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175、南皮书院的讨论

175、南皮书院的讨论

    重新地坐在书案前,刘辩不出意外地瞧见:案几的文书似乎又厚了一截儿……再定睛一看,他看见的确有不少新的文书堆放在那儿,想来是曹操等人送来的罢?

    郁闷今晚又得熬夜,刘辩抬头,环顾眼前的六人——袁术、崔琰、国渊、邴原、管宁和孙乾,率先地开口说:

    “诸位先生们,近日在这南皮县过得如何?可还适应否?”

    这纯粹是随口问好罢了。

    六个人却不敢敷衍,又再拱手行礼,齐声道:“多谢殿下关心,在南皮县很好!”

    有多好?

    刘辩张了张嘴,差点问出声来,好在他及时地闭上了嘴。没再拐弯抹角地,刘辩开门见山道:

    “诸位,这次叫你们过来,是想商量南皮书院的事情。我欲在南皮县建立一所大大的书院,不知诸位可有意见否?”

    六个人面面相觑,大约是提前被告知了,以致众人倒不是特别惊奇。

    袁术率先地迈前一步,恭维道:“殿下,你的决定太好了!术无异议!”

    其余五人也像约定好了一般,附和道:“我等无异议!”

    “那好!南皮书院的建造就由袁公路先生负责,如何?”刘辩顺势地问。

    其余五人不吱声,而袁术则支支吾吾,含糊道:“殿下,术虽想早日见到南皮书院建成,但术对这建房一事不甚了解啊?”

    言下之意:袁术只想当书院长,而不是兼职当南皮书院的建筑师。

    眯了眯眼,刘辩道:“此事不难,你可召集南皮县的所有工匠们,尤其是瓦匠和泥匠,或者泥瓦匠都行!对方懂得如何建书院。”

    “啊?”袁术皱了皱眉,脸上划过一丝明显的不乐意,“术对工匠们也不熟悉,又如何召集对方呢?”

    刘辩扶额,没好气道:“袁公路先生,你是想捣乱么?——你不想负责此事,本王大可准许你另找别人代为管理……”

    后面一句话,乃是刘辩的善意提醒:好歹袁术身为“郡掾祭酒”,掌管一郡之学术,怎就不能再兼职管个“学术的载体”——书院的建设者呢?都没区别嘛?……自认袁术能够做得到的刘辩,冷不丁地听见袁术说:

    “那么,就请殿下你把诸葛玄召来罢!刚好诸葛玄此人略懂这方面的知识呢!”

    啊?诸葛玄?

    刘辩茫然地望着袁术,半晌才反应过来:诸葛玄赫然是袁术麾下的吏员!

    而诸葛玄的侄儿们,可不就指诸葛谨、诸葛亮和诸葛均三兄弟么?

    ——诸葛亮哪怕还是稚子,也是刘辩他最为欣赏的第一人才呀!

    刘辩:“……”

    好你个袁术,你可别后悔!

    斜视袁术,刘辩道:“袁公路,你真的不打算自己指导?非要指明诸葛玄吗?”

    袁术道:“对!没错!诸葛玄很好用——术是说,诸葛玄相当有才,术有自信,此事交给诸葛玄,定会成功地建起南皮书院!到时……”

    不自觉地咧了咧嘴,袁术分外憧憬诸葛玄的大显身手。

    刘辩定定地注视袁术良久,再道:“公路县令,你不会后悔?”

    “绝不!”袁术斩钉截铁地回答。

    看得刘辩都不晓得该怎么吐槽袁术好了:袁术这厮,该不会又是懒病犯了罢?不喜欢看到繁琐的书院被建好的过程,却偏偏想占据书院长的位置,可谓“沽名钓誉”也。摆了摆手,刘辩道:

    “来人,去请诸葛玄先生过来。”

    “……喏!”依旧是何先,迅速地接取任务,自觉地告退。

    袁术都来不及抬手阻止——

    刘辩目送何先离开后,又对在场六人说:“建造书院一事,暂时搁置一旁,我们先来讨论讨论上课所要教授的课目……”

    “殿下,诸葛玄就在南皮县,而非修县!”袁术慢吞吞地补充。

    打断了刘辩的发言。

    刘辩嗫嚅了嘴唇,满头黑线道:“何白!”

    “何白在!”

    何白作为护卫队二把手,及时地出现。

    刘辩道:“你去追回何先,告诉何先,诸葛玄先生就在南皮县……”

    说着,刘辩幽幽地瞅向袁术。

    袁术上道地接话说:“就在术的府邸暂住几日。”

    “喏!”何白朝刘辩抱拳,表示明白了。

    “你且去罢。”刘辩说。

    于是,何白去追何先了。

    “——接下来,让我们讨论教学的课目。”刘辩咬牙切齿地说,顺便斜视袁术,仿佛在说:袁术啊袁术,你再闹幺蛾子,信不信本王轰你出去?有关“南皮书院”方方面面的所有事务,你都不准插手,包括任命书院长一事!

    摸了摸鼻子,袁术终于看懂刘辩的眼色,没再折腾刘辩了。

    刘辩总算能与六位先生们愉快地讨论起学生们该学甚么课目了。

    盖因崔琰、国渊和孙乾这三人曾在青州北海的郑玄先生那里求学一段时日,是以这三人对此并不陌生,依次地建议起刘辩,还分析得头头是道——却听崔琰先道:

    “殿下,季珪寻思,南皮书院也该效仿北海书院,当设“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和“方技”这六门课程才对——要办,就要办得最好!读书能够明事理,还能治国治天下,断不能随意地糊弄!”

    国渊和孙乾相互一视,了然一笑,亦道:“殿下,季珪先生说得有理,我等亦赞成开设六门课程,学业为三年到五年,用以选拔人才!”

    刘辩:“……”

    刘辩默默地想:六艺略是指《诗》、《书》、《礼》、《乐》、《春秋》和《周易》,相当于“思想品德”或“道德与法治”!

    诸子略是指各家学说,包括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和纵横家——当然,当前要以儒家学说为主,其余学说为辅!

    诗赋略则指写文章、作诗词歌赋啥的。

    兵书略指军事学,包括指挥作战、带兵打仗?

    数术相当于物理加生物,让学生认识花鸟虫鱼,博物百科,天文地理一类。

    方技则类似于工科,偏向工匠们,甚么厨师、画匠、木匠、石匠、泥水匠、铁匠、染匠、屠宰匠、裁缝、剃头匠、油漆匠或船工等。

    由此可见,汉朝书院教课也甚广啊!

    ——对不起,是我小觑你们了!

    没想到你们顾虑得如此周全!我还以为……

    就听袁术顾虑说:“殿下,纵观南皮县,却没几户士族人家,术认为:招揽学生,应该不局限于南皮县,放眼整个渤海郡,及至其余郡县学子,皆可入学!”

    刘辩:“……”

    ——是了!是了!就是这个!!我想办书院,并不是只招士族子弟,而是包括士族、寒门,乃至目不识丁的农民、商人或工匠们……我想招所有愿意学习的人啊!

    轻微地侧目,刘辩道:“有关招收其余郡县的学子一事,并不是当务之急!本王想把学生的目标放在南皮县百姓们身上……就从南皮县百姓们开始!”

    咦?!

    刘辩这一席话,顿令在场六人鸦雀无声。

    半晌,袁术才回过味来,瞠目道:“殿下,你是想给南皮县所有愚民们……?”

    “是南皮县的所有百姓们!”刘辩不悦地纠正。

    袁术打个激灵,生涩地改口道:“那也不好!以南皮县百姓们的水平,别说甚么三年、五年学业有成了,怕是十年、二十年也未必可知!殿下难道觉得,六门课目对方皆能学完、学好吗?”

    ——真要能学完、学好,那就好了!那岂不是人才遍地走,我还会烦恼甚么人才被世家垄断吗?世家才是甚么真正的话语权代表么?

    刘辩无声地吐槽,却不敢把这话说出口来。

    真要说出的话……五个先生们持何态度他是不敢肯定,但他却能肯定袁术绝对持反对的看法!万一袁术再大嘴巴,传信回老家,那他可就惨了,其名声指不定会被骂成甚么样子呢?抿了抿嘴,刘辩淡定道:

    “所以说,本王打算开办两种书院,一种是“速成班”,另一种是“五年制”,你们意下如何?”

    啊?!

    六人再次相互一视,皆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一丝新奇。

    仍是袁术,虚心地求教道:“殿下,何谓速成班,何谓五年制?”

    “字面上的意思。”刘辩风轻云淡地解释,“前者本王打算用三个月时间,培养出人才,要求识字的世家子弟上学即可;后者就分配给普普通通的不识字百姓们罢!从零开始,能学一点是一点,学不好也没关系,本王只想让大家识字而已,省得做个睁眼瞎!”

    刘辩尽量把“五年制”说成敷衍潦草,仿佛真只想看一看众多百姓们,尤其是来自南皮县的,个个都稍微识字的情景……这大约是为了排面罢?

    六人忍不住又暗地交换目光。

    “殿下,这……”袁术紧皱眉头,表情有一万分不乐意。

    袁术似乎敏感地察觉到了甚么,但却说不上原因。

    刘辩扫视在场六人,还摇头道:“倘若真要开办书院,只凭你们六人,人手不够啊?你们可有法子再替本王招几十个老师吗?”

    多少?

    几、几十个?

    六人不敢相信地睁大双眼,疑似听错了:应该是几个,而不是几十个罢?

    吞了吞口水,袁术道:“殿下,短期找不出几十个老师呀?十几个老师倒是可以……”

    “哦?”这次,轮到刘辩挑了挑眉,以示稀罕,“十几个老师们从何处而来呀?”

    袁术转了转眼珠子,笑眯眯道:“殿下,你不是任命了十几个吏员们吗?大不了……大不了让众吏员们也兼职老师?各施所长,方才学有所成?”

    ——袁术被灵光一闪的机智得意坏了:倘若此事办成,袁术可就变为袁绍、曹操等人的书院长了……真乃袁绍、曹操等人的顶头上司呀?

    刘辩歪了歪头,轻拍脑门,作恍然状儿,惊道:“公路太机智了!我怎就没想到?——只是,既要担任老师,也不能随随便便罢?

    不如这样可好?——大家再在“速成班”学习三个月,考个“毕业证文书”,你们说可好?这更有“含金量”嘛?”

    众人:“……”

    不、不愧是殿下,说起话来一套一套儿……毕业证文书?含金量?

    亏殿下想得出来!

    众人默不作声,似在思考,唯独袁术,则变了脸色。

    “殿下!”袁术思量真去甚么速成班,八成没法毕业,遂胡搅蛮缠说,“真考甚么“毕业证文书”,难道不该由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来颁发吗?有了天下第一学问的人作担保,其毕业后的新任老师们才有资历啊?能作榜样,激励后辈,且有资格撰写甚么考题、审核啥的?”

    刘辩定定地看着袁术,却觉这的确是一记妙招儿。

    但是!但是,不必袁术提醒,刘辩都能感觉这一过程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真心不是刘辩有钱,才能办到啊?

    这其中,需要涉及当今学问最高的人才——郑玄!

    问题来了:该怎么做,才能得到郑玄的同意呢?

    “袁先生。”崔琰斜视袁术,似笑非笑,“你的主意虽好,但你能说服郑玄先生吗?”

    尽管没人说出郑玄的大名,但观天下读书人,谁人不识郑玄焉?

    袁术转了转眼子,竟能答得上话来,回道:“术没法说服郑玄先生,不过殿下可以一试。”

    “如何试法?”刘辩挑眉,追问。

    袁术道:“这还不简单?殿下不是渤海王,兼领渤海太守吗?写一封情真意切的文书,请求郑玄先生,不就成了?只要郑玄先生对外宣布,殿下便是郑玄先生本人的关门弟子……”

    刘辩道:“袁公路先生,你不是汝南袁氏子弟么?袁氏四世三公,而你作为袁次子,难不成就没法说服郑玄先生了?”

    闻言,袁术闭嘴。

    刘辩瞪眼。

    袁术一脸无辜。

    揉了揉额,刘辩刚要张口,忽听何先在外禀道:

    “殿下!县丞诸葛玄先生来了,就在外面等候,你是否召见这人?”

    何先的插话,成功地打破屋内的尴尬。

    干笑两声,刘辩道:“快将人请进来。”

    少时,诸葛玄恭敬地走来,还对刘辩行礼,认真道:

    “县丞诸葛玄见过殿下。”

    “不敢当,不敢当!”刘辩说,“先生快起!”

    尔后,诸葛玄直起腰来。

    刘辩轻咳一声,直话直说道:“诸葛玄先生,本王欲在南皮县造出一座书院,可惜本王不懂这些,幸听修县令推荐,这才想问先生能帮忙否?”

    “嗯?”诸葛玄一呆,“能!当然能!”

    “太好了!”刘辩抚掌,又补充了一句,“本王想在最近便动峻,可否?”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