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120章 广平沮授(上)

第120章 广平沮授(上)

    鸡泽失守的消息迅速传到张梁耳中,得知自己被王旭戏耍,他又是气恼又是惊惧,很想立刻就发兵决战,可军队没有完成重整,武器铠甲没有完全补充,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念头,只是重兵屯驻鸡泽东北不远的巨鹿县城,打算作为今后夺回鸡泽的桥头堡。

    王旭等了两天,发现张梁没有决战的勇气,便不再管他,迅速召集众将齐聚议事厅,商讨东进事宜。

    “郭太守,我们东进之后,张梁收拢各地黄巾,少说也有数万人,那时你绝不能死守鸡泽小城,他若是不计损耗强攻,拿下鸡泽并不难。困守城池终究会失去战斗的主动权,即便有破敌的妙思,却没有实施的条件,有张郃高览陷阵杀敌的勇猛,却没有展现的空间,岂不是弄巧成拙?”

    郭典皱眉沉思,细细揣摩他这番观点,想到早前鸡泽之战的巧妙攻城方式,不由点点头:“王将军说的有理,不知在下应当如何作为才好?”

    眼见郭典诚心询问,语带尊敬,王旭暗暗松口气,他可是非常害怕郭典这种老将犯倔。

    “若是按我的理念,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虽然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我们可以在防守中营造出这样的军势来。

    鸡泽是片低洼的泽地,地势西高东低,郭太守可以带着八千弓弩手外加精锐步卒守城,然后让张郃率领四千精骑在鸡泽西边几里外寻找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驻扎,与鸡泽城遥遥相望,再遣高览带领剩余的五千步卒屯驻在鸡泽城外大道。

    如果黄巾打张郃,那张郃就充分利用地势较高,骑兵速度快的特点,敌军来得少就打,来得多就退,拖住对方,高览则根据形势变化,或策应,或支援。

    黄巾若是打高览,那么高览坚守营寨,张郃则率骑兵居高临下,威慑敌军侧翼或后方,郭太守也视情况出军协助。

    如若黄巾仍是不计牺牲的日夜急攻,那么高览就退至城下,由城墙上的弓弩手掩护,再加上张郃的骑兵策应,黄巾也定然无果……此番比喻,仅是个大概理念,战局千变万化,郭太守可视情况作出不同的决断。”

    众将听得津津有味,郭典皱眉苦思一番,急声追问:“如果对方仗着势大,分兵同时击我,那又该如何处置?”

    王旭笑了起来,心中早就料到郭典会有此问。

    “一支军队多线作战,本是兵家大忌,但对方仗着人多,确实可以这么做,不过张梁麾下黄巾将领都是些无能之辈,张郃与高览只要抓住时机,正是破敌的大好机会。”

    老太守郭典眉毛一挑:“如何破敌?”

    王旭收起笑容,沉声道:“孤城本就难守,何况还是敌强我弱,所以我早就打算另遣一员战将,率领一万人马隐藏在鸡泽城南十里。如若黄巾分兵攻打,你们务必拖住,吸引对方更多兵力,然后快马报信,这支隐秘兵马将以最快速度赶到敌军后方,击破空虚的敌营,烧其粮草辎重,乱敌心智,然后再根据战场形势,设法与你们合力夹击,黄巾必败。”

    霎时间,老太守郭典心服口服,满是皱纹的脸上充斥着钦佩。

    “属下谨遵将军之命!”

    王旭微笑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目光扫过众人,转而问道:“诸位将军可还有事商议?”

    众将彼此对望半晌,纷纷摇头,唯独宗员突然开口道:“王将军,鸡泽一战,属下发现黄巾降卒都不太愿意与黄巾作战,总是缩于后方,属下担心今后会出事。”

    “这……”

    王旭有些头疼,感觉这事儿很棘手,不由看向坐在议事厅左侧最后面的张靖:“你对黄巾士卒的安抚情况究竟如何?”

    张靖急忙拱手回应:“末将已竭尽全力安抚,不但讲述黄巾高层的腐朽,更以大义来感化,再加上朝廷对他们的恩惠,他们也确实是真心归附,只是拿起刀和昔日同袍作战,心里始终不适应。”

    王旭点点头,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既然如此,那诸将今后要多关心黄巾降卒,对于立功的黄巾降卒及时鼓励奖赏,加大安抚和训导的力度,绝对不可歧视或者无故责罚!如有违者,我定严惩不贷!”

    “诺!”

    众将齐声应命。

    王旭眼见厅中无人再出声,起身大喝:“巨鹿太守郭典听令!令你督张郃高览二将,带本部兵马驻守鸡泽,遏制张梁南下之路,不得有误!”

    伴随着话音,他抓起帅案上的一支令箭,用力扔出去。

    “诺!”郭典不敢怠慢,急声回应。

    “高顺何在!”

    “末将在!”

    “令你率领焦触,张南,马延,张顗四将,点齐一万人马驻扎鸡泽南方十里外土丘,策应鸡泽的郭太守和广年的淳于琼,一切事宜,自行决断。”

    “诺!”

    “军司马张靖!帐前吏韩猛!”

    “末将在!”

    “令你二人为先锋,率领五千黄巾降卒即刻启程攻打广平,务必在我大军明日到达之前攻占。”

    “诺!”

    两人中气十足,声音震得耳朵嗡嗡直响,但王旭手中的令箭没有立刻飞出,反而面色凝重地叮嘱:“虽然探子回报说广平只有一千老弱残兵,但你们也不要大意,此刻鸡泽被我们夺回,张角那边必然收到消息,或许会派兵驰援广平,你二人过去定要看准形势,宁可放弃也不能吃败仗,不能挫我大军锐气。”

    张靖严肃点头。

    韩猛刚刚受命,正欲表现,立刻就拱手回道:“区区一千老弱,若不拿下,韩猛定以死谢罪。”

    王旭轻轻一笑,没有多说,猛得把手中两支令箭扔出。

    “去吧!”

    两人捡起令箭,迅速离开。

    王旭回头扫视厅中众将,朗声道:“尔等皆随我东征。”

    “诺!”

    军议结束,王旭暂时放松下来,带着徐淑回到县府休息。

    一路上,周智的嘴巴就没停过,不停抱怨说连张靖都出征,他还只是个小小的侍卫屯长。

    这一次王旭罕见地没有骂他,笑着开解一番,只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可周智明显不怎么相信。

    事实上,王旭真是觉得他还不适合领兵。

    虽然周智很聪明,善于思考和琢磨人心,也积累不少实战经验,但他对兵法一窍不通,现在就去领军,不是对他好,是害他。

    不过王旭没急着解释,他觉得兄弟之间,这种事说得太多,反而越描越黑,徒增误会,只是暗暗打算翻写脑中的孙子兵法和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

    尽管已经记不得原文,但写个大概还是没问题,等周智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便给他一个惊喜。

    …………

    回到鸡泽县府,王旭不再理会仍旧抱怨连连的周智,径自回到房间,叫人换了床干净的被子,蒙头大睡。

    徐淑看他都回避,哪还敢多留,赶紧另外找个房间,“砰”得就关上房门。

    周智见两人都不理他,怀才不遇地感叹好一番,这才无趣地找了间房子睡觉。

    当然,按他的说法,那是去黑暗中默默舔舐伤口。

    没能睡上多久,刚刚入夜,王旭便被执勤的大斧骑兵给叫醒,说是宗员有事找他。

    迷迷糊糊中,他心不甘情不愿地接见宗员,可仅仅只是听到第一句话,他就瞌睡全无,瞬间瞪大眼睛。

    “王将军,好消息啊!张靖和韩猛在失踪许久的广平县令沮授帮助下,兵不血刃地拿下广平,张靖派人来报信,让我一定要把沮授说的一句话传达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