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113章 破釜沉舟

第113章 破釜沉舟

    韩猛的投靠让王旭精神极为振奋,连走路的步伐都轻快不少,行至县府庭院,耳中却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哈哈哈哈……王将军,宗员迎接来迟,还望恕罪。”

    王旭顺着声音看去,顿见一个面目威严,身穿青色紧袖直裾衣的中年男子快步从廊道走来。

    迅速打量一番,他面带笑容地迎过去:“宗将军说笑了,刚才听他们说你昨日值夜,应该是我打搅阁下休息才是。”

    “哪里的话!听闻将军归来,我这心里悬着的大石总算落地,哪里还有心情睡觉。”

    宗员丝毫没有摆出老将的架子,面对王旭这个年纪轻轻的主帅,仍旧是恭恭敬敬地拱手一礼,然后才微笑着侧身示意:“将军这边请!在下刚才得到你的消息,已经派人通知各部赶赴议事厅,将军可先去歇息片刻。”

    “那真是有劳了,宗将军请!”

    两人一路客套着来到议事厅,宗员引着王旭在正上方的主位跪坐下来,正要回身落座,突地脚步一顿,略显尴尬地站在原地。

    王旭奇道:“宗将军为何不落坐?”

    “这个……”宗员语塞,不知该怎么说。

    旁边的徐淑反应很快,优雅地行个万福礼,微笑着接话:“宗将军理当坐于副帅之位,何故迟疑,既然我夫君已返回军中,我理当退于其后,或者退出此厅才是。”

    王旭瞬间明白过来。

    眼下他左右两边均有一张斜着摆设的桌案,按照县府议事厅的规矩,那么左边是县丞,也就是县令的副手,右边则是负责记录的主簿。

    如今这县府虽然归为军用,但尊卑主次却不能乱,往日里宗员是坐在上首位,徐淑则象征性地坐在左边副手的位置旁听,如今他回来,身为主帅,肯定坐上首,宗员为副帅,理当坐在左侧,但这样一来,徐淑就不知道该坐哪儿合适,宗员顾忌王旭脸面,不好明说,因而有些尴尬。

    好在徐淑反应快,应对得体。

    宗员明显松口气,深知人情世故的他更是立刻笑着接道:“夫人怎么可以站到将军身后,那岂不是与侍卫并列?退出也不好,夫人之名天下皆知,众将心服口服,理当共事。依在下看来,不如坐于主簿位,既无伤大雅,也不损将军威仪,不知道王将军以为如何?”

    宗员这是还一个台阶,给足面子,王旭哪会不知趣,立刻笑着点头:“也好。”

    三人落坐,议事厅里的其他人这才纷纷动起来,周智快步站到王旭身后,韩猛则在王旭示意下站到徐淑身后,奇怪的是,高顺和徐晃竟然坐到右侧比较靠前的位置。

    王旭深感诧异。

    军司马也能有座位?

    察觉到他的疑惑,知根知底的徐淑压低声音解释:“高顺和徐晃在梁期之战与邯郸之战中功劳卓著,宗将军向皇甫将军表陈功绩,已经提拔他们为校尉。”

    王旭笑着点头,陡然想起王飞和张靖,低声问说:“那二哥呢?还有张靖,怎么没看到?”

    站在他身后的周智抢着插话:“王飞应该还在城墙上执勤,张靖那小子这两天忙着安抚投降的黄巾士卒。”

    他们这番对话虽然小声,但跪坐在副帅位置的宗员哪会听不到,突地接话说:“王将军,说起张靖,我还正有一事想跟你商量。”

    “宗将军但说无妨。”

    宗员温和笑道:“是这样,张靖收编黄巾降卒有功,前段时间又策反不少黄巾贼,我早就想升其官职,一是论功行赏,二是安抚黄巾降将的心,但因为你一直失踪,他又是你的亲卫兵,我不好擅自做主,不知你以为如何?”

    “当然可以,有功自然要赏。”王旭心中非常高兴,但张靖毕竟是他的亲信,这时候还是要避嫌,所以并没有表露出来,面色平静地反问:“不知宗将军原本打算升其何职?”

    “我看不如提拔为军司马,先统领三千黄巾降卒。”

    “统领这么多?”王旭大吃一惊。

    宗员苦笑道:“这也是实属无奈,自从董卓来这河北领军,我军损失很大,军中将官阵亡不少,急缺优秀将领,这次收编的黄巾降卒和策反的黄巾士兵足有近五万人,即便把老弱幼小遣散安顿,仍有一万多精壮,如今大敌当前,这批战力弃之可惜,留下的话,无人统帅也是麻烦。”

    王旭有些头疼地皱起眉头,不是他不想让张靖带兵,而是目前刚到军中,立足未稳,若是过度提拔身边亲信,或许会让其他将领产生猜忌。

    “宗将军,我看这事要慎重些才好,不如等会儿与众将商议之后再定。”

    宗员深深地看他一眼,似乎猜出他的心思,笑着点点头,不再多说。

    王旭暂时抛开这件事,转而问道:“周智,你给我说说前段时间的具体战况,我熟悉一下,避免出纰漏。”

    周智这个话痨早就憋得难受,见王旭主动让他说,立刻就兴奋起来:“老大,你可是不知道,当初我们几人躲过追杀,先后回到魏郡,久久得不到你的消息,那可是急坏了。一个多月前,大嫂再也等不下去,因为你明显还在逃亡,不然无论你是被杀,亦或者被俘,黄巾贼都会通告天下来提升士气,所以大嫂就火了。你也知道,大嫂发怒的后果非常严重,顿时就杀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让张梁那家伙抱头鼠窜。”

    众人都被周智这番胡言乱语给逗乐,连宗员也不例外。

    王旭很是郁闷,皱眉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天昏地暗,我问的是怎么破的敌。”

    “噢!你问这个啊!那就很复杂,怎么说呢?当时大嫂又气又急又伤心,冥思苦想,终于决定要打败黄巾,至少要分散他们注意力,给你争取逃脱的机会,所以……大嫂就想啊,想啊!终于想出……”

    话没说完,青筋直冒的王旭已是无法忍受,在众人的大笑声中,满脸无奈地打断:“拜托!你小子能不能说重点?是不是脑袋又不清醒,需要我给你治疗?”

    “我很健康,不需要治疗!”

    周智连连摆手,讪笑着退后一步,终于没有再闹。

    “当时大嫂认为我们的士卒士气低落,必须设法逼迫,因而决定来个破釜沉舟。先是在敌人认为我们不可能出击的时候,出其不意地派遣马步兵合计一万,从右边的平阳、成安等地绕行,避开驻扎在梁期县城休整的黄巾主力,奔袭邯郸,然后暗地里又派遣五千人从左方的武始城绕道,也是往邯郸方向潜伏过去。

    待张梁发现我们右路这一万人马的时候,我军右路人马已经距离邯郸不远。张梁随之从梁期县分兵五千增援邯郸,却刚好中计,因为大嫂的本意就是要围点打援,所以那支援军一头钻进我们的伏击圈,迅速被击溃,我军士气也是因此而逐渐回升。

    此后张梁又从梁期派出一万人增援邯郸,我们这支右路兵马就开始缠斗,不与对方决战,能打伏击就打伏击,不能就撤,分成数支部队行动,只为拖住对方三天时间,而左路的五千人则趁此机会,悄悄潜伏到邯郸以西的山林里,就地取材,悄悄制作简易攻城器具。”

    说到这里,周智咽口唾沫,歇了口气接道:“不过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当我们左右两路兵马都成功实现预定计划,这剩下的三万主力便倾巢而出,直奔梁期,迫使张梁率领黄巾主力在梁期城外二十里扎营迎战……不过这些都算不上惊险。”

    周智有些后怕地看徐淑一眼。

    “惊险的是,大嫂让大军背靠滏水扎营,而且当晚饱食一餐后,黎明之前,大军携带的粮草和渡河船只全部‘不小心’起火,不但退路断绝,剩下的干粮也只够全军将士吃一餐。这时候宗将军站出来说一句梁期城里什么都有,让大家团结起来打败敌军,抢夺粮食,然后大家就都疯了。”

    听到这里,王旭深深震撼。

    好厉害的布局,好坚决的破釜沉舟,太狠,太险,要嘛大获全胜,要嘛全军覆没,坚决果断,哪像是一个弱女子干的事儿。

    “那接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