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145、石越兼任商人心

145、石越兼任商人心

    是啊!价钱是多少呢?

    刘辩犯了难去:价格低了罢,万一诸葛珪买过了头儿,诸如全买、买了一百个,而刘辩他们存货不够,那该怎么办。

    不由地,刘辩瞟向默不作声的石越。

    石越眸光一闪,扬声道:“能不能问一问……你带了多少钱来?”

    诸葛珪眼里划过一丝警惕,却淡定地抬起手来,伸出五掌,以示家资。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五掌代表多少呢?

    刘辩虎了一张脸,直觉诸葛珪太狡猾了……轻微地抱怨,刘辩说:“珪先生,你也太没诚意了,怎能含糊其词!”

    石越则拱手道:“殿下,无妨,无妨。我自有分寸。”

    刘辩便摆了摆手,作出旁观的样子。

    接下来,石越和诸葛珪砍起价来,也不晓得石越到底猜到诸葛珪身揣多少钱帛,只见每次石越抬手,诸葛珪就脸黑一次,几轮交锋后,诸葛珪如同斗败的公鸡似的,特别垂头丧气。

    刘辩挑了挑眉,上上下下地打量诸葛珪,意识到诸葛珪同意石越的要求——

    才怪!

    石越和诸葛珪砍价既有一次,那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若干次数时,已是六天后,刘辩那时忙着处理文书,并没关心石越和诸葛珪的火桶生意了。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诸葛珪打算买多少火桶呢?

    ——诸葛珪没说!

    刘辩只记得那天他问石越,石越却笑而不语,竟让刘辩自个儿猜去。

    刘辩哪能猜得到啊?——五十个吗?

    好像不对。

    无奈地,刘辩只能放下疑惑,暂时不再追问了。

    总之,据何先所禀,石越和诸葛珪的火桶生意……大赚特赚:诸葛珪购了二十五个南皮县的火桶!而石越所赚的钱帛,足够整个南皮县半年不收税,还有盈余的那种!这令刘辩又欢喜又担忧:

    欢喜的是石越的火桶生意大大地增加了南皮县的钱库,担心的是火桶只卖掉一半,石越是不是在压榨诸葛珪,这桩生意不大合理,石越实有奸商的嫌疑——

    当刘辩的担忧通过何先,被石越得知后,石越私下去找刘辩一趟,拱手说:“殿下,你误会了!余下所有的火桶,我和君贡先生商量过了,不会卖到兖州,而是卖去徐州琅琊郡!

    说来也是君贡先生的私心!”

    ——君贡?

    刘辩愣了一愣,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君贡是诸葛珪的字。

    干得漂亮!

    没想到只才短短几天,石越你就和诸葛珪好到称呼起对方的字来。

    却听石越继续说:“君贡先生复姓诸葛,而诸葛氏则是琅琊郡的望族!是以,君贡先生拿出体己钱,买下其余火桶,想把二十个火桶送去琅琊郡的诸葛氏家族,一来是为家族尽心,二来是给自家儿女们使用……

    最后,火桶价格也不算贵,每个只五百钱……其实我没赚到多少!”

    刘辩:“……”

    “但是,我凭借火桶,打通了徐州那边的商道!”石越认真地补充,“君贡先生和我协商好了,兖州和徐州琅琊郡那边,会有额外的定单,就在这两天……毕竟冬天要来了,不止兖州急需火桶,徐州琅琊郡那边,也急缺呢?

    所以,我们南皮县的火桶仍是供不应求!

    待到下一次买卖,我会合理地提高火桶的价格,相信我们南皮不会再亏本了。”

    吧啦吧啦地,石越化身商人,说得头头是道。

    听得刘辩囧了。

    刘辩还能说甚么呢?——刘辩叹气道:“是本王错了!论生意经,本王不如石县令你也!……对了,诸葛珪先生和诸葛玄先生呢?离开南皮县了吗?”

    石越道:“是的,两位先生前天离开。”

    刘辩扶额,叹道:“惭愧!本王没能来得及送别诸葛珪先生和诸葛玄先生!不知此去一别,何时才能再见?”石越奇道:“殿下,你似乎很看重这两位先生?”

    刘辩心道:我才不看重这两人——我看重的是诸葛珪的三个儿子们!

    可惜这话,刘辩却不敢说出口来。

    “也不算看重。”刘辩说,敷衍地找了一条理由,“本王只觉“诸葛”这复姓很有趣罢了!这让本王想起一篇典故:

    据说西汉元帝时期,有一吏员复姓诸葛,名丰,字少季,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汉元帝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此人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后因弹劾权臣,皇帝不允,被降为城门校尉。不久被免官,贬为庶人,后老死家中——

    本王一向很欣赏这种刚正不阿之人,觉得这类人如同“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倘若本王是那汉元帝,定要重用诸葛丰,而不是任由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肆意横行!

    因此,本王听到对方也复姓诸葛,便爱屋及乌了。”

    “原来如此!”石越眸光微闪,鞠躬说,“不过殿下无需遗憾!崔琰先生、国渊先生、孙乾先生、邴原先生和管宁先生虽不敢称作大才大贤,其性格却也刚正,亦排斥和反感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殿下不妨抽空去见一见那五个先生们?说来自从酒肆一聚后,殿下都没见五个先生们罢?”

    说得好有道理!

    刘辩耳根子红起,笑道:“石县令说得不错!本王就打算每天傍晚去访贤也!本王也佩服那五个人才呢?……本王有点对不起邴原先生和管宁先生!上次本王说要建学院,请邴原先生和管宁先生当老师,但却一直没能做成,实在有愧啊!”

    石越微微一笑,自信道:“殿下勿忧!如今的南皮县,远不是以前了!只要殿下一声命令,不出七天,必能建出一座学院、书院!”

    “真的?”刘辩微笑,很想吐槽:既有这个条件,那你们之前咋不建学院、书院,非得拖到现在?

    “殿下试一试便知。”石越说。

    刘辩道:“本王会试的,但不是现在。”

    现在,他得确定南皮县有多少孩童……老实说,建学院、书院容易,但要给一群孩童们上学、授课,那就相当不容易了:且不提孩童们要不要学习、家长们愿不愿意让孩子学习,光是这混乱世道,百姓们多是流离失所,而流民们当中,因要艰难地摸爬打滚求生存,甚少有老弱妇孺——

    唉!不提也罢。

    站起身来,刘辩正要告别石越,忽见天空下起雪来。

    雪?

    这是渤海郡南皮县的第一场雪。

    美丽的雪花飘飘洒洒地落下,落去树梢,落在房顶,落到地面,不知何时开始堆积,终于将世界变成了白茫茫一片。

    整个世界都银装素裹,美得不似凡间。

    曾有无数士族子弟夸奖这景色的美丽与不凡,但对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苦人们来说,雪代表寒冷,会在不经意之间带走体弱多病或者过老过小的人的性命。每一次降雪,都是对生命的收割。

    没有吃会饿死,没有穿会冻死,就算这些都略有剩余,身体不够强壮也很难熬过一整个冬天。

    说不定哪天,人就突然没了呼吸……

    返回自己的寝居,刘辩穿上了厚实的棉衣,只差没把自个儿裹成一团球形……望着窗外的风景,刘辩不喜反忧:尽管南皮县做足了过冬的准备,但他仍是不放心呢?——“来人!备车!”他说。

    他还是想去巡逻一番“木屋区”。

    木屋区没用青砖建房,刘辩实在纠结木屋的质量。

    “殿下,你要出门?!”往日百依百顺的何先,这会子居然不大赞成地说,“此事万万不可!外面下雪了!路滑,实在不宜乱走。”

    刘辩道:“本王只想去一趟“木屋区”……”

    “去那儿做甚么?”何先问。

    “自然是确认那边的情况。”刘辩瞪眼。

    喂!搞清楚地位啊!我才是殿下罢?你怎么质问起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