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关于大明星老婆是多重人格这件事 » 第一百五十一章 所谓因地制宜

第一百五十一章 所谓因地制宜

    而此时三人聊着聊着是伦及以后有机会拍的春节档了,陈安隅觉得也还是以喜剧为主。

    当时,此时陈安隅和田根基他们聊的也是天马行空,越聊越开,竟是开始聊起更远的未来要拍的电影了。

    那么若是陈安隅来拍,他觉得上一世某部春节档电影他就很喜欢。

    那便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这部电影最大特色是把一部笑点不断的舞台剧,直接搬到了大银幕上,甚至都懒得去做那些“电影化”的细节改进。这和他们此前的所有影片,都大不相同。

    此前的《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等成功之作且不必说,就算是被诟病“太舞台剧化”的《李茶的姑妈》,以及《温暖的抱抱》《李茂扮太子》这些被多少人狂打差评的烂片,至少都做了基本的“电影化改动”,或者说:起码像是一部正常电影。

    然而,这些在这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都完全不存在了,基本都是在舞台上就能搭建的室内场景,唯一的外景码头,还是敷衍之极的绿幕。

    打手们,按剧情设定,拿的应该是真枪?但实际剧情中,就是一把把打不死人的玩具枪……

    甚至连唯一一把冲锋枪,也能被“以为自己是在拍戏”的男主角“魏成功”,当真了用成了道具枪,对着对面黑帮猛烈开火,一个人都没掉根毫毛……

    整部部影片的投资成本,同样肉眼可见地压缩到了最低:在影视城的摄影大棚就能拍完,不用任何外景,没有任何特效,各种戏中戏设定,道具可以直接用现成的,主要演员是开心麻花自己人,连群演最多就十几个,

    影片的“大男主”魏翔,默默无闻多年,2018年凭《西虹市首富》的配角,靠着“三口一头猪”“主教练已经开始热身了”梗出圈,39岁以后才有了点名气。

    2020年《神笔马亮》演上了单元电影的三番男二号,2022年初《李茂扮太子》是四番男三号。此前在开心麻花的位置,肯定不如已有男一号主演,数亿票房成绩的艾伦/常远/黄才伦。

    如果排除最大牌的女主角马丽,这其实就是一部总成本可以压缩到不足千万的网络大电影的配置。何况即使是马丽,此前也已拍过一部口碑还行的网络大电影《发财日记》了。

    如果和《李茂扮太子》比,同样是“含腾量”为零,马丽作为镶边女主,名义上挂“一番领衔主演”,实际作为辅助,同样是男演员一人担纲大男主,挑起几乎全部重头戏,这部《杀手》的配置最多也只能算半斤八两。——所以,从制作方到广大影迷,最初对两部电影的期待值,同样也应是差不多的。

    当然,正如影片的男主“魏成功”一样,《杀手》固然是意外占据了这种“春节档期优先刚需”的天时地利,能牢牢把握住机会,迅速转换成巨大的票房成绩,让相当多的观众认可,自然是有其突出优点的。

    魏翔这个“大男主”确实达到了100%的角色完成度,令人信服地直接撑起了整部电影的主体质感。

    马丽终于在“沈马组合”外也不摆烂了,顺利完成了女主角“米兰”的塑造。黄才伦的“导演米勒”、陈明昊的黑老大“哈维”,周大勇的黑老二“吉米”,每个重要角色都非常不错。

    然后,作为一部喜剧片,《杀手》没有屎尿屁,不走下三路,不打擦边球,没有任何的“老人不适/少儿不宜”的笑梗,在编写剧情和笑点时,就努力将让不分年龄段的观众,集体捧腹一乐的观影需求,做到了极致,算是难得可贵了。

    当然,恐怕就连第一天就收回成本,赚得盆满钵盈,之后更是躺着数钱的出品方,都会怀疑自己:早知道观众如果容易满足,就这都能拿到二三十亿的票房,

    那么还何必吃力不讨好地,去努力把从前的招牌舞台剧,一个个电影化?更不用说花了巨额成本,去豪赌特效喜剧大片《超能一家人》,和科幻喜剧大片《独行月球》的成败了……

    对比日本原作和开心麻花这次的翻拍,陈安隅发现了挺有意思的事情。

    原作《魔幻时刻》更注重讲一个好故事,也由此在故事的编排上下功夫更多。至于喜剧包袱虽然也是重点,但并没有那么刻意。

    而且再加上日本文化的那种喜剧方式比较克制,明明在搞笑却不动声色,所以整体氛围还是在一本正经的讲故事为主。

    而开心麻花做了很大的改编,整部电影轻故事而重人物,所有的重头戏全放在主角魏成功的个人经历以及搞笑表演上了。

    至于故事,被极度的弱化,能删则删,能改则改。

    原作虽然也是架空,但好歹是一个镇,还有警察有民生。翻拍里却毫无故事背景,时间地点不详,人物装扮浮夸。原作里关于出轨、爱情、会计的戏,也全都被删改,加入一个反派吉米哥。

    故事背景和叙述,简略到不能再简,把宝全押在人物魅力上,这是大胆的冒险和尝试,也是开心麻花的无奈之举。

    毕竟开心麻花最擅长的,就是人物的喜剧表演,以及舞台剧的风格。无论你喜不喜欢,反正要别的也没有了。

    这也是主角魏翔“第一次饰演男主角,在这么一部极其看重人物魅力以及喜剧表演功底的作品里,魏翔把魏成功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完美,可以说无可指摘。

    因此,如果单看人物,这是一部成功的喜剧。

    可惜,电影并不是舞台剧,喜剧也不是只要表演和段子就行,那是小品,是二人转,却不是通俗意义上所讲的电影。

    因为故事背景和叙事被严重弱化,所以肯定有观众会抱怨,会无法入戏,会觉得假,胡闹又没前因后果,又没时间地点,不中不西,不古代不现代,光给一个人物关系,找一个疯疯癫癫的演员来演杀手,假戏真做,你已经开始逗乐,我却还没入戏,那就只剩尴尬了。

    以上,是陈安隅替那些觉得这部电影尴尬的观众,分析的原因。

    他自己看这个电影,是笑得前仰后合的,而且陈安隅记得他上一世看的那场的观众,基本都是从头笑到尾。

    但离场的时候,也有一句瞎胡闹传入他的耳朵里。陈安隅看了一下,这个人没有笑。

    人类就是这样,再好笑的东西,也并不能逗笑所有人。

    大部分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挺搞笑的,比如陈安隅就笑得挺开心。

    但肯定也有观众不入戏,看不进去,比如那些对故事背景有要求的观众。

    而当时陈安隅看完之后马上又把日本原《魔幻时刻》找来看一遍,仔细分析。

    《这个杀手》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在一个架空的小镇子上,黑老大绑架了一个女演员和她的弟弟导演,威胁女演员嫁给自己否则就得死。(而原作是情人出轨小弟)

    女演员情急之下,说认识传说中的杀手卡尔。黑老大被卡尔刺杀过,所以一听卡尔的名字,就让女演员尽快把卡尔找来。

    正好剧组里有一个疯疯傻傻的龙套演员,姐弟两个就骗他说拍戏,演杀手,男主角。

    于是假杀手对碰真的,各种滑稽错位的戏码就这么上演了。《这个杀手》的喜剧包袱,全都集中在假戏真做的错位感上。

    假,是这部电影的关键词。这部电影有三层假。

    第一,架空的故事背景,影视基地一般的地点,以及浮夸的人物装扮。

    前面说了,这是开心麻花刻意为之,弱化叙事,加强自己拿手的舞台喜剧风格。

    这种假,对某一部分观众来说,导致了无法入戏,感觉太浮夸太廉价。

    但也有一部观众觉得,反而很契合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就是一个略有夸张的,戏疯子的胡闹的故事。反正都是胡闹了,架空也好浮夸也好,整体调性很搭。

    争议的关键点,还是在于有没有入戏。

    第二层假,在于错位感带来的滑稽表演。

    黑的见杀手,本来极其严肃危险,一言不合就要动刀动枪杀人灭口。

    但是魏成功这个演员,却真的以为自己在片场拍戏,大家都在演戏,而自己是主角。因此自信而松弛,松弛同时又做作的演了一个浮夸的杀手。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化解严肃性和危险性,像个小丑和傻子一般。这种举动反而把黑帮的人整不会了,这啥玩意儿啊?

    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自然觉得这非常可笑。

    你们有没有刷到过那种萌宠短视频,哈士奇和老虎。

    养在一起,哈士奇按着老虎作威作福;一只肥猫突然一个旋转跳跃,把黑熊吓得一窜爬到树上;熊猫宝宝突然一蹦跶,把大熊猫吓得一哆嗦。。。

    老虎,黑熊,大熊猫本是猛兽,却被又萌又傻的猫猫狗狗欺负的一激灵,这画面感既消解了危险性,又很蠢萌。

    演员杀手诈唬杀人不眨眼的黑帮,便是如此的错位喜剧。

    第一个小高潮,是魏成功说自己会弹指神通,要用一个脑瓜崩把大哥给弹死。大哥嘴上说不信,心里却嘀咕,对方可是传奇杀手,艺高人胆大,万一是真的呢?

    一边在胡闹,另一边还真被唬住了,错位感荒谬感拉到极致,这也是我笑声最大的一个桥段。

    附带说明,这个桥段是开心麻花自己加的,原作没有。不过取而代之,原作里是结局的时候,杀手利用电影道具表演了一次用手当枪的本事,吓退了真正的传奇杀手。

    后面交易的时候,拿出假枪的动作,也是开心麻花自己加的,原作也没有。

    由此也再一次可见,开心麻花的重点,还是这种特殊情景下的喜剧表演,而不善于叙事。

    第三层假,在于假戏真做。

    当魏成功真的被利用,开枪杀了人,并被告知他被骗了之后,人物的心都碎了。

    这个时候,反派吉米哥依旧在笑,他的笑点其实和观众刚才一样,是在笑魏成功像个傻子一样,真把自己在当拍电影了,但比观众多了一丝嘲讽的意味,这种赤裸裸的嘲笑,和心碎的魏成功对比起来,形成极大的张力。

    此时魏成功的反应,从一开始的震惊失望和愤怒,转变成了满嘴堆笑,自我作践,曲意奉承陪笑。居然有一点《喜剧之王》的意味。

    这也为电影最终的结局假戏真做,做了铺垫。

    这一段,虽然电影里的人物在笑,但观众却都沉默了,因为大家都在心疼主角这个傻子,共情了。主角被嘲笑,赔笑脸,就好像自己也在赔笑脸一样。

    所以尽管吉米哥:我弹死你哦。

    魏成功:我躲开了

    及这表演依然滑稽,但大家都没有笑。因为大家都看进去了。

    总体来说,《这个杀手》是一次成功的翻拍,不仅做了成功的本土化改编,而且把侧重点放在了人物魅力上。主角魏翔也成功的挑起大梁,把表面疯傻滑稽,实际上极其热爱演戏的这么一个角色,诠释得近乎完美。

    大部分观众都觉得这部电影是好笑的,但开心麻花的改编可以说是扬长避短,也可以说是一次冒险。

    虽然加强了人物魅力和喜剧部分,但却放弃了故事背景和真实性,使得整体气质变得虚浮,没有说服力,只能当娱乐、甚至是小品来看。

    这么做的后果,自然引起另一部分观众的不满意,不入戏。也因此,电影的评分不尽人意。

    然而开心麻花一直都没有野心,他们的电影质量起起伏伏,又始终如一,就是把舞台喜剧表演搬上电影院,能让一部分观众笑起来,就算成功了。

    所以如此看来,喜剧电影的评分似乎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好不好笑。尤其是春节档这个档期,过年了大家都想看点轻松愉快的,小品放在平时你说它不够电影高级,但在春节,这就是正菜。

    真实,有时候是相对而言的,电影,也是要分时宜和对手的。

    所以陈安隅觉得,电影也是因地制宜的艺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