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投机者 » 第八十章 兵棋推演

第八十章 兵棋推演

    “这个赵墨钜子厉害啊。在我看来,他未必不如易夏。”孟尝君低声道。

    “哦?薛公是怎么知道的?”苏代不动声色的道。

    “他们的很多排兵布阵,我都看不懂。但我却懂得看人,懂得察言观色。那个主持双方比试的子晚先生,可是稷下兵家的元老。

    那个老家伙,城府深的很,平常虽然性子乖张狂妄,但确实有狂妄的资本。但此人越是遇到大事,就越是喜怒不形于色。

    这场比赛这么久,我从来没看见过他脸上的表情有什么变化。说明他也一直在想破解之法,连这个老头都伤脑筋。我估计易夏啊,恐怕是很难攻下这城了。这墨家的守城之术,果然有些门道。”孟尝君微微一笑。

    苏代点点头,“我也久仰子晚先生的大名。齐国兵家,自司马子和孙膑之后,人才辈出。子晚先生更是当世兵家翘楚,能难住他的人恐怕不多。”

    说完之后,他转头瞟了一眼姬灵人,却发现姬灵人神色如常,脸上没有一丝波动。

    苏代微微一笑,对孟尝君道,“不过,薛公以为,这次他们能打成平局?我却不太相信。”

    孟尝君笑了笑,“这么说,你以为易夏能赢?这可是守城术的最后一合了。我看他取胜的希望不大。这城攻不下来。”

    “我不是说易夏能赢,而是说那个李彤能赢。”苏代一笑。

    “李彤能赢?可他之前连续三合,都并没有攻破易夏的防御。这次就算他连防三次,也都防成了。恐怕也只是平局,不能说赢吧?”孟尝君好奇地道。

    “我也这么想。但我心里却隐隐有一种预感,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苏代一笑,“我们还是继续看下去吧。”

    齐墨钜子易夏也知道,这一合如果不能取胜,那么这第二项比试,他将和李彤平分秋色,因为他们双方都没有攻破对方的防御,这一局就只能算是平局。

    所以几经研究后,易夏决定采取四面包围,日夜不停轮番猛攻的战略,以瓦解敌人的斗志体力。

    这样的围攻突袭,能大幅削弱守城正规军的实力。李彤要稳守如此规模的城池,就必须全军出动。

    易夏知道今趟攻城是志在必得,后续援军不住开来,按照兵棋上代表的人数,到此刻他总兵力投入积压,已经超过十万人,不停地加重对城中守军的压力。

    李彤的防御虽然巧妙,但这一次易夏决定以力破巧。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所有的兵力,一举摧垮对方城防。

    这类兵棋推,是假设一切辎重供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因为要攻破敌方的深沟高垒,只凭步骑兵和一般刀剑弓矢是绝对没有可能。所以必须在攻城器械、物资和组织方面准备妥当,尤其轮番日以继夜的猛攻,各方面的要求更是严苛。

    易夏首先是建造可移动的望台“巢车”和“楼车”,能在高处窥望城内的情况,或发箭助攻。

    了解敌情,后必须攻敌。

    大规模攻城战的第一步是越壕,只有成功越过这座城的护城河,攻城的器械和步卒才有机会接近城墙,展开攻城战。

    易夏既是守城专家,也是攻城的老手,战事开始立即截断护城河的水源,采取塞其水源,浅其闸口之法,待其水浅后,再囊土运石,以装满土石的车子直接推入壕中,强行把深壕填平。

    “填壕”后是“接城”战,“木驴”在这种情况下是必备之物。木驴为四轮大车,顶部是尖斜形像屋脊似的巨木,不怕弓矢,亦不惧石击,且蒙着药制牛皮,不容易燃烧,其下可隐藏近百战士,在掩护攻城具有奇效。

    接近城墙,就是各式攻城工具派上用场的时刻,飞楼、撞车、登城车、钓堞车、火车、高楼、云梯和冲击城门的巨型檑木,都以雷霆万钧之势,攀城、撞墙、击门,务要登上城头,并在城上站稳阵脚,再逐步扩大突破口,消耗城中守军的意志和防御力。

    在场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场惨烈的攻城战。面对猛烈的攻势,李彤则在城中的指挥台上,以火把、号角、战鼓指挥全局的退守。

    今趟和之前两次攻城之战不同处,前两次易夏都是采用强攻一角的策略,选择攻击城墙最薄弱的位置。

    这一次则是重重围困,务要歼灭城内所有将士,给城中造成大规模的杀伤。

    不过无论易夏准备如何充足,既然是兵棋推演,他手中兵力资源总是有限。所以易夏看似重重围困,没有攻击重点。

    但是实际上,他耍了一个手腕,那就是在交战过程中,通过部队的小规模调动,逐渐把攻城的主力集中攻打东门,对其他三门的进攻规模则小得多,作用只有牵制敌人,防止李彤支援东门。

    目前的局势,对于李彤来说相当不利。由于敌军的围困,使得他的兵力分散,无法集中防御东门。

    而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易夏宣布全力进攻城池东门。

    “你要全军进攻东门?”负责讲解双方攻防态势的子晚先生,也被易夏这个决定吓了一跳,连忙问道。

    易夏点了点头,用手中的一只木棍,先将象征着兵卒的一个小木人向前推到城东门,又将其余两个小木人推到了城东门。

    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前军自北门下,右军自南门上。加中军四万,合力齐攻,只需三日,必能破东门。”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此举关重大,或将影响整个战局,你可做好决断,不再更改了?”子晚先生看着易夏道。

    “不改了。”易夏回答道。说完,他看着对面的李彤冷笑了一声,“我知道东门是你防御重点,所以故意分散出击,消耗你的城防守备。导致你的滚木,擂石,石灰、糠枇、滚油消耗甚大。

    而且从你的防御推演上看,你在东门的兵力不足,显是补给不继,防守力大不如前,再无法和无暇先一步阻止我直接冲击东城门了。这一次你输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