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04章 政策

第204章 政策

    冬日的清晨,寒风冷冽。

    王旭策马行进在通往军营的路上,身后还跟着壮硕的典韦和几名侍卫。

    “典韦,你最近经常往军营跑,那边的练兵情况怎么样?”

    “都还好。”

    典韦笑着应一句,突然又有些懊恼地挠头:“只是我能力有限,近卫军全是精挑细选,却始终不如高顺的陷阵营。”

    王旭目视前方,微笑着摇头:“别想那么多,高顺的练兵方法是他从战场上总结,教的武艺也是他在战场琢磨出来,你还没上过战场,单凭想象怎么可能比得上。”

    典韦非常不服,心有不甘地说:“要不然我把鬼神戟法传授一部分给他们,我就不信拼不过。”

    “如果真那样,你更拼不过。”王旭转头看一眼生着闷气的典韦,轻声道:“战阵和单挑比武是两回事,不是人人都跟你一样天生神力,战场需要最简单、最省力、最有杀伤力的招式,协调配合远比个体武艺重要,哪怕以你的武艺,若是被战阵围困,那也只能千方百计突围……行了,过几天我的训练方法弄出来,你就照着方法训练他们。”

    “好!听主公的!”典韦憨笑着应声。

    军营校场里热火朝天,王旭的到来让将士们劲头更足,一个个吼声震天,争相表现,尽管天气寒冷,但无不是冒着豆大的汗珠,热气蒸腾。

    高顺看到他的身影,快步迎过来。

    “主公怎么来了?”

    “这会儿没什么事,过来看看练兵情况。”王旭微笑回应。

    高顺扫一眼嘈杂的校场,笑着说:“主公放心,经过这些日子磨练,新兵已经初具战斗能力,来年开春就可以上战场,不过若想成为精锐,那就还需要时间。”

    王旭点头:“嗯!你们加紧训练,可能很快就会让他们真刀真枪地磨练。”

    高顺和典韦都是一惊。

    高顺喜道:“主公,有仗打?”

    “有!”王旭肯定地回一句,没有多解释。“对了,你们几个的特殊兵种练得如何,怎么不见谁来给我说过,我连取的名字是什么都不知道。”

    高顺笑着回说:“他们都憋着劲在操练,不敢急着给主公说,害怕战力不行被裁撤,眼下每隔几天都要进行比武,彼此切磋抢名次。”

    王旭莞尔一笑:“你先给我简单说说情况,这要过完年才查验,他们慌什么!”

    高顺想了想:“目前各部的差距都不大,文向的神枪甲士和韩猛的黑铁枪卫最强,其次是管亥的狂刀卫和张靖的飞龙军,宋谦的水鱼军和杨凤的赤血营略微差些。”

    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字,王旭的脸狠狠一抽。

    “这水鱼军……宋谦自己取的?”

    “这个……”高顺看他脸色不太好,不想揭短,呐呐地说不出话。

    “这个宋谦,如今都当将军,还是忘不掉他那鱼。”王旭没好气地接道:“你去告诉他,把名字改成海云卫,虽说俗点,好歹比水鱼军强。”

    “诺!”高顺忍着笑回应。

    “那你的陷阵营怎么样?还有我的近卫军如何?”王旭追问。

    “这个……嗯,还好……那个……总之……”高顺很不擅长自夸,支支吾吾地不知该如何作答。

    旁边的典韦看得心急,抢着出声道:“这都在说什么,我一句都没听懂……主公,目前陷阵营最强,半个时辰就可以把近卫军全给揍趴下,其它部曲更不是对手。”

    “不错!不错!”王旭深感满意,笑着看向高顺:“陷阵营没让我失望,你向来擅于练兵,经验丰富,今后多教教他们几个。”

    “主公放心,末将尽力而为。”高顺拱手道。

    “好,那你多费心。”王旭想了想:“对了,他们在什么地方练兵,带我去看看。”

    高顺正要回话,校场外陡然走进一群人,当先一人急声大呼:“将军!下官有要事禀报!”

    军营嘈杂,王旭没能听出是谁在呼唤,回头望去,发现来人竟是出使蛮族多日的庞季,当下顾不得其它,快步迎过去。

    “子幼!你可算是回来,蛮族的事怎么样?”

    “将军,下官正是要向你禀报此事。”

    庞季喘几口粗气,匆匆接道:“此行还算顺利,蛮族首领大体认同将军的政令,但零陵各部蛮族分成很多聚落,目前没有共主,他们在提供兵员数量上意见不一,各部都有自己的理由,耽搁这么多天就是因为这点。”

    王旭思虑半晌,皱眉问说:“这些蛮族首领的态度是否坚定?”

    “大部分坚定,少部分迟疑,但无人反对。”庞季回道。

    “你目前给他们开出的条件怎么样?”

    “已经是将军给我说过的底线。”

    “好!”王旭深呼口气,微笑着接道:“你回去找田丰,立刻在坚定支持的聚落建立行政管理,任用聪慧明理的蛮族人做官吏,让他们的首领治理本聚落,还是按照乡、里、亭来编制,薪俸和各地一样,那些不愿意留在聚落,想有所作为的蛮族首领可以到军中考核,获取官职。”

    庞季非常惊讶:“将军的意思是让他们自治?”

    王旭肯定道:“不错,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最好,一切按制度来就行,天长日久,交流增多,见识到外面生活越来越好,他们的想法会慢慢改变,少有人想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穷一辈子。”

    庞季思索片刻,轻轻点头,转而问说:“那对于迟疑不定的聚落首领怎么处理?”

    王旭淡淡道:“不予置理!断绝他们与外面的一切贸易交换,特别是盐、铁等他们无法生产的东西,抽调临近几县兵力去维持治安,而服从改制的聚落则给予援助,按照普通民众对待。允许他们维持各自聚落的信仰和传统习惯,只要不严重违背大汉律法,通通不管,还可酌情特许。

    严令各地民众和蛮族人互相尊重,彼此不得歧视,违令者收监下狱,关系到各族矛盾的大事,必须提交太守府,如若有官员隐瞒不报,或者私自偏袒任何一方,激化矛盾,不论是谁,不论罪行轻重,立刻处斩。”

    庞季细想片刻,迟疑着道:“如果禁掉贸易,那些聚落叛乱怎么办?”

    “不服大汉管束就不是大汉子民,我是大汉的零陵太守,只能管大汉百姓死活,别的怎么管?凭什么要把大汉的珍贵物资给他们?他们要武力抢夺,那我难道还用嘴讲道理?你问问高顺的蛇矛是不是摆设?”王旭笑着反问。

    庞季哑然失笑:“将军心怀仁厚,恩威并施,下官佩服。”

    “行了!”王旭笑着摆摆手:“你现在就去找刘先,尽快落实,务必在过年前完成改制,另外替我转告田丰和刘先,让他们酌情在蛮族聚居的西部和南部新设两个县,把县域重新规划,争取在明年夏天前完成,让蛮族知道,我是真的把他们当大汉百姓对待,一视同仁。”

    “诺!”

    看着庞季离去,王旭回头道:“高顺,做好出兵准备,虽说十有八九打不起来,但不能松懈。”

    “诺!”高顺应命,皱眉接道:“主公,如果真的打起来,蛮族很难剿灭,他们聚居的地方非常落后,道路不通,崎岖难行,很难取得胜利。”

    王旭丝毫不以为意:“那是没有决心,乱世当用重典,真要打,那就要狠,我们根本不用进山,只需拉拢愿意投靠的聚落,把叛乱的蛮族聚落孤立,周边乡民全部撤走,坚壁清野,不提供任何日常生活物资,不需多长时间,他们自己就会出来。

    若是再不成,那就截断山中水流,甚至是投毒和烧山都行,再告诉他们,只要愿意迁居,我就给田给地,想打猎,我就提供器具,让他们丰衣足食,远比现在过得好,怎么可能没办法,谁能阻挡民众对丰衣足食的渴望?”

    王旭深深地看高顺一眼。

    “高顺,凡事要抓住重点,民众的需求是越来越富足,生活越过越好,还有种隐性需求叫尊严,给予这些,什么都好办,蛮族问题纠结这么多年,全是因为大汉历任官员政策不一,带着歧视去对待,残酷压迫,人家活不下去,为什么不反,你今后若执掌一方,务必牢记!”

    伴随着话音,王旭缓缓远去,高顺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