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191、识荀彧书籍送到

191、识荀彧书籍送到

    袁术恼怒交加,怒上加怒,怒道:“你——

    哼!

    我,袁公路,要报名书院!张飞张益德,你敢不敢报名书院?”

    袁术生气地瞪着张飞。

    张飞翻个白眼,无所谓道:“敢!有何不敢!你以为俺会怕吗!”

    袁术磨牙,竟能心平气和道:“好!很好!我倒要看一看,你究竟会不会报!”

    “报就报!报就报!”张飞把眼一瞪,言之凿凿,“俺虽是武夫,不喜读书,但又不是读不了书!俺要是像练武那样,狠下一番苦功,到时你还不如俺呢!”

    听罢,刘辩默默地想像了一下文武双全的张飞会是甚么模样。

    “你!”袁术很明显气糊涂了,口不择言,“张益德,你可别只说不报!我会好好地盯着!你若真的超越我,我……我就把“南皮书院”的书院长位子让出去!”

    “让出去?让给谁?”张飞追问。

    袁术气结,吼道:“让给你!”

    “一言为定!”张飞想也不想地应战,“俺若赢了,俺是“南皮书院”的书院长;你若赢了,俺……俺当着南皮县百姓们向你道歉,从此再也不反驳你!如何?”

    刘辩吐槽:张飞啊张飞,我还以为你会说“从此再也不敌视你”呢?

    这奖励也太敷衍了!凭甚么你赢了,你就是“南皮书院”的书院长,而袁术赢了,就只得你那一句轻飘飘的道歉?

    但是,刘辩没有吱声。

    袁术拍案道:“一言为定,驷马难追!”

    张飞和袁术相视瞪视,眼里不约而同地迸出一丝激烈的火花。

    太好了!

    刘辩心累,心道:倒挺给我面子,没有当场互撕……不错不错,这场“渤海郡年评定”没被你们破坏——清了清喉咙,刘辩道:

    “言归正传!瞧你们愿意报名“南皮书院”当学生,本王固然高兴……不过,本王也有两件事情忘了说去。”

    张飞和袁术,包括其余吏员们,皆朝刘辩拱了拱手,作洗耳恭听状儿。

    刘辩便道:“其一,“南皮书院”虽已建成,暂无书籍,名气也不大,故此本王想出一计折中的法子,你们看如何?——要么袁公路作为名士,担任“南皮书院”的书院长;要么请大师名儒担任!本王推荐北海的郑玄先生……”

    话音未落,崔琰、国渊、邴原、管宁和孙乾,乃至诸葛玄,甚至师袁宜,皆都倒吸一口凉气,更别提曹操、袁绍和袁术本人了……其余偏向武将者,或许对“郑玄”的名气不甚熟悉,但观在场文吏们的反应,也略微猜出一、二。

    唔~怎么说好呢?——尽管袁术本身的才能有限,无奈家世显赫,且是袁氏嫡次子,妥妥儿一枚名士,且在士族圈内……名气不小。

    然而,袁术为名士,若去报名“南皮书院”学习,却学不出结果,那么……不仅“南皮书院”的名誉会大跌,连袁术也会被笑话罢?

    因此,即便袁术是“南皮书院”的书院长第一人选,却也不能只有这一选项。

    基于“鸡蛋不能放在同一篮子”原理,“南皮书院”的书院长也该有一、两个备选才对!

    如此,郑玄先生作为天下第一学者,就挺合适担任“南皮书院”的名誉性书院长一职……同时,这也是借郑玄先生的名气,打响“南皮书院”的名气。

    可惜,以上这段分析,可不能乱说。

    是以,现场鸦雀无声,谁也没有说话。

    刘辩接着道:“前者倒也方便,只需袁公路先生能从“南皮书院”顺利毕业;后者么?——若请郑玄先生担任“南皮书院”书院长,哪怕是名誉性书院长,本王也必须亲自前往北海书院,去拜见郑玄先生……”

    刘辩实在不敢用一份文书,或者一封信件,敷衍了事地告知郑玄先生,且是单方面不接受郑玄先生的推辞,也不怕自身的名声受损……话又说回来,真要请郑玄先生,是不是又绕回了原点?

    貌似他曾经也有类似的想法,但却没有付出行动,最终不了了之。

    如今却……无语。

    啧!

    “殿下,你要去北海书院,拜郑玄先生为师吗?”崔琰问。

    刘辩想了一想,老实道:“虽觉麻烦,却是必要呢?——没错!只要渤海郡暂时太平,本王倒能抽出半个月空闲,去一趟北海书院……”

    崔琰瞪大双眼,吃惊道:“半个月?”

    “是啊?”刘辩茫然地反问:有甚么不对吗?

    “只才半个月,殿下你能学到甚么?”崔琰不赞同地看着刘辩。

    刘辩开始掰着手指说:“首先,本王需向郑玄先生拜师,成为其弟子;其次,本王认识郑玄先生后,就能更加方便地邀请郑玄先生担任名誉书院长啊?再来,是北海书院的书籍很多,是罢?正好趁此机会,把北海书院的孤本绝作全都抄录一遍,带回南皮县,供在南皮书院……”

    “殿下!”崔琰哭笑不得地提醒,“只半个月,就想抄完北海书院的孤本绝作……你是在瞧不起北海书院的书籍数量太少,不够你抄吗?”

    “那……?”刘辩小心翼翼地看向崔琰。

    崔琰低声道:“殿下,想把北海书院的书籍全都抄录一份,没有三年,不可能完成!”

    三、三年?!

    刘辩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即表示理解:郑玄先生代表的是当今汉室学者的天花板,而北海书院因有郑玄先生,也成了众多书院之表率……既为天下第一,又怎会没有门面,区区抄书三年,他还嫌少呢?——好歹抄个十年、八年啊?

    刘辩:“……”

    面瘫了一张脸,刘辩道:“那敢情好!本王再带几个好苗子,命那几个小苗子顺带住在北海书院三年,还怕抄不完书?”

    众人:“……”

    崔琰擦了一擦额头不存在的冷汗,干巴巴地道:“殿下,你拿主意就好,你拿主意就好。”……内心深处,崔琰略微地羡慕殿下提及的小苗子。

    刘辩又与众吏员们商议片刻,敲定三月份后,殿下会带着几个优秀学生们前往北海学习半个月,最好能拜郑玄先生为老师,再请郑玄先生担任南皮书院的名誉性院长,再命人抄录北海书院的书籍……

    这场“开会”,足足持续一整天,待到傍晚才结束。

    傍晚时分,刘辩与众人又把其余县城的情况又讨论一遍,建议稳定和维持原状,直至刘辩宣布道:

    “诸位,今年的“渤海郡年评定”结束了!散会罢!”

    于是,众吏员们起身,朝刘辩鞠个躬儿,再依次地离场——

    “你们以前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开会”?”刘辩多嘴地问。

    众吏员们则怔了一怔,齐声道:“未曾。”

    刘辩微微一笑,笑道:“散了罢。”

    然后,偌大的南皮县府迅速地清静下来。

    刘辩也在众护卫们的陪伴下,返回府邸。

    一夜之后,整个南皮县莫名多出这样的流言:“你听说了吗?咱们殿下,堂堂渤海王,兼领渤海太守的殿下,竟要报名“南皮书院”,说是努力学习,争取毕业!毕竟拿到“毕业文书”后,会有奖励!”“奖励?奖啥?”“还能有啥?——各种赏赐呗!”

    “赏赐?——啥赏赐?赏赐女人?”“这怎么可能?别想了,顶多赏钱!”

    “赏钱么?那也挺好……”“喂!你傻了吗?是要先毕业,才有赏钱拿!”

    “那敢情好!这报名书院还是免费的,上课也是!好划算啊!要不试一试?”

    “对对对!殿下都上学了,俺们咋就不能学了?——报名后,就能见到殿下啦!你们不好奇吗?不兴奋吗?那可是殿下啊!”

    “是了,是了!殿下!平日能见几回?——上次见到殿下,是俺参加冬季长跑比赛的时候!殿下不常出门,错过这次,还不晓得何时有下次!”

    “就是,就是!你想啊!你和殿下同是学生,是同窗,哪天你考试了,成绩远超殿下……啧啧。”

    “喂!阿土!你又在说梦话了……”

    吧啦吧啦地,南皮县百姓们在不同的角落里愉快地讨论起关于“殿下报名南皮书院,欲去南皮书院上课”的消息……原本,大家对学习念书之类持无谓的态度,但因殿下报名南皮书院了,顿觉新鲜有趣,也忍不住去效仿,丝毫不理会自身是否能做得到、学得到。

    总之,几天之内,报名“南皮书院”念书的南皮县百姓们数量逐渐呈几何式增长,不限男女老幼,南皮县百姓们对于报名书院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高涨!

    刘辩的计策可谓奏效了。

    而在袁术等人喜不胜喜的喜悦中,有一支颇具规模的队伍缓缓地来到南皮县……渤海王府邸的门前。

    渤海王府邸。

    “殿下,殿下。”

    这天,刘辩趁着休浴期快要结束时,决定玩一回射覆,并且玩得十分尽兴。

    无奈何先太煞风景,非要打扰刘辩的愉快心情。

    哪知,何先说:“殿下,有一位名叫荀彧的先生前来拜见……这是拜帖和荀攸先生的推荐信。”

    刘辩:“……”

    谁?

    荀彧……来了?

    还带着荀攸的推荐信?

    刘辩眨了眨眼,半晌才回过神来,喊道:“何不早报!赶紧通传荀彧先生……不不不!还是本王亲自去接见罢!”

    刘辩一边看拜帖和荀攸的推荐信,一边带着护卫们前往府邸门口,去迎接荀彧。

    在面见荀彧之前,刘辩看完了荀攸的推荐信。

    荀攸只说家族里有一稍微合适的人选,赫然是荀彧,但愿能帮得上殿下你的忙儿。

    刘辩边将推荐信连同拜帖全都收好,边是咧嘴一笑,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太好了!没想到荀攸很上道啊?——真把荀彧推荐来了!

    惜叹,荀谌怎地没来?……叹了叹气,刘辩觉得自己太贪心了。

    事实上,有荀彧和荀攸就足够了,荀谌么?……锦上添花而已,没来也没关系。

    站在门前,刘辩深呼一口气,并在何先打开府门的时候,缓慢地走上前来。

    刘辩一眼就望见眼前的年青男子应是荀彧无疑了。

    二十五、六年的年纪,正值年轻俊气,长相与荀攸约有两分相似?——刘辩仔细地打量荀彧,发现荀彧与荀彧不是很像……额~算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荀彧风尘仆仆,却掩不住自身散发的一股文人气质,目光炯炯,体形修长,五官堪称完美,实乃绝世公子,再不提荀彧衣身染香,相当好闻……且慢!

    他狐疑地瞅着年青男子瞅了半天:貌似荀彧不是赶路么?赶路也不忘记熏香?

    不管了!

    说正事要紧!

    他朝荀彧轻轻地鞠个躬儿,朗声道:“敢问先生便是荀彧,荀文若吗?”

    荀彧也不询问刘辩是如何知晓自个儿。面不改色地,荀彧也从容回个礼儿,回道:“正是!在下荀彧,字文若,见过殿下!”

    “先生免礼。”刘辩娴熟地作虚扶状儿,把手一摊,邀请荀彧,“荀先生,请进府说话?”

    “敢不从命。”荀彧拱了拱手,也指向身后的马车和众护卫们,“只是殿下,这一群护卫们怎么安排?”

    “府内客居很多,足够能容纳大家一起住下。”刘辩豪迈地挥手。

    荀彧仍旧原地不动,二度拱手说:“马车呢?”

    马车?

    刘辩下意识道:“也让你的护卫们一并进去,如何?”

    荀彧道:“殿下,且慢。你不问一问马车里有甚么吗?”

    刘辩便顺势道:“有甚么?”

    “书籍。”荀彧说,“大量的书籍!荀公达不负殿下之期望,备好了一百份《石经》,还请殿下过目。”

    过目?现在吗?

    一百份?——大舅舅何进够拼啊!

    想到这里,刘辩感动极了,快步地走到马车前。

    便见荀彧也返回,从马车里取出一本书籍,交到刘辩的手里。

    刘辩好奇地翻看,泪洒心田:太可怕了!全是不加符号的文言文……

    荀彧亲自取来好几本不同的书籍,再给刘辩看去。

    刘辩看了,既高兴南皮书院总算有书了,又郁闷……郁闷这书为甚么全是文言文,理解起来甚是吃力。

    刘辩都能想像得到:未来的学生们读书会如何费力。

    “何白!”刘辩冷不丁地命令,“你速去通知修县令,并让修县丞诸葛玄带人也来一趟,把这书籍整理好,先放在……放在客厅处,本王稍晚再来查看。”

    “喏!”何白也不废话,当即调头就跑,跑去通知人去了。

    刘辩则两眼弯弯,招呼荀彧,说道:“荀先生,这下放心了?——咱们先进府,进府后再说。”

    荀彧终于没再多话了。

    刘辩如愿带荀彧来至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