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左道帝君 » 第十九章 正义

第十九章 正义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但凡在刑场周边看戏的望族子弟,都纷纷被青阳县本地的百姓们揪了出来,引来亡魂复仇。

    要知道,普通百姓最信天理昭昭,神鬼之说。

    既然亲眼目睹了数千亡魂现身,其中又有许多本是熟悉的面孔,个中是非曲折,早已经是不言自明。

    本来百姓就受到权贵欺压,敢怒不敢言。

    如今你们四大家族的人,欺辱我们良家女子不说,还残忍杀害,埋下祸患,却要整个青阳县来为你们买单。

    这个道理,和谁说去?

    要是往日,哪怕是对这些腌臜事心知肚明,也鲜有人敢挑战四大家族的权威。

    但事到如今,一来有皇城司巡风都侯在场,代表了来自京城天子的威严和注视。

    二来这些乡绅子弟本就是县衙官府布告罪状上的名字,合理合法。

    三来在数千亡魂怨鬼升腾而起的黑红阴煞之气威胁下,却也顾不得长远,只能先保眼下平安。

    于是种种因素交缠下,青阳县百姓们的反攻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不仅是在场看热闹的乡绅子弟被抓了出来,以儆效尤。

    甚至已经有浩浩荡荡的队伍,已经奔往县城的方向。

    虽说以李彦彬为首等一些年长持重之辈,早早已经躲了起来,不会做出看热闹这等冒失举动。

    但只要还身在青阳县,哪怕深居简出,又怎么能够瞒过本地百姓的火眼金睛?

    何况所谓的深居简出,也不过是对比起他们往日的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稍作收敛罢了。

    该出门闲逛的、饮酒的、听戏的、幽会的,是一个也不少。

    积年养成的习惯,又岂是家主区区一道命令可以压制住的?

    更遑论李彦彬对此事,还保持有多少的警惕心,都属实是未知之数。

    大势洪流之下,魑魅魍魉之辈注定难逃厄运结局。

    张文秀脸色苍白,似乎已经可以看见青阳县内,富贵人家血流成河的场面。

    “余都侯,好手段!”

    不知是何处生出的勇气,张文秀竟然站稳了身子,朝余景怒目而视。

    “知县此言何意?”余景冷笑道。

    “都侯当真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看不出这背后都侯发挥的作用?”

    “呵,我明明已经将前因后果,都已禀告知县,何来此言?”

    张文秀顿时气得发抖。

    前因后果?

    是,你余景是说了阴煞隐患,解铃还须系铃人,上交了名册等等。

    可你压根没提会召唤出数千亡魂,亲自辨认仇人这事啊!

    若有这等手段,还说什么要请受害人亲属前来辨认等话语?

    分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讲武德!

    否则若是知道后果如此严重,他张文秀又岂会同意李彦彬的下下之策?

    满朝文武,哪有人做官,会这么破罐子破摔,半点不顾同僚脸面,也不管不顾事后政治风险的?

    骗子!

    不,疯子!

    “别的不说,都侯,要知道你是受皇城司之命,来青阳县斩杀厉鬼,稳定太平的,如今纵使亡魂杀戮,死伤无数,就不怕天下非议,自身难保?!”

    “死伤无数?”余景转头望向张文秀,嘴角露出一抹讥讽的笑。

    “何来死伤无数?难道今日所有伤亡者,不皆是县衙罪状上的名册?本就该是伏法将死之人,何来非议一说?”

    张文秀顿时语塞,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是啊,虽然那数千亡魂煞气逼人,鬼状阴森,但到底是不曾乱开杀戒,都是专挑那名册上的真凶下手。

    可这不也正是说明这数千亡魂,依然在余景这名巡风都侯的控制之中吗?

    只要他想,分明是可以掌控住局势,不让局面沦丧至此,还有谈判的余地和空间。

    无论是以此胁迫那李康赵孟四家真正服软,割肉求生,还是喝令县衙真正拿出雷霆手段,快刀斩乱麻。

    总归是还有回旋余地的,双方也都能维持着体面和睦。

    何以至此?!

    如今一来,不仅青阳县乡绅望族死伤惨重,县衙上下正常运转都要出大问题。

    他张文秀也难辞其咎,升迁是别想了,就连头顶的乌纱帽,都不知道能不能顺利保住。

    而余景也将会为了此举,背上巨大的政治风险,将来一旦失势,少不得会被有心人抓住把柄,借题发挥。

    明明是三方皆输的结局,何以至此!

    “别想了,你想不明白的!”

    余景如何不知道张文秀此时在想些什么,只是,有些观念,是这个时代的人,很难领悟通透的。

    所谓历史的局限性是也。

    张文秀无论如何算计,恐怕都很难在心中的天秤上,放上去“百姓”这个筹码。

    更别提什么公平正义之类的虚无缥缈之物了。

    当然,他余景也没有心思在这里给张文秀来一场深刻的人民史观教育。

    加上他的所作所为,也并非全然出自公心,毕竟在《道书》修行体系内,“道心通畅”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路遇不平,盗心不稳,于是拔刀相助,求个“顺心意”,仅此而已。

    至于政治风险什么的,对比起《道书》体系的修为进展,就更是不值一提了。

    “都侯可想好要如何收场?”

    “不急,知县且等等再看!”

    这一等便是从正午等到了黄昏,陆陆续续地,有百姓举着火把,兴高采烈地回到刑场此处。

    “报都侯大人,李家县城大宅被破,擒拿罪人二十七个!”

    “李彦彬躲在别院暗室之中,被管家出卖,已经伏诛!”

    “我等捣毁了孟家在县城内外置下的十三座院子,名册上的凶犯无一外逃!”

    一伙伙以帮闲、苦工、纤夫、镖师为首的自行组织而成的小团体,竟然互相攀比邀功起来。

    正常来说,这种自下而上,由底层发起的暴力抗争行动,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浑水摸鱼的情况。

    打着正义旗号的清缴,也会因为个别偷鸡摸狗份子的存在,演变成为一场场趁火打劫的混乱暴行。

    但,谁让天空之上,漂浮着数以千计含冤而死的亡魂呢?

    这个时候还敢作奸犯科的,当真是“勇士”,彪悍得很!

    于是乎,惊人的,整场清算行动下来,除了李康赵孟四家府邸和私宅外,竟然没有一处清白之地,遭到波及。

    也难怪事后参与其中的百姓们,心绪激荡,热血沸腾。

    他们,是在惩恶扬善!

    他们,是在替天行道!

    他们,是在匡扶正义!

    英雄壮举,莫过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