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汴梁记 » 第四十三章 厅中对

第四十三章 厅中对

    开封府司录司院内几颗古树青茂无比,缠满藤蔓。

    站在士曹公房门口的吴忆,此刻正一脸错愕,莫参军一番行为过于怪诞,心想自己也是如实相告,不就是没有告身和公凭么。不知道这莫参军这么激动做什么,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得站在门口等着。

    右军巡院判官钱俊安抹完额头上的汗,忐忑的向士曹公房内的望了一眼,莫参军正看着一本镶金册子,看完之后便收入怀中,对着一个书办说道:“罢了,我亲自去!”

    莫参军急急忙忙的往门口走来,甫一出了房门,便对吴忆、钱俊安抱拳道:“吴公子,请随我来!钱兄,你自便吧!”

    莫参军刚说完,便风风火火的的下了门口的台阶,示意吴忆跟上自己。

    吴忆纵然有些疑惑,也只得默默跟在莫参军身后,两人沿着廷廊疾行了一会儿,便到了开封府的正厅前,左右厅、南司、架阁库分布在正厅左右两面。

    正厅左边还有一道小门,门前站着两个值守的衙役腰,均是腰佩长刀,长缨在手。莫参军走到衙役面前抱拳道:“急事当前,士曹莫谷盈有要事求见府尊,二位切莫阻拦!”

    一个衙役先是怔了一下,旋即恢复正常,将手中的长缨枪递给另外一名衙役:“原来是莫参军,府尊今日没上朝,此刻正在后厅公房,我带二位进去!”

    那衙役说完便头前带路,莫谷盈、吴忆紧随其后,不一会三人便到了后厅公房门前,衙役敲了敲房门道:“士曹的莫参军有急事参见府尊大人。”

    房间里传来一阵洪亮的声音:“进来吧!”

    衙役推门而入,莫谷盈、吴忆踏过门槛进了房间。

    房间内的桌案后正站着一个身穿公服之人,那人头戴展脚幞头,身着紫色公服,腰缠镶金玉带銙,带銙上还坠着金鱼袋;此刻那人正在纸上提笔疾书,旁边还站着一个磨墨的小厮。

    薛居正、昝居润的公服吴忆见过,他们都是五品官,穿的是绯色宽袍;至于老王景的品秩,吴忆就不清楚了,他在军中都是甲胄在身,从未见他穿过公服。薛居正曾告诉过吴忆,无品服皂白(黑白),八、九品服青色,六、七品服绿;四、五品服绯(红色),三品以上服紫;眼前之人穿着一身紫袍,那么他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定是那权知开封府事的王朴无疑。

    莫谷盈赶紧躬身行礼道:“卑职见过府尊!”

    王朴抬头看向吴忆二人,摆了摆手说道:“不要那么多虚礼了!莫参军怎么慌慌张张的?这位是……”

    莫谷盈直起来身子,走到桌案前,将镶金册子从怀里取出递给王朴:“府尊,前些日子官家不是亲自下旨让安排一个人的职务么?”

    王朴接过镶金册子看了起来:“这诏令不是放在你那里了么,难道?”

    莫谷盈面露微笑:“府尊,正是眼前之人,这官家之前从未给开封府下过这样的旨意,适才激动之下,才失了态!”

    王朴顿了一下,眼睛转向吴忆看去:“咳,吴忆是吧?”

    吴忆听到王朴叫自己,赶忙施礼回话:“见过府尊大人,小子正是吴忆!”

    王朴将镶金册子放在桌案上,从桌案后走向吴忆,边走边还说道:“哈哈哈!好一个丰神俊朗的少年英才!王某真是羡慕啊!来,坐下说!”

    王朴拉住吴忆的手,将他引到靠墙几张圆背交椅前坐下,又叫莫参军过去坐,三人便围坐在一个圆桌前:“王某这有官家才赐下的御茶,两位也尝尝味道如何把!”

    方才磨墨的小厮颇为机灵,王朴话音未落,便走到墙角引燃了一个小铜炉,从旁边一个精美的匣子里取出一块饼茶放在子上炙烤起来。

    吴忆对方才的镶金册子颇为好奇,抢先开口道:“府尊,方才您说的什么诏令什么的,小子稀里糊涂的,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王朴对吴忆微笑道:“自然是官家发给开封府的诏令,说是黄花一役因你功劳甚巨,御批将你征辟到开封府任职,让王某酌情拟授职事。这黄花谷一役生俘蜀兵三千人,可真是大手笔!”

    吴忆心思斗转,这皇帝究竟打的什么算盘,为何让一个三品的大员给自己任命,实在想不通其中症结,只好收回心思:“原来如此,看来免不得叨扰府尊了。”

    王朴抚了抚胡须,看向旁边的莫谷盈:“莫参军,这开封府官员调动诸般通行文书都由士曹掌控,有没有什么可说的?”

    莫谷盈知道王朴说的意思,那便是授予吴忆什么官职,思索片刻道:“府尊,吴公子是正八品的宣节校尉,放到军巡院、司录司再合适不过。那右军巡院的冯军使不是调到侍卫亲军去了么,军巡使本来就是八品官,也正好是武职。”

    王朴眉头一皱,缓缓说道:“吴忆,这军巡使一职掌汴梁治安、逮捕、审讯、羁押,责任重大,不得不慎重些;加之官家四月就已经下旨,明年春初就要拓宽汴梁城道路,还要在汴梁城外再修筑罗城,这年内就有诸多事情要做,到时候这军巡使一职更是忙碌不堪,且说说你若入职,会如何做?不着急,茶也快好了,等喝些茶再说。”

    听到王朴如此说,吴忆便看向了煮茶的小厮,此时那小厮已经碾筛好了茶末,将煮沸的水与茶末一起倒入了茶铛,吴忆知道后面还要用茶匙搅拌茶末用以培育汤花,最后再倒茶碗之中。吴忆着实有些吃惊,这大周皇帝柴荣竟然下旨要改建、扩建汴梁,这规模定是小不了,王朴说此番话倒有些考教自己的意思了。

    趁着茶还未煮好,吴忆开口道:“府尊,能否将这扩建、改建一事详细说说啊。”

    王朴点点头,缓缓说道:“好,这汴梁城本是虽然经过后梁、后晋、后汉及大周近四十年的修缮,成为了繁华富庶之地。这天下纷争不止,所以规模不曾变大过。汴梁城城里这房舍也是越建越多,道路多被占用,就连戍守汴梁的禁军也不好安置,有些道路逼仄不堪,一旦一家失火,那么紧密相连的相邻房舍都会被火烧到。这汴梁城如今拥挤无比,夏日是臭不可闻;这商市没有地方修筑,商旅之间交易也受影响;如今政务繁增,就连扩建京中官署办公之所都无地可用。这汴梁城,百姓、商人、有司苦之久矣,因此官家才痛下决心,要把这汴梁城改建、扩建一番。”

    此时小厮端着茶碗来到了圆桌面前,将茶碗放到圆桌上,茶香浓郁,王朴闻了闻茶香说道:“官家的茶果然不一样,来,趁热品品!”

    圆桌前的三人便开始品起了茶汤,茶色清亮,醇厚又不发涩,当是茶中的精品。

    吴忆轻啜几口茶汤,又沉思片刻,终于开口道:“府尊,这军巡院想必已有一套规矩。若是这汴梁城不扩建、改建,那卑职定先会因循旧制,曹随萧规;除此之外,入职之初仍需深入查访,革除一些旧弊,引入新规。”

    王朴放下茶碗道:“有理,当是老成之见,接着说。”

    “方才府尊也说了改建、扩建汴梁城的原因,卑职想说的是来年春初必会乱起来,这改扩旧城定会征发民夫,这民夫少了自然不济事,卑职估摸着这起码也得十万人的规模,加之这旧城也要征用房舍、荒地,迁徙百姓,胥吏办事必然有疏漏不当之处,极易激起民变;还有这肯定有刁民阻挠差事;由此卑职判断来年春初必乱。治乱当用重典立威,只要雷霆手段树立榜样,这宵小之辈定然不会兴风作浪。诚然,有些问题还需要策令相辅,找出根源,绝非照猫画虎,微末之处许以利益,因势利导之下,自然会事半功倍。”

    王朴听完开心的笑了起来:“哦?治乱当用重典,微末之处许以利益,甚合我意!那如何许之以利益呢?”

    吴忆皱皱眉头:“府尊,这有些强卑职所难了,这也不是卑职负责的……”

    王朴笑道:“哈哈哈,但讲无妨,无论如何某都不会怪你。”

    吴忆只得继续说下去:“府尊,那我可就说了。小民图个什么,便利而已;这商人图个什么,利益而已。吃水不用跋涉很远,有树木可以纳凉,有花草可以赏心悦目;这改扩汴梁城的时候,如能让小民得便利,自然能减少一部分阻力。这商人能通运货物,能在适当地方设店营业,说不定商人会反过来催着官府赶紧修筑汴梁城。”

    王朴竟然站了起来,击掌叫好:“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这右军巡院军巡使的差使你来做吧,某自会疏通有司,你回家且等上个几日,有消息的话莫参军去知会你。”

    吴忆得到了王朴许诺,此行算得上功德圆满,赶紧起身行礼:“多谢府尊提点!”

    王朴赶紧扶住了吴忆,哈哈笑了起来:“官家用人当胜我千倍、万倍,要不是官家,某去何处找你这样的栋梁。今日便这样吧,出征蜀国的殿前军、侍卫军快到汴梁了,官家还在为安置在何处发愁。还有你今天说的那些话,倒是要好好端详一番,某还要进宫议事,就不留你了!”

    吴忆、莫谷盈只好行礼起身告退,离开了公房。

    方才听到王朴说禁军就要回到汴梁时候,吴忆已经断定周军已经攻下了秦、凤、成、阶四州。也不知此刻老王景、昝居润如今在何方,当即又泛起浓重的心思,不过王朴着急进宫,自己也不好细问。

    出了公房经日近午时,莫谷盈带着吴忆径直去了右军巡院,二人到了之前钱俊安招待众人喝茶的公房,谁知莫谷盈刚进了房门看见钱俊安也在房里,立刻大笑了起来:“钱俊安,还不来拜见上官!”

    钱俊安以及屋里其余几人一脸的不可思议,钱俊安脸色变了又变:“老莫,别装神弄鬼,怎么回事啊?”

    莫谷盈煞有介事的走到钱俊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府尊让吴公子做这右军巡院的军巡使,你说是不是你的上官?”

    “啊?吴公子,当真如此?”钱俊安瞪着牛眼望向吴忆。

    吴忆点点头,有些尴尬,这转眼就成了钱俊安的上司,就连自己也是有些意外:“呃,这入职的事府尊说还要等上几天,还有些入职程序要走。”

    听闻吴忆的话,钱俊安心情复杂,不过随即醒悟过来,郑重的行起了礼:“卑职见过吴军使!”

    吴忆赶忙扶住了钱俊安:“钱军判,莫要客气。今后咱们还是同院为官,吴某资历浅淡,今后还要靠钱军判多多相助。”

    赵管家、马东、卢应昌、丘成三几人,均是一脸的兴奋,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片刻之后,钱俊安向吴忆请示要不要把右军巡院几个都头、副都头叫过来,吴忆摆摆手制止了,公凭还未下来,此时太过高调反而不好。

    众人又聊了片刻时间,吴忆推脱有事要告辞离去,钱俊安只得差人牵来马匹,亲自与莫谷盈亲自将吴忆几人送出了开封府府门外。吴忆翻身上马,带着众人拱手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