府和个人家里服务尽责。墨家守城绝非是光依靠兵卒,也不仅仅是依靠兵器之利,地势之险。而是全城皆动,众志方能成城。”

    孟尝君田文点了点头,转身对身边的苏代低声道,“说的也颇有道理。”

    双方排兵布阵结束之后,真正的大战已经开始。这古代的兵棋推演虽然只是在沙盘上进行,其中暗含的惨烈杀伐却也让人惊心动魄。

    作为进攻方的易夏为了取得地利之势,在城南筑起土墙,准备居高破城。而李彤则命人在城墙上用木头搭建木栏,使城墙变得更高,并且箭矢齐发。易夏由此损失了一部分兵卒。

    易夏又命令人挖隧道,而李彤则也挖掘隧道,但他在隧道里埋了大量的柴草,只要敌人一到,就立刻点火烟熏。使得充满烟的地道闷死了不少进攻兵卒。

    易夏脸色阴沉地看着沙盘上象征最后一部分兵卒的木人被撤下。这宣告了他第一次的攻城失败了。他一言不发的重新排兵布阵,准备第二轮的进攻。

    这一次易夏转而打造战车,李彤则制造巨缦,战车不能进入。易夏点火烧布,李彤则用铁钩斩火竿。易夏截断城外水源,李彤在城中打井。

    双方的攻守变得异常激烈。但李彤始终未落败相。最终,第二个回合,易夏苦苦战了六十余天,士卒死亡超过半数,城依然没有攻破,而且李彤还占据了另一个高地土山,和所守的城形成掎角之势。最后易夏一方的兵员损失过大,只能退兵。

    李彤连续两次守城成功,把墨家守城术的各种妙用发挥到了极致。只剩下最后一次了,如果这一次易夏再不能够攻破李彤的防线,那么在首守城术这一项上,两人将再度打成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