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红楼追梦人 » 【007】红楼梦: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007】红楼梦: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毒设相思局为《红楼梦》中的一篇故事。

    其内容为贾敬的寿辰,宁国府排家宴,贾瑞在园子里碰见王熙凤就起色心。此后几次到荣国府都没找到熙凤。

    贾瑞见到凤姐后,凤姐要他晚上在西穿堂相见。贾瑞按约定晚上钻入穿堂,腊月天寒,白冻一晚而归。

    代儒惩罚贾瑞跪在院内读文章,打了三四十大板,不许吃饭。

    第二次又在凤姐房后小过道里那座空房子,被贾蓉、贾蔷捉弄。

    贾瑞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风月宝鉴,一命呜呼。《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原文提到,话说凤姐正与平儿说话,只见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

    凤姐命:“请进来罢。”

    贾瑞见请,心中暗喜,见了凤姐,满面陪笑,连连问好。

    凤姐儿也假意殷勤,让坐让茶。

    贾瑞见凤姐如此打扮,越发酥倒,因饧了眼问道:“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

    凤姐道:“不知什么缘故。”

    贾瑞笑道:“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舍不得回来了罢?”

    凤姐道:“可知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

    贾瑞笑道:“嫂子这话错了,我就不是这样人。”

    凤姐笑道:“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

    这一段,真跟唱戏的一样。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接着往下看。

    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

    又道:“嫂子天天也闷的很?”

    凤姐道:“正是呢,只盼个人来说话解解闷儿。”

    贾瑞笑道:“我倒天天闲着,若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闷儿,可好么?”

    凤姐笑道:“你哄我呢,你那里肯往我这里来?”

    贾瑞道:“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我了。我如今见嫂子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情愿!”

    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蓉儿兄弟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胡涂虫,一点不知人心!”

    贾瑞听这话,越发撞在心坎上,由不得又往前凑一凑,觑着眼,看凤姐的荷包。又问:“戴着什么戒指?”

    凤姐悄悄的道:“放尊重些!别叫丫头们看见了。”

    贾瑞如听“纶音佛语”一般,忙往后退。

    凤姐笑道:“你该去了。”

    贾瑞道:“我再坐一坐儿。──好狠心的嫂子!”

    凤姐儿又悄悄的道:“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你且去。等到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等我。”

    贾瑞听了,如得珍宝,忙问道:“你别哄我。但是那里人过的多,怎么好躲呢?”

    凤姐道:“你只放心。我把上夜的小厮们都放了假,两边门一关,再没别人了。”

    先看到这里。感兴趣,去看原著《红楼梦》。我只是想说,这几回里,接连死了好几个人。

    就像秦可卿,贾瑞和秦可卿的弟弟,秦钟。

    皆可以说,是中了别人的毒设相思局,百口莫辩。不得不死。

    死了,也活该。或者说,你怎么不快点去死了……秦可卿就是这种情况。她秦家女的出身,嫁到贾家宁国府,必然是高攀。

    还是贾母眼里重孙媳妇辈里第一得意的人。放在古代,就算是现在,凭什么。生得好。

    可祖上卖豆腐的,天天挑着担子街边转。

    她婶娘还总在摊边冲我笑,干啥,指望我多买两块豆腐呗……这会儿装得三贞九烈,翻脸不认人。

    不至于吧。

    看不上街坊了。草窝里飞出凤凰,宁国府的少奶奶……没了人伦的下流胚。

    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跟她小叔子,说是,都躺她床上去了,梦里头还叫她小名,可卿。我们是瞧不见。可一根藤上出来的。

    她弟弟的丑事都被馒头庵里的香客撞破,多少人,传得有鼻子有眼。偷小尼姑了。

    啊。

    还是读书人……在贾府的族学里。府上奶奶也常去。

    去的尼姑庵吧。

    呸,障眼而已。有时死了当家的,还就停在和尚庙里……头七而已,等不及了吧。这些原著里,都有提及。

    秦可卿停棺。王熙凤带宝玉借宿尼姑庵里,馒头庵。

    撞破秦可卿弟弟秦钟,偷情小尼姑智能儿……也是,不相信吧。族学里最早的同学,一起打架一起逃学,可他害死了他姐姐秦可卿。

    还不知悔改。他姐姐的棺材就停在馒头庵附近。

    贾府宁荣二公修了停放族人棺木的庙,也没出头七吧。

    宝玉不想再面对这样的秦钟,疏远了。突然,听说他死了。

    还是很伤心。

    而这样的丑闻,又牵扯贾母最得意的宝玉,以至于她翻脸。打心里憎恶了秦可卿。

    秦可卿因为弟弟的丑事,突然就病了,或者说以病的名义,交出管家权。对应原本说好来宁国府的贾母,突然就不来了。

    古时候男人都可能死在相思局里,比如宁国府贾瑞,那么,内宅妇人秦可卿就更加不需要亲眼所见。

    三人成虎。家里出个混账玩意儿,还是亲弟弟,就可成局了。

    这里贾瑞是宁国府的人,但因为没了人伦,调戏王熙凤。死了也白死了。

    并非他家里没了人。而作者曹公让宝玉经历这些风月事,或者说,他哥哥死了,他要长点心眼。

    因为贾瑞也是国公府里的少爷。就算不及他,这是古代贵族公子的必修课,因为他们要出去应酬。

    出入风月场所,但又不能栽在这上面。那地方,就这么早吧。宝玉不是王府的人上门,贾政知道,也不会打死他。

    骂几句,算了。因为那说明他在外应酬,男人在外总比在内宅厮混强吧。

    贾政又不是没经历过。回到贾瑞这里。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勾了贾瑞,夜里私相会。

    然后,被族人贾蓉、贾蔷要钱的要钱,挨打受冻,还有冤无处说。

    死了,家里查到这上头,家丑不可外扬。

    没人伦的东西,死了活该吧。但他们也忘了,这府里下人多,传出去。

    就成了他们宁荣二府就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后来,这番话生生逼死烈性的尤三姐。

    寄居在此。他们还被尤三姐给唬住了,卷起袖子露出雪白的臂膀,看得他们眼馋,也镇住了他们这些有贼心没贼胆的贵族公子少爷。

    她先脱了衣服,想干嘛。

    结果尤三姐反客为主,来来来,哥俩好啊,四季财。反被她拉住,喝酒划拳,赌大小。

    没占到尤三姐一丁点便宜,可能还输了钱。

    谁信啊。尤三姐心仪柳湘莲,他却不信她,只得拔剑自刎,以死明志。

    言归正传。以贾瑞遭遇的相思局,来看宁国府秦可卿的死。和王熙凤性格相仿的她,不可能是贾瑞这样的,而前面第五回。

    原文提到,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的妻子尤氏请贾母、邢夫人和王夫人等观赏梅花。

    中饭后,贾宝玉想睡午觉。

    贾蓉的妻子秦氏带宝玉到上房内间。

    在《红楼梦》第九回中,王熙凤、宝玉在宁国府玩了一天,到了晚上,宁国府的下人先派了焦大送秦钟。

    我们都知道,秦府离贾府相隔二三十里,所以,无疑,送秦钟的差事,是苦差。

    而焦大,本是随宁国公出生入死、从战场上背会宁国公的有功之人,甚至于,为了让主子喝上水,自己喝上了马尿。

    正是因为他如此的功劳,所以在宁国府中,连贾珍也不愿搭理他。

    原本,按秦氏、尤氏等人所说,是不打算安排他什么差事的,就当养了一个闲人。

    只是,下人在安排的过程中,私自做主安排了他去。所以,焦大怨声载道,骂骂咧咧。

    他越骂,主子脸上过不去,自然越想堵他的嘴。而越激怒他,自然焦大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对于焦大所说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是谁?

    在焦大谩骂之时,凤姐还出言骂了焦大:“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

    贾蓉答应“是”。

    我们知道,当时和王熙凤一起坐在马车里的人,是贾宝玉。而只要了解王熙凤的为人,就会发现,她虽然看上去同小叔子小侄子们嬉笑不已,但却是极有分寸的。

    正如平儿对贾府的众婆子说,“若二奶奶要是有一点儿错,估计早就被你们整倒了。”

    可见贾府的下人,一早就奴大欺主,和王熙凤一样要强性子的秦可卿就是这么被他们整到了: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而非秦可卿真的做错了什么。不过是第五回里,将小叔子宝玉带去自己房里休息。

    这里宝玉听到焦大怎么骂了,也见到和秦可卿交好的王熙凤气成了什么样。府上奶奶还病着,她弟弟秦钟来探病,送秦钟回府是礼。

    或者说,整倒秦可卿的,就有焦大这张嘴,所以,他不送!

    有的事,本来没有事。但焦大骂了秦可卿,秦可卿病了,他就会觉得送她弟弟回去,那是要我上门赔礼道歉。

    什么玩意儿。怎么结了这门亲,太爷你睁眼啊,看看这些不要脸的做了不要脸的事,还上门打秋风。

    这家底是你拿命挣的,上门一只鸡,回去一车礼……我凭什么送他!就是这些下人混久了知道怎么回话。

    从不说是自己不做事,要站在道德的层面,说对方没有道理。要不能反制主子?

    想明白这些,秦可卿死的时候,宝玉才会吐血。

    贾府里多的是仗着资格,摆谱的下人。这焦大更厉害,喝酒误事,被人骂两句就要去祠堂哭太爷。

    因为这样惯了多年,就这脾气,面对管家的琏二奶奶也怼。我倒不觉得,他完全是喝酒误事,故意的。

    就怼当家奶奶,好蹬鼻子上脸。前面说了,宁国府贾珍都不搭理焦大,所以惯的,他是知道来了管家的王熙凤。

    就骂你臭不要脸,怎么了。年轻媳妇啊,焦大,能不知道马车里是王熙凤。

    都敢拿管家奶奶煞威的焦大。

    这就是贾府的下人,也擅长毒设相思局,甚至不用像王熙凤那样就能生生骂死秦可卿,贾母眼里重孙媳妇辈里第一得意的人儿。

    也是因她年轻,多虑多思吧。再加上,她兄弟不争气,秦钟是真的被人拿到了错。

    宝玉亲自验证了。所以,当家奶奶秦可卿再要强,也被兄弟秦钟拖累,百口莫辩。

    也没法和人说吧。家丑不可外扬,那一天,秦可卿病倒了,贾母突然就不过来了。

    说是夜里嘴馋吃个桃?

    被府里下人以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捕风捉影事给杀了。

    “我们府上的奶奶的兄弟在馒头庵里,啧,没脸说……我们奶奶也常去了。上个月……就没进她屋里了。”

    收到消息的秦可卿的爹秦业,在馒头庵的小尼姑智能儿找上门,差点没把儿子秦钟活活打死,也把自个儿活活气死了。

    说明什么。他听说了女儿在贾府养小叔子的丑事,原是半信半疑的,见到儿子的丑态,能不活活气死?

    三人成虎。比如,秦可卿肯定说她没有。秦业还是相信,自己儿子又是托他姐姐才去贾府族学念书。就是为了他念书,要她小叔子照顾一二。

    儿子更加不可能。在那种地方读书啊。

    秦老爹始终选择自己相信的去想,所以,这个撞破……没法自欺欺人,也没脸见人了。

    这就是风月杀人。人言可畏,尤其内宅金贵的姑娘太太,想想贾迎春二木头,天生的?

    肯定一开始告状。娘,奶娘偷吃我东西……邢夫人,啊。

    奶娘就,奶这么大,就吃了半块她吃剩下的……没脸了,家去算了。低头抹泪。

    身边下人就劝。

    邢夫人是续弦,小门小户,也许觉得奶娘说得对。这还要去婆家啊,自家都挑剔,回头还要管迎春严格些。

    所以,奶娘看着比如抄写经书的迎春,饿一顿两顿,败败火了。

    咬着饼子,得意了。如此几回,二小姐迎春就不敢再找邢夫人告状了。

    就是索性不知道吧。

    这府里有点资格的下人,都厉害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