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196章 故人来投

第196章 故人来投

    桓阶与桓纂的能力着实不凡,两人博览群书,胸藏韬略,见闻广博,虽是初涉政务,却能在短短几天内熟悉运作,还对现有政策进行细致优化,不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很快赢得太守府上下官吏的尊重。

    王旭最有感触的变化是工作量大幅减小,以前刘先主持户曹,很多事情都不敢做主,导致他要审阅大量公文,任务非常繁重,但桓阶不同,凡是职权内的事务,全是大笔一挥,自行决定,重大举措则会在提交公文前详细批注,王旭只需大略浏览,根据自己想法做些修改就好。

    掌管仓曹的桓纂也很让人省心,他不但重新制定账簿的记法,让账目变得清晰明了,还对麾下官吏实行责任制,每一笔钱粮物资的出入都有负责官吏签字,批注审查通过的原因,那些数额较大的出入,他还亲自写下备注,阐明他个人对该笔物资调配的观点和意见。

    兄弟二人大大减轻政务负担,王旭总算可以抽出精力去关心军队,也不用徐淑日以继夜地帮着审阅公文。

    这天,王旭在军营校场查看募兵情况,思考如何重新编制军队,徐淑突然快马奔来,直冲到身旁才猛得拉住马缰。

    战马一声长嘶,人立而起。

    神游天外的王旭吓得够呛,头一缩,侧身急闪。

    “文雅!!你搞什么,撞到人怎么办?”

    徐淑掩嘴轻笑:“放心,我的马术好着呢,撞不死你。”

    “真要撞死我,活该你守活寡。”王旭嘀咕一句,没好气地问:“什么事这么急?”

    “你才守活寡!”徐淑啐骂一口。“韩猛回来了,你最好马上回去。”

    霎时间,王旭喜出望外,朝着还在远处看热闹的典韦大喊:“典韦!走了,我要回府!”

    他顾不得多说,接过侍卫递来的马缰,翻身坐上马背,催促战马小跑着赶向太守府,若非顾忌到街道行人,恐怕早已是扬鞭疾驰。

    行至太守府门外,徐淑知道他心中急迫,下马就直接带他去往议事厅,笑着说:“他们全都在前堂等你。”

    “他们?”

    王旭一愣,突地惊喜道:“韩猛真的把沮授请过来?”

    “没有!”徐淑摇摇头。

    王旭略为沮丧,轻轻叹口气,但没有多说什么。

    这是意料中的事,沮家在河北是大族,让沮授离开家乡和亲人,不远千里来荆南做个太守的部属,确实挺为难,不肯来也在情理之中。

    徐淑看到他失望的模样,偷偷掩嘴一笑。

    沉默着走过庭院的长廊,王旭抛开心里的愁绪,远远看到站在议事厅门外等候的韩猛,大笑着加快脚步。

    “韩猛,你怎么去这么久,这些日子可是把我急得不行。”

    “主公!”

    韩猛激动地唤一声,急忙迎上来,但没走两步就面现愧色,不敢正视王旭,低着头抱拳拜道:“主公,末将无能,有负重托,没能把沮授请来。”

    王旭笑着上前扶起他的手:“你能平安归来就好,家人可都安置妥当?”

    “主公不用操心,末将已经让弟弟韩涛去安排。”韩猛笑着点头。

    王旭放下心来,略带遗憾地说:“原本想让沮授助我总领府事,如今看来只能另寻能人,不过沮授有自己的难处,此番不来也可以理解,不用过多介怀。”

    话音刚落,议事厅内陡然传来爽朗的大笑声。

    “哈哈哈……王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在下就如此不堪,他沮公与可以总领府事,我就不能?”

    一个儒雅的文士微笑着从议事厅走出,一身深青色直裾衣,外披薄纱,浓眉大眼,额头宽阔,双目深邃,饱含智慧的神采。

    王旭愕然望去,难以置信地眨了眨眼,认真打量半晌,确定不是幻觉,霎时喜出望外,小跑着冲过去。

    “哈哈哈!田元皓!!”

    因为太过兴奋,他忘记前方有石梯,一脚踢上去,连连几个踉跄,好在他武功好,扭身急转,站住身形,不然怕是要扑摔到地上,大失颜面。

    迎来的田丰看到他这模样,略有些感动。

    “王将军,近三年不见,你可是风采更甚往昔。”

    “我这哪还有什么风采,家里都快揭不开锅,早就焦头烂额,只差回京去讨口要饭。”王旭苦笑着回一句,眼角不经意间瞥向石梯,有种把它拆掉的冲动。

    田丰朗声大笑:“区区一郡之地,竟然也能让将军为难?”

    “哎!元皓,你我就别说这些场面话,你又不是不知道,处理内政细节向来非我所长,零陵郡经过盗贼作乱,太守府都一度陷入瘫痪,如今真的只是勉力维持……对了,你不是被提拔为侍御史?怎么会跟着韩猛跑我这里来?”

    提起这个,田丰满脸忧色,长长地叹口气。

    “宦官作乱,朝纲不振,朝臣朝不保夕,实在难以有所作为,我便辞去官职,返回冀州老家安养,韩将军前来河北寻访公与,我恰巧在公与家做客,听说你目前在南方缺少助力,我闲来无事,这不就跟着来讨个一官半职嘛?”

    田丰顺口调侃一句,脸上露出些许笑容:“如今贼寇四起,叛乱频发,宦官当道,民不聊生,依我看来,天下大乱是早晚的事,冀州沃野千里,地处险要,早晚会再次卷入战乱,我此番变卖田产举家南下,也是趁此机会避开灾祸,保全家人。”

    王旭当年坐牢的时候,田丰竭力照顾,彼此无所不谈,早已是莫逆之交,眼见田丰吐露心声,他也不隐瞒什么,笑着接过话:“你南下避祸是对的,天下渐乱,冀州那么富饶,必定成为乱战之地,如果遇到能主管辖,那还好,如果遇到庸主,恐怕尸横遍野。”

    田丰没有再接话,笑容渐渐收敛,目中精光闪动,深深盯着他的眼睛,突地开口问:“将军,你当年对我说的志向可还记得?”

    “嗯?”

    王旭一愣,坦然地与田丰对视片刻,嘴角缓缓挂起一抹微笑:“我以保天下百姓安康为己任,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田丰笑了,神色渐渐松缓,若有深意地说:“在下与将军久未见面,可否另寻一地,再叙旧情?”

    王旭明白他的意思,迅速转头道:“韩猛,你先去军营,近期有很多新兵分派到你的部曲,你可要好好操练,他们全都是十八岁到三十岁的精壮兵士。”

    “好,好!我这就去!这就去!”韩猛瞬间双目放光,心急火燎地朝着府外跑去,他可是巴不得麾下兵士越多越好。

    王旭让典韦和随行侍卫各回岗位,带着田丰去往后院书房落座,徐淑心知田丰有事要说,聪明地借口去处理家事,先行离开,田丰这才深吸口气,郑重开口:“天下将乱,朝纲不振,将军今后究竟如何打算?”

    王旭心知这是他在试探,脑中迅速思量。

    田丰虽然能看到天下将乱,但他忠君爱国,对汉王朝有很深的感情和归属感,没有看到天下乱成一团,朝廷彻底失去权威,确定回天无力,肯定不会想着改朝换代。

    眼下他有投效的意思,还不断提起天下将乱,连续探问我未来的志向,显然不是真的想避祸那么简单,他兴国安邦的雄心仍在,甚至是期望借助我来实现他的宏愿。

    以我目前的身份和处境,若想实现他的宏愿,唯有的办法就是掌握军政大权,励精图治,待时机成熟的时候起兵勤王,借助王家在士族门阀中的号召力,拨乱反正,如同光武中兴那样,重立大汉。

    他与我要走的道路一样,但最终目标不一样,若是我现在说出重新建立新王朝的想法,他势必马上翻脸,甚至有可能冒死上报。

    能不能说服他?跟他好好阐述汉王朝的腐朽,昏君不值得跟随?

    不行!不行!光凭一张嘴去说,怎么可能动摇他根深蒂固的想法,甚至推翻他所有的认知,别说意志坚定的田丰,即便普通人都不可能。

    时机不成熟,不能跟他说实话,甚至不能让他看出我的真实想法,如今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掌控军政大权,那就顺着他心意来,等将来天下大乱,形势和环境自然会让他思考,产生新的想法和权衡,一步步潜移默化……

    心中做出决定,沉默许久的他浮现出淡淡笑容,缓缓抬头正视田丰。

    “元皓,正如你所言,各地叛乱频发,盗贼四起,天下大乱已是必然,而陛下受宦官蒙蔽,朝臣朝不保夕,我们很难有所作为。我受迫害被关押的时候就认真想过,若想诛宦官,清君侧,唯有奉行权臣手段,武力施为。

    目前我身为讨贼中郎将,兼任零陵太守,正是大好机会,可先图谋掌控荆南,励精图治,整顿兵马,招揽能人志士相助,待时机成熟便拿下荆州,起兵勤王,联络朝臣里应外合,诛杀宦官,中兴大汉,匡扶天下。”

    “砰!”

    田丰拍案而起,精神极度振奋:“将军大志与鄙人不谋而合,只不知将军打算如何作为?怎么图谋荆南四郡?”

    王旭厉声急道:“桂阳郡前任太守已死,新任太守尚且没有定下,郡中文武官吏尽皆胆寒,龟缩待命,仅仅指望刺史王睿平定贼寇,但王睿毫无统军才能,嫉贤妒能,好大喜功,必败无疑,我打算等他败退过后,立刻前往平乱,逼迫桂阳郡的文武官吏投靠我,暗中掌控桂阳郡,然后图谋武陵太守曹寅,最后再设法把长沙的孙文台调离,谋取长沙。”

    田丰沉默片刻,陡然朗声大笑。

    “将军文韬武略冠绝当世,田丰愿助主公一臂之力!”

    主公?田丰唤出主公?

    王旭心中一惊,瞬间反应过来,大喜过望:“元皓!以你的才学,竟然愿意做我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