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闺秀明瑜:小家碧玉当自强 » 第三章 临行风波

第三章 临行风波

    到了傍晚,薛老爷归家。才将将踏入内院,葛姨娘就抱着瑞哥儿上前行礼:“老爷可算回来了,哥儿白日里找了几次爹爹了。“自大少爷琅哥儿失踪后,葛氏自动自觉把“瑞“字省了,反正家里也就她儿子一个哥儿了。

    薛老爷看着年娃娃似的小儿子,顿时眉开眼笑:“哥儿今天吃得可香?下午歇过了不曾?“

    “吃得香,也睡了午觉。只是可怜他白白生在咱们家,衣裳都短了袖子还在穿。“论说上眼药的功夫,葛姨娘可是家里头一份。

    薛老爷眉头一皱:“这话是怎么说的?我看哥儿的衣裳不是才做得新的?“

    不等葛姨娘开口,元娘从房里走了出来,对着老爷福了一福:“爹爹回来了。等下梳洗一下可以开饭了。今天娘特地吩咐了做您喜欢的八宝鸭子。“

    对于这个长女,薛老爷也是钟爱的。当时家里只有一子一女,儿女开蒙都是他亲自启蒙的。他点点头,自去了上房。

    晚饭后,薛太太亲奉了一杯茶上来,慢慢讲起了回娘家的事体。

    听到岳母做寿、内侄子考中秀才,薛老爷也很高兴:“真真是双喜临门!夫人,我们礼数上可不能短了。唔,把那支三十年老参带去,还有个羊脂玉的寿星翁摆件也很应景。至于茂哥儿,我那里有一方上好的砚台,明天我再亲去选一套湖笔,要他好好读书方是正理。“

    看到丈夫如此大方,薛太太也很高兴:“老爷有心了。今儿我又选了些时兴花色的料子,再打些小首饰,给我那嫂子和侄女们。“

    夫妻二人又筹划起路上各项事宜。

    薛老爷突然吞吞吐吐道:“这次回你娘家刘府,我想把二娘和瑞哥儿也带去。孩子大了,总要见见世面。“

    薛老爷有此一说,是因为薛刘两家面上门当户对,都是耕读人家。但是耕读也分三六九等。像薛家是由江阴分出来的旁枝,底蕴都在老家,而老家近十年都没有出过什么读书种子,只是守成而已。松江薛家不过繁衍到第三代,几亩田佃给旁人种,另有二进宅院一座,就是薛府。再加上每年本家都会送来五十两分红,薛老爷是秀才,府学里还有一份贴补。这也是为什么白日里薛元娘讲“吃穿都有定例“,因为钱只有这点,要养活主子奴仆十几口人,确实不能大手大脚。

    而薛太太娘家刘家又不一样了。刘家在松江府世代经营,在乡下有上百亩良田,在苏州和金陵还有铺子门面。族里供出的举人、进士有十数人之多,更不提秀才、童生了。薛太太是刘府老太太嫡出的女儿,刘府大老爷的胞妹。刘大老爷年少中举,后来金榜题名,目前任常州知府,官声不错。

    如此一来,将来瑞哥儿进学出道、薛二娘说亲都少不了要刘家助力。

    任凭薛太太是个泥捏的性子,这时也有点不高兴。“老爷说的什么话。妾身给母亲过寿,和葛姨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带那两个小的去?“

    薛老爷耐着性子讲道理:“那两个小的也是你的孩子,太太你总归是嫡母啊!“

    “老爷既这么说,那倒要好好分说一回。自我琅哥儿失踪以后,葛氏背着你处处以主母自居,还说我以后可是要靠她儿子养活呢!那时二姐儿和二哥儿落地,我说抱给我教养,你不是也帮着她,不肯叫孩子和她生分了?现如今,他们外家都在裁缝铺呢!“

    薛太太今天这一番话,真真让人刮目相看。按她的性子,绝不可能逆着丈夫。只是葛氏越发过分,甚至要让瑞哥儿取代琅哥儿,却是触到了她这个做母亲的逆鳞。再加上女儿薛元娘下午细细一番分说,薛太太脑子清明起来,万不可再养刁了妾室的胃口,不然将来真的只能看着妾室脸色过日子了。

    薛太太一番话,倒叫薛老爷脸红了一红。小妾张狂,还不是爷们宠出来的。说到底,也是他自己立身不正,纵容妇孺乱了规矩。

    反正四下无人,他朝妻子作了一揖:“娘子请息怒!葛氏不好,自当主母管教。如今孩子的前程是大事,他们还小,总能教得过来。“

    薛老爷这般作为,倒教薛太太不安起来,她微微侧身避过,无奈说道:“既然老爷发话,妾身自当应下。只是家里规矩不能乱,还望老爷记住今天的话。“

    不多时,房里熄灯放帐,夫妻二人免不了如此这般一番,暂时按下不表。

    话说薛家诸人在薛太太的吩咐下,忙忙开始准备去刘府的诸事。采买礼物、打点行装、安排路上车马……倒也忙得人仰马翻。

    薛元娘跟着母亲和薛妈妈,在一旁细细看着长辈如何行事。她本就是个聪慧的,往日里也曾跟着父亲、兄长读书明理。

    当世女子,要么被礼教束缚得唯唯诺诺,要么信奉“无才便是德“,大字不识一个,言语庸俗无趣。偏偏薛元娘比起母亲来多了几分通透与刚强,守礼却不迂腐,几番协助理事,更添干练。连薛妈妈也悄悄和主母夸赞道:“老奴看着,大姑娘倒是百里挑一的人儿。与咱们家来往的人家里,姑娘姐儿也有不少,竟没一个比得上咱们家大姑娘!“

    薛太太听着女儿被夸,心里比吃了蜜水还妥帖:“你可别把她夸忘了本。在家里自然事事如意,等过几年出了门子,自己当了家,方才知道是不是个能干的。“

    儿女就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在做娘的眼里孩子一颦一笑都是举世无双。自打两年前儿子音信全无,她也曾急痛若狂,能托付的亲朋好友都托了个遍。也曾许下重金聘请游侠儿北上寻人。

    只是随着时间一日一日流逝,薛明琅仿佛白日飞升了一般,竟然毫无音讯。男人总归是薄情一点,一年后便认下了长子不在人世的结果,反正他还有一个儿子。但是薛太太心里却好似被扎了一刀,又搅了一搅,心痛越来越深,渐渐身子也弱了下去。她越发看重女儿元娘,真真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

    按说薛太太这般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在葛姨娘眼里又是虐待她们娘仨的铁证。其实她也不想想,哪个妾室在正室面前不是半个仆妇?再加上薛太太容许明珍和明瑞养在生母跟前,已是难得的大度,只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有这么个生母日日耳提面命,年岁渐长的二娘明珍渐渐也觉得嫡母薄待了自己,更是处处要和嫡姐攀比。这次听说父亲嫡母要带着大姐去苏州省亲,先是嫉恨嫡母不带自己去,肯定是怕自己抢了姐姐风头。后来得知自己和弟弟能一起成行,又觉得是嫡母要在爹爹面前做好人,要把弟弟从姨娘跟前抢了去。

    这天,葛姨娘又在薛老爷面前作妖。

    清晨她伺候老爷洗漱,发髻松松垮垮的歪在颈子上,寝衣也不系扣子,敞着怀露出里面秀着鸳鸯的粉色小衣,娇娇柔柔地给老爷系大襟。不知怎的又腻歪到老爷怀里:“老爷,这次去苏州,虽说是富庶地方,但是总归舟车劳顿。妾的瑞哥儿还那么小,一日都不曾离开过妾身。不知下人能不能伺候好?一想到瑞哥离了妾身要哭,妾真真是心痛。“

    葛姨娘其实就是怕有了这一遭,以后主母慢慢会把儿子抢过去养。自己虽说得老爷宠爱,但是儿子才是她荣华富贵、压主母一头的筹码。若失了儿子的亲近,以后年老色衰时还有什么资本立足。

    薛老爷原本也是清明守礼的人,否则当初刘家也不会答应这门亲事。只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每次小妾撒娇撒痴,他也不是一点都看不清,但就是喜欢看着美人在怀里争宠。在他看来,反正嫡庶名份已定,小节上多宠爱小妾一些,也无伤大雅。

    他怜爱的把葛姨娘揽入怀中:“知道你对瑞哥儿的心,只是这次去太太娘家,带个小妾总不像样。“

    葛姨娘忙忙打蛇随棍上:“老爷,要么这次瑞哥儿留在家里,妾身定会把他照顾得好好的。“

    此话一出,薛老爷皱皱眉头:“如此一来,可要辛苦你了。“

    “老爷,妾身不怕辛苦……“葛姨娘说着便像柔弱无骨一般,缠着扭着投入薛老爷怀里。

    当天,薛老爷原本要去佃田巡视,结果日上三竿也没有出门。葛姨娘屋里,大白天传了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