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红楼追梦人 » 【011】红楼梦:黛玉非贾敏所出

【011】红楼梦:黛玉非贾敏所出

    《红楼梦》第五回的回目有3种:

    一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二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三是“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也就是出现草木前盟的神话故事之前,其实是写实。而林黛玉进贾府,或者先薛宝钗进京,也说明巡盐御史和金陵盐商之间矛盾激化。

    先后进京。

    红楼梦第五回,出现前世今生的神仙眷侣事之前。

    双方矛盾已经基本缓和。或者说,两败俱伤。

    贾府负责善后。就像,巡盐御史林如海的独女,黛玉进贾府,金陵皇商的薛家也来了贾府。

    薛宝钗进宫待选,落选了,或者说,原本的宝二奶奶薛宝钗受牵连,金玉良缘没有了。

    以后当亲戚走动的王夫人和薛姨妈。

    本来就是亲戚。

    取而代之的是姑苏林家的林黛玉。

    前世姻缘。或者说,姻缘天定,但一开始,宝玉觉得是自己上辈子欠了她的。

    这里,顰颦,颦儿,如果真的有平儿的含义。林黛玉出身可能很低了。

    贾宝玉再任性,不会骂他姑妈,也许和探春她们差不多,死了的儿子才是贾敏的。

    所以,一病不起。林黛玉只是养在贾敏跟前。或者你姑妈病了,自知不起,担心死了,没人送终啊。

    这才认了她在跟前的。

    对应后来戏子。我总觉得,贾府的人,忘了她是贾敏的女儿。

    没有这么骂自家外孙女的。除非,跟他贾府一点关系没有。

    她庶出,生母呵……这时候告状的,起底林家家谱,争相告诉王夫人。

    你们还去接?

    你就看贾府贾母,富态,贾宝玉,脸庞大,三春都是鹅蛋脸。

    也都娇怯怯的。贾敏作为贾母亲生的,怎么也是鹅蛋脸,哪里能够跑出黛玉这种弱柳扶风的。

    顶多说一句,像了姑爷……但更多像了她生母吧。

    所以,就一把玉锁,陪葬就没有了。也就没有跟贾敏回来过呗。

    贾敏作为老来女,怎么可能不回来呢。她嫁得又不差。

    但是,庶女,她不带吧。林黛玉才一副没见过世面的进贾府模样。

    这种世家千金啊。平时也要和别人走动,哦,除了京官,下面都是乡巴佬。

    是黛玉没资格吧。就是没出过门吗。

    一步不敢错的。就是《林黛玉进贾府》,她每个地方,要么想母亲贾敏怎么介绍的。

    要么算这个位置是谁坐的。不该是习惯成自然了么。

    贾敏的见识,贾母教的,王夫人都夸,林黛玉怎么……感觉进贾府,贾府中人明褒奖实贬低,各种挑剔,看贾敏面上也不至于吧。

    所以,来了个唱戏的还是逗趣解闷的。贾宝玉都发现了。

    黛玉自己说了,才上了一年学。而贾雨村进来前,贾敏就病死了,黛玉这时已经是贾敏所出。

    他去应聘教书的时候,黛玉已是嫡女,且是唯一。我主要是觉得贾府对黛玉态度不像是外孙女,说林妹妹像戏子,是史湘云吧。

    贾母跟前。她真的那么有口无心,总在贾府说宝钗好。

    是因为这时需要林家女进贾府,也必须是贾敏的,因为是外祖母来接的。

    就是跟外院的男的没有多少关系。是贾母心疼外孙女。两个舅舅不约而同,不见。

    贾赦太伤心,贾赦不是贾母所出,贾政和贾敏是的。贾政去了庙里。

    后文有提过一句,两个舅舅如何照顾黛玉吗……我觉得,她跟贾府众人疏远。

    至于贾母,秦可卿也曾喜欢,但因为宝玉憎恶。而且,姑妈的女儿,怎么这么轻视。

    王熙凤一见就说,通身气派,嫡亲孙女……回头王夫人问月钱,王熙凤扯缎子,王夫人说也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

    就是姑妈也算近亲。贾府的规矩,调侃可以嘲笑到姑妈女儿头上?而林黛玉进贾府,寒酸,我记得很多都说因为林如海是清官。

    黛玉的有些规矩是林如海教导的,是不是,就是饭后不要喝茶……她这么大。

    贾敏也才死了一年。之前不吃饭么。

    有的事,娘不教或者没有娘,才有巡盐御史的爹亲自来教导吧。或者,不跟贾敏一起吃饭,看都知道怎么吃饭吧。

    说不过去的。

    而且,林黛玉也根本不习惯他们这等人家的说话方式。王夫人那么说宝玉。

    宝玉是她亲儿子,唯一的。但黛玉就信了。

    而吃饭这里,说明,这个林家大姑娘接进林府可能也才一年。吃饭喝茶。

    真的不需要林如海亲自来教导吧?

    除非,速成。就是大家闺秀几天养成。

    她,以前不在林府,为什么。贾敏不容。

    那就是林如海犯了错。因为三纲五常,妾生女也不至于。

    最大可能,贾敏,我没有喝过她娘敬的茶,老爷,我不知道。

    我不认。

    正室敢这样,可见黛玉生母地位很低。林如海不敢跟贾敏闹。

    他要做官的。所以,中了这种相思局么。

    黛玉的生母,可能是林如海做官的污点。贾敏到底夫妻一场,儿子死了,知道林如海将黛玉母女养在外面。

    所以,她病中松了口,接回来吧,老爷。

    黛玉才会是这样吧。

    来了个假小姐啊。贾宝玉差一点就道破。

    就是林黛玉端着大家闺秀的架子,进了贾府,但一个照面,连贾宝玉都没有骗过去。

    而她生母是唱戏的……反正,贾府的人都知道,不说而已。

    那么,黛玉的聪明就是天生的。这就是她始终低了薛宝钗一头的原罪吧。

    并非贵族的血统。而贾府的人看她不上,却又因与其父林如海有约,而收养黛玉。

    宝玉听到了很多她的闲话,忍不住在黛玉面前,卖弄小聪明。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篇交待《石头记》(红楼梦)的来由:一僧一道携无缘补天之石(通灵宝玉)下凡历练,逢姑苏甄士隐。

    甄士隐结交并接济了寄居于隔壁葫芦庙内的胡州人氏贾化(号雨村)。

    某日,贾雨村造访甄士隐,无意中遇见甄家丫鬟娇杏,以为娇杏对其有意。

    中秋时节,甄士隐于家中宴请贾雨村,得知贾雨村的抱负后,赠银送衣以作贾雨村上京赴考之盘缠,第二天,贾雨村不辞而别便上路赴考。

    甄家仆人霍启在看社火花灯时,不慎丢失了甄士隐唯一的女儿英莲。

    三月十五日,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落魄的甄士隐带家人寄居于如州岳丈封肃家中,颇受冷遇,后被一僧一道点化出家。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上京赴考,果然高中,官封如州知府,其寻访甄士隐报恩不得,纳娇杏为妾。

    贾雨村后因恃才侮上被参,惨遭开革。把家小安顿后,贾雨村游历四海,至淮扬病倒,盘缠不继,经朋友推荐,教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年幼独女林黛玉念书。

    一年后,林黛玉之母贾敏病逝。

    某日,贾雨村与旧识古董商冷子兴相遇,冷子兴于酒席中向贾雨村讲述了金陵贾府的情况:

    贾府世袭勋爵,现分两房,长房为宁国府,由贾赦执掌,次房为荣国府,由贾政执掌。

    贾政之独子贾宝玉衔玉而诞,不喜读书,却爱与女孩玩耍。贾政之母史太君健在,人称贾母(亦贾敏之母)。

    席后,两人正欲离开,一人从后追来并向贾雨村报喜。

    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报喜之人是贾雨村昔日同僚,告知起复旧员之信。贾雨村遂请林如海转托其妻兄贾政推荐自己复职。

    林如海为贾雨村写荐信以报教女之因,并托贾雨村护送其女林黛玉远赴金陵。

    林黛玉听从外袓贾母的安排,投居于荣国府。

    初入荣府,林黛玉相继与贾母、贾政正室王夫人、贾赦庶女迎春、贾政庶女探春、贾赦之幼妹惜春、贾赦之儿媳妇王熙凤、贾政独子贾宝玉等见面,宝黛二人一见如故,似曾相识,宝玉赠黛玉一字“颦颦”。

    第二天,林黛玉早起请长辈安时,见王夫人正查看其兄王子腾的来信,信中转告王夫人之妹薛夫人之子薛蟠倚财仗势杀人一案。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遭薛蟠杀害之人名叫冯渊。冯渊年十九,本好男风,遇被拐后长大之英莲,愿结良缘,遂于拐贩处把英莲买下,拐贩却又重卖于薛蟠。

    冯渊与薛蟠相夺英莲,豪强者胜,冯渊遇害。由贾政举荐,时任应天府尹的贾雨村恰巧受理此案。

    最初贾雨村本想明断,却被府中门子(昔日葫芦寺沙弥)劝阻,门子把薛蟠及本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利害关系相告后,贾雨村徇私枉法,依从门子之计放走薛蟠,草草断案为薛家代为掩饰。

    薛蟠之事了后,薛夫人带同其子薛蟠、其女薛宝钗暂居金陵贾府梨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