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109、本王也要赴战场

109、本王也要赴战场

    “大家都走了……”

    手托下巴,刘辩站至高地,目送刘备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远去。

    接下来,他留在蓟县,该做甚么好呢?——总不能干等刘备一行人大胜归来罢?

    “殿下,该回府了。”袁谭说。

    作为刘辩的新晋亲兵之一,袁谭恪守本分,完全不敢提议刘辩可以逛街。

    袁熙年纪略小,还在贪玩年纪,转了转眼珠子,非与袁谭抬杠,却道:“殿下是不是不想回府?——如果殿下不想回府,那就四处走一走罢?”

    袁熙的建议很合刘辩的胃口,刘辩高兴道:“也好?——本王初来蓟县,也很好奇蓟县有甚么好玩的地方……?”

    没了刘备等重量级武将们在场,刘辩颇有一种玩世不恭的世家子弟倾向,直令张燕和何苗皱了皱眉。张燕心道:“喂喂,这不可能罢?殿下咋就像……像……”

    像甚么?——张燕却说不出理所当然来。

    在张燕的印象里,殿下合该是日理万机的人物,总为渤海郡居民们的美好生活而殚精竭虑……难不成只因这儿是蓟县,殿下就想放飞自我吗?

    张燕虎躯一震,颇有一丝嗅到真相的紧张感,顿时目不转睛地盯着刘辩,只盼刘辩赶紧地拒绝。

    却见袁熙摇了摇头,苦恼道:“我也说不清……不过,只要殿下愿意,我就陪伴殿下到处找一找?总能见到有趣而好玩的事情?”

    “那好……”

    刘辩刚说两个字,便被一人给打断——

    那人说:“殿下,我有话想说。”

    是何苗。

    难得啊?——说话之人竟是何苗!

    刘辩怔了一怔,默默地瞅着何苗,思量片刻,才挥了挥手,先让众护卫们退下。

    众护卫们听话地告退,退至一角,只给刘辩和何苗留下足够说话,且不被外人听见的那一片天地。

    叹了叹气,刘辩道:“二舅舅,你有甚么事吗?”

    何苗先道:“殿下对蓟县有甚么想法吗?”

    嗯?

    心下一动,他看向何苗,发现何苗的神情无比严肃。

    难不成何苗察觉到了甚么?

    这也难怪。

    沉默片刻,刘辩道:“有想法是有想法,但却不是现在。”

    “可否告之一、二呢?”何苗得寸进尺。

    刘辩斜视何苗,心想:真要告诉你,只怕你会吓得不敢接受,还会大声地斥责我,说我胡闹……摇了摇头,刘辩不答反问,问道:

    “二舅舅,你到底有甚么事要说与我听吗?”

    何苗道:“也没甚么,只求殿下勿要玩忽职守即可。”

    刘辩被何苗“雷声大而雨点小”的劝说式说教给逗乐了,乐道:“放心罢,二舅舅,我自有分寸……”

    “那么,殿下是打算一直留在蓟县,直至公孙瓒将军回来吗?”何苗问。

    刘辩怔了一怔,直感何苗话里有话。平静地,刘辩道:“二舅舅有何想法?”

    何苗道:“之前殿下不是想救援公孙瓒将军,才特意地潜入幽州么?——这会子怎地留在蓟县,却把救援的任务交给刘备将军呢?”

    刘辩:“……”

    他、他好像理解何苗的想法了。

    他故意说:“二舅舅,你是担心王叔的安危吗?”

    何苗道:“殿下,你明知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甚么意思?”他可不想率先地脱口而出。

    何苗道:“殿下,我是你的二舅舅,是你最亲近的人,无论如何,我是不会害你的……确实,论才干,我远不如沮授、刘备之流,论武艺,我亦比不上关羽、张飞或者赵云,但论忠心,我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不瞒殿下,殿下虽对曹操、袁绍、刘备等人予以重任,我却担心对方……对方怀有异心——倘若没有异心,倒也罢了,万一有呢?殿下又该如何应对?

    唉!说到底儿,对方再是如何厉害,终究不是自己人,还请殿下留心,莫要给对方太多权势,以免对方迷失双眼,忘了分寸。

    我只想问殿下,殿下想解幽州之危,却把任务委任给刘备……虽说这也无伤大雅,但却终归不是经你殿下之手,才去解决的啊?殿下你觉得仅凭你派刘备击退夷族,就能赢得公孙瓒将军的认同吗?

    我虽不认识公孙瓒将军,却也听说过公孙瓒将军相关的传闻。诸如公孙瓒出身贵族,却因母亲地位卑贱,最初只当了郡中小吏,后因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这才获得涿郡太守的赏识,逐步地成为中郎将。

    可以说,公孙瓒好战,且作战勇猛,威震边疆,对待北方夷族也是持强硬的态度,这就侧面地证明公孙瓒并不欣赏投机取巧之人。

    殿下,我是你的二舅舅,我说话是难听了一些,但这也是良言,有道是良言逆耳……殿下你坐镇后方,虽派刘备领兵援助公孙瓒将军,比起寻常太守们,的确高明许多,但这不意味殿下你能取信于公孙瓒将军!

    公孙瓒是铁血般的人物,怎会被花言巧语动摇其心?殿下你若不拼上觉悟,亲赴战场,且在战场上救出公孙瓒,只怕你永远也没得到公孙瓒的忠诚——

    我的观点,殿下明白了吗?”

    刘辩:明白了!

    轻微地抽气,刘辩定定地望向何苗,头一次发现何苗……才华平平,为人低调,存在感也不高,但却做事谨慎,善于思考,竟然隐隐地猜到他的心思了。

    他望着何苗,总结道:“二舅舅,你是推荐本王追上王叔的大队,也要奔赴战场吗?”

    何苗神色略有挣扎,却轻轻地点了点头。

    刘辩冷静道:“二舅舅,你的谏言本王收到了,本王还要再考虑片刻。”

    他没好意思说再考虑几天——真要再考虑几天,只怕刘备一行人的征战都结束了!……只是,他改主意赴战场,岂不是太打脸了?

    他可还记得是他亲口宣布,要委任刘备啊?

    手捂脸庞,刘辩顿觉没脸见人了。

    尴尬啊!

    太尴尬了!

    尴尬!尴尬!尴尬!……

    大写的尴尬不停地徘徊刘辩的脑海,而刘辩恨不能学鸵鸟,把头埋在地里。

    他羞耻好一会儿,才作出决定:的确……二舅舅说得对!

    光是驻在蓟县,甚么忙儿也没帮上,只能眼睁睁地等待刘备一行人的前线消息……老实说,他不甘心!他宁可追赶刘备一行人,跟随大队前往辽西管子城……哪怕他要初次上战场,他相当恐惧,生怕会遇到危险——但是,想一想曹昂,曹昂和他差不多大,就已有勇气上战场,甘当诱饵,十生九死!

    手握成拳,他果断地作出决定,并道:“何先!”

    声音老大,能让何先清楚地听见。

    何先冲了过来,对刘辩拱了拱手,应道:“何先在此!殿下有何吩咐?”

    “快马加鞭,你去通知正在行军途中的刘王叔,就说本王改变主意了,不呆在蓟县了……本王要与诸将们同进同出,同生同死!”

    “喏!”何先果断地领命,作势要走。

    “且慢!”他又叫住了何先,思量半天,终是不忍让何先只传口谕——假设,假设刘备警觉性太高,认定何先是假传命令,那时又该怎么办?

    说来说去,终究不能让何先口说无凭啊?因此……

    因此,回府写一封密令,再派何先交到刘备手里罢?

    想到便做,刘辩打起精神,连忙地告诉众护卫们,赶紧打道回府——他要写信,交到刘备手里……不能再耽误时间了!赶紧回去!

    于是乎,刘辩在一群护卫们的保护下,走向张飞家的府邸。

    谁知,张飞家还没走到,刘辩一行人便在半路遇到一个意外。

    这个意外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是……就是普通的豪强子弟鱼肉乡里的一件小事罢了。之所以说是小事,是因为附近的平民们都见怪不怪了。

    蓟县虽由公孙瓒将军领兵驻守,定期地重兵巡逻,却已是半年前的事了。

    如今,蓟县再好,也与半年前的情形大为不同。刘辩看见了……

    “征粮!征粮!征粮!快把粮食交出来!”一位手持长鞭的年轻公子面目狰狞,很不客气地堵在一家粮肆前,大呼小叫。

    与之相应的是,一群仆役们冲入粮肆,东翻西找,很快便抬出一袋又一袋粮食,急得粮肆商人差点痛哭流涕,拼命地恳求对方高抬贵手。

    那位公子斜视商人,眼里满是鄙视,似觉对方太过聒噪,便有长鞭抽打商人,直把商人抽得浑身是伤。

    尔后,公子大手一挥,正要和那群仆役们满载而去,余光却瞄见了刘辩这边。许是刘辩这边气派十足,以致那位公子两眼一亮,像是瞧见甚么新鲜玩意儿,径直地走上前去……

    “站住!”何苗和张燕一马当先地挡在刘辩的身后,手握佩刀,寒声地警告,“若敢放肆,别怪我刀下无情!!”

    一番威慑,顿令那位公子一惊。

    转了转眼珠子,那位公子终是忌惮甚么,重重地哼了一声,才不情不愿地走开。

    徒留周围的蓟县平民们愁眉苦脸道:“哎呀!不好了!你们闯了大祸,得罪了人,今后可要遭难了!”

    刘辩挑了挑眉,倒是镇静非常。

    可惜不待他开口,张燕就率先问人,询问:“敢问那厮……不是!我是说,那位公子是何来历?你们看上去很怕对方?”

    众蓟县平民们面面相觑。

    尔后,有人低声道:“方才那位公子,正是公孙氏族的子弟!且和公孙瓒将军是从族兄弟的关系——”

    众人适时地戛然而止。

    其意味也不必言明:正因公孙氏族出了个公孙瓒,致使整个公孙氏族在蓟县可谓举足轻重、一手遮天,是人人敬畏的存在。哪怕公孙家族出了几个败家子弟,蓟县平民们也只能捏住鼻子绕道而走,生怕自个儿遇上不讲理的。

    真若遇上不讲理的,这亏也只能自己忍着。

    若是气愤极了,想要报官,只怕也行不通:由蓟县令接管公孙氏族惹出来的麻烦,十有七八是不了了之。

    是故,当那位公孙氏族的公子在刘辩这里稍微地吃个瘪儿,众蓟县平民们才不喜反忧,生怕小小的少年会被报复,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这事错不在刘辩,刘辩也不想无缘无故就向那位公孙氏族的公子道歉。

    顶多,顶多刘辩只会感慨:公孙瓒啊公孙瓒,麻烦你管一管自家的族兄族弟,行不?——真让本家的成员们祸害蓟县,伤了蓟县平民们的忠心,那可太不划算了。

    这段小插曲结束后,刘辩一行人回到张飞家的府邸。

    依照何苗所想,刘辩写了一封关于他想赴战场、并已决定好了的信件,再盖上渤海王特有的印绶,将其交给何先,再三叮嘱何先一定要将信件送到——

    另外,刘辩还在信中说明:不必等他赶来,刘备只需保持平常的行军速度即可。

    眼见何先领命,送信去了,刘辩扶了扶额,又把张燕和何苗叫来,提问他当前的兵力和物资情况,得知:目前他就只有一百零九名护卫亲兵团,可用武将们大约是张燕和何苗,袁潭和袁熙年幼,张世平和苏双不会打仗,根本没派上用场!

    再者,粮食、物资、资金被刘备一行人带走大部分,刘辩他皆要另备。

    这可太好了。

    就等何先回来前,大伙儿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罢?

    之后,何先是次日黎明时分回来的。

    甫一见到刘辩,何先便顶着一双通红的眼睛,飞快地说出重点,喊道:“殿下!刘县令说知道了!刘县令无异议……”

    言罢,何先眼皮一翻,累得直接躺下,昏睡了过去。

    刘辩……刘辩得知刘备的回复后,也不打算等何先醒来——

    风轻云淡地,刘辩散家财,买了一辆马车,并将何先放进马车里。

    然后,刘辩一行人再三确定好物资和粮食,一项也不少,遂带一百多亲兵们,去赴战场……咳咳!不对!是浩浩荡荡地追上刘备一行人的大部队!

    结果不追不晓得,一追吓一跳:明明!明明刘辩一行人已经提高行速了,刘辩却怎么追逐,也追不到刘备一行人的大部队。

    刘辩这才不得不总结一条结论,一条令他十分窝火的讯息:他能领兵从南皮县到章武县,只会侧面地证明他没吃过苦头!

    不信拿刘辩和刘备的行军速度相比?——刘辩就追不赢刘备!

    好在经过一场又一场地赶路,第四天刘辩等人总算遇上了刘备。

    “王叔——”刘辩兴奋地喊。

    却见刘备收敛起平时的老实巴交,对他颔首,一副见怪不怪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