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冰火狼烟 » 第六十八章 潜水入探查裂隙,雁离群别有洞天

第六十八章 潜水入探查裂隙,雁离群别有洞天

    王屋山侧,华盖崩处,暗潮涌动。

    破解了石章铭文并发现了洞穴秘密的广平突然变得癫狂起来,时而狂笑,时而静默。他的内心充斥着自私的念头:独吞,我要独自拥有那里的一切。但最终理智压倒了欲望,他清楚自己无法一个人完成这件事情,所以他必须分享这份无与伦比的快乐。

    在复盘会上,广平和科考队成员细细研读了石章铭文的破译成果,结合两次的下洞经验,大家都一致赞同裂隙中大有文章的说法。只是对于其他石章铭文的是非黑白颠倒的内容颇为不解,并且广平已经将铭文内容发给吴清平教授,教授也是一时间没有方向。无论如何,时间耗不起,只能带着疑问去探索,裂隙之行是势在必行了。

    考虑到大部分裂隙仅可容一人通过,而且里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就算潮水退去必定洞内还是会有大量的地下水存在,潜水进入是目前为止最可行的方案。因此科考队的成员立即着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潜水特训,教练是知名的洞穴救援专家赵义,他同时也是体育学院运动损伤与康复治疗专业的教授,这次他与另外一个洞潜专家鲁坤被选为跟队进行紧急情况处置。

    为了保证特训的所有成果都尽可能接近面临的实际状况,潜水的训练地点就设置在华盖峰断口处,实际的潮水涨落情况更容易对症下药,发现需要加强的训练项目。

    洞潜是所有潜水项目中危险性最高的,因此任何一点不足在密闭的洞穴中都会被无限的放大,甚至威胁到所有人的生命。所以在确定了科考方案的第一时间,针对所有科考队员进行了洞潜的基本知识培训及危险性告知,是否参与全凭自愿。基本当时在场的科考队员都丝毫没有退缩的样子,本来考虑到李万举教授年纪大了,想要说服他暂时退出,谁想到他以一位乔戈里峰征服者的姿态站出来时,大家都心悦诚服。当然有几位身体有恙和不会游泳的成员便自动从名单中剔除了,虽然潜水并不一定必须要会游泳,但洞潜的危险性太大,游泳的技能在关键时候可能会成为求生的关键。最终成行的成员有地质学家李万举,考古学家林广平,医生孙芊芊,考古队员艾可薇,野外生存专家王尔,水下救援专家赵义、鲁坤,共七人。

    潜水设备在科考队商定了执行计划的第三天便运到了营地,包括BCD即浮力调整背心,压缩气瓶,潜水衣,腰铅,脚蹼等。同时在这期间七人马不停蹄的赶到县城医院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万无一失。第一次接触潜水的队员们都感觉很新奇,所以第一堂课是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进行的,主要是介绍各件装备的穿戴和使用方法。

    洞潜的第一条规则,不能独自下潜,必须跟潜伴保持同步。因为,在封闭性的洞穴中一旦发生任何意外,都有可能打破备份气体的极限,而且你无法快速地上升至水面,只能在现场解决问题。因此按照队员能力、强弱、性别的差异分配为三组:赵义与李万举一组,林广平、王尔与孙芊芊一组,鲁坤与艾可薇一组。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潜伴之间具有第一处置责任,因此可以说潜伴之间同生共死,大有八拜之交的意味。

    洞潜的第二条规则:冗余。每个人必须携带备用氧气瓶,准备好三个灯照明,不能盲目的自信,必须像认识自己一样的熟悉了解自己的装备,下水之前要全面检查,再细致冗余都不过分,任何一点的疏忽都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需要预留至少三分之二的空气返回,否则在洞潜中一旦发生气体中断,死亡的速度以秒计算。装备到达的当天,赵义教练便逐一将其分发给几位队员,并一对一的进行了穿戴,简单维护检查,常见故障处置,关键部位保护等细节讲解。

    当然洞潜最重要的原则便是敬畏,敬畏自然,敬畏未知,洞潜没有意外,只有死亡。

    最开始的理论教学都显得和谐而有趣,大家了解了水下交流手势信号,水流信号感知判断以及洞口可通过性等必备常识。宽敞水域的潜水相对较为容易,每个人的心态都像是在三亚旅游一样惬意,到了真正开始进洞的那一天,各种状况便接踵而至。科考队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宽的裂隙作为训练地,事先赵义已经对裂隙内部做了初步勘察,裂隙内支路横生,他尽量选择条件好一点的支路做好标记。就算这样第一次洞潜的其余五人,纵是理论知识烂熟于心,入洞之前成竹在胸,刚一进入裂隙便感觉到处处不适应,狭仄的空间在照明之下可见也不过眼前一米距离,其余的一切都隐藏在黑暗之中,未知给了这些队员巨大的压迫感。

    赵义与鲁坤一起下了裂隙探查路径,制定洞潜方案,发现内部纵横交错,定位设备在里面完全失灵。根据他的记忆手绘形成了一张粗略的地图,内部如蛛网一般,像西安古城墙内的道路,但唯一的区别就是裂隙中的通道断头路大有所在,缝隙越来越小,最终闭合。这是洞潜中最大的危险和变数,越狭仄越封闭的空间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考验就越大。这位拥有二十年潜水经验的老教授,愁云满面,就连他自己能否顺利潜入目的地都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是要带着几位初涉此领域的新手。他突然有个想法:尽可能的向内布设氧气管道,地面上预备一个三吨的氧气罐,沿主裂隙敷设氧气供给管两百米,每个支路口设置2个氧气面罩接驳口,作为应急处置方案。赵教授的提议经过简单的评估很快获得认可,所以在开拔日期推迟了半个月后,氧气罐及供给管安装完成,队伍正式全副武装,在所有驻地人员的目送下下水了。

    吴清平老教授也亲自到了现场。林广平此刻看着自己的老师竟然心中莫名的心虚,那种给予厚望的眼神,像一根拷问的皮鞭,鞭挞着心中蠢蠢欲动的欲望。甚至有那么一刻,他感觉老师似乎窥探到了他内心的躁动。最后这位德高望重的考古界的泰斗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一定平安回来。”

    下水前赵义对所有人的状态及装备进行了例行检查:主气瓶,备用气瓶,氧气嘴,浮力调整背心,压力传感器,对表时间,气压警戒报警器,引导绳,测血压心律等。在水下又进行了集体试潜,手势核对,环境适应,等到所有人都向赵义打出了ok的手势,赵义单掌并拢向前一伸,队伍自成三队缓慢向距离洞口最近的裂隙进发。

    时值早春,水中依然凛冽,不过随着逐渐深入温度也慢慢回升,不至于存在失温的风险。两位各自领域的泰斗教授一马当先,广平、王尔、芊芊三人紧随,鲁坤、艾可薇殿后,开始的两百米一切正常,如他们训练时一样,真正过了氧气管道的范围,每个人的心里都产生不一样的变化。这种情形很像过独木桥,如果两侧有栏杆防护,所有人都会安心惬意的通行,一旦防护尽失,脚下便是万丈悬崖,那心态变成了通过独木桥最重要的依仗。

    看似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没有遇到特殊危机情形,但这却是最可怕的局面。其实就很像一望无际的笔直公路上开车最容易因为视觉疲劳而造成事故的道理是一样的,几人在狭仄单调漆黑的环境中时间久了,不仅体力几乎消耗殆尽,心态也有些急躁不安。此时距离出发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对于水下的诸位来说却似过了一个世纪一般。

    按照计划,引导绳的限制距离为一千三百米,此时位于华盖峰断口外的指挥部内所有人都紧紧盯着引导绳的牵引抖动,这是目前他们探寻水下举动的唯一途径,尽管事先已经知道地下河中的磁场严重干扰,洞潜队伍还是装备了水下视听通讯设备,而此刻监控中只是呲呲拉拉的声音和满屏雪花。令人最为担忧的问题在于,引导绳已经牵引了一千米了,这意味着水下队伍的第一支氧气瓶已经消耗多半,如果再没有发现的话,就要返程了。但是引导绳还是持续缓慢的释放当中,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经历过几十次长时洞潜并且几次险中逃生的赵义这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不时的通过手势确认各位队员的身体与精神状况,很明显两位女队员已经有些吃不消了。所以当务之急需要寻找一处修养之地,他心里当然清楚最合适的地方便是一处气穴中的出水平台。然而潜了这么长时间,几乎所有的裂隙通道都位于水面以下,且呈逐渐下行的趋势,没有存在任何气穴的迹象。

    后半程中赵义每游一段距离便会将耳朵紧贴岩壁,用应急匕首敲击岩石,想要根据声音探寻路径走向,却始终一无所获。而就在他几乎放弃决定要原路返回的时候,在一处岔路口,听到耳边传来了一丝异样。那种声音对于潜水者来说是一种生命的希望,在沉闷中带着隐约噗噗声,赵义把这种声音叫“生命的浪花”。之前在他的论文《洞潜的生存之道》中首次提出过这种说法,并被众多的潜水人所验证。“生命的浪花”实际上便是气穴的象征,在书中他举过一个最直接的例子,用锤子敲击封闭的石桶(类似于两侧封闭的磨盘石,不过中间的孔洞稍大一些),在装满水和半水半气的情况下,回响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种听觉差别小之又小,极易被忽略,不是随便就能分辨出来的。而现在赵义示意其他几人靠岩壁静止,他有反复试探了几次,心中有了百分之九十的把握,气穴便位于附近不超过二十米的地方,只是这里支路横生,如蚂蚁巢穴一般,实际距离恐怕远远不止二十米。

    赵义简单布置了一下,在岔路口将主引导绳固定,三支队伍重新系好支绳分路探寻。在地面指挥部看来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绳停止动作,这像是一个返回的信号,但又没有人有十足的把握,焦虑等待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对表!十点三十五分!无论是否找到出口,十五分钟之后必须要返回此处集结返程!

    林广平在所有人都忧心忡忡而失落的时候,心中反倒涌起无名的激情,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近了,近了,那个地方就在这里。当然那是类似魔鬼的声音,而非什么“生命的浪花”。他一马当先,孙芊芊次之,王尔拴着支绳游在最后。广平越游越快,遇到路口毫不犹豫的选择,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孙王二人跟的都颇有些吃力。芊芊向王尔打着手势,说明了广平的诡异行径,这让他们不由得想起第一次下洞的情形。为防止发生意外,两人只好拼命的跟上,确保广平在他们的感知范围之内,因为此刻他已经消失在视线中了。

    眼见着表上时间十五分钟已到,广平还是没有停下的意思,孙芊芊有些害怕,她停下来,眼神中透露出惶恐的神情来,相比之下王尔显得镇定多了,对于野外恶劣位置环境而言,慌张无措是最致命的,必须要能够冷静快速的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十分钟。

    再走十分钟,如果还看不到广平,只能返回再想办法。

    王尔与芊芊商定了不是办法的办法,两个人步调放慢了下来,仔细地辨认着前方的动静光亮,只期望下一秒钟广平便出现在视野中,共同返回。好在游了一会并没有发现什么裂隙支路,这意味着广平至少现在和他们是在同一条路径上。

    就在两人几乎失去耐心的时候,突然手电筒照出去的光失去了方向,像是一头扎进一池墨水之中。原本至少两侧岩壁上在光照下可以依稀分辨,而此刻他们二人所在的位置四周都是漆黑一片,很明显这绝不是一般的裂隙,这更像是---无垠之海,人由裂隙出,恰如江入大海。

    两人迅速向上浮去,猛地冲出水面。

    气穴!真的有地下气穴。王尔尝试着摘下面具呼吸了一下,虽然有些酸腐气,空气还算不错,看来此处定然与外界相通。在水面上视野瞬间通透了许多,他们环视了一下四周,不远处的一个亮点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向那里靠近了一段距离,依稀可辨是一段上行台阶上一个人在向上攀爬。

    “林广平!”芊芊着急的喊了一声。

    正在攀爬的那个人停了下来,缓慢的转过脸来,手电的光打在脸上像一个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鬼一般。