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汴梁记 » 第三章 灭佛诏书

第三章 灭佛诏书

    官差押着一众僧人前行,不久就走到山下。从大觉寺出发已是正午,连续走了两个时辰之后,大觉寺众人早已喘息不止。吴忆看着智印老和尚年逾七十,腿脚一点也不利索,出发之时便叫了明心一起去搀扶,随着众人一起前行。

    大觉寺山下二十里处是一处集市,唤作五池口,大觉寺里采办物品也经常到此。

    五池口街道上两匹马飞奔而过,马上两人不断抖动缰绳,急速前行。

    “吁……!”

    一人勒马,举手示意停下,另一人看到立刻拽紧缰绳。

    “刘兄,今日便在这五池口歇了吧,给马喂些草料。”一人说道,

    另一人答道:“好,找家客栈歇息一晚,明日继续赶路!”

    ……

    五池口是大觉寺到汉水河堤必经之路,官差押着众人正好行至此处,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通通闪开,勿要挡道!”王三骑马先行,驱赶队伍前方挡路之人,刚才在马上的两人也退到路旁。

    路两侧站满围观的人,好奇的看向这只奇怪的队伍,议论纷纷。周天子灭佛诏书已经传檄天下,大周各个州县之民均已知晓。如今街上的情况着实新鲜,于是围观之人越来越多。

    吴忆、明心走在队伍中间,四周各有官差随行,和尚们稍稍走慢些就会被官差们拿着路上捡来的枝条一阵抽打。

    吴忆四下寻望,看到前方路旁两匹骏马特别吸睛,顿感好奇。马上两个人正驻马等待押解队伍通过。两人虽是男人装束,但其中偏又生的好似女人,眉如远黛,皓目明眸,一袭青衫。吴忆心说,这家伙长得太秀气了吧,偏又是个男的,不由多看了几眼。

    骏马上的秀气男子这时候也看向了吴忆,吴忆在一众僧人群里也是独树一帜,头发由于太短也不像寻常男子收束盘起,也不像和尚一样剃度,身上穿的是褚衣而不是僧袍。

    吴忆与秀气男子目光这对碰在一起,随即各自移开。正这时,明心拽了拽吴忆衣衫,吴忆这才收了神继续朝前走去。

    “真是奇怪,刘兄,你看那个不是和尚怎么也被抓起来了。”青衫男子向马上另外一人说道。

    被唤做刘兄的男人一脸无语,转头对青衫男子轻声说道:“额,来之前,我父亲本不让殿下跟随,殿下偏偏不听。咱们还是别节外生枝,等这些周兵离开之后去投客栈吧。”

    青衫男子有些生气:“刘崇谏!我知道轻重缓急,勿需你教!”

    说完勒转马头,不再搭话。

    出了五池口便又是山路了,山路有些崎岖不平,甚是难走。

    王三依旧骑马走在前首,大声说道:“都怪你们这些和尚走的忒慢!半天才走了这么点路,天已黑了,就在此地休息,半个时辰后继续赶路!”

    王三说完便翻身下马,唤来几个手下吩咐一番。

    几个手下听完吩咐,立刻安排大觉寺众人停下休息,四五十官差将十多个大觉寺僧人围在中间,轮流放哨休憩。见和尚们累的在地上休息,并没有逃跑意思,便自顾自啃起了干粮,众僧只得捶着腿眼巴巴看着官军吃干粮,腹中空空。

    吴忆此刻也是很是疲惫,拉着明心挪到智印身边。老和尚此刻正拄着明心临时找来木棍,一身狼狈模样。

    几个官差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从他们口中大觉寺众人才知仍需要走三十余里,才能到汉水河堤工地,这路上全是偏僻山路。还有那个叫王三的官差头子,原来是个副都头,平时被大伙叫做王副都头,他的上司是一个姓罗的都头。之所以那么着急赶路,是因为罗都头早已等在汉水河工地,下了严令,明天是将大觉寺众僧押解到达的最后期限,否则全体受罚。

    明心见如此情况,忙关心问道:“住持大师,待会我背您走吧。”

    智印倚着大树,双眼微闭:“不必如此!”

    吴忆心说都到这步田地了老和尚还嘴硬,随即想想老和尚在大觉寺待了一辈子,如今也是风烛残年,不想又遇到此等祸事,不由得感慨起来。

    吴忆、明心、智印三人挤在同一棵树下,抓紧时间休息。

    吴忆突然想起智行,这老和尚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今天大觉寺众僧集合时就未曾见到。难道他连自己徒弟明心也不在乎了么,这甩手掌柜当得也太潇洒了,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明心说智行之前就时不时很多天见不着,早习惯了,他那个师傅与寺里人基本没啥往来,住的还是寺中最偏僻的房间。明心想了想说幸亏是这样,不然师傅得跟着咱们一起受苦。

    吴忆这才想起来老和尚的梧桐琴还放在自己房间的床上,今日砍柴未带在身上,想想有些无奈,要是再见到老和尚,他会不会责怪自己丢了梧桐琴。

    半个时辰后,官军点起火把驱赶众人继续上路,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残月高挂空中。

    众僧长时间滴米未进,体力早已到了极限,山路也愈走愈发崎岖陡峭。智印步履蹒跚,只能在明心和吴忆的帮助下艰难前行,智印怕连累二人,死活不愿别人背他。

    众人继续前行,只见道路愈来愈窄,石阶高低不平,偏又绵延向下,两边皆是峭壁,官差也只好牵马通过。

    “尔等速速通过,不得耽搁!”王三抽刀出鞘,立在路旁,吼向众人。

    王三看到智印颤颤巍巍走的很慢,不由得大怒,抬脚踹向智印,吴忆离得最近看得真切,赶忙挡在智印身前。

    只听得“啪”一声,吴忆只觉后背重重被撞了一下,身形有些不稳,差点摔倒,背上火辣辣的疼。

    王副都头见有人阻拦,顿时恼羞成怒,满脸狰狞咬紧牙关一脚又踹向吴忆,用上了十足的劲道。

    本来小道石阶就陡峭,这一脚力度又大,直接将吴忆、智印一起踹翻在小道之上。二人顺着小道翻滚,坠向坡下。吴忆瞬间就感觉天旋地转,身体不受控制的磕在石阶上,翻滚了好远才停下。吴忆想用手支撑着身体坐起来,发现一点力气都用不上,周身上下一阵火辣感觉袭来,头疼欲裂,随即嗓子一热,吐出一口鲜血。

    “哈哈,让你小子逞英雄!”远处传来王三阴鸷的笑声。

    “忆哥哥,你没事吧……”吴忆耳中传来明心急切的声音。

    吴忆缓了半天,挣扎着坐起来,只见智印此刻趴在石阶上一动不动,脑袋下面鲜血浸了一地。

    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间发生,吴忆根本来不及反应,心想这王三真不是个东西。

    明心这时也跑到了吴忆和智印身边,随即坐在地上扶起智印:“住持、住持,你快醒醒!”

    努力了许久,明心见唤不醒智印,手指王三怒斥道:“王三,智印大师要是有半点差池,我定饶不了你!”

    “哈哈哈!”王三一阵狂笑。“毛都没长齐就开始教训起老子了!”

    正在这时,众人只见一个人正站在路一侧峭壁之上,纵身一跃跳了下来,猿臂轻舒,吴忆只觉一阵劲风袭来,那人就稳稳落在吴忆身边石阶上。

    “师傅!”明心欣喜道。

    吴忆怔了一下,仔细看了看这才发现是智行,随即说道:“大师!”

    智行点点头,背上一个浅色布袋在黑夜中十分显眼。

    “咦,你是何人?”王三看向智行,这不知哪里来的家伙竟然能从数丈高的峭壁上面跃下来,并且毫发无伤,颇感意外。

    智行也不回答,自顾自走到智印身边,智印仍然一动不动不见半点反应。智行双指按压智印脉搏,少倾,又用手探了探智印鼻息,做完这些转头看向吴忆,摇了摇头。

    “师兄已经圆寂了,阿弥陀佛!”智行声音清凄。

    “智印大师圆寂了?”吴忆也是十分震惊。

    智行取下浅色布袋放到明心身边,然后双脚顿地一登,竟然腾空而起,身法飘忽不定,朝着王三快速移动:“吴忆、明心,你们且帮我照看一下师兄,我去取了那厮狗命!”

    “是!”吴忆、明心答道。

    离得近的僧人听说见住持已经圆寂,纷纷悲痛起来。官差拔刀制止众僧,人群中火把乱晃,吵闹声不绝于耳,王三有些错愕,刚踹两个不开眼的和尚,怎么又来一个,随即压制下心中不安,脸上刀疤更显狰狞提刀指向智行:“随我砍了这个秃驴!”

    王三举刀砍向已近身前的智行,眼见刀就要落在智行身上,智行左脚点地,身体借势诡异的避开刀锋,转圜到王三背后,双掌平抬狠狠拍向其太阳穴。

    “砰!”

    智行这一下使出了全力,王三登时七窍流血,身体也缓缓倒下,手中刀更是“叮哐”一声掉在地上,眼见没了气息。

    吴忆吓了一跳,这就结束了?早就听明心说智行老和尚武功很高,但是从来未见他出过手。看到如今智行瞬间秒杀王三,心道这老和尚绝对是武功高绝之人。

    官差们眼见王三已死,也都愣在当场,王三可是副都头,武功正是自己这群人里最高的。但是从这个和尚出现到现在,须臾时间便取了王三性命,这就不能用武功高形容了,简直就是杀神下凡啊!领头之人没了,众官差们相互观望,不知如何是好。

    只听官差中有一人反应过来,手指向智行:“弟兄们,这秃驴杀了王副都头,我们人多,怕他个鸟,为王副都头报仇,杀啊!”

    十多个僧人也反应过来,一僧人大喊:“诸位同门,我们抄家伙一起上,打死这些丘八!”

    场面顿时失控起来,官差们与和尚们便扭打拼杀起来,不过和尚们战力实在不敢恭维,人数本来就不占优势,长时间的辛苦跋涉和饥饿也早已掏空他们身体,刚开打就被砍翻了好几个,躺在地上哀嚎。

    吴忆和明心身边没有官差,由于要照顾重伤的明心,心中虽然悲愤但并未参与打斗,只是护在智印前面,注意着官差们举动,提防他们冲过来。

    这时,智行却突然动了。又是刚才的身法,如鬼魅附身似的,身形朝身边一个官差荡去,还没等那个官差反应过来,智行已经抬手一掌就将他扇飞到小道上,躺在不停吐血。

    没有片刻停顿,智行朝着下一个目标奔去,转眼间又是一个官差被拍飞,同样躺在地上吐血,失去了战斗力。

    随着智行不停挪移出手,片刻时间五六个官差全部倒在了地上。智行目光扫了一下四周,官差们也已经砍翻了几个僧人,正躺在地上哀嚎。

    “都住手!”智行不知用了什么办法,一声巨吼,震的人耳膜生疼。

    双方人马这才停下来,刚才战斗官差们纷纷扭头看看智行,十分震惊,这老和尚竟然如此恐怖。刚才与智行对招的人此刻都失去了战斗力,但却没有像王三一样丢了性命,明显留了手。

    智行一脸冷漠:“老衲不愿多造杀孽,你们扶起同伴走吧,如若不听劝阻,那就都留下吧!”

    说完便双手合十,微闭双眼。

    官差们哪还有勇气面对这样的杀神,纷纷行动起来,扶起倒在地上吐血的同伴,牵起马匹赶紧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王三的尸体也被人抬走不见了踪影。

    大觉寺众僧也开始救助同门,除了刚才离世的智印,又有两个刚才被官差砍伤的僧人永远闭上了双眼,智道和几个僧人也已走到智印尸身前,低头呜咽起来,一片悲痛笼罩众人。

    大觉寺刚被朝廷查封,今天住持也圆寂了,吴忆感觉自己心里好似堵了石头,一种说不出的悲苦,若不是智行及时赶来,后果不堪设想。看来这乱世中,人要生存下来,必须强大起来——

    吴忆刚收回思绪,见智行朝自己走来,刚要起身被智行制止了,智行又转眼扫了一下地上浅色布包,久久没有说话,脸上如同万年冰雪,融化不开。

    又过了一段时间,三堆熊熊的火焰冲天而起……

    “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

    众僧齐念《地藏经》,抑扬顿挫的诵经声此起彼伏。

    吴忆站在众僧中间,思绪感慨。当初自己在大觉寺后山悬崖底下生死未明,被明心发现,又被大觉寺的僧人们救了出来。自己醒来后,智印便吩咐明心照看,痊愈之后智印也没有赶自己走。甚至在寺里的衣食住行,智印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从未计较,现如今天人两隔,再无见面时候了。

    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吴忆也对大觉寺有了别样的情愫。

    超度完毕,众人都陷入沉默之中,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明白,大觉寺是回不去了,此地也不可久留。杀了官差,朝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很快就会来搜捕众人。聚在一起,目标又太大,智行再厉害,也不能保护得了全部的僧人,况且还有受伤的同门。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其实只有一条,那便是分散逃亡。

    智行让吴忆、明心跟在身边,坚持众僧走完之后再动身,随着众僧陆续离开,人越来越少。

    智道扶着一个受伤僧人走到三人面前,智道双手合十,一脸沮丧。

    “师兄,除了我俩,其余人都已离去了,咱们也就此别过吧!”

    智行道:“阿弥陀佛,师弟保重!”

    智道点点头,接着扶起一个受伤僧人便步履蹒跚的离去了。

    残月依旧,吴忆心底泛起莫名的涟漪,慢慢的扩张,无法收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