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投机者 » 第一百零一章 雏凤初鸣

第一百零一章 雏凤初鸣

    姬灵人点点头,“好,既然这样,我可以帮忙。就当是帮李彤还你当初那个人情。”

    “多谢。”苏代犹豫了一下,又低声道。“不过此时,孟尝君身边说客众多。而且即便说动了他,还得过齐王那一关。”

    姬灵人思考了一下,“这个我来想办法。以目前孟尝君的影响力,只要他拿定主意,齐王也应该也会赞同他的。”

    “那就拜托灵人了。”苏代微微点头。

    姬灵人站起身,对身后的两个婢女道,“走,去相府,见孟尝君。”

    盈盈和袅袅还在犹豫,苏代点头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公子的人了。以前和燕国的所有一切都必须放下,只能听命于他,否则必有后患。”

    盈盈和袅袅这才点点头,欠身行礼,跟在姬灵人身后走了。

    孟尝君的相府富丽堂皇,自他拜相以来,宾客络绎不绝。一般人想见他也并不容易。但灵人却不在一般人之列。孟尝君对这个少年的看重,超过了很多跟随他多年的门客。但凡灵人想见他,可以直接找人通报。这是孟尝君最信任的人,才有的待遇。这一半是因为孟尝君对这个自己一手培养的少年信任有加,另一半则是苏代对姬灵人的推崇。

    苏代在孟尝君心中,一直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因为苏代曾多次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屡次解了他的危难。所以他对苏代非常信任,也由于苏代不断在他面前提起姬灵人,使得孟尝君愈发认为这个姬灵人是难得的人才。更何况,姬灵人还是他一手安排进稷下学宫的。直到今天,孟尝君还经常提起此事,常以此炫耀自己的识人之明。

    得知姬灵人要见他,孟尝君刻意安排在偏厅见了他。

    “灵人,你也来了?”孟尝君叹息道,“你莫不是也来劝我的?”

    “哦,劝相邦什么?”姬灵人问道。

    “你还不知道?韩魏两国意图伐秦,但自己又不敢,想让我向大王进言,参加合纵攻秦。”孟尝君叹息道。

    姬灵人问道,“那相邦的意思是什么?”

    “我倒是很想参加,但朝中反对的声音很大。一群说客聚在大厅求见,向我力陈合纵伐秦的弊端。我正是不堪其扰,才借故走开,让他们自己吵去。”孟尝君田文有些无奈。

    “齐国历来曾是合纵抗秦的诸侯国之一,由齐国牵头合纵抗秦,无疑也是助长齐国声威的机会。只是不知道那些朝中大臣为何反对?”姬灵人皱眉道。

    孟尝君摇摇头,“那帮人,无非是因为害怕秦国,又担心战败。我原先倒是有意参加合纵伐秦,但他们的有些话也有道理。比较起韩国和魏国,我们齐国和秦国之间并不接壤,冲突不是很大。没有必要参与这样的事。”

    姬灵人沉默了一会儿道,“灵人有句话,相邦想不想听?”

    “你有什么看法,不妨说来听听。”孟尝君连忙点头。

    “在下以为,对齐国没有好处的事,未必对相邦没有好处。这件事要分开来看,是利于相邦,还是利于齐。”姬灵人慢慢地道。

    孟尝君连忙道,“此话怎讲?”

    “相邦,算了,我还是叫您薛公吧。薛公家世尊贵,而且以仁义,名动天下。因此才被拜为齐国相邦。但这数年以来,相邦却无大的建树。那些无知世人和朝中有些大臣,对相邦的能力有所怀疑。事实也确实如此。薛公你想过没有,世人皆以功过论人。

    齐国之管仲当年之所以名动天下,是因为他使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秦国的百里奚,出身奴隶,以五张羊皮从楚国换来的,七十岁拜相,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成就霸业。这些人论出身地位,和薛公根本不能比。但却以自己的功绩彪炳后世。以我看来,薛公之才,绝不在这些人之下,只是一只没有遇到机会。

    而这次伐秦之战,却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足以能让薛公你名垂青史。秦国强大,诸侯莫敢动之,但并非不可战胜。但这几十年,秦国屡屡侵犯他国,却无人能当。薛公若是这个时候站出来,不但壮大齐国声威,也能树立个人威望。而且攻秦并非是对齐国没有好处,魏国和韩国,都是秦国的邻邦。秦国要想攻齐,必须先经过他们。

    秦国如果战败,短时间内必然难以恢复元气。则魏国和韩国都能得以休养生息,而且他们势必感激齐国,更能成为齐国抵抗秦国的坚固屏障。退一步说,如果败了。要割地,也这能割韩国和魏国的城池。因为我们齐国跟秦国并不接壤。难道秦国还能在他国包围的中间割一块地去么?

    所以,此战对齐国无益,但也没有坏处。但是对相邦而言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是此战成功,相邦之名将传遍天下。只不过和以往不同,以往世人皆知相邦的仁德之名。而这一次可是实实在在的威名。”姬灵人看着孟尝君低声道。

    “威名……”孟尝君用手摸着胡子,不由地挺直了腰板。孟尝君这个人,喜好名声是人尽皆知的。世人提起他也都很尊敬。但唯一有一点遗憾。他身材矮小,样貌平凡,缺乏英雄人物的威仪。这一直让他很不爽。但他心底里还是很向往那种威名远播的英雄形象。不得不说,姬灵人这个建议让他有点动心。

    姬灵人又道,“而且秦国无道,不讲信义。这一点也早就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满。之前秦国人邀请楚王去秦国,却借故绑架了楚王,最后还把楚王给害死了。就拿薛公你来说,当初秦王说得好好的,请薛公入秦为相,而且是两次邀请。但薛公你到了秦国,他们却把你软禁了起来,扣为人质。差一点使得薛公命丧秦国,靠着一帮忠心的门客鸡鸣狗盗才得以脱困。

    世人皆道薛公仁义,但仁义不是软弱。义之一字,更是代表了血性。这秦国被扣之耻,我以为薛公当以倍偿之。”

    孟尝君听得来火,他现在是春风得意,但被困秦国那段时间,实在是他这辈子最倒霉的一段日子。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窝火,当下一拍桌子道,“我也正有此意!今天谁来劝都没有用了!既然合纵没人敢挑这个头,那就我来!我倒是要看看秦国到底有多厉害!灵人,你这就随我进宫,向大王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