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29章 郭嘉、郭奉孝

第229章 郭嘉、郭奉孝

    听到荀彧的声音,王旭暂时抛开心中忧愁,热情地起身出迎。

    “文若,你怎么来了?”

    这段时间,荀彧他们经常开玩笑,动不动就说“我给你带人才过来”,搞得王旭现在都麻木,以为他又是开玩笑,没想走到门外,发现荀彧还真的带个文士过来。

    这人非常年轻,头戴方巾,眉清目秀,眼神清澈深邃,举止从容,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特别是气质很独特,儒雅中透露点点倨傲,但不会让人反感,一眼就难以忘记。

    “文若,这位是……”

    荀彧锊锊下颌胡须,没有急着正面回答,微笑着调侃:“王将军,你前日亲口说过,谁能给你介绍出色的人才,必有重谢,我现在给你找的是王佐之才,你该怎么谢我?”

    “王佐之才?”

    王旭有些发怔,看看荀彧的表情,不像作假,心里砰砰直跳。

    天下能被荀彧评价为王佐之才的人可不多,数来数去也不出五十人,不知道会是谁?

    他尚且在心里猜测,荀彧已是笑着接道:“王将军,他的年纪虽然不大,但心中韬略天下少有,略加磨练,必成大器,如果不是他还未满二十岁,无法举为孝廉,我可不会推荐给你,昨日他进京访友,我想着你那儿缺人才,正好可以去历练,这才带过来。”

    王旭一边听着荀彧的话,一边细细打量,发现青年文士始终不骄不躁,保持着淡淡笑容,面对他的打量也从容不迫,没有任何怯场。

    他心中暗暗赞赏,出声抱怨:“文若,你就别卖关子,我该怎么称呼人家?”

    荀彧转头看看身边的年轻人,淡淡笑说:“他与我同郡,颍川阳翟人,姓郭,名嘉,尽管还未满二十岁,没有举行冠礼,但他学识出众,常年与各地名士交往,业已提前取字,字为奉孝。”

    “郭奉孝??”

    王旭直接被震懵,久久说不出话来,心里激动感叹:厉害!厉害!荀彧果真是个狠人,出手就不同凡响,要嘛不推荐,要嘛就来个狠的,这让我怎么受得住……

    鬼才郭嘉闻名后世,堪称一代奇人,二十余岁投奔袁绍,便看出袁绍难成大事,毅然离开,隐居不出,戏志才死后,他被荀彧引荐给曹操,成为曹操最重要的幕僚之一,深得器重。

    年纪轻轻的他没有让曹操失望,神机妙算,屡献奇计,协助曹操破吕布、占徐州,逐鹿中原!战官渡、夺河北、定辽东,谋夺半壁江山!

    曹操能统一北方,他的功劳很大。

    或许是他太过出色,出色得连上天都嫉妒,曹操远征乌桓的时候,他不幸染病,回到许昌不久便不治身亡,死时虚岁三十八,后来曹操赤壁战败,痛哭失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后世历朝历代的人都对他极为推崇,名望不比诸葛亮差。

    甚至还有人觉得奇异。

    为什么偏偏是郭嘉死,诸葛亮就出山,命运为何安排两个震古烁今的天才失之交臂。

    诸葛亮尚有兵法二十四篇流传千古,供历代名将观阅借鉴,郭嘉却早早夭折,仅留足迹供后人瞻仰,何其令人叹息……

    荀彧见王旭盯着郭嘉久不吭声,脸上露出些许疑惑。

    “王将军是否不相信在下所言?”

    “嗯?噢……不,不是!”

    王旭从震惊中回神,摇头急道:“能被文若赞为王佐之才,我哪有半点质疑,实是心中过于激动,有些失神,见谅!见谅!”

    不等荀彧接话,他连忙接口:“奉孝,你是否愿意随我去荆南?”

    郭嘉含笑拱手:“久闻将军贤明,治政有方,愿为将军略尽绵薄之力。”

    霎时间,王旭激动得手足无措,难以自制,看得荀彧和郭嘉有些想笑。

    他深吸口气,强压下心中情绪:“奉孝,虽然有文若力荐,但我却不知道你最擅长什么……不如这样,你自己量力而行,凡是我权限范围内的一切官职,任由你挑。”

    荀彧和郭嘉瞬间发怔,怎么都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番话。

    王旭心里暗笑。

    如果不来点出乎意料的事,给你们来点深刻的印象和震撼,什么都被你们这些妖人猜中,我这主公还怎么当,我这么凸显对你的器重,不信感动不了你。

    郭嘉从惊愕中回神,脸上的淡然迅速消失,看向他的目光非常尊敬。

    思虑片刻,郭嘉拱手回说:“将军的信任,在下铭感五内,但无功不受禄,在下资历浅薄,即便身居高位也难以服众,先做侍从小吏便好。”

    这话的意思明显就是白给的不要,要通过才华来获得认同,王旭深受震撼,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旁边看戏的荀彧仰头大笑:“将军与奉孝还真是投缘,行事都是那么出乎意料。”

    王旭与郭嘉对望一眼,真是觉得彼此特别合得来,脸上泛起笑意。

    “好吧!那就等回到荆南后看情况再说。”王旭做出决定,转眼发现彼此都还站在院子里,不由侧身示意:“走,我们进屋里谈。”

    “将军请!”

    “请!”

    三人进到屋内落座,王旭迫不及待地想探一探郭嘉的才华,便把话题迅速扯到军事战阵,一番交谈下来,郭嘉真是没让人失望,奇策百出,见解独到,让他心里大为感叹。

    幸好皇帝没放我走,若是此刻已经离开洛阳,碰巧与郭嘉失之交臂,怕是要后悔到死。

    此后几天,郭嘉以幕僚的身份搬进驿馆,安心在别院住下来,王旭除了每天要例行进宫陪皇帝聊天,也没再四处乱跑。眼下家里蹲着的这位足以抵得上百个,他忙着交流感情,日日琢磨着早日收服,实在没闲心管别人。

    通过几天接触,郭嘉也毫不掩饰对他的钦佩,认为他满腹文韬武略,学识涉猎广泛,文采也过得去,还具备高超武艺,着实有些不可思议,慢慢也是真心期待去荆南大展宏图。

    这种心意的转变,王旭能感受到,返回荆南的渴望更加迫切。

    郭嘉逐渐发现他的愁思,起初碍于不够熟络,不好多问,等彼此加深了解,他有心分忧。

    这天,他看到王旭又站在院子里盯着花园发怔,忍不住主动上前询问。王旭思虑片刻,没有和盘托出,只说忧心荆南事务,但皇帝不肯放他走。

    郭嘉沉凝半晌,突地心生一计,劝说道:“既然是为国事,那就可以略作变通,将军不如告知陛下,说是接到荆南快报,由于将军离开太久,蛮族见有机可乘,隐有异动,陛下定然放将军回去。”

    王旭微愣,突地大喜过望。

    “奉孝,你这办法可来得真是及时……行,我现在就入宫觐见,争取明早就启程。”

    “那属下就在驿馆静候佳音。”郭嘉淡笑回应。

    心中急迫的王旭没有再啰嗦,快步回房换身衣服,匆匆赶往皇宫。

    如今他进宫根本不需要人带路,也不需要提前通报,那些宫女侍卫都对他很熟悉,沿途打听着皇帝在什么宫殿,没多久就寻到皇帝所在。

    一番通报,他跟着张让进到花园,看见皇帝正与嫔妃们嬉戏,便装出满脸焦急的样子,心急火燎地加快脚步。

    皇帝看到他的身影,隔着老远便笑着问说:“你怎么又来了?”

    王旭几个箭步窜上去,单膝跪地:“陛下,末将刚刚接到荆南传来的快报,蛮族出现异动,目前府中无人做主,惶惶不安,末将必须尽快返回。”

    皇帝眉头轻皱,烦躁地骂说:“这群蛮夷,顽固不化。”

    “陛下,荆南形势极不稳定,如果再不回去,恐怕要发生剧变。”王旭故作焦急。

    皇帝明显不太情愿。

    “区区蛮夷,难道郡内的官吏就不能安定?怎么还需要你亲自回去?”

    “陛下,蛮族不识教化,粗鲁野蛮,极难治理,末将若是不在,恐怕不行。”王旭迫于无奈,只能在言语委屈治下的蛮族民众。

    皇帝终究还是有顾虑,迟疑半晌,轻轻点头:“罢了!罢了!你暂且回荆南处理蛮族事宜,等荆南完全安定,你也历练足够,寡人再把你调到京城,倚为左膀右臂。”

    “多谢陛下隆恩。”王旭佯装激动,心中却求遍满天神佛,千万不要被调回洛阳。

    皇帝挥挥手:“去吧,寡人累了,想歇息片刻。”

    “诺!”

    王旭匆匆起身离开,心里暗暗感叹。

    什么休息片刻,那些嫔妃红潮未褪,一眼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

    哎!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明明已经有病,身体虚弱,还这么喜好女色,日日笙歌。

    算了!不关我什么事,看在情分,该劝的都劝过,这洛阳除去貂蝉,再没我什么事,赶紧回荆南扩军备战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